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他敢称王称帝,大宋即便倾尽国力也要与其死战到底!
时文彬不敢多言,只得苦着脸哀求:求柴王给郓城百姓留条活路...
柴皓看着快要急哭的知县,摆手笑道:郓城百姓安居乐业,何须谈什么活路?倒是可以给时知县指条明路。
时文彬连忙躬身:请柴王指点。
柴皓轻拍他颈间官印:继续戴着这官印,安心做你的郓城知县。我会派几人辅佐你,不仅要管县城,连城外民政赋税也交你打理。只要朝廷不罢你的官,你便仍是朝廷命官——当然,赋税是交不到朝廷了。
这番话让时文彬浑身一颤,顿时明白这位头号反贼的用意:是要他以朝廷知县之名,行效忠反贼之实!
这不就是变相从贼吗?
自幼饱读圣贤书的时文彬本要断然拒绝,可话到嘴边却生生咽了回去。
他想到柴皓的身世,乃是前朝皇室正统血脉,按正统而言,是赵家夺取了柴氏江山,柴皓起兵反宋,名正言顺,是复兴祖业!
大宋表面繁华,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根基早已腐朽。
时文彬即便留在朝中,不被问罪,也难获重用。
倘若柴皓真能夺取天下,他时文彬便是从龙之臣!
纵使不能位列三公,至少能主政一方,施展抱负,在史册上留下清名。
时文彬年方三十有余,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岂能为愚忠所困,随这腐朽王朝一同沉沦?
况且柴皓已为他安排后路,虽实为柴皓效力,名义上仍是大宋官员。
时文彬深呼一口气,真心实意地向柴皓躬身行礼:下官谨遵柴王之命!
这一声,虽未称臣,却已表明心迹。
柴皓满意颔首:时知县且去,辅佐之人随后便到。用心办事,前途无量!
时文彬行礼告退,随朱贵下山而去。
这位郓城县令来时忧心忡忡,下山时却豁然开朗,神采飞扬!
一个在大宋体制内郁郁不得志的能吏,竟在反王柴皓麾下重焕生机!
柴皓虽未正式称王,但从其部属的精神面貌,已能窥见新朝气象!
望着时文彬挺直腰杆远去的背影,柴皓不禁莞尔:楚材晋用。若宋廷能重用如时文彬这般人才,朝堂怎会被蔡京、王黼等奸佞把持?江南又怎会生出方腊之乱?
话音未落,朱贵去而复返。
这次身后跟着一男一女。
庞万春携小妹庞秋霞,奉江南圣公皇帝之命,特来拜见柴王!
二人齐声行礼。
他们口中的圣公皇帝,正是方腊。
看着眼前兄妹,柴皓暗自失笑。
刚提及方腊,其使者便至,还是故人。
这缘分,当真奇妙。
这一日不知是何吉日,短短半日之内,梁山便迎来三路访客:济州等地乡绅父老、郓城县令时文彬,以及江南圣公方腊派来的庞氏兄妹。
庞家兄妹远道而来,必是提前多日从江南启程,方能在此刻抵达。
柴皓朗声笑道:“庞兄,庞姑娘,自岱庙别后,久违了。”他神色自若,却只字未提对方奉方腊之命前来之事。
庞秋霞眼眸清亮,英气逼人,笑靥如花道:“柴大哥,当初擂台比武时,你答应要来江南寻我,可叫我好等!既然你不来,我便来寻你啦!”她嗓音清越,宛如欢快的雀鸟。
昔年高俅设局,命擎天柱任原于泰安摆擂挑衅梁山。柴皓下山应战,恰逢庞氏兄妹遭任原暗算,他出手相救,一拳击败任原,自此与二人结缘。少年英雄的风采,更在庞秋霞心中留下深刻印记。
如今重逢,庞秋霞喜不自胜。听闻柴皓大闹汴京、夺走李师师的传闻后,她眼底崇拜之色更浓,却故意抿唇四顾:“那位名动天下的李花魁何在?我可要瞧瞧是何等绝色。”
柴皓心知她醋意暗生,不由暗叹:相貌出众亦是负担。幸而未婚妻扈三娘回乡守孝,否则这梁山怕是要演一出好戏。
“小妹休要胡言!”庞万春肃然打断,“莫忘圣公嘱托。”他身为方腊麾下大将,看出柴皓有意回避正题,只得主动点明来意。
柴皓含笑打量庞万春,暗赞此人不愧“九天飞龙”之名,不仅箭术超群,更是心思敏锐。
“庞兄此行的目的,我已明白。”
柴皓轻轻挥手,对庞万春说道。
庞万春心中一惊,暗想柴皓果然不凡,能在短短数月间做出诸多惊天动地之事,自己尚未开口,对方便已洞悉一切。
他叹息道:“柴王威名远播江南,我主亦有所闻。大闹汴梁,箭射天子,令朝廷颜面尽失。若能与我主联手,南北并进,先取江北淮南,再合兵攻下汴梁,平定田虎、王庆之乱,而后以淮河秦岭为界,共分天下。”
“我主为南帝,柴王为北帝,岂不美哉?”
