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极限在哪?-《机甲到处飞,还是发展中国家?》

  此刻最重要的参数,是高度。

  飞船的高度在这么一会会的时候,已经到了一千米的高度,而且还在持续提升!

  这个高度听起来很高,但其实对天空来说,不算高,甚至是很低。

  如果以当前人类对高空分层的划分,这都还没脱离对流层。

  对流层的高度,是高空十公里以内。

  这是整个大气,最为稠密的一层,占据整个大气的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八十的质量。

  这也是天气现象发生的地方,几乎所有的云雨,以及雪和风暴,都发生在这里。

  同样的,这个区域也是对飞行器最不友好的区域,飞行器在这里,会受到各种天象的改变。

  另外就是温度的变化,平均每升高一公里,气温会下降六点五度左右。

  不过这个温度变化,对飞行器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随着飞船徐徐上升,五公里,六公里,然后一直到十公里。

  超过十公里,飞船抵达平流层!

  平流层的高度,是十公里到五十公里。

  臭氧层就是在这一层,差不多二十公里到三十公里的区间内,可以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使平流层升温。

  这里的大气基本水平运动,非常的稳定,很适合飞机高空飞行。

  到了这个高度,气温的变化也很小,底层没变化,上层因为臭氧吸热而升温,但也很平稳。

  比如超音速客机,气象气球,以及高空侦察机,一般都在这个高度。

  飞船在这个高度,基本上没有问题,在越来越快的往上升。

  超过五十公里的高度,飞船抵达了中间层。

  这个高度,大气已经极其稀薄,气压也已经非常的低,温度则是到了大气中,最冷的一层,顶部温度可以以达到负一百摄氏度以下!

  大多数流星,都是在这一层燃烧,成为人们在地面上看到流星。

  这已经是火箭才能到达的区域,当然,也有极少数常规的航空器能抵达,但数量较少。

  厂房里,一群研究人员看着高度数据,面色都是一紧。

  这是比较关键的一步!

  再往上飞,就是通常认为的太空区域!

  卡门线,一百公里的高度,这基本是公认的太空和大气的分界区域。

  这也是最危险的区域。

  八十公里以上,以及根据位置不一样,分别是六百公里到一千公里高度,这是热层!

  这里名字很写实,由于直接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可以达到上千摄氏度。

  不过因为分子很稀少,几乎没有热量传递,所以物体本身不会发热。

  这也是目前太空空间站的高度区域!

  大多数的载人飞行器,卫星,以及航天飞机,都是在这个区间。

  飞船飞到了八十公里的高度,基本已经是达到了进入公认太空的高度。

  不过飞船还没有停下来,继续上升。

  九十,一百公里。

  一百五十公里……!

  一群研究人员看着越来越快的飞船,有些激动。

  在这飞船面前,之前所有的火箭技术,都不够看!

  差太远!

  看着飞船继续升高,有人道:“还要飞多高?”

  在他们看来,飞到这一层,已经差不多。

  这都能给龙国的空间站送补给,以及上下人。

  陈斌想了想道:“飞吧,飞到晚上吃完的时候再说……闲着也是闲着。”

  一群研究人员听着闲着也是闲着,都沉默下来,不是,飞船这玩意,也能说闲着也是闲着?

  这玩意不得很严谨吗,飞多高,飞多久,啥时候下来,不得提前做好严格的规划吗?

  在陈斌这里,是飞着看看?

  不过看着继续持续飞高,已经达到三百公里高度的飞船,一群人觉得再看看,看看极限也行。

  四百公里,五百公里……一千公里!

  飞过一千公里,飞船抵达了逸散层!

  这基本就是大气的最外层,大气粒子已经极其稀少,一些速度快的粒子,会逃逸到星际空间。

  这里再往上,就没有了明确的边际,更像是行星和星际之间的过渡区域。

  这个区域,也是地球磁层的区域,也是辐射带。

  内辐射带的高度,一千到六千公里,外带则是一万三千公里,到六万公里。

  这里有高能粒子,能穿透卫星,对宇航员和精密电子造成伤害。

  航天器在这个区域,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不过此刻的飞船,很安全的飞着,而且越飞越快。

  一群研究人员看着,代表高度的数字飞快的跳动,而且越来越快,只感觉茫然。

  正常情况下,发射火箭要到这个高度,需要他们有非常严密的计划,以及非常充足的准备!

  但在陈斌这里,飞船就那么用手机按几下,就直接上天!

  而且一下子飞到了这个高度,超过了绝大多数的火箭卫星。

  而且还没停下!

  三万公里,这个地方,已经很接近地星同步轨道的高度。

  地星同步轨道的高度,三万五千七百八十六公里,这个高度的卫星,相对地面静止,因为轨道周期和地星自转周期一样。

  一般情况下,通讯卫星,广播卫星,以及气象卫星,都在这个高度。

  飞船抵达这个高度后,还在往上冲,完全没有颓势。

  五万公里,十万公里,十五万公里……

  月球距离地星的距离,三十八万公里!

  到了这个高度,地星的引力已经开始减弱,飞船也暴露在了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之下,几乎没有受到磁场的保护。

  这个高度,已经是只有登月飞船,以及月球和行星探测器,才会到的高度。

  也就是说,这飞船,能跟遛弯一样,到地星遛个弯,然后再回来。

  一群人已经感觉有些麻木。

  主要是他们最初想看到的,只是这飞船进入太空,就是完成测试。

  结果一口气飞了这么高?

  已经飞到了这里,接下来飞到月球,那都是小意思。

  但陈斌很显然没有想着就在月球的高度停下来,飞船还在继续飞。

  “这是……要飞过希尔球半径?”

  在月球的高度,飞船依然是要受到地星引力的影响,唯有继续向上,飞到一百五十万公里的高度,飞船受到的引力将主要来源于太阳,飞船将会围绕太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