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鬼”二字,如同淬毒的冰锥,狠狠刺入周临澈与沈莲岫的心脏。西山秘密工坊的爆炸,不仅仅是巨大的损失,更是一种赤裸裸的背叛与挑衅!知道那处地点的人,无一不是周临澈精心筛选、认为绝对可靠的亲信!
周临澈跌坐回椅子上,脸色在烛光下显得异常苍白,那双锐利的眸子此刻翻涌着惊涛骇浪,有痛心,有愤怒,更有被最信任之人从背后捅刀子的冰冷寒意。他闭上眼,脑海中飞速闪过那寥寥几个知情人——青墨、暗卫副统领玄影、负责工坊物资调配的管事周福,还有……他猛地睁开眼,看向沈莲岫。
沈莲岫也正看着他,眼中是同样的震惊与沉重,但她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她明白他那一瞥的含义,她在用眼神告诉他,她不是。
周临澈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气血。他知道,此刻怀疑任何人都是危险的,但信任的基石已经出现裂痕,他必须彻查!
“青墨。”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极力压制后的平静,却比怒吼更令人心悸,“工坊之事,封锁消息,对外宣称是山中猎户失火引发山崩。阵亡的兄弟……厚恤其家人,他们的仇,我来报。”
“是!”青墨单膝跪地,声音嘶哑,带着深深的自责与愤怒。
“起来。”周临澈看着他,“现在不是请罪的时候。查!所有知道工坊位置的人,包括你我,从昨日起至今,所有的行踪、接触过的人、发出的指令,事无巨细,全部梳理清楚!尤其是……工坊爆炸前最后一个进入或传出消息的环节!”
“属下立刻去办!”青墨领命,眼中是破釜沉舟的决绝。
锦澜院的气氛,从未如此凝重压抑。每个人走路都下意识放轻了脚步,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虽然工坊爆炸的消息被严密封锁,但那无形的、源于信任崩塌的寒意,依旧弥漫在空气里。
沈莲岫知道,此刻内宅的稳定至关重要。她加强了院内的管控,任何人员的进出都必须有明确记录和合理缘由。同时,她以柳夫人需要绝对静养、世子爷因父亲离京忧思过度为由,婉拒了所有外界的探访和不必要的社交,将国公府暂时封闭起来,如同一只受创后蜷缩起来舔舐伤口的猛兽。
她自己也尽量减少外出,大部分时间待在府中,一边处理“锦心阁”通过密道送来的紧急事务,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府内人等的细微反应。她知道,内鬼可能就隐藏在这些看似恭顺的面孔之下。
周临澈则将自己关在书房,除了青墨和绝对核心的几名暗卫,不见任何人。他需要冷静,需要从纷乱的线索中找出那个致命的破绽。信任名单上的人一个个在他脑中过滤,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审视。
调查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紧锣密鼓地进行。青墨的效率极高,很快将初步排查结果呈报上来。
“爷,已经排查完毕。玄影副统领三日前奉命前往北境接应一批特殊物资,至今未归,有沿途驿站记录为证,可排除嫌疑。周福管事昨日感染风寒,一直在府中下人房休养,有多人作证,且其家小皆在京城,暂无异常。”青墨顿了顿,声音更低,“至于属下……昨日奉命监视逍遥王府,酉时三刻方归,期间行踪皆有暗哨交叉印证,未有纰漏。”
所有明面上有嫌疑的人,似乎都有不在场证明或合理解释。
周临澈眉头紧锁。这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内鬼既然能隐藏得如此之深,必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工坊最后一次传递消息是什么时候?通过谁?”他抓住关键点。
“是昨日午时,通过信鸽传来的例行安全回报。接收和放飞信鸽的,是负责外围警戒的暗桩‘甲七’。”青墨答道,“甲七是老人了,身家清白,昨日值守后便按例轮休,目前正在城中家中。”
“甲七……”周临澈沉吟片刻,“把他‘请’回来,仔细问话。另外,工坊内是否可能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传递消息的途径?或者……有人利用了我们都不知道的漏洞?”
就在这时,沈莲岫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来。她听到周临澈最后的问题,心中一动,放下参汤,轻声道:“夫君,或许……我们该查一查,最近府中,尤其是能接触到核心信息的人,身边是否有异常的、不属于府内配给的事物出现?比如……特殊的香料,未曾见过的佩饰,或者……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
她想起了秋雯用来收买小菊的那个荷包,想起了那枚诡异的紫鳞令牌。有些联络方式,可能远超他们的想象。
周临澈眼中精光一闪:“莲岫所言极是!青墨,重点排查这几日所有相关人员身边出现的任何异常物品!尤其是……与海外可能相关的!”
