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听客约莫四十岁上下,身着华贵文士服,气度儒雅不凡。正是微服出巡的当朝天子——宋徽宗赵佶。
方才说书人讲述时,赵佶几次想要打断,斥其妖言惑众,奈何听众热情高涨,始终插不上话。此刻故事讲完,他再也按捺不住,愤然出声驳斥。
说书人连忙解释:客官有所不知。幽州确是柴王收复的,如今仍在柴王掌控之中。只是童贯、刘延庆等将领为向朝廷交差,重金恳求柴王配合,假称官军收复幽州。柴王念及北伐将士性命,这才答应在城头悬挂河北禁军旗帜,助他们蒙骗朝廷钦差。
正是如此!有听众附和道,我堂兄就在北伐军中任职,此事千真万确!
另一人接话:童贯等人欺上瞒下,将广阳郡王的爵位都骗到了手。若非他们严禁汴梁瓦舍讲述此事,我们何须冒险来这地下茶馆?
听着众人言之凿凿的议论,赵佶踉跄跌坐在椅中,双目赤红,胸口剧烈起伏。此刻他方才惊觉:自己竟被蒙在鼓里,成了全天下的笑柄!
赵佶胸口剧烈起伏,双目赤红,滚烫的泪珠不受控制地滑落面颊。
石彦明等御前侍卫见天子落泪,慌忙跪地劝慰:官家保重龙体!臣这就命开封府缉拿造谣生事之徒!
众侍卫虽不敢明言,心中却对这位 暗生怜悯。幽州王柴皓与童贯交易虚权之事,他们轮值出宫时早有耳闻。只是此事牵涉蔡京、童贯、王黼、蔡攸等权贵,随便哪个都能让他们家破人亡,故而始终噤若寒蝉。
汴梁城内,开封府早已明令禁止议论此事,连瓦舍勾栏的说书人都被严禁提及。越是压制,市井间的传闻反而愈演愈烈。明面上无人敢言,暗地里却形成庞大的地下市场——黑瓦舍应运而生,说书人在这里将柴皓的事迹说得绘声绘色。
入场茶钱竟被炒至十贯之巨,堪比后世天价演唱会门票。这般暴利生意背后,站着开封府通判与当朝太宰张邦昌、少宰李邦彦。当初童贯北伐时二人未能分得多少油水,如今正好借禁令之机,暗中扶持黑瓦舍牟利。
区区几处地下场所,每日接待数百看客,便能坐收万贯钱财。东京汴梁商贾云集,文人汇聚,单是这些人的捧场,就令幕后之人赚得钵满盆盈。张邦昌与李邦彦既未与蔡京集团正面冲突,又暗敛巨财,近来可谓春风得意。
无论是蔡京、王黼,还是张邦昌、李邦彦,都未曾料到,沉寂宫中一年的赵佶,竟会在柴皓大闹汴梁后突发奇想,微服私访汴梁城!
赵佶登基前本就是玩心极重的纨绔,寻常勾栏瓦舍早已索然无味,唯独钟情于黑瓦舍中那些有伤风化的女子相扑!
因此,他轻车熟路地踏入这家黑瓦舍,本想一睹女子相扑的 场面,却意外听到了一段被开封府明令禁止的评书!
至此,被满朝文武联手蒙蔽的赵佶,终于得知了 !
这才有了方才几名大内高手提议让开封府捉拿众人的一幕。
另一边,说书先生与满堂听众听闻石彦明称赵佶为“陛下”,又扬言要抓人,岂会猜不出眼前之人的身份?
刹那间,人群哄然四散,争先恐后涌向出口——谁肯束手就擒?横竖人多势众,赵佶身边仅寥寥几名护卫,根本拦不住!
“站住!不许逃!”石彦明等人厉声呵斥,正要阻拦。
“罢了!”赵佶抬手制止,眼中怒火灼灼,“天下人尽知,抓这几个有何用!”
他虽非明君,却才智过人,不屑自欺欺人。此刻龙目赤红,恨声道:“蔡京、童贯之流,朕如此信任他们,他们竟敢这般回报朕!战败隐瞒不报,挪用国库重金贿赂柴皓,与反贼合谋欺君!朕赐蔡京厚赏,封童贯为王——简直喂了狗!”
“朕要革除蔡京官职,罢黜王黼相位,追夺童贯王爵!还有那幽州王柴皓……”
话音戛然而止。
赵佶猛然意识到:如今的柴皓坐拥数万精兵,大败金军,雄踞幽州,早已不是两次北伐无功的大宋所能制衡!
