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在任何时候都适用。
曹军才是马超真正的敌人。
至于韩遂,击败曹军后再收拾也不迟。
……
“仲德此言甚是有理。”
“然则马超若与韩遂再度联手,又当如何应对?”
程昱微微拱手,叹息道:
“属下才疏学浅,一时尚未想出制衡韩遂之策。”
曹操目光如炬,
立时便察觉出程昱计策中的疏漏。
他并非有意为难程昱,
实为集众人之智, 良策。
目光转向荀攸与贾诩,
这两位智谋超群的谋士亦沉默不语。
寻常对手尚可对症下药,
偏偏韩遂此人非同寻常——
既如滚刀肉般难缠,
又似墙头草般善变。
以利相诱?
韩遂绝非愚钝之辈。
他志在割据凉州,
岂会如马腾般甘心受朝廷招安?
若令其交出兵权,
无异于断其生路。
故而韩遂此番求援,
不过欲借曹操之力解围。
倘若触及根本,
翻脸只在顷刻之间。
见众人皆无良策,
曹丕上前进言:
“父亲,儿臣以为不妨另辟蹊径。
马腾现居邺城,或可借其在军中之威望行事。
先图马超,再谋韩遂。”
程昱当即驳道:
“子桓公子此计虽妙,
然马腾之所以仓皇来投,
正因军中权柄尽 超之手。
若不及时归顺,恐遭其子 夺权。
如今马超必已清洗旧部,
马腾在军中的影响力恐十不存一。”
曹丕闻言默然。
程昱所言确是实情——
马腾投曹非为年老,
实因军中已无立足之地。
马超骁勇,更胜其父。
追随马超的将士,远比马腾麾下更为众多,且尽是年轻力壮之辈。
......
须臾之间。
待曹丕退下后,议事厅内渐渐陷入沉寂。
曹操眉宇间浮现烦躁之色。
虽说曹营如今兵强马壮,
可要应对的强敌亦不在少数。
刘备、孙权、马超、韩遂、张鲁、刘璋,
这六路诸侯若单打独斗,自然难敌曹军。
然则他们若结盟联手,再据天险以守,
便成心腹大患。
倘若为剿灭马韩联军折损过重,
孙刘必定趁虚而入,给予致命一击。
倏地,
曹操眼中精光乍现。
他尚未询问爱孙曹舒的见解。
何不......
思及此,曹操将目光转向身侧的曹舒。
只见少年正以手支颐,似在沉思。
察觉祖父视线,曹舒从容起身:
孙儿确有一策。
不过此计需遣能言善辩之士,潜入韩遂老巢金城配合方能奏效。
舒儿快讲!
曹操顿时来了精神。
直觉告诉他,这孩子又要献上妙计。
韩遂虽欲割据凉州抗命朝廷,
但其麾下未必人人同心。
孙儿以为可策反其部属——
譬如其婿阎行。
此人文武兼备,乃韩遂帐下第一大将。
然二人关系颇为微妙:
韩遂既要倚重阎行,
又时时提防其夺权。
祖父不妨许以厚利,助其夺取兵权。
届时即便韩遂老贼不肯归降,
也由不得他了!
......
(按:阎行叛韩投曹史有其事,惟原本发生在数载之后)
阎行当真会为了前途背叛岳父?
曹仁、曹洪等将领面露疑色。
若问他们可会背叛曹操?
绝无可能。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若非忠心耿耿,早在二十年前曹操兵败荥阳时就该离去。
但韩遂只是阎行岳父,并非生父。
况且韩遂嫁女与阎行,更多是为利用而非真心栽培。
纵是岳父又如何?
那西凉马超,连亲父都能出卖。
相较之下,阎行背叛岳父又算得了什么?
曹操越想越觉此计可行。
舒儿方才说要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往凉州说服阎行,可有人选?
曹操深知孙儿从不妄言。
既提出此计,必有周全之策。
曹舒含笑拱手:
孙儿以为文和先生最为合适。
其一,先生本是凉州人士。
由他出面,必能稳住韩遂阎行。
其二,先生辩才无双。
区区阎行,岂是先生对手?
