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合淝在曹营的战略中并非不可舍弃之地,后方尚有更为坚固的寿春可退。
然而,谁又能料到,孙权的十万大军竟如此不堪一击?
……
思虑再三,张辽终是下定决心,将突袭孙权的计划告知李典与乐进。
出乎意料的是,二人并未因私怨刁难,反而和声问道:
“文远,突袭需多少兵马?”
“江东十万大军压境,若要一击制胜,兵力不可过多,否则易被察觉,反致全军覆没。”
张辽略作盘算,答道:
“八百精锐足矣!”
李典与乐进对视一眼。
三人虽有嫌隙,但在大局面前,他们深知轻重。
于是,二人亲自为张辽挑选了八百名最精锐的士卒。
李典将跟随自己多年的亲卫队交予张辽指挥。
对任何将领来说,亲卫队无疑是最忠诚的依靠。
张辽望着李典与乐进,郑重地向他们躬身行礼。
然而,就在他准备率领八百勇士出城布防时,合淝城外的哨骑匆匆赶来禀报:
“三位将军,舒公子到了!”
“他还带来了虎豹骑!”
“什么?!”
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同时起身。
曹舒如今在曹营的地位,他们心知肚明。
武将并非只会厮杀的莽夫,他们的心思同样敏锐。
“有舒公子和虎豹骑增援,此战胜算更大!”
“只是不知主公的大军现在何处。”
乐进低声自语。
随后,三将迅速动身,前往城门口迎接曹舒。
……
通往合淝的官道上,曹舒驾驭西域烈马,飞驰前行。
马云禄依偎在他怀中,脸颊泛红,心跳加速。
尽管曹舒的马术由她传授,但她清楚,未来骑乘“大白马”的,终究会是曹舒。
“主公,距合淝城已不足二十里。”
“张辽、乐进、李典三位将军正在城门口等候。”
邓艾上前禀报。
曹舒微微颔首。
若他只是寻常的曹操之子,三将未必如此郑重。
但如今,他已凭借实力赢得军中敬畏,无人再因他的年纪而轻视。
很快,曹舒率虎豹骑抵达合淝城下。
此行他只带了这支精锐骑兵,因为在此处平原,虎豹骑足以成为战场主宰。
然而,合淝以南五六十里便是长江天险,无论骑兵还是步兵,皆难以逾越。
曹舒率领虎豹骑突袭江东军,力求在敌军撤至岸边前尽可能歼灭更多敌人。
那么问题来了——
曹舒为何要脱离曹操主力,独自率军赶往合淝?
难道是为了与张辽争功?(滑稽)
当然不是!
曹舒此行真正的目的,是生擒一两名愿意归降的江东将领。
曹军水军实力薄弱,这是无法回避的短板。
若不提升水战能力,便难以渡江进攻孙权。
仅靠巴郡水军远远不够。
唯有招降擅长水战的江东将领,才能扭转曹军的困境。
……
“末将等恭迎舒公子,未能远迎,还请恕罪。”
张辽、乐进、李典三人一同向曹舒行礼。
他们与曹舒早已相熟。
此前曹舒常派邓艾、毋丘俭等人向他们请教兵法。
此刻见曹舒率虎豹骑前来,三将不禁问道:
“不知舒公子有何打算?”
曹舒淡然一笑,答道:
“三位将军,正如所见,这支虎豹骑虽仅两千人,却足以在江岸重创江东军。”
“本公子此行,意在俘获部分江东将领。”
“望三位将军鼎力相助!”
闻言,张辽、李典、乐进对视一眼,随即齐声道:
“谨遵舒公子之命。”
若换作其他公子,如曹丕、曹植等人,张辽三将绝不会轻易应允其插手军务。
供其享乐无妨,但涉及军事调度?他们还不够资格。
而曹舒不同。
其一,他在凉州之战与汉中之战中屡立战功,早已证明军事才能。
其二,他持有曹操的调令,获准先行赶赴前线,统领三将布防。
不过,即便是曹操也未料到,这位长孙的目标并非固守合淝,而是击溃江东军!
此刻,张辽、李典、乐进对曹舒自然全力配合。
随后,曹舒又与三将叙谈片刻。
在三将的引领下,众人进入合淝城。
落座后,曹舒望向张辽道:
文远将军,想必已收到我送来的地形图了。
此图比你们原先的更为精细。
特别是逍遥津一带,连村庄溪流都标注详尽。
张辽颔首。
这份地图他已与李典、乐进共览。
看过新图后,张辽当即撕毁了旧图。
两相对比,旧图实在粗陋。
曹舒环视三将:
文远、文谦、曼成三位将军,本公子意图明确。
设法将孙权诱至逍遥津。
届时江东诸将必来救援。
本公子率虎豹骑在外阻截。
来多少江东军,都休想通过!
能否擒获孙权,就看三位本事了!
此言一出,三将眼中燃起炽热光芒。
生擒孙权意味着什么?
这泼天富贵,简直不敢细想!
文远,有件事想与你商议。
李典、乐进罕见地露出腼腆神色。
文谦、曼成有何见教?
张辽顿生警觉。
果然,只听二人道:
文远素来沉稳。
合淝重镇,理当由你镇守。
冲锋陷阵的差事,就交给我们这些粗人吧!
张辽气得胸膛剧烈起伏。
岂有此理!
眼见擒孙权的机会在前,这两人竟来争功!
鲜花绽放,战意昂扬!
孙权落网之功,足以令曹营众将热血沸腾!
