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准备工作-《机甲到处飞,还是发展中国家?》

  歪脖子科技树,如约而至。

  陈斌抬起头,看向那密密麻麻的果实。

  每一次看到这歪脖子树,他都有不同的想法,这一次是感觉到了压力。

  这么多技术,他要全部获得,任重而道远啊!

  天空中,一枚闪耀着光芒的果实开始落下。

  随着果实落在飞船上,飞船开始了变化。

  外观的原本的棱角,好像被消融一般,彻底消失,变成一个面。

  飞船的体积和之前相比,要稍微大了一些,但也没有大多少。

  最后是飞船的颜色,从原本的幽蓝色,变成了此刻的透明色。

  陈斌甚至能透过飞船的外壳,看到里面的东西。

  这好像是玻璃?

  这念头产生的瞬间,大量的记忆涌入陈斌脑海中。

  陈斌眼底深处闪过一抹茫然,他刚刚感觉不对劲的外壳,是玻璃。

  原本的飞船,只有一块一块的玻璃,结果这歪脖子树,直接将他的飞船外壳,全都变成了玻璃。

  强度极高的玻璃。

  前端大,后端小的玻璃外壳飞船……陈斌想到了水滴飞船。

  那个探测飞船,明明只有探测飞船,但因为极其的坚固坚硬,在对付人类舰队的时候,直接就成了大杀器。

  这个被歪脖子树改造的飞船,明显有当水滴的潜质。

  因为外壳的坚硬程度极高,而且还能反射能量攻击!

  这不就是物法双抗叠满么?

  飞船的引擎也有了提升,速度变得更快。

  除此之外,这飞船还携带着两个小号的无人救援飞船,长度只有两米的小型‘水滴。’

  三个飞船,一个在前,两个在后,速度非常的快的同时,也非常的猛。

  至于其他的变化,基本都不大。

  不过单单这玻璃的外壳强度,就这次提升,就已经让陈斌相当的惊喜。

  安全性能,直接拉满到了一种极致。

  五重安全措施,第一重的安全度就拉满。

  陈斌消化完记忆,看向了玻璃飞船。

  这样形状的玻璃,让他想到了鲁伯特之泪,鲁伯特之泪就是普通玻璃,在熔化后滴入冰水中,就会得到一滴非常坚固的玻璃。

  这玻璃的前端,用铁锤砸都砸不碎,但只要尾端被轻轻折断,就会直接炸裂。

  原因是熔融的玻璃,在进入冰水中的时候,他的冷却过程不均匀。

  玻璃滴的外面先接触到冰水,温度开始急剧下降,迅速从液态凝固成固态。

  这样的情况下,固态的外壳,就相当于一个已经定型的容器。

  这个容器内部的玻璃,依然处于高温熔化状态,他会慢慢冷却,凝固,而物质在冷却的时候,一般会收缩!

  在内部玻璃收缩时候,外部的玻璃容器已经固定,就会阻止他收缩。

  这样一来,内部的玻璃,就会对外壳造成一个向内的拉力!

  等到彻底冷却的时候,这颗玻璃泪滴内部相当于固定了这种对抗的力量,让这股巨大的压力保持着一种平衡。

  这是极其不稳定的稳定状态!

  在这种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下,玻璃外壳就相当于一层压缩的坚硬物质,想要击碎玻璃,就要先克服玻璃表面的巨大压应力层!

  但这个难度非常之大,必须要瞬间给玻璃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如果稍小,只是有个裂痕,这裂痕都会被压应力压住无法扩散。

  这也是钢化玻璃的制造原理,通过风冷钢化的工艺,让玻璃的强度比普通玻璃高出很多。

  当然,也和鲁伯特之泪的特性一样,一旦被打破,就会瞬间碎裂成无数碎屑,因为里面极其不稳定。

  这飞船,就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提升,提升了整整一个层次。

  以前的钢化玻璃,能挡子弹,但这钢化玻璃,能轻松的挡下导弹炮弹,以及能量轰击。

  想要在这外壳成型之后,打碎它,需要让这外壳承受巨大的压强。

  至少每平方厘米,承受数十吨的力量,才能让它破防。

  但也仅仅只是破防,想要继续造成更大伤害,需要持续以这种高强度的冲击,继续施加压力。

  另外这是理论上的弱点,实际上,水滴外观的飞船,很难被精准针对某一个点。

  圆润的外观,能让大多数攻击滑开!

  简直无敌。

  陈斌走到飞船侧面。

  飞船侧面的玻璃舱门向下打开。

  门变成了台阶。

  踩着台阶走进飞船内,首先看到的是个接近三十平方的大厅。

  这大厅里,还有桌子和椅子,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值得一提的是,桌子和椅子的角,都是软的,避免乘客在这里撞到。

  另外所有的生活用品,也都是固定在桌椅上等等,可以取用,用完固定。

  也不知道去太空中后,这里好不好用。

  再看大厅的墙壁上,还挂着两套宇航服。

  相比电视上看到的宇航服,这两套宇航服没有那么的臃肿,反倒有些修身。

  这宇航服的技术,陈斌脑海中也有。

  什么恒温,以及各种身体健康检测,还有身体表面的压力调节等等,这些都不值得一提。

  或者说,这些东西,当前的世界已经有人研究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而且也已经运用在了最新的宇航服上。

  这款宇航服和普通宇航服最大的区别,或者说是最大的优势,是快穿!

  只要人靠近,宇航服就会感应到,然后从正面打开,接着主动将需要穿戴宇航服的人包裹起来。

  人不需要操作什么。

  极限速度不到一秒。

  在特殊情况下,这宇航服能救命。

  另外氧气供应等等,相对简单。

  穿过大厅,打开一扇门。

  这是卧室。

  一张两米乘以两米的床,要被别人看到这床,怕是会感觉好笑,毕竟在太空中,要床干嘛,反正到哪都是无重力状态。

  但只有陈斌才知道,这床上有非常顶尖的技术。

  能让人在休息的时候,让身体也保持相对较好的条件。

  普通人有这床,能在太空中多待一些时日。

  走出房间,陈斌又走向了门的方向,回到入口的地方,这次往左走,左边是卫生间,然后是飞船的控制室。

  飞船的控制室很大,几乎是将飞船上半部分全部占据,差不多相当于飞船的四分之一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