他颓然垂目,无力再言。
幽州已归柴皓,满朝文武结党欺君。即便杀了蔡京、童贯、王黼,又能如何?
此时的赵佶已无可靠之人可用,此举无异于扯下最后的面纱,令朝廷与幽州王柴皓彻底站在对立面……
倘若柴皓率幽州铁骑南下,攻占州府……
其威胁远胜江南方腊!
事已至此,赵佶心知肚明,眼下最佳对策便是佯装不知,继续留用童贯等欺君之臣作挡箭牌……
有童贯等人顶着,世人尚可认为赵佶受蒙蔽,甚至心生怜悯。
若童贯 倒台,便是赵佶亲自与柴皓交锋……
一旦制不住柴皓,赵佶的无能便将暴露无遗……
沉默良久,赵佶深吸一口气。
这口气,朕暂且咽下!
待平定淮西王庆,剿灭江南方腊与河北田虎,再集结举国之力讨伐柴皓,一雪前耻!
“起驾!”
“今日之事,若有人敢泄露半句,朕必严惩不贷!”
“就让蔡京、童贯之流以为朕仍被蒙在鼓里!”
赵佶面色阴沉,对身旁的大内高手及画师张择端厉声道。
“臣等遵旨!”
张择端与带御器械石彦明等人暗自松了口气。幸而陛下选择隐忍,若当场发作,恐将引发滔天巨浪!
而他们这些无意间窥见 之人,也难逃牵连!
离开那间黑瓦舍后,赵佶郁结难舒,索性弃轿登舟,沿汴河漫游,观览汴京街景。
虽大宋内忧外患,多地民不聊生,贼寇横行……
可都城汴梁却因工业初兴,加之朝廷厚待士大夫,使其挥金如土,带动市井百业,呈现畸形的繁荣。
商贾云集、文风鼎盛、街市喧嚷——这便是当今汴京的写照。
正如后世所言:华夏文明历经千年,至赵宋而登峰造极!
然此般盛景,不过是一场虚妄。
汴梁城外饿殍遍野,城内却纸醉金迷。
士绅官僚搜刮天下民脂,尽数抛掷于此销金窟中!
汴梁百姓尚能凭百业谋生,日子勉强过得去。
尤以娼妓行当为甚。士大夫以狎妓为雅事,致使汴梁除名楼高阁外,暗门子竟有数万之众!
这既显汴梁豪奢,亦照见朱门下的腐朽骨髓。
这世道逼得多少百姓走投无路,为了活命,只能让妻女做那半掩门的营生!
靠这行当讨生活的,竟有数万户之多!
可高高在上的宋徽宗赵佶,满朝文武,谁又曾在意过这些?
此刻赵佶眼中,只有汴京城的纸醉金迷!
望着这满目繁华,赵佶方才的烦闷顿时一扫而空!
自古至今,哪个朝代能比得上我大宋的盛世?连宵禁都废除了!
这汴京的盛景,千年之后也要让后人知晓,朕治下的宣和年间是何等太平盛世!
张择端,你速速将这景象绘下,让后世子民都看看朕的江山如何国泰民安!
龙舟之上,徽宗赵佶望着汴河两岸的喧嚣,河中穿梭如织的画舫商船,意气风发地挥袖道。
正当张择端提笔欲画时,对面船头突然传来清朗之声:哪有君王强令画师粉饰太平的?
若真国泰民安,天下画师自会争相描绘盛世!
赵佶闻声勃然变色:反贼柴皓!你竟敢擅闯汴梁!
御前侍卫石彦明等高手闻言瞬间绷紧神经,如临大敌地将赵佶团团护住。
只见对面船头立着个白衣胜雪的俊逸青年,虽含笑负手,八尺身躯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威压——这压迫感唯有石彦明这等高手方能真切感知。
去年陈桥门血战历历在目:正是这个温润如玉的青年,视数万禁军如草芥,箭射龙旗,气得天子呕血!
此刻再现汴河的,正是那位大闹东京的柴皓。
他自淮西押运粮草北上,先回梁山安置物资。恰逢扈三娘三年孝期满,从扈家庄归来与李师师相见。
望着最早定亲的正室扈三娘,柴皓目光扫过梁山上的绝色:为赎她大动干戈的花魁李师师,幽州铁骑千里营救的庞秋霞,还有那眼波含情的方百花、方金芝姐妹......
