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丞相府重地,谁敢造次?"-《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夏侯尚作为夏侯氏嫡系子弟,在曹氏宗亲二代将领中颇受曹操器重,地位仅次于曹休与曹真。如今那二人随曹操西征,又受命不得与曹丕过从甚密,留守许昌的宗室将领便以夏侯尚为首。

  这位在后世被称为宗室八骏之一的将领,虽在演义中着墨不多,实为曹丕阵营的核心人物。

  司马懿对夏侯尚的出现毫不意外,那些河南世家的代表也在预料之中——其中部分还是经司马家牵线搭桥。

  但真正令司马懿震惊的,是角落里那个沉默的身影:臧霸!

  这位长期驻守青徐之地的将领,因曹操始终心存戒备,一直受夏侯惇节制。如今夏侯惇刚离任,臧霸竟擅离职守秘密入京,其背后谋划令人不寒而栗。

  仲达来得正好。曹丕笑道,宣高将军已决定助我们一臂之力。他此行隐秘,青徐兵马暂由其子统领。

  司马懿凝视着曹丕,目光深邃。

  若还有人敢说曹丕只会耍弄权术,司马懿定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一记耳光!

  曹丕的谋略,远非常人所能及。

  拉拢臧霸,堪称绝妙的一步棋。

  这一步,连司马防与司马懿都未曾料到。

  而曹丕,竟在悄无声息间完成了对臧霸的招揽。

  臧霸何许人也?

  盘踞青徐二州多年,麾下数万泰山精锐。

  若夏侯惇仍在许昌,臧霸必受压制。

  但夏侯惇的离去,令臧霸如脱缰之马,再无束缚。

  加之司马防的兖州兵马。

  曹丕麾下,已可调动三州之兵。

  胜算,陡然攀升。

  臧霸冷眼瞥向司马懿。

  他历经陶谦、刘备、吕布,更曾自立一方。

  论资历,司马懿在他眼中不过尔尔。

  臧霸选择襄助曹丕,实因危机迫近。

  曹操岂会真正信任臧霸这等出身草莽之人?

  多年来,曹操屡次暗示臧霸交出兵权,皆被搪塞。

  因外患未平,曹操一时无暇处置。

  然今时不同往日。

  荆州已入曹舒之手。

  待曹操自河西归来,必会清算臧霸。

  臧霸审时度势,与曹丕联手以求自保。

  但对司马懿等世家子弟,臧霸始终心存芥蒂。

  双方各怀心思,暂结同盟。

  虽互看不顺眼,表面仍维持和睦。

  曹丕举杯相邀,意气风发:

  诸位共聚于此,客套话便不多言。

  成王败寇,若不趁势掌控许昌,万事皆休。

  臧霸沉声问道:

  攻下许昌后,子桓公子有何良策?

  即便我等手握重兵,曹舒的荆州军仍不可小觑。

  何况还有虎豹骑等精锐。

  “倘若曹舒引兵北上,直取许昌,我等该如何是好?”

  臧霸沉声问道。

  曹丕淡然一笑:“宣高将军不必忧虑,此事我已有安排。”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此计若成,曹舒必将众叛亲离!

  ......

  司马懿静静注视着曹丕。

  他自然明白曹丕所谓的所指为何。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此计虽会令曹丕声名受损,但与世子之位相比,这些都不足为虑。

  见曹丕胸有成竹,臧霸便不再多言。

  曹丕环视众人道:“元让叔父离城后,荀令君手中仅余两万精兵。我等需静待时机,先让曹子文与河北世家起事,消耗荀彧兵力。”

  众人纷纷颔首。

  首举义旗者往往最先折戟。

  曹彰与河北世家实力雄厚,更策动了公孙渊叛乱,正可为我所用。

  曹丕转而问司马懿:“仲达,令兄麾下三万兖州兵马,三日内可否抵达?”

  司马懿拱手答道:“主公放心,兖州军已整装待发,只待许昌有变,即刻星夜驰援。”

  此言一出,众人信心倍增。

  兖州乃曹操龙兴之地,陈留距许昌不过二百余里,这三万兵马堪称胜负关键。

  此外,曹丕麾下还有臧霸统领的青徐兵马,实力不容小觑。

  然而,这些都是多年苦心积累的资本。

  一旦此战失利,所有心血都将付诸东流!

  ……

  同一时刻

  徐州

  琅琊郡

  自王朗从交州归来,受曹操厚赏后,琅琊王家的家主之位重新回到王朗一脉手中。

  王朗以年迈为由,将家主之位传予其子王肃,即王元姬之父。

  此刻,收到王朗的家信,王肃立即下令王家上下全力动员。

  忽然,几名亲卫匆匆赶来,身后护送着从许昌赶回的王元姬。

  “元姬,你怎会突然回来?”王肃对女儿的突然出现颇感意外。

  王元姬却无暇寒暄,直接问道:“父亲,祖父的家书您可收到了?”

  王肃点头。

  正是因王朗的信件,他才迅速召集家族力量。

  王家乃徐州顶尖世家,放眼天下亦属豪族,能调动的力量相当可观。

  家丁、私兵及地方民兵合计可集结近八千人,其中不乏效忠王家的死士。

  王肃略带得意地向女儿说明家族战力,不料王元姬却神色凝重:“父亲,仅凭这些远远不够!”