贾诩闻言暗自叫苦。
说来轻巧,实则凶险万分。
韩遂那老儿心胸狭隘。
若策反之事败露,只怕难以脱身。
正欲推辞,却撞上曹舒锐利目光。
那眼神分明在说:
莫要推拒,稍后细说。
贾诩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最终长叹一声,起身应道:
“舒公子的计策,确实高明。”
“老臣愿往凉州,替主公分忧。”
贾诩的话音刚落,曹操脸上便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他心中对贾诩的芥蒂,此刻也消减了大半。
甚至,曹操开始思忖是否该赐予贾诩一个世袭的爵位,以提升贾家的门第。
毕竟这些年来,贾诩确实立下不少功劳。
只是他向来低调,遇事总不愿出头,美其名曰“淡泊名利”。
实则不过是装聋作哑,明哲保身。
再者,曹操虽从未提及曹昂之死,心中却始终未曾忘却。
如今贾诩主动请缨出使凉州,无疑是在表明对曹氏的忠心。
如此一来,
曹操虽不会像倚重荀攸、程昱那般重用贾诩,但至少不会再心存偏见。
厅内众人,
包括曹丕、曹植在内,无不对贾诩的举动感到诧异。
往日稍有风险的任务,贾诩总是避之不及。
如此积极,实属罕见。
......
议事结束,
贾诩匆匆追上曹舒的马车。
他顾不上仪态,径直登上马车,坐在曹舒身侧,苦笑道:
“舒公子,您这可是给老臣出了道生死难题啊!”
曹舒微微一笑:
“文和先生何出此言?”
“难道您没察觉,方才厅中众人看您的眼神都变了吗?”
“那一刻,您就是他们心中最值得敬仰的忠臣。”
贾诩闻言,不禁摇头。
他算是明白了,
曹舒这小狐狸的心术造诣,天下罕有敌手。
曹军才是马超真正的敌人。
至于韩遂,击败曹军后再收拾也不迟。
……
“仲德此言甚是有理。”
“然则马超若与韩遂再度联手,又当如何应对?”
程昱微微拱手,叹息道:
“属下才疏学浅,一时尚未想出制衡韩遂之策。”
曹操目光如炬,
立时便察觉出程昱计策中的疏漏。
他并非有意为难程昱,
实为集众人之智, 良策。
目光转向荀攸与贾诩,
这两位智谋超群的谋士亦沉默不语。
寻常对手尚可对症下药,
偏偏韩遂此人非同寻常——
既如滚刀肉般难缠,
又似墙头草般善变。
以利相诱?
韩遂绝非愚钝之辈。
他志在割据凉州,
岂会如马腾般甘心受朝廷招安?
若令其交出兵权,
无异于断其生路。
故而韩遂此番求援,
不过欲借曹操之力解围。
倘若触及根本,
翻脸只在顷刻之间。
见众人皆无良策,
曹丕上前进言:
“父亲,儿臣以为不妨另辟蹊径。
马腾现居邺城,或可借其在军中之威望行事。
先图马超,再谋韩遂。”
程昱当即驳道:
“子桓公子此计虽妙,
然马腾之所以仓皇来投,
正因军中权柄尽 超之手。
若不及时归顺,恐遭其子 夺权。
如今马超必已清洗旧部,
马腾在军中的影响力恐十不存一。”
曹丕闻言默然。
程昱所言确是实情——
马腾投曹非为年老,
实因军中已无立足之地。
马超骁勇,更胜其父。
追随马超的将士,远比马腾麾下更为众多,且尽是年轻力壮之辈。
......
