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深宫试探,草原密谋-《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

  暮色四合,长安皇宫的琉璃瓦在残阳下泛着冷冽的金光。武媚娘坐在皇后寝宫的梳妆台前,指尖轻轻摩挲着一枚玉簪,眼神却晦暗不明。就在半个时辰前,她刚从心腹口中得知,李治暗中派遣了一千玄甲军,便装跟随永嘉一行人前往草原。这个消息让她心头一紧 —— 李治向来城府极深,此次主动调派精锐,绝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永嘉,必然还有更深的算计。

  “娘娘,消息已经按照您的吩咐,传递给王承宗的人了。” 贴身侍女悄声禀报,将一封密信的灰烬轻轻扫入铜盆。

  武媚娘点了点头,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御书房的方向。她与王承宗的合作本就是互相利用,王承宗需要她传递朝廷的情报,而她则需要借助王承宗的力量牵制李治,为自己掌控权力铺路。可如今李治的部署远超她的预期,她必须亲自去试探一下,弄清楚李治究竟有何打算。

  “去御书房。” 武媚娘沉声道。

  不多时,皇后的凤辇便停在了御书房外。太监通报后,武媚娘提着裙摆走进书房,只见李治正坐在案前批阅奏折,面前的烛火跳动着,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听到脚步声,李治抬起头,脸上立刻露出温柔的笑容,放下手中的朱笔,起身迎了上来:“媚娘来了,怎么不在寝宫休息?”

  “陛下日夜操劳朝政,臣妾心中牵挂,便想着过来看看。” 武媚娘屈膝行礼,语气柔婉,眼中却藏着一丝警惕。她深知李治的脾气,越是温和,越可能暗藏心机。

  李治伸手扶起她,牵着她的手走到窗边的软榻旁坐下,亲手为她倒了一杯热茶:“还是媚娘心疼朕。最近朝中事务繁杂,又要关注草原上的动向,确实有些疲惫。不过有媚娘在身边,朕心里便踏实多了。”

  武媚娘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却感受不到丝毫暖意。她状似随意地说道:“臣妾今日听闻,永嘉公主、高阳公主与柒儿姑娘已经启程前往草原了。陛下为了她们的安全,还特意派遣了玄甲军随行保护,真是体恤宗亲。”

  李治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随即笑着说道:“她们三人此行凶险,王承宗狡猾多端,若是没有精锐护卫,朕实在放心不下。那一千玄甲军都是身经百战的好手,有他们在,定能护得她们周全。” 他语气自然,仿佛只是在谈论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绝口不提玄甲军之外的其他部署。

  武媚娘心中了然,李治果然在隐瞒。她继续试探道:“陛下考虑得真是周全。不过臣妾总觉得,王承宗此次用李证的书信诱骗柒儿姑娘,计策未免太过拙劣。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诱敌深入,他会不会有更大的阴谋?毕竟他在草原经营多年,手中仍有不少势力,若是贸然行动,恐怕会中了他的圈套。”

  李治放下茶杯,靠在软榻上,眼中闪过一丝自信:“媚娘放心,王承宗的这点心思,朕早就看透了。他越是用这种简陋的计策,越说明他心虚。或许他确实有其他图谋,但在大唐的精锐军队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朕不仅派遣了玄甲军随行,还已经传旨给苏定方,让他在草原西部部署兵力,一旦发现王承宗的踪迹,便立刻出兵围剿,务必将他一网打尽。”

  武媚娘看着李治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却犯起了嘀咕。她了解王承宗,此人阴险狡诈,绝不会轻易以身犯险。李治的自信,究竟是真的掌控了全局,还是被王承宗的表象所迷惑?她正准备继续追问,想要弄清苏定方的具体部署,李治却突然伸手,将她拦腰抱了起来。

  “陛下!” 武媚娘惊呼一声,下意识地搂住李治的脖颈。

  李治低头看着她,眼中带着几分戏谑:“朕说了,有媚娘在身边,朕才觉得踏实。今日政务繁杂,朕有些累了,陪朕歇息片刻。” 说完,便抱着武媚娘朝着内室走去。

  内室的床榻柔软舒适,李治将武媚娘轻轻放在床上,俯身吻了吻她的额头,动作依旧温柔,可武媚娘却能感受到他身上的疏离。以往的温存中,李治总会极尽缠绵,可今日,他只是随意地褪去外袍,便躺了下来,将头靠在武媚娘的肩头。