  “据舒公子的密探所报,臧霸极可能参与此战,其青徐兵力不下五万!”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拖住臧霸,绝不能让他进军许昌!”

  “什么?!”

  王肃闻言,险些站立不稳。

  王家虽在徐州颇有威望,但与拥兵自重的臧霸相比,仍是天壤之别。

  王家以仕途与名望立足,而臧霸以武力称雄,二者截然不同。

  “元姬……这、这未免强人所难啊!”王肃面露难色。

  青徐两州的官军,除臧霸所部外,基本都被夏侯惇调往前线。

  王家这点兵力,如何拦得住臧霸的铁骑?

  王元姬轻蹙蛾眉道:父亲,此事不仅关乎舒公子,更关系我王氏存亡。若放任臧霸部众离开青徐,许都危矣。若能阻其去路,我王氏必将富贵无极。

  这番话让王肃热血沸腾。曹氏父子向来厚待功臣,尤其曹舒护短的性子更是众所周知。但想到臧霸的强悍战力,王肃仍不免忐忑——即便拼尽王家八千部曲,恐怕也难以抵挡。

  父亲莫忧,王元姬眸光流转,青徐之地尚有广陵陈氏、彭城徐氏、琅琊诸葛氏可为助力。

  王肃迟疑道:陈氏自陈元龙故去后日渐式微,徐氏与诸葛氏更是唯利是图之辈...

  父亲此言差矣。王元姬轻摇螓首,陈氏虽无英才,却非愚钝。此乃投效舒公子的良机,他们定会把握。至于徐氏与诸葛氏,女儿自有办法说服。

  见女儿如此决断,王肃不再多言。当年陈登智算吕布,使陈氏显赫一时。可惜这位英才因嗜食鱼脍早逝——时人尚不知生鱼藏有寄生虫。陈氏虽衰,复兴之志未泯,必不会错过这个重振家声的机遇。

  琅琊诸葛氏与琅琊王氏同郡而居,素来交好。听闻王元姬登门,家主诸葛诞面露疑色:王肃不亲至,却遣爱女前来,是何缘故?

  此时厅内响起清越女声:父亲,不如让女儿先见见这位王家 。说话的是位十五六岁的少女,稚嫩面容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此乃诸葛诞长女诸葛雪,虽待字闺中,才学已令其父时常叹服。

  诸葛诞捻须笑道:都说王肃之女才貌双全,依为父之见,雪儿更胜一筹。诸葛雪欠身道:既如此,请父亲静候片刻。说罢翩然出厅。

  两位少女相见时,王元姬敏锐察觉对方隐现的敌意,仍从容见礼:家父王肃,不知 如何称呼?诸葛雪拱手回礼:家父诸葛诞。不知王 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王元姬轻叹:诸葛家已临险境,姑娘竟未察觉?诸葛雪眸光微动:此话从何说起?我诸葛氏在琅琊安分守己...话音未落,王元姬已摇头:祸患非在琅琊,而在首鼠两端之举。前日曹丕使者携礼登门之事,姑娘应当记得?

  此言一出,诸葛雪瞳孔骤缩。她深知眼前这位王家千金确非等闲——每句话都直指要害。

  诸葛诞收下曹丕的礼物以示友好,却未明确表态支持曹丕。

  他打的算盘是两边都不得罪。

  诸葛雪虽知形势不利,仍固执道:王姑娘,曹丕派人结交家父实属正常,我诸葛家何来危机?

  王元姬凝视诸葛雪,轻笑道:诸葛姑娘还未看明白吗?舒公子以孙辈身份得丞相青睐,朝中文武皆认可其才,曹丕拿什么争?

  再者,丞相只是出征未归,并非驾崩。曹丕此举形同谋逆,若诸葛家不与他划清界限,待丞相回师,岂能放过你们?

  诸葛雪呼吸急促,不得不承认自己输给了王元姬。

  她与父亲诸葛诞都不愚钝,曹丕急拉拢诸葛家必有蹊跷。经王元姬点破,诸葛雪迅速权衡利弊——曹丕谋反看似声势浩大,实则胜算渺茫。

  即便曹丕控制许昌,仍需面对曹舒大军,而丞相必会回师平叛。除非曹丕能速杀曹舒,但这几乎不可能。若他真有这本事,何必等到今日?

  诸葛雪深吸一口气,亲自带王元姬面见父亲,助她说服诸葛诞投靠曹舒。

  事成后,王元姬又赶赴徐州彭城。徐家深明大义,未多犹豫便归顺曹舒。

  在王元姬抵达之前,徐邈已收到曹舒密信。面对曹丕与曹彰的势力,徐邈果断选择支持曹舒。

  与此同时,荀采也在行动。得知曹舒潜伏许昌的消息后,她决定助其一臂之力。夜深人静时,荀采率领荀家精锐护卫,通过秘密地道潜入丞相府。

  当荀采突然出现在丞相府时,卞夫人与甄宓初时警觉。认出是荀采后,二人神色顿缓。卞夫人疑惑道:采儿为何从地道而来?

  祖母,采儿特来保护您与母亲。荀采温婉应答。这声称呼令卞夫人与甄宓心头一暖。

  卞夫人拉着荀采的手笑道:丞相府重地,谁敢造次?

  荀采正色道:许昌恐有变故。夏侯将军离城后,暗流涌动。兄长行事未必周全,采儿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