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这并非病情好转,而是回光返照。

  意味着,周瑜大限将至。

  但此刻的周瑜已无暇顾及这些。

  他紧紧握住鲁肃的手,沉声道:

  “子敬,接下来这番话,你务必牢记。”

  鲁肃用力颔首。

  “待我去世后,你即刻持我令牌与虎符封锁此地。”

  “对外宣称我需返回柴桑调养。”

  “抵达巴丘时,再公布我的死讯。”

  鲁肃性情坚毅,却也不乏政治智慧。

  闻言当即领会周瑜的深意。

  没错。

  周瑜要制造的假象,是他自知时日无多,欲归柴桑静养!

  此举一为稳定军心,防备荆北曹军 。

  二来,则是要让京口那人亲眼目睹这一切。

  随后,周瑜又从案头取出一只青瓷药瓶。

  当药瓶交到鲁肃手中的刹那。

  鲁肃彻底明悟——这药瓶,正是先前孙权遣人自京口送来之物。

  见鲁肃神色复杂,周瑜反而展颜一笑。

  “子敬,或许我的死,对江东反倒是件好事。”

  面对这苦涩的调侃,鲁肃实在难以回应。

  赤壁首功之臣,竟要以这种方式谢幕。

  京口那位,你的良知何在?

  “子敬,曹军短期内已无力大举南下。”

  “但我江东攻城拔寨之能,终究难堪大用。”

  “我死后,那人必会让你接管军中事务。”

  “因为他清楚,你与我所长不同。”

  “唯有你坐镇于此,他的权位方能稳固。”

  “切记,务必要维系与刘备的盟谊。”

  刘璋无法守住西川。

  刘备必将入主西川。

  天下三分之势已成,我江东唯有联合刘备对抗曹操,方能保全基业。

  否则,一切终将沦为曹操及其后人的囊中之物。

  周瑜的每一句话都让鲁肃心头沉重。

  但他明白,必须将这些话铭记于心——这是挚友临终前最后的嘱托。

  半个时辰后,周瑜交代完所有事情。

  他缓缓合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与孙策少年时围猎雄鹿的场景。

  公瑾,你的箭没我射得远!

  光远有何用?猎鹿需靠智谋!

  若能永远如此该多好......

  伯符,若你父母知晓你终日游猎,定要责罚于你!

  哈哈哈,不是还有你替我求情吗?

  建安十五年,周瑜病逝巴丘,年仅三十六岁。

  周瑜死后,江东表面风平浪静。

  但某些东西,已悄然改变......

  荆州·江夏郡

  公瑾当真离世了?

  天妒英才啊!当年赤壁若无公瑾力主抗曹,备恐无今日。刘备叹息道。

  他面前站着荆州庞氏子弟庞统。这位与江东周瑜、鲁肃等文武皆有深交的谋士,此刻目光深邃。

  此前周瑜率军攻打南郡时,庞统曾随军献策,担任周瑜帐下谋士。待周瑜病逝后,庞统并未留在江东,而是借吊丧之名前往江夏向刘备报丧。

  在庞统看来,江东群雄中唯有孙策、周瑜、鲁肃堪称豪杰。如今周瑜既殁,他自然不愿继续羁留江东。恰逢故友诸葛亮正效力于刘备麾下,庞统便决意借此机会投奔刘备。

  请使君节哀。庞统拱手道,此番除报丧外,另有一桩喜事相告。刘备闻言面露喜色——这位以爱才着称的主公,向来对投奔者礼遇有加。

  士元但说无妨,备必当洗耳恭听。刘备早与诸葛亮商议过,心知庞统此来必有效力之意。

  周瑜既逝,江东取蜀之策必将生变。鲁肃、孙权皆无把握固守江陵,若曹操再度南征,江东恐无人能挡。依某之见,孙权不日便会遣使来借南郡。

  庞统侃侃而谈:虽说是欲借使君之力抗曹,然南郡乃入蜀要冲。得此要地,使君方能从容图谋西川。对此,统有三策相献。

  与诸葛亮的内敛不同,庞统言谈洒脱,尽显豪迈本色。刘备听得入神,时而抚掌称善,时而击节赞叹,二人促膝长谈直至深夜。

  次日,刘备在众将士面前正式任命庞统为军师中郎将,其地位与待遇皆与诸葛亮相同。

  数日后,果然如庞统所料。

  孙权派步陟为使节前来拜见刘备,主动提出将南郡借予刘备。

  ......

  邺城

  丞相府

  正在处理政务的曹操突然眉头紧蹙,手中毛笔都为之一顿。

  周瑜竟已身亡?

  舒儿,你是如何预知此事的?

  曹操内心的震撼远胜于面上显露。

  当年郭嘉在世时,也曾于官渡之战前预言孙策之死。

  而今曹舒又准确预测周瑜之死。

  起初曹操只当是童言无忌。

  周瑜正值壮年,虽曾遭曹仁箭伤,怎会刚取南郡便猝然离世?

  然而校事府密探传回的消息,竟证实了周瑜确已身亡。

  刹那间。

  曹操望向曹舒的眼神,恍惚间似又见到郭嘉重生。

  此时曹舒正安静地侍立一旁。

  面对祖父的询问。

  曹舒轻叹一声:

  祖父,周瑜确是英才早逝。

  但他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江东之主乃孙权,而非周瑜。

  若孙策尚在,自不会猜忌周瑜。

  但孙权此人,用兵之道本就平庸。

  军中威望更远不及周瑜。

  前次合淝之战,蒋济一纸书信便吓得孙权退兵,令其在江东军中颜面尽失。

  他担心周瑜领军入蜀后会拥兵自立。

  况且此时祖父暂不会南下攻吴。

  对孙权而言,周瑜之死反倒最有利。

  毕竟...

  若不能收回兵权,孙权终究难以真正掌权。

  ......

  舒儿,这番见解可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话刚出口,曹操便觉失言。

  这个孙儿的聪慧,他已多次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