即便夏侯渊与曹仁在此,恐怕也会为擒获孙十万争得面红耳赤。
不可!
然而,谁又能料到,孙权的十万大军竟如此不堪一击?
……
思虑再三,张辽终是下定决心,将突袭孙权的计划告知李典与乐进。
出乎意料的是,二人并未因私怨刁难,反而和声问道:
“文远,突袭需多少兵马?”
“江东十万大军压境,若要一击制胜,兵力不可过多,否则易被察觉,反致全军覆没。”
张辽略作盘算,答道:
“八百精锐足矣!”
李典与乐进对视一眼。
三人虽有嫌隙,但在大局面前,他们深知轻重。
于是,二人亲自为张辽挑选了八百名最精锐的士卒。
李典将跟随自己多年的亲卫队交予张辽指挥。
对任何将领来说,亲卫队无疑是最忠诚的依靠。
张辽望着李典与乐进,郑重地向他们躬身行礼。
然而,就在他准备率领八百勇士出城布防时,合淝城外的哨骑匆匆赶来禀报:
“三位将军,舒公子到了!”
“他还带来了虎豹骑!”
“什么?!”
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同时起身。
曹舒如今在曹营的地位,他们心知肚明。
武将并非只会厮杀的莽夫,他们的心思同样敏锐。
“有舒公子和虎豹骑增援,此战胜算更大!”
“只是不知主公的大军现在何处。”
乐进低声自语。
随后,三将迅速动身,前往城门口迎接曹舒。
……
通往合淝的官道上,曹舒驾驭西域烈马,飞驰前行。
马云禄依偎在他怀中,脸颊泛红,心跳加速。
尽管曹舒的马术由她传授,但她清楚,未来骑乘“大白马”的,终究会是曹舒。
“主公,距合淝城已不足二十里。”
“张辽、乐进、李典三位将军正在城门口等候。”
邓艾上前禀报。
曹舒微微颔首。
若他只是寻常的曹操之子,三将未必如此郑重。
但如今,他已凭借实力赢得军中敬畏,无人再因他的年纪而轻视。
很快,曹舒率虎豹骑抵达合淝城下。
此行他只带了这支精锐骑兵,因为在此处平原,虎豹骑足以成为战场主宰。
然而,合淝以南五六十里便是长江天险,无论骑兵还是步兵,皆难以逾越。
曹舒率领虎豹骑突袭江东军,力求在敌军撤至岸边前尽可能歼灭更多敌人。
那么问题来了——
曹舒为何要脱离曹操主力,独自率军赶往合淝?
难道是为了与张辽争功?(滑稽)
当然不是!
曹舒此行真正的目的,是生擒一两名愿意归降的江东将领。
曹军水军实力薄弱,这是无法回避的短板。
若不提升水战能力,便难以渡江进攻孙权。
仅靠巴郡水军远远不够。
唯有招降擅长水战的江东将领,才能扭转曹军的困境。
……
“末将等恭迎舒公子,未能远迎,还请恕罪。”
张辽、乐进、李典三人一同向曹舒行礼。
他们与曹舒早已相熟。
此前曹舒常派邓艾、毋丘俭等人向他们请教兵法。
此刻见曹舒率虎豹骑前来,三将不禁问道:
“不知舒公子有何打算?”
曹舒淡然一笑,答道:
“三位将军,正如所见,这支虎豹骑虽仅两千人,却足以在江岸重创江东军。”
“本公子此行,意在俘获部分江东将领。”
“望三位将军鼎力相助!”
闻言,张辽、李典、乐进对视一眼,随即齐声道:
“谨遵舒公子之命。”
若换作其他公子,如曹丕、曹植等人,张辽三将绝不会轻易应允其插手军务。
供其享乐无妨,但涉及军事调度?他们还不够资格。
而曹舒不同。
其一,他在凉州之战与汉中之战中屡立战功,早已证明军事才能。
其二,他持有曹操的调令,获准先行赶赴前线,统领三将布防。
不过,即便是曹操也未料到,这位长孙的目标并非固守合淝,而是击溃江东军!
此刻,张辽、李典、乐进对曹舒自然全力配合。
随后,曹舒又与三将叙谈片刻。
在三将的引领下,众人进入合淝城。
落座后,曹舒望向张辽道:
文远将军,想必已收到我送来的地形图了。
此图比你们原先的更为精细。
特别是逍遥津一带,连村庄溪流都标注详尽。
张辽颔首。
这份地图他已与李典、乐进共览。
看过新图后,张辽当即撕毁了旧图。
两相对比,旧图实在粗陋。
曹舒环视三将:
文远、文谦、曼成三位将军,本公子意图明确。
设法将孙权诱至逍遥津。
届时江东诸将必来救援。
本公子率虎豹骑在外阻截。
来多少江东军,都休想通过!
能否擒获孙权,就看三位本事了!
此言一出,三将眼中燃起炽热光芒。
生擒孙权意味着什么?
这泼天富贵,简直不敢细想!
文远,有件事想与你商议。
李典、乐进罕见地露出腼腆神色。
文谦、曼成有何见教?
张辽顿生警觉。
果然,只听二人道:
文远素来沉稳。
合淝重镇,理当由你镇守。
冲锋陷阵的差事,就交给我们这些粗人吧!
张辽气得胸膛剧烈起伏。
岂有此理!
眼见擒孙权的机会在前,这两人竟来争功!
鲜花绽放,战意昂扬!
孙权落网之功,足以令曹营众将热血沸腾!
即便夏侯渊与曹仁在此,恐怕也会为擒获孙十万争得面红耳赤。
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