  武媚娘僵硬地躺着,心中满是疑惑与不安。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李治的呼吸渐渐平稳,不过片刻,便传来了均匀的鼾声 —— 他竟然睡着了。武媚娘缓缓睁开眼睛,看着李治熟睡的侧脸,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李治的敷衍如此明显,他根本不想与她深谈,甚至连基本的温存都懒得伪装。

  不知过了多久,武媚娘轻轻推开李治的手臂,小心翼翼地起身,整理好衣衫。她站在床边,凝视着李治的睡颜,心中暗下决心:既然李治不肯坦诚,那她就只能靠自己。她必须弄清楚王承宗的真实目的,也必须掌握永嘉一行人的动向,否则,她很可能会成为这场博弈中的牺牲品。

  离开御书房后,武媚娘径直回到皇后寝宫。她召来两名心腹侍卫,沉声吩咐道:“你们立刻乔装成商人,悄悄跟随永嘉公主一行人前往草原。密切监视她们的一举一动,尤其是王承宗是否会现身,以及玄甲军的动向。一旦有任何异常,立刻传回消息,不得有误!”

  “属下遵令!” 两名侍卫躬身应道,转身迅速离开了寝宫,消失在夜色中。

  武媚娘走到窗边,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她不知道,自己这一步棋究竟是对是错,也不知道,这场围绕着权力与阴谋的较量,最终会走向何方。

  与此同时,草原深处的一处隐秘据点内,烛火通明。王承宗坐在主位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眼神深邃。下方,一名谋士正躬身汇报着情况,额头上满是汗水。

  “首领,武媚娘刚刚传来消息,永嘉一行人身边有两千护卫,外加一千玄甲军随行保护。据武媚娘所说,这一千玄甲军是李治特意派遣的,目的是确保永嘉等人的安全,同时伺机抓捕首领您。” 谋士的声音带着几分紧张,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王承宗的神色,生怕自己说错了话。

  王承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将玉佩放在桌上,缓缓说道:“李治倒是舍得下本钱,竟然派遣了玄甲军。不过,他以为这样就能抓住我吗?”

  谋士连忙说道:“首领,我们现在手中有三千骑兵队,还有最近招募的三千牧民,总共六千人。若是我们提前在永嘉等人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趁其不备发起进攻,凭借着我们的准备和人数优势,未必不能拿下他们。毕竟情报显示,他们只有三千人,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是临时招募的护卫,战斗力远不如我们的精锐骑兵。”

  王承宗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眼神中带着几分嘲讽:“拿下他们?就凭我们这六千人,想要拿下大唐的正规军,简直是痴人说梦。你以为,永嘉她们带着两千护卫和一千玄甲军,真的只是为了来草原上当诱饵吗?李治既然敢让她们来,就必然有后手。或许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更多的唐军在潜伏着,等着我们自投罗网。”

  谋士愣住了,脸上满是疑惑:“首领,那您之前让我们用李证的书信诱骗柒儿姑娘,难道不是为了抓住永嘉她们,以此要挟裴安和李治吗?若是我们不想拿下她们,那我们做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作为王承宗的亲信,竟然完全不知道主子的真实意图,心中不由得一阵慌乱,冷汗顺着脸颊滑落。

  王承宗收起笑容,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他站起身,走到帐篷中央的地图前,指着地图上长安的位置,缓缓说道:“我用这么简陋的计策,让李证的书信诱骗柒儿,确实是为了吸引注意力。但吸引注意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拿下永嘉和高阳,而是为了让李治和裴安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草原上。他们以为我会在草原上与他们决战,以为我想要的是永嘉她们的性命,可他们都错了。”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我真正想要的,是在长安城搞事情!”