须臾之间。
待曹丕退下后,议事厅内渐渐陷入沉寂。
曹操眉宇间浮现烦躁之色。
虽说曹营如今兵强马壮,
可要应对的强敌亦不在少数。
刘备、孙权、马超、韩遂、张鲁、刘璋,
这六路诸侯若单打独斗,自然难敌曹军。
然则他们若结盟联手,再据天险以守,
便成心腹大患。
倘若为剿灭马韩联军折损过重,
孙刘必定趁虚而入,给予致命一击。
倏地,
曹操眼中精光乍现。
他尚未询问爱孙曹舒的见解。
何不......
思及此,曹操将目光转向身侧的曹舒。
只见少年正以手支颐,似在沉思。
察觉祖父视线,曹舒从容起身:
孙儿确有一策。
不过此计需遣能言善辩之士,潜入韩遂老巢金城配合方能奏效。
舒儿快讲!
曹操顿时来了精神。
直觉告诉他,这孩子又要献上妙计。
韩遂虽欲割据凉州抗命朝廷,
但其麾下未必人人同心。
孙儿以为可策反其部属——
譬如其婿阎行。
此人文武兼备,乃韩遂帐下第一大将。
然二人关系颇为微妙:
韩遂既要倚重阎行,
又时时提防其夺权。
祖父不妨许以厚利,助其夺取兵权。
届时即便韩遂老贼不肯归降,
也由不得他了!
......
(按:阎行叛韩投曹史有其事,惟原本发生在数载之后)
阎行当真会为了前途背叛岳父?
曹仁、曹洪等将领面露疑色。
若问他们可会背叛曹操?
绝无可能。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若非忠心耿耿,早在二十年前曹操兵败荥阳时就该离去。
但韩遂只是阎行岳父,并非生父。
况且韩遂嫁女与阎行,更多是为利用而非真心栽培。
纵是岳父又如何?
那西凉马超,连亲父都能出卖。
相较之下,阎行背叛岳父又算得了什么?
曹操越想越觉此计可行。
舒儿方才说要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往凉州说服阎行,可有人选?
曹操深知孙儿从不妄言。
既提出此计,必有周全之策。
曹舒含笑拱手:
孙儿以为文和先生最为合适。
其一,先生本是凉州人士。
由他出面,必能稳住韩遂阎行。
其二,先生辩才无双。
区区阎行,岂是先生对手?
贾诩闻言暗自叫苦。
说来轻巧,实则凶险万分。
韩遂那老儿心胸狭隘。
若策反之事败露,只怕难以脱身。
正欲推辞,却撞上曹舒锐利目光。
那眼神分明在说:
莫要推拒,稍后细说。
贾诩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最终长叹一声,起身应道:
“舒公子的计策,确实高明。”
“老臣愿往凉州,替主公分忧。”
贾诩的话音刚落,曹操脸上便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他心中对贾诩的芥蒂,此刻也消减了大半。
甚至,曹操开始思忖是否该赐予贾诩一个世袭的爵位,以提升贾家的门第。
毕竟这些年来,贾诩确实立下不少功劳。
只是他向来低调,遇事总不愿出头,美其名曰“淡泊名利”。
实则不过是装聋作哑,明哲保身。
再者,曹操虽从未提及曹昂之死,心中却始终未曾忘却。
如今贾诩主动请缨出使凉州,无疑是在表明对曹氏的忠心。
如此一来,
曹操虽不会像倚重荀攸、程昱那般重用贾诩,但至少不会再心存偏见。
厅内众人,
包括曹丕、曹植在内,无不对贾诩的举动感到诧异。
往日稍有风险的任务,贾诩总是避之不及。
如此积极,实属罕见。
......
议事结束,
贾诩匆匆追上曹舒的马车。
他顾不上仪态,径直登上马车,坐在曹舒身侧,苦笑道:
“舒公子,您这可是给老臣出了道生死难题啊!”
曹舒微微一笑:
“文和先生何出此言?”
“难道您没察觉,方才厅中众人看您的眼神都变了吗?”
“那一刻,您就是他们心中最值得敬仰的忠臣。”
贾诩闻言,不禁摇头。
他算是明白了,
曹舒这小狐狸的心术造诣,天下罕有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