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曹舒并非不重视郝昭,只是他清楚,只要自己日后继承大位,整个曹营皆在掌控。

  无论是曹真、郝昭,还是曹休、贾逵,终将成为他的臣属。

  当然,亲信有别。

  对曹舒而言,邓艾、毋丘俭、姜维、黄忠、王双等心腹,日后必受重用,占据要职。

  此次举荐郝昭,只因他善守,沉稳刚毅。

  有他辅佐夏侯渊,诸事可保周全。

  尽管仍有疑虑,但既是爱孙举荐,曹操自当应允。

  于是,郝昭奉命上任,镇守葭萌关。

  巴郡水军驻扎在嘉陵江沿岸,与葭萌关形成掎角之势,构筑起坚固的汉中防线。

  曹舒的革新举措使曹操在汉中的部署远超历史同期。原本葭萌关始终被刘备掌控,迫使夏侯渊在定军山另设营寨,最终酿成其阵亡的悲剧。如今这座雄关易主,刘备若敢来攻必将自陷险境。

  纵使投入十倍兵力,刘备也难撼此关分毫。待曹舒再度挥师汉中之日,便是长驱直入益州、剿灭刘备之时。

  许昌城头,有位少女正殷切期盼着曹舒归来。巍峨城墙下车马如流,这座帝都的繁华却与汉帝刘协无关。听着伏完禀报张鲁降曹的消息,刘协漠然以对——这位辗转数手的傀儡皇帝,早已看透所谓忠臣的虚伪本质。

  曹操是他的岳父,董承也是他的岳父。

  伏完此刻对他这位天子毕恭毕敬,俨然一副汉室忠臣的模样。

  可若真让伏完除掉曹操,他立刻就会变成第二个曹操。

  到那时,他刘协这个汉室天子,不还是傀儡吗?

  伏完似乎没察觉刘协的神色变化,禀报完要事后便恭敬告退。

  呵......

  老狐狸。

  望着伏完离去的背影,刘协低声自语。

  随后他命宦官去召荀彧入宫。

  以往刘协认为荀彧与曹操是一路人。

  毕竟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荀彧也是赞同者。

  在刘协眼中,荀彧同样是曹操的帮凶。

  但近来发生的事让刘协改变了看法。

  做了二十年傀儡的刘协自然不会天真地认为荀彧会助他反抗曹操。

  他只是觉得,可以利用荀彧与曹操之间的矛盾。

  ......

  荀府

  鬓角斑白的荀彧正欲出门,却被一名红衣少女拦住。

  兄长又要进宫?

  公达来信特意嘱咐,在丞相回许都前,您不得面见陛下。

  少女约莫十六七岁,眉目如画,气质高贵。

  她叫荀采,是荀彧的堂妹,荀攸的姑姑。

  荀家辈分向来混乱,这是世家大族的通病。

  荀采的父亲堪称奇人,年近古稀竟又喜得千金。

  可惜好景不长,荀采尚在襁褓,父亲便因年迈离世。

  虽年纪尚轻,但她在荀家的辈分极高,与荀彧同辈。

  就连荀攸见了她,也得规规矩矩唤一声“小姑”。

  不仅如此,荀采自幼聪慧过人,博览群书,才学出众。

  此刻她出言劝阻荀彧,既有荀攸来信的缘故,也有她自己的考量。

  荀彧长叹一声,道:

  “阿采,天子相召,为兄岂能抗命?”

  “若是不去,岂非成了陛下眼中的逆臣?”

  荀采掩唇轻笑,语带讥讽:

  “兄长此言差矣。”

  “照此说来,若陛下无缘无故要你自尽,你也照办?”

  “不妨说得再直白些——”

  “若陛下命你与曹丞相为敌,你也要陪他胡闹?”

  “真是糊涂!”

  “若无曹丞相,天下称王称帝者不知凡几!”

  “曹丞相浴血奋战打下的基业,凭什么拱手让给一个毫无建树的傀儡?”

  “再者,若只靠这空壳天子——”

  “恐怕袁术称帝之时,汉室便已覆灭了吧?”

  这一番话字字诛心,如寒冰刺骨,令荀彧怔立当场。

  在他这位小妹眼中,汉室威严荡然无存,天子刘协甚至不如寻常百姓。

  荀彧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

  可他终究无法违背对汉室的赤诚之心。

  见荀彧仍欲动身,荀采猛然抄起一根木棍。

  “砰!”

  闷响过后,荀彧后脑吃痛,愕然回首。

  眩晕袭来,他终究支撑不住,缓缓倒地。

  “兄长,莫怪小妹心狠,实在是你太过固执!”

  “好好歇着吧。”

  “在公达回来之前,你休想踏出府门半步!”

  荀采随即唤来心腹侍卫,严加看守,又遣人入宫禀报,谎称荀彧染病,无法面圣。

  这一系列动作干脆利落,毫无迟疑。

  荀采之所以如此急切行事,除了收到荀攸的书信外,更关键的是她深知荀彧绝不能继续与皇帝纠缠不清!

  曹操绝不会杀害刘协,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弑君的代价太过沉重,曹操既不愿也无力承担。

  正如历史上司马昭的教训——明明已准备接受禅让称帝,却因杀害曹髦而被迫放弃,终其一生都未能登上皇位。

  无论刘协是策动叛乱还是 他人,曹操最多将其软禁,绝不会取其性命。

  因此,荀采最担忧的是,最终为此付出代价的会是荀彧。

  身处权力漩涡中心的荀彧,很多时候不得不身不由己。

  看着被击晕躺在床榻上的荀彧,荀采眼中闪过一丝希冀。

  公达啊,望你信守承诺。待你归来时,定要为小姨带回一位称心如意的郎君。

  在荀攸写给荀采的信中,他多次提及自己的得意门生曹舒,对其赞誉有加。

  深知荀攸为人的荀采明白,只有真正杰出之人才能获得他如此推崇。在荀攸反复夸赞下,她对曹舒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虽然她比曹舒年长几岁,但这并非问题所在。难道姐姐就不如妹妹吗?

  以荀采的家世,择偶必须门当户对。而放眼天下,能与之匹配者屈指可数。更重要的是,崇尚强者的她,绝不容许夫婿逊色于己。

  ......

  汉中,南郑城。

  千里袭人夏侯渊果然名不虚传,仅用不到十日便从凉州疾驰至汉中,此等神速天下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