柴皓听罢,含笑摇头:“此计只合方腊心意,却非我所愿。我乃大周后裔,即便 赵宋,天下当归大周,岂能与人共享?赵匡胤虽为叛逆,却有句话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庞万春闻言,心中震动,深感柴皓志向远大。
柴皓凝视庞万春,意味深长道:“恕我直言,方腊虽称帝号,却无天命所归。既欲为帝,却无唯我独尊之气魄,还要与人共分天下,毫无人主格局。这般 ,只怕难以长久。”
见庞万春神色不豫,柴皓又道:“庞大哥,我视你为友,方才直言。若非你与令妹前来,这些话我绝不会说。方腊非明主,江南亦难偏安。即便为令妹与家眷考量,你也该早谋退路。”
柴皓深知庞万春性情,明白三言两语难以令其背弃方腊。这番话,只为在他心中埋下种子,以待来日。
庞万春默然不语。细想之下,柴皓所言确有道理。方腊提出平分天下,已失人主气度。更兼江南义军近来攻势受挫,虽据有江南东路数十州县,却难再拓展疆土。周边官军严防死守,使义军寸步难行。
若非如此,方腊也不会寻求外援,意图与柴皓结盟。
仅凭淮南等路官军,便足以压制方腊势力,若朝廷调遣西军精锐南下平叛,方腊又如何抵挡?
如此看来,方腊确实没有资格与柴皓结盟。
毕竟,柴皓曾以区区两万兵马,大败朝廷二十万鄜延路西军!
庞万春听出了柴皓的弦外之音——与他平分天下?方腊配吗?
此刻,九天飞龙庞万春望着眼前不怒自威、尽显雄主霸气的柴皓,瞳孔震颤,一时无言。
论出身、声望、心志与手段,方腊皆远不及柴皓。
方腊能席卷江南数十州,除其枭雄之姿外,更因江南百姓被花石纲与括田所逼至绝境。加之他身为明教教主,起事之初多倚仗教众之力。
但庞万春见到柴皓后便明白——方腊纵在江南称雄,终究不过一介枭雄;而柴皓,却是数百年难遇的盖世雄主!
在真正的英雄之主面前,枭雄岂有胜算?即便方腊未被朝廷剿灭,迟早也会败于柴皓之手。甚至无需柴皓亲征,待其横扫天下之时,江南百姓必望风归顺!
这一点,庞万春从山下济州等地百姓自发献粮之举便已窥见。柴皓在梁山秋毫无犯,未征赋税而民心自附,此乃以德服人的王道!
反观方腊,虽暂控江南,却未能深得民心。为筹军饷,他照旧征税,仅免去花石纲等摊派。战乱导致商路断绝,杭州百业凋零,方腊不思恢复民生,反而抄掠商贾,致使工人失业、织户破产,百姓怨声载道,甚至举家逃往朝廷辖地。
庞万春亲眼目睹一切,心中明白方腊势力若停滞不前,内部矛盾终将爆发。
朝廷大军压境之时,方腊麾下百姓未必会誓死追随。连身为大将的庞万春,对方腊政权能维持多久都心存疑虑。柴皓这样的雄主看不上方腊,自然在情理之中。
庞万春长叹一声,向柴皓抱拳道:既如此,在下也不再多言。以柴王之才,天下迟早尽归麾下。他犹豫地看了眼妹妹庞秋霞,继续道:庞某既已效忠圣公,无论成败都不可背主,否则枉为七尺男儿。但舍妹无辜,若他日圣公兵败,望柴王能代为照料。庞某在九泉之下,定当铭记大恩!
兄长!庞秋霞泪眼婆娑,倔强地喊道:要死一起死!少女虽情窦初开,却更重兄妹之情,不愿为儿女私情舍弃至亲。
庞万春厉声呵斥:休得胡闹!大丈夫当忠义为先,岂容你女儿家掺和?他表面严厉,实则是想保全妹妹性命。
柴皓看着这对兄妹,对庞万春正色道:要说照顾庞姑娘,谁及得上你这亲兄长?若要托付,也该是你亲手将她交给我。庞姑娘尚年少,你们兄妹还有相聚时光,我不愿做拆散骨肉的恶人。
他语气转肃:庞兄若真是好汉,就不该随方腊困守江南。大丈夫当持吴钩北上,收复沦陷二百年的燕云十六州!
