第14章 二刷主线的彪炳战绩-《1621,不一样的大明》

  正事反说,反事正说,也许对,也许不对,辩论就这么回事。

  杨涟如陷痴呆,在那里发怔。

  卫时觉舔舔发干的嘴唇,对自己改变玩法很满意。

  不知道皇帝是否满意。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键人’,不缺的就是唾沫。

  你们来教导皇帝,我来教导你们。

  反正生死无忧,玩大点无妨。

  疯子嘛,略疯略疯。

  偏殿沉默了很长时间,卫时觉一时手痒,把皇帝手里的纸拿过来。

  微臣广宁巡抚王化贞启奏:…沿河设立六所,每营设置参将一人,守备一人,各自画地分守。西平、镇武、柳河、盘山等要害地分别设立防哨…

  “这个傻叉!拳头收回来才能打人,二杆子竟然把十根手指伸出去让人家砍,不仅浪费钱粮,一个地方都守不住,比萨尔浒还萨尔浒的愚蠢战术。”

  朱由校惊奇看着他,“卿家还懂兵事?”

  卫时觉失言了,讪讪摸摸鼻子,“不懂,但玩游戏…打架的道理都一样,没听说手指能戳死人。”

  朱由校点点头,把桌上的另一张纸给他。

  微臣辽东经略熊廷弼启奏:…河窄不靠,堡小难驻,一营溃败,他营累败…宜适游击,轮番出入,遮蔽敌人,莫知浅深…

  卫时觉放下奏报,难得脸红,“不好意思,多嘴了。”

  杨涟突然起身,“陛下,微臣读书不精,有负先帝所托,祈求归乡。”

  啊?!

  卫时觉迈步拦住,“大洪公,您这也…太不禁打了,咱们明日再辨啊。”

  杨涟向皇帝躬身行了一礼,没有说任何话,绕过他步伐沉重走了。

  【作者语:杨涟在天启朝初期主动辞官归乡,并没有贪恋顾命权柄,一年后又被召回来,辞呈还是中学课外读物,《乞归田里疏》】

  朱由校没有阻止,因为他也想让杨涟‘躲开’,看杨涟消失在大殿,皇帝叹气一声,“卫卿家,你欺负的都是些老实人啊。”

  卫时觉眨眨眼,原来他们有分工呀,这皇帝也是虚伪,明明是你暗示可以捣乱。

  “陛下,东林那些嘴炮什么时候来?”

  “他们不会来。”

  “啊?”

  “他们又不傻,为朕讲学的都是些老实人。”

  卫时觉挠挠头,“抱歉,也许休息是好事。”

  “是好事,那就让杨师傅休息吧,反正他是顾命,没人能批,他自己批。”

  卫时觉有个以进为退的大胆想法,“陛下,微臣记得您说过,我可以去内阁文华殿做中书舍人,这是个荫恩属官,不一定非得科举吧?”

  朱由校对他有点发怵了,“你想做什么?”

  “他们不是想知道御符在哪里吗,微臣上门坦白。”

  朱由校摇摇头,“你的癔症很特别,好好说话你是个正常人,一刺激不受控。”

  “那微臣可以回家了?”

  朱由校嘿嘿发笑,对进门的魏朝摆摆手,“送卫卿家回幽狱,杨师傅说了,那里有大智慧。”

  “啊?无耻…”

  一刻钟后,内东厂地牢。

  有草、有木、有光、有床…还有锁。

  大明朝的这些人,个个二皮脸就算了。

  说一套,做一套。

  嘻嘻哈哈开玩笑,照样不影响下死手。

  尤其是皇帝,你这个傻叉…

  他在这里腹诽,承天门外的后军都督府,英国公面露揶揄,看着一堆纸。

  卫时觉不知道一件事,皇帝身边有起居郎。

  这些人有的魏忠贤能控制,有的不能控制。

  高攀龙讲学的时候,就没安排。

  今天是顾命大臣讲学,必须安排起居郎,就在屏风后。

  卫时觉与杨涟的对话,记载的清清楚楚。

  杨涟很真诚的讲学,结果把自己绕成了毁国之臣。

  张维贤看完之后,把纸递给一旁的定远侯邓绍煜。

  后者看完大大皱眉,“公爷,这个沉默寡言的小子,何时会诡辩之道了?毒士乃祸国妖人,这不是给自己招祸嘛。”

  英国公无所谓摇头,“武学若能出一个毒士,那朝堂君子都该羞愤去死。”

  “他到底疯没疯?”

  “疯了,疯的很特别,对大长公主动手,再无前途可言,一辈子是个佐贰官。之前守卫多次汇报,头疼一次疯一次,这次正好泰儿也看到了,癔症来的突然又凶猛。”

  定远侯还算有点良心,对这个差点成为女婿的疯子心存善意,对英国公提醒道,“毕竟是无妄之灾,活着被困在禁宫,丢脸的是咱们。”

  张维贤沉默片刻,有点发愁,“老夫不能放人,必须让东林主动开口,但时觉也不能经常出现在乾清殿,他关太久,唾沫太多,见一个斗一个,也不符合朝堂形势,那就…先关着吧,大家都需要时间。”

  卫时觉二刷主线,‘战斗’时间很短,技能冷却时间很长。

  地牢中连着关了十几天,把时间都忘了。

  他后悔了。

  想大喊大叫,但这是懦夫。

  硬顶着熬时间,又不知道是在与谁怄气。

  还别说,身为一个‘键人’,莫名的、执拗的坚持是通病。

  这一熬,他的头发又成了豪猪。

  横跨四百年,废柴最大的财富就是时间,他荒废的也只有时间。

  但他也明白自己为什么出不去了。

  皇帝信你疯了,不行。

  大哥宣城伯用全家性命担保,依旧不行。

  还缺一个第三方‘认证’。

  这个第三方当然不是武勋和内廷,必须是文臣,而且是重量级。

  也不知道大哥在外面如何交易。

  熬时间熬疲了。

  感觉地牢有点冷的时候,阁臣韩爌出现了。

  扔给废柴一本奏折,《乞归田里疏》。

  臣楚鄙竖儒,荷蒙神宗皇帝拔置谏垣…

  自天有命,霜严其实,春温无地,措躬衮披,更深钺凛。何敢冒昧再有渎干!但臣前日拜疏之时,切念一介书生,七品郎署,戴两朝之宠遇,荷不世之褒嘉,甘弃清朝,恝言归里,龙颜日表,知再睹以何时?

  天泽春晖,恐得报其无自深。惟古人禁闼爱君之念,俛思臣子狗马恋主之忱,己不觉心泪俱枯,形神欲绝。

  为君恩太重,臣分难胜引义自安,仰祈圣鉴,允归田里以答清朝、以全微尚事…

  卫时觉阅读起来太费劲,但杨涟的泣血之恨溢于言表,他谁都没骂,只悔恨自己无能,无法为天子匡扶社稷。

  把奏折还给韩爌,敷衍拱手,“韩阁老屈尊地牢,实在惶恐,不知您有何指教。”

  “卫时觉,你一顿唾沫诡辩,让一个顾命大臣致仕,也算出名了,昨日乃八月十五,团圆之日孤苦伶仃,怪可怜。杨公今日归乡,他致仕前发善心,以顾命大臣之身,保你无罪,你可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