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边境烽烟,情断宫闱-《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

  九月末的长安,一场突如其来的急报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 薛延陀与突厥在漠北爆发大规模冲突,战火蔓延至大唐边境,数座边境哨所被袭,边民伤亡惨重。消息传回太极宫,李世民连夜召集大臣议事,御书房的灯火亮了一整夜。

  圣旨便传遍长安:命边军严守边境,加固城防,不得让冲突波及大唐腹地;另派程咬金、程名振率领两万步骑,火速驰援边境,务必稳住局势。

  消息传到左金吾卫衙署时,裴安正在处理长安的治安卷宗。听到旨意,他猛地放下手中的笔,眼神里闪过一丝兴奋 —— 薛延陀与突厥交恶,边境局势紧张,这意味着征讨高句丽的战事,恐怕很快就要提上日程了。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争取到出征的名额,再立战功,才能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摆脱当前被动的局面。

  当天下午,裴安便带着一份精心准备的兵书,前往李绩府中拜访。李绩刚从边境赶回长安,风尘仆仆,却依旧精神矍铄。见到裴安,他笑着打趣:“你这小子,倒是消息灵通,知道我刚回来就上门了。”

  裴安躬身行礼,开门见山:“李将军,臣此次前来,是想向您求荐。陛下即将征讨高句丽,臣愿率军出征,为大唐效力,还请将军成全。”

  李绩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你倒是直接。不过,你可知征讨高句丽并非易事?那地方山高水险,气候恶劣,高句丽军队又擅长守城,此战定是一场硬仗。”

  “臣知道。” 裴安语气坚定,“可正是因为艰难,才更需要有人冲锋陷阵。臣在草原刺杀夷男,也曾与高句丽探子交手,对他们的战术略有了解。若是能率军出征,臣定能立下战功,不辜负陛下与将军的信任。”

  李绩看着裴安眼中的决心,心里暗暗点头。他早就看出裴安是个可塑之才,不仅性格坚毅,还有谋略,更重要的是,裴安没有世家背景,若是能在征讨高句丽中立功,定会成为李世民制衡世家的重要力量。

  “好!” 李绩拍了拍裴安的肩膀,“我答应你。待陛下商议征讨高句丽的具体事宜时,我定会向陛下举荐你,让你担任一军之将,领兵出征。”

  裴安大喜,连忙躬身谢道:“多谢将军!臣定不负将军所望!”

  离开李绩府,裴安的心情格外舒畅。他骑在马上,看着长安的街道,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率军出征、立功凯旋的场景。可他没想到,刚回到衙署,就接到了另一桩棘手的案子 —— 永嘉公主府出了人命。

  原来,永嘉自从回归单身后,便彻底没了束缚,时常在府中组织聚会,邀请世家子弟饮酒作乐,甚至多次违反宵禁,闹得长安城内议论纷纷。裴安曾多次上门劝说,永嘉却置若罔闻;李世民下旨斥责,她也只是表面顺从,暗地里依旧我行我素。

  这次,永嘉又在府中举办聚会,席间,两名世家子弟为了争夺一个青楼女子,竟拔刀相向。混乱中,一名子弟被刺中要害,当场身亡。长安县令接到报案后,不敢擅自处理,只能派人请裴安前来。

  裴安赶到永嘉公主府时,府中早已乱作一团。死者的家属哭天抢地,另一名凶手被家丁控制着,脸色惨白;永嘉则坐在主位上,手里端着酒杯,脸上没有丝毫愧疚,反而带着几分不耐烦。

  “裴将军,你可算来了。” 永嘉看到裴安,挥了挥手,“不过是死了个人,多大点事?让长安县令处理就是了,何必劳烦你亲自跑一趟。”

  长安县令站在一旁,脸色尴尬 —— 永嘉是公主,他根本得罪不起,只能指望裴安出面。

  裴安皱了皱眉,语气严肃:“公主殿下,人命关天,岂能说是小事?此人在您府中被杀,您难辞其咎。还请您配合调查,查明真相,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

  “配合调查?” 永嘉冷笑一声,放下酒杯,“我府中的事,我自己清楚。不过是两个蠢货争风吃醋,自相残杀,与我何干?长安县令,你还愣着干什么?把凶手带走,该判罪判罪,该偿命偿命,别在这里碍眼。”

  长安县令不敢怠慢,连忙让人将凶手押走,又安抚了死者家属几句,匆匆离开了公主府。府中只剩下裴安和永嘉,还有几名侍女。

  永嘉站起身,走到裴安身边,语气突然变得温柔:“裴将军,许久不见,不如我们去后院叙叙旧?我有话想跟你说。”

  裴安犹豫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 他也想看看,永嘉到底想耍什么花样。

  公主府的后院,种着一片菊花,正值盛开,金黄的花瓣在暮色中格外醒目。永嘉坐在石凳上,亲手为裴安倒了一杯茶,语气认真:“裴将军,我知道你最近与高阳闹得不愉快。我听说,你想取消与高阳的婚约?”

  裴安愣了一下,没想到永嘉会知道这件事,只能点了点头:“确有此意。”

  “那就好。” 永嘉看着裴安,眼神里满是期待,“裴将军,我想请你做我的驸马。”

  这句话,让裴安彻底愣住了。他看着永嘉,以为自己听错了:“公主殿下,您…… 您说什么?”

  “我说,我想让你做我的驸马。” 永嘉重复道,语气坚定,“我知道,外人都觉得我放荡不羁,不守妇道。可他们不知道,我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