时文彬不敢多言,只得苦着脸哀求:求柴王给郓城百姓留条活路...
柴皓看着快要急哭的知县,摆手笑道:郓城百姓安居乐业,何须谈什么活路?倒是可以给时知县指条明路。
时文彬连忙躬身:请柴王指点。
柴皓轻拍他颈间官印:继续戴着这官印,安心做你的郓城知县。我会派几人辅佐你,不仅要管县城,连城外民政赋税也交你打理。只要朝廷不罢你的官,你便仍是朝廷命官——当然,赋税是交不到朝廷了。
这番话让时文彬浑身一颤,顿时明白这位头号反贼的用意:是要他以朝廷知县之名,行效忠反贼之实!
这不就是变相从贼吗?
自幼饱读圣贤书的时文彬本要断然拒绝,可话到嘴边却生生咽了回去。
他想到柴皓的身世,乃是前朝皇室正统血脉,按正统而言,是赵家夺取了柴氏江山,柴皓起兵反宋,名正言顺,是复兴祖业!
大宋表面繁华,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根基早已腐朽。
时文彬即便留在朝中,不被问罪,也难获重用。
倘若柴皓真能夺取天下,他时文彬便是从龙之臣!
纵使不能位列三公,至少能主政一方,施展抱负,在史册上留下清名。
时文彬年方三十有余,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岂能为愚忠所困,随这腐朽王朝一同沉沦?
况且柴皓已为他安排后路,虽实为柴皓效力,名义上仍是大宋官员。
时文彬深呼一口气,真心实意地向柴皓躬身行礼:下官谨遵柴王之命!
这一声,虽未称臣,却已表明心迹。
柴皓满意颔首:时知县且去,辅佐之人随后便到。用心办事,前途无量!
时文彬行礼告退,随朱贵下山而去。
这位郓城县令来时忧心忡忡,下山时却豁然开朗,神采飞扬!
一个在大宋体制内郁郁不得志的能吏,竟在反王柴皓麾下重焕生机!
柴皓虽未正式称王,但从其部属的精神面貌,已能窥见新朝气象!
望着时文彬挺直腰杆远去的背影,柴皓不禁莞尔:楚材晋用。若宋廷能重用如时文彬这般人才,朝堂怎会被蔡京、王黼等奸佞把持?江南又怎会生出方腊之乱?
话音未落,朱贵去而复返。
这次身后跟着一男一女。
庞万春携小妹庞秋霞,奉江南圣公皇帝之命,特来拜见柴王!
二人齐声行礼。
他们口中的圣公皇帝,正是方腊。
看着眼前兄妹,柴皓暗自失笑。
刚提及方腊,其使者便至,还是故人。
这缘分,当真奇妙。
这一日不知是何吉日,短短半日之内,梁山便迎来三路访客:济州等地乡绅父老、郓城县令时文彬,以及江南圣公方腊派来的庞氏兄妹。
庞家兄妹远道而来,必是提前多日从江南启程,方能在此刻抵达。
柴皓朗声笑道:“庞兄,庞姑娘,自岱庙别后,久违了。”他神色自若,却只字未提对方奉方腊之命前来之事。
庞秋霞眼眸清亮,英气逼人,笑靥如花道:“柴大哥,当初擂台比武时,你答应要来江南寻我,可叫我好等!既然你不来,我便来寻你啦!”她嗓音清越,宛如欢快的雀鸟。
昔年高俅设局,命擎天柱任原于泰安摆擂挑衅梁山。柴皓下山应战,恰逢庞氏兄妹遭任原暗算,他出手相救,一拳击败任原,自此与二人结缘。少年英雄的风采,更在庞秋霞心中留下深刻印记。
如今重逢,庞秋霞喜不自胜。听闻柴皓大闹汴京、夺走李师师的传闻后,她眼底崇拜之色更浓,却故意抿唇四顾:“那位名动天下的李花魁何在?我可要瞧瞧是何等绝色。”
柴皓心知她醋意暗生,不由暗叹:相貌出众亦是负担。幸而未婚妻扈三娘回乡守孝,否则这梁山怕是要演一出好戏。
“小妹休要胡言!”庞万春肃然打断,“莫忘圣公嘱托。”他身为方腊麾下大将,看出柴皓有意回避正题,只得主动点明来意。
柴皓含笑打量庞万春,暗赞此人不愧“九天飞龙”之名,不仅箭术超群,更是心思敏锐。
“庞兄此行的目的,我已明白。”
柴皓轻轻挥手,对庞万春说道。
庞万春心中一惊,暗想柴皓果然不凡,能在短短数月间做出诸多惊天动地之事,自己尚未开口,对方便已洞悉一切。
他叹息道:“柴王威名远播江南,我主亦有所闻。大闹汴梁,箭射天子,令朝廷颜面尽失。若能与我主联手,南北并进,先取江北淮南,再合兵攻下汴梁,平定田虎、王庆之乱,而后以淮河秦岭为界,共分天下。”
“我主为南帝,柴王为北帝,岂不美哉?”