  谋士听到这话,瞳孔骤缩,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首…… 首领,您要在长安城搞事情?那可是大唐的都城,戒备森严,而且李治肯定在城中部署了大量的兵力。我们在长安并没有多少人手,若是贸然行动,恐怕会……”

  “恐怕会失败,是吗?” 王承宗打断了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你以为,我这些年在长安就没有任何布局吗?王氏在长安经营数百年,虽然如今失势,但暗中的人脉和势力依旧存在。这些年,我一直在暗中联络王氏的旧部,在长安城中安插眼线,就是为了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他指着地图上长安的几个关键位置,继续说道:“长安的粮仓、军械库、城门守卫…… 这些地方,都有我们的人。只要我们能在草原上吸引住唐军的主力,让李治和裴安无暇顾及长安,到时候,我们在长安的人手就会发动突袭。烧毁粮仓,破坏军械库,控制城门,制造混乱。一旦长安陷入混乱,朝廷的统治就会受到重创,到时候,天下人都会知道,李治这个皇帝,连自己的都城都守不住!”

  谋士听得浑身颤抖,既震惊于王承宗的野心,又对这个计划的凶险感到恐惧:“首领,这个计划太过冒险了。一旦我们在长安的行动失败,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引来李治的疯狂报复,到时候,我们在草原上的势力也会受到牵连。而且,武媚娘那边…… 她知道您的这个计划吗?若是她知道了,会不会向李治告密?”

  王承宗冷笑一声:“武媚娘?她不过是我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我之所以与她合作,不过是想利用她传递假消息,迷惑李治。她根本不知道我的真实计划,就算她有所怀疑,也找不到任何证据。而且,她与李治之间本就互相猜忌,就算她向李治告密,李治也未必会相信她。”

  他走到谋士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道:“你不必害怕。刚才我所说的,只是举例子罢了,只要我们按计划行事,在草原上拖住唐军,让长安的行动顺利进行,我们就一定能成功。到时候,长安大乱,李治焦头烂额,我们再率领草原上的势力趁机进攻,收复王氏的失地,推翻李治的统治,重振王氏的辉煌,指日可待!”

  谋士看着王承宗眼中的野心与自信,心中的恐惧渐渐被兴奋取代。他躬身说道:“首领英明!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去安排,确保草原上的行动能顺利吸引唐军的注意力,为长安的行动创造机会!”

  “好!” 王承宗点了点头,“你立刻去传令,让我们的人在草原上故意留下一些痕迹,让永嘉她们以为快要找到我们了,把她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草原上。同时,让长安的人手做好准备,等待我的命令。一旦时机成熟,便立刻发动突袭!”

  “是,首领!” 谋士躬身应道,转身快步离开了帐篷,去传达王承宗的命令。

  帐篷内,只剩下王承宗一人。他走到地图前,目光紧紧盯着长安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了。无论是李治、裴安,还是那些曾经打压王氏的世家势力,他都会一一报复。长安的混乱,只是他复仇计划的开始。

  夜色渐深,草原上的风越来越大,吹动着帐篷的布帘,发出 “呼呼” 的声响。王承宗站在地图前,久久未动,仿佛在谋划着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他知道,这场博弈一旦开始,就没有回头路可走。要么成功,重振王氏辉煌;要么失败,身死道消。但他绝不会退缩,因为他的心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也燃烧着对权力的渴望。

  与此同时,前往草原的队伍中,永嘉、高阳与柒儿依旧在车厢内商议着对策。她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王承宗迷惑朝廷的棋子,更不知道,一场针对长安城的巨大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车厢外,负责保护她们的两千护卫和一千玄甲军,依旧在警惕地巡视着四周。他们严阵以待,准备迎接与王承宗的决战,却不知道,真正的危险,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

  李治坐在御书房内,看着草原的地图,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他以为自己掌控了全局,只要王承宗敢在草原上现身,就一定能将他擒获。却不知道,王承宗的目标根本不是草原,而是他脚下的这座都城。

  一场围绕着权力、阴谋与复仇的风暴,正在大唐的土地上悄然酝酿。无论是深宫之中的武媚娘与李治,还是草原之上的王承宗与永嘉一行人,都被卷入了这场风暴之中。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与野心,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可最终,谁能笑到最后,谁又会成为这场博弈的牺牲品,无人知晓。

  夜色越来越浓,草原与长安,仿佛被黑暗笼罩。只有那跳动的烛火,在诉说着这场即将到来的较量,也在预示着大唐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