柴皓难得地感到一丝愧疚。
自从去年将李师师带上梁山后,他便立即率军北伐燕云,虽然事出有因,但确实冷落了这位花魁。趁着战事暂歇,柴皓让鲁智深统领主力押送粮草返回幽州,自己则带着众女前往汴梁散心。
方才说书人讲述时,赵佶几次想要打断,斥其妖言惑众,奈何听众热情高涨,始终插不上话。此刻故事讲完,他再也按捺不住,愤然出声驳斥。
说书人连忙解释:客官有所不知。幽州确是柴王收复的,如今仍在柴王掌控之中。只是童贯、刘延庆等将领为向朝廷交差,重金恳求柴王配合,假称官军收复幽州。柴王念及北伐将士性命,这才答应在城头悬挂河北禁军旗帜,助他们蒙骗朝廷钦差。
正是如此!有听众附和道,我堂兄就在北伐军中任职,此事千真万确!
另一人接话:童贯等人欺上瞒下,将广阳郡王的爵位都骗到了手。若非他们严禁汴梁瓦舍讲述此事,我们何须冒险来这地下茶馆?
听着众人言之凿凿的议论,赵佶踉跄跌坐在椅中,双目赤红,胸口剧烈起伏。此刻他方才惊觉:自己竟被蒙在鼓里,成了全天下的笑柄!
赵佶胸口剧烈起伏,双目赤红,滚烫的泪珠不受控制地滑落面颊。
石彦明等御前侍卫见天子落泪,慌忙跪地劝慰:官家保重龙体!臣这就命开封府缉拿造谣生事之徒!
众侍卫虽不敢明言,心中却对这位 暗生怜悯。幽州王柴皓与童贯交易虚权之事,他们轮值出宫时早有耳闻。只是此事牵涉蔡京、童贯、王黼、蔡攸等权贵,随便哪个都能让他们家破人亡,故而始终噤若寒蝉。
汴梁城内,开封府早已明令禁止议论此事,连瓦舍勾栏的说书人都被严禁提及。越是压制,市井间的传闻反而愈演愈烈。明面上无人敢言,暗地里却形成庞大的地下市场——黑瓦舍应运而生,说书人在这里将柴皓的事迹说得绘声绘色。
入场茶钱竟被炒至十贯之巨,堪比后世天价演唱会门票。这般暴利生意背后,站着开封府通判与当朝太宰张邦昌、少宰李邦彦。当初童贯北伐时二人未能分得多少油水,如今正好借禁令之机,暗中扶持黑瓦舍牟利。
区区几处地下场所,每日接待数百看客,便能坐收万贯钱财。东京汴梁商贾云集,文人汇聚,单是这些人的捧场,就令幕后之人赚得钵满盆盈。张邦昌与李邦彦既未与蔡京集团正面冲突,又暗敛巨财,近来可谓春风得意。
无论是蔡京、王黼,还是张邦昌、李邦彦,都未曾料到,沉寂宫中一年的赵佶,竟会在柴皓大闹汴梁后突发奇想,微服私访汴梁城!
赵佶登基前本就是玩心极重的纨绔,寻常勾栏瓦舍早已索然无味,唯独钟情于黑瓦舍中那些有伤风化的女子相扑!
因此,他轻车熟路地踏入这家黑瓦舍,本想一睹女子相扑的 场面,却意外听到了一段被开封府明令禁止的评书!
至此,被满朝文武联手蒙蔽的赵佶,终于得知了 !
这才有了方才几名大内高手提议让开封府捉拿众人的一幕。
另一边,说书先生与满堂听众听闻石彦明称赵佶为“陛下”,又扬言要抓人,岂会猜不出眼前之人的身份?
刹那间,人群哄然四散,争先恐后涌向出口——谁肯束手就擒?横竖人多势众,赵佶身边仅寥寥几名护卫,根本拦不住!
“站住!不许逃!”石彦明等人厉声呵斥,正要阻拦。
“罢了!”赵佶抬手制止,眼中怒火灼灼,“天下人尽知,抓这几个有何用!”
他虽非明君,却才智过人,不屑自欺欺人。此刻龙目赤红,恨声道:“蔡京、童贯之流,朕如此信任他们,他们竟敢这般回报朕!战败隐瞒不报,挪用国库重金贿赂柴皓,与反贼合谋欺君!朕赐蔡京厚赏,封童贯为王——简直喂了狗!”
“朕要革除蔡京官职,罢黜王黼相位,追夺童贯王爵!还有那幽州王柴皓……”
话音戛然而止。
赵佶猛然意识到:如今的柴皓坐拥数万精兵,大败金军,雄踞幽州,早已不是两次北伐无功的大宋所能制衡!
他颓然垂目,无力再言。
幽州已归柴皓,满朝文武结党欺君。即便杀了蔡京、童贯、王黼,又能如何?