柴皓听罢,含笑摇头:“此计只合方腊心意,却非我所愿。我乃大周后裔,即便 赵宋,天下当归大周,岂能与人共享?赵匡胤虽为叛逆,却有句话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庞万春闻言,心中震动,深感柴皓志向远大。
柴皓凝视庞万春,意味深长道:“恕我直言,方腊虽称帝号,却无天命所归。既欲为帝,却无唯我独尊之气魄,还要与人共分天下,毫无人主格局。这般 ,只怕难以长久。”
见庞万春神色不豫,柴皓又道:“庞大哥,我视你为友,方才直言。若非你与令妹前来,这些话我绝不会说。方腊非明主,江南亦难偏安。即便为令妹与家眷考量,你也该早谋退路。”
柴皓深知庞万春性情,明白三言两语难以令其背弃方腊。这番话,只为在他心中埋下种子,以待来日。
庞万春默然不语。细想之下,柴皓所言确有道理。方腊提出平分天下,已失人主气度。更兼江南义军近来攻势受挫,虽据有江南东路数十州县,却难再拓展疆土。周边官军严防死守,使义军寸步难行。
若非如此,方腊也不会寻求外援,意图与柴皓结盟。
仅凭淮南等路官军,便足以压制方腊势力,若朝廷调遣西军精锐南下平叛,方腊又如何抵挡?
如此看来,方腊确实没有资格与柴皓结盟。
毕竟,柴皓曾以区区两万兵马,大败朝廷二十万鄜延路西军!
庞万春听出了柴皓的弦外之音——与他平分天下?方腊配吗?
此刻,九天飞龙庞万春望着眼前不怒自威、尽显雄主霸气的柴皓,瞳孔震颤,一时无言。
论出身、声望、心志与手段,方腊皆远不及柴皓。
方腊能席卷江南数十州,除其枭雄之姿外,更因江南百姓被花石纲与括田所逼至绝境。加之他身为明教教主,起事之初多倚仗教众之力。
但庞万春见到柴皓后便明白——方腊纵在江南称雄,终究不过一介枭雄;而柴皓,却是数百年难遇的盖世雄主!
在真正的英雄之主面前,枭雄岂有胜算?即便方腊未被朝廷剿灭,迟早也会败于柴皓之手。甚至无需柴皓亲征,待其横扫天下之时,江南百姓必望风归顺!
这一点,庞万春从山下济州等地百姓自发献粮之举便已窥见。柴皓在梁山秋毫无犯,未征赋税而民心自附,此乃以德服人的王道!
反观方腊,虽暂控江南,却未能深得民心。为筹军饷,他照旧征税,仅免去花石纲等摊派。战乱导致商路断绝,杭州百业凋零,方腊不思恢复民生,反而抄掠商贾,致使工人失业、织户破产,百姓怨声载道,甚至举家逃往朝廷辖地。
庞万春亲眼目睹一切,心中明白方腊势力若停滞不前,内部矛盾终将爆发。
朝廷大军压境之时,方腊麾下百姓未必会誓死追随。连身为大将的庞万春,对方腊政权能维持多久都心存疑虑。柴皓这样的雄主看不上方腊,自然在情理之中。
庞万春长叹一声,向柴皓抱拳道:既如此,在下也不再多言。以柴王之才,天下迟早尽归麾下。他犹豫地看了眼妹妹庞秋霞,继续道:庞某既已效忠圣公,无论成败都不可背主,否则枉为七尺男儿。但舍妹无辜,若他日圣公兵败,望柴王能代为照料。庞某在九泉之下,定当铭记大恩!
兄长!庞秋霞泪眼婆娑,倔强地喊道:要死一起死!少女虽情窦初开,却更重兄妹之情,不愿为儿女私情舍弃至亲。
庞万春厉声呵斥:休得胡闹!大丈夫当忠义为先,岂容你女儿家掺和?他表面严厉,实则是想保全妹妹性命。
柴皓看着这对兄妹,对庞万春正色道:要说照顾庞姑娘,谁及得上你这亲兄长?若要托付,也该是你亲手将她交给我。庞姑娘尚年少,你们兄妹还有相聚时光,我不愿做拆散骨肉的恶人。
他语气转肃:庞兄若真是好汉,就不该随方腊困守江南。大丈夫当持吴钩北上,收复沦陷二百年的燕云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