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标准不一样!-《机甲到处飞,还是发展中国家?》

  “在这智商,还有更高一层次的概念,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分析判断,问题解决,以及创造能力!”

  “但在我这里,智力其实是一种高效的算法。”

  “任何东西,都能往这套算法里面套,算法分层次,高层次的算法,能处理更复杂的信息,反之,低层次的算法,在面对复杂信息的时候,就会无法处理。”

  “同样复杂的信息,面对高层次的算法,能瞬间处理完毕,低层次的算法,就需要更长时间。”

  “算法才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区别,用同样的算力,能做更多的事情!”

  “缸中之脑无法提升算法。”

  陈斌说的通俗易懂,全场的人都理解了。

  有人道:“如果缸中之脑,给本就是天才的人呢?”

  “他们的思维相对更快一些,但获取知识的数量有限制,除非……”陈斌心说除非能像他这样,一下子获得了大量的知识灌注。

  要知道,歪脖子树给他的知识,不只是给了单纯的知识,还会给他制造工艺,制造技术,以及更加详细的理论知识等等。

  他每一次获取知识,都相当于获得了一次全面的强化。

  随便一个高科技产品,正常情况下,可能需要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研发研究。

  他短时间就能获得,也相当于获取了数百年的技术经验积累。

  这些经验,让他在‘算法’上,他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极致的高度。

  所以看到简单的题目,他一眼就能知道答案,因为他的算法层次太高,而当前简单的题目,对他来说,瞬间就能解决。

  有研究人员道:“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个顶尖的智能ai,和一个傻瓜ai的区别?”

  “给傻瓜ai一个更大的服务器,更多的算法,它有提升,但是不会太大?”

  陈斌点头:“对。”

  “缸中之脑带来的提升效果,能有数据化的表达么?”

  “比如,记忆力能提升几倍?计算能力能提升几倍?”

  陈斌想了想道:“具体的提升,和智力有关,智力水平越高,提升越多。”

  这还是没个结果。

  有人道:“我能感受测试一下吗?”

  “我这边暂时没有成品。”陈斌看着有人脸上隐隐流露出失望,想了想道:“不过我能大概模拟一下。”

  “模拟?”

  “就是模拟出一定的感觉,然后进行电信号逆向传输。”

  “模拟的感觉,模拟的信息,都是假的,固定的。”

  “试试。”

  “给我半个小时。”陈斌走到设计台前,调出之前的大脑电信号芯片技术。

  然后是快速创建出信息。

  这里的信息是真实的,但最后需要转化为感觉,再传回到大脑中。

  简单的理解是,现在已有的技术,可以通过电信号刺激,让人感觉兴奋,当然,这里目前已有的实验,是让老鼠感觉兴奋。

  陈斌做的,只是利用更精密的芯片,更精密的传导套件,然后传输更加细致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陈斌开始采集每个人的电信号。

  半个小时过去,外面有巡逻机器人进门,拿着一个盒子。

  陈斌从盒子里拿出芯片,固定在一个临时组装的头盔上:“谁先来?”

  一群人对视一眼,李将军率先走上前:“我需要做什么?”

  “只需要坐下,然后闭上眼睛,然后感受就可以。”

  “能感受的内容是固定的,固定的感受一串信息流。”

  李将军坐下,然后闭上眼睛。

  随着陈斌将头盔给他戴上,他立刻感受到了脑海一片清明,接着身周的环境有了变化,一个白色的房间里,这房间略显虚幻。

  再接着他想到了一串很复杂的算术题,很多数字,很多符号,很……简单。

  看一眼的同时,脑海中出现了大量的计算,然后是结果。

  李将军陡然瞪大眼睛,有些难以置信:“这就是缸中之脑带来的效果?”

  “对。”

  “怎么样?”有人看到李将军反应那么大,好奇问道。

  李将军没有回答,而是疑惑看向陈斌:“你管这叫提升不大?”

  “提升确实不大,只是最基础的提升。”

  李将军看向一群已经满心好奇的人:“你们自己来感受吧。”

  马上有人走过去:“我来。”

  这是个研究人员,坐在椅子上,感受了一分钟后,他眼睛瞪得滚圆:“这很离谱,这还不是智力的提升?”

  陈斌想了想道:“理论上来说,是智力的提升,但实际上不是。”

  “可是计算能力,不就是智力的一部分吗?”

  “认知概念不一样。”陈斌理解别人将计算能力,以及智力当做智力的一部分,但到了他现在的情况,计算能力和记忆力的提升,是辅助算法的工具。

  “就算计算能力和记忆力提升了十倍,信息处理能力只是快了,并没有提升!”

  有研究人员突然道:“等等。”

  所有人都看了过去:“老杨,怎么了?”

  老杨眼睛瞪大,看着陈斌:“我简单描述一下,你的意思是,用上这缸中之脑,一个人的思考速度会变快,记忆力会变强!

  但是研发的层次不会变,之前在研究什么,之后依然在研究什么,只是速度稍微提升一些?”

  陈斌点头:“对!”

  其他研究人员也瞬间反应过来,然后看着陈斌的眼神就变了,因为他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研发速度的提升。

  技术的升维,那需要太多基础技术的支撑,他们压根就没想过!

  他们需要的就是提升当前研发速度!

  陈斌看着一群人一副恍然大明白的样子,也反应过来:“所以你们只是需要加快个人的研发速度?”

  “这还不够吗?”有个研究人员没绷住,这已经很离谱了好吧。

  这相当于原本一个顶尖的研究人员,一下子变成了九个,他们之间的交流,还没有任何成本!

  研发速度跟坐火箭一样!

  至于指望技术层次的提升,他们都不敢想。

  陈斌沉吟:“那整体的提升,应该能提升个至少十倍,用的好的话,能提升个二十,乃至三十倍!”

  全场震撼中,有人坐在了椅子上:“我来感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