此时的赵佶已无可靠之人可用,此举无异于扯下最后的面纱,令朝廷与幽州王柴皓彻底站在对立面……
倘若柴皓率幽州铁骑南下,攻占州府……
其威胁远胜江南方腊!
事已至此,赵佶心知肚明,眼下最佳对策便是佯装不知,继续留用童贯等欺君之臣作挡箭牌……
有童贯等人顶着,世人尚可认为赵佶受蒙蔽,甚至心生怜悯。
若童贯 倒台,便是赵佶亲自与柴皓交锋……
一旦制不住柴皓,赵佶的无能便将暴露无遗……
沉默良久,赵佶深吸一口气。
这口气,朕暂且咽下!
待平定淮西王庆,剿灭江南方腊与河北田虎,再集结举国之力讨伐柴皓,一雪前耻!
“起驾!”
“今日之事,若有人敢泄露半句,朕必严惩不贷!”
“就让蔡京、童贯之流以为朕仍被蒙在鼓里!”
赵佶面色阴沉,对身旁的大内高手及画师张择端厉声道。
“臣等遵旨!”
张择端与带御器械石彦明等人暗自松了口气。幸而陛下选择隐忍,若当场发作,恐将引发滔天巨浪!
而他们这些无意间窥见 之人,也难逃牵连!
离开那间黑瓦舍后,赵佶郁结难舒,索性弃轿登舟,沿汴河漫游,观览汴京街景。
虽大宋内忧外患,多地民不聊生,贼寇横行……
可都城汴梁却因工业初兴,加之朝廷厚待士大夫,使其挥金如土,带动市井百业,呈现畸形的繁荣。
商贾云集、文风鼎盛、街市喧嚷——这便是当今汴京的写照。
正如后世所言:华夏文明历经千年,至赵宋而登峰造极!
然此般盛景,不过是一场虚妄。
汴梁城外饿殍遍野,城内却纸醉金迷。
士绅官僚搜刮天下民脂,尽数抛掷于此销金窟中!
汴梁百姓尚能凭百业谋生,日子勉强过得去。
尤以娼妓行当为甚。士大夫以狎妓为雅事,致使汴梁除名楼高阁外,暗门子竟有数万之众!
这既显汴梁豪奢,亦照见朱门下的腐朽骨髓。
这世道逼得多少百姓走投无路,为了活命,只能让妻女做那半掩门的营生!
靠这行当讨生活的,竟有数万户之多!
可高高在上的宋徽宗赵佶,满朝文武,谁又曾在意过这些?
此刻赵佶眼中,只有汴京城的纸醉金迷!
望着这满目繁华,赵佶方才的烦闷顿时一扫而空!
自古至今,哪个朝代能比得上我大宋的盛世?连宵禁都废除了!
这汴京的盛景,千年之后也要让后人知晓,朕治下的宣和年间是何等太平盛世!
张择端,你速速将这景象绘下,让后世子民都看看朕的江山如何国泰民安!
龙舟之上,徽宗赵佶望着汴河两岸的喧嚣,河中穿梭如织的画舫商船,意气风发地挥袖道。
正当张择端提笔欲画时,对面船头突然传来清朗之声:哪有君王强令画师粉饰太平的?
若真国泰民安,天下画师自会争相描绘盛世!
赵佶闻声勃然变色:反贼柴皓!你竟敢擅闯汴梁!
御前侍卫石彦明等高手闻言瞬间绷紧神经,如临大敌地将赵佶团团护住。
只见对面船头立着个白衣胜雪的俊逸青年,虽含笑负手,八尺身躯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威压——这压迫感唯有石彦明这等高手方能真切感知。
去年陈桥门血战历历在目:正是这个温润如玉的青年,视数万禁军如草芥,箭射龙旗,气得天子呕血!
此刻再现汴河的,正是那位大闹东京的柴皓。
他自淮西押运粮草北上,先回梁山安置物资。恰逢扈三娘三年孝期满,从扈家庄归来与李师师相见。
望着最早定亲的正室扈三娘,柴皓目光扫过梁山上的绝色:为赎她大动干戈的花魁李师师,幽州铁骑千里营救的庞秋霞,还有那眼波含情的方百花、方金芝姐妹......
柴皓难得地感到一丝愧疚。
自从去年将李师师带上梁山后,他便立即率军北伐燕云,虽然事出有因,但确实冷落了这位花魁。趁着战事暂歇,柴皓让鲁智深统领主力押送粮草返回幽州,自己则带着众女前往汴梁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