命令下达,更细致的筛查秘密展开。然而,内鬼尚未揪出,新的坏消息却接踵而至。
靖安侯府派人密报,之前弹劾潘闵最力的那位御史,昨夜在家中书房“突发急病”暴毙!太医查验,竟是中了与柳夫人所中之毒同源的“碎心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紧接着,市井间开始流传关于英国公“拥兵自重”、“借边境巡防之名行不轨之事”的谣言,虽未指名道姓,但指向性极其明确!
内忧未平,外患再起!逍遥王的反扑,如同狂风暴雨,一波猛过一波!
周临澈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父亲的离京,内鬼的出现,盟友的遇害,恶意的谣言……这一切,都像一张不断收紧的网。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在这压力之下,一种更加冷硬的决心也在滋生。他不能倒下,国公府不能倒,那些牺牲的兄弟不能白死!
“青墨,”他转过身,眼中已是一片冰冷的沉静,“甲七那边,问出什么了吗?”
青墨摇头:“甲七坚称一切正常,信鸽无异样。属下已派人去他家中搜查,暂无发现。”
线索似乎又断了。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敲响,沈莲岫去而复返,手中拿着一个小小的、已经被拆开的蜡丸,脸色异常凝重。
“夫君,这是在……是在徐嬷嬷今日清理我妆奁底层时,无意中发现夹在缝隙里的。”沈莲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里面……是一张字条。”
周临澈接过字条,展开。上面只有一行歪歪扭扭、仿佛用左手写就的字:
“鬼在灯下,影非其影。”
周临澈的瞳孔,骤然收缩!
灯下黑?影非其影?!
这是在暗示……内鬼,就在他最信任、最常接触到的人之中?甚至……可能是一个他从未怀疑过的“影子”?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了身旁忠心耿耿的青墨身上。
青墨感受到他的目光,身体猛地一僵,难以置信地抬头看向周临澈。
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
周临澈跌坐回椅子上,脸色在烛光下显得异常苍白,那双锐利的眸子此刻翻涌着惊涛骇浪,有痛心,有愤怒,更有被最信任之人从背后捅刀子的冰冷寒意。他闭上眼,脑海中飞速闪过那寥寥几个知情人——青墨、暗卫副统领玄影、负责工坊物资调配的管事周福,还有……他猛地睁开眼,看向沈莲岫。
沈莲岫也正看着他,眼中是同样的震惊与沉重,但她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她明白他那一瞥的含义,她在用眼神告诉他,她不是。
周临澈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气血。他知道,此刻怀疑任何人都是危险的,但信任的基石已经出现裂痕,他必须彻查!
“青墨。”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极力压制后的平静,却比怒吼更令人心悸,“工坊之事,封锁消息,对外宣称是山中猎户失火引发山崩。阵亡的兄弟……厚恤其家人,他们的仇,我来报。”
“是!”青墨单膝跪地,声音嘶哑,带着深深的自责与愤怒。
“起来。”周临澈看着他,“现在不是请罪的时候。查!所有知道工坊位置的人,包括你我,从昨日起至今,所有的行踪、接触过的人、发出的指令,事无巨细,全部梳理清楚!尤其是……工坊爆炸前最后一个进入或传出消息的环节!”
“属下立刻去办!”青墨领命,眼中是破釜沉舟的决绝。
锦澜院的气氛,从未如此凝重压抑。每个人走路都下意识放轻了脚步,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虽然工坊爆炸的消息被严密封锁,但那无形的、源于信任崩塌的寒意,依旧弥漫在空气里。
沈莲岫知道,此刻内宅的稳定至关重要。她加强了院内的管控,任何人员的进出都必须有明确记录和合理缘由。同时,她以柳夫人需要绝对静养、世子爷因父亲离京忧思过度为由,婉拒了所有外界的探访和不必要的社交,将国公府暂时封闭起来,如同一只受创后蜷缩起来舔舐伤口的猛兽。
她自己也尽量减少外出,大部分时间待在府中,一边处理“锦心阁”通过密道送来的紧急事务,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府内人等的细微反应。她知道,内鬼可能就隐藏在这些看似恭顺的面孔之下。
周临澈则将自己关在书房,除了青墨和绝对核心的几名暗卫,不见任何人。他需要冷静,需要从纷乱的线索中找出那个致命的破绽。信任名单上的人一个个在他脑中过滤,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审视。
调查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紧锣密鼓地进行。青墨的效率极高,很快将初步排查结果呈报上来。
“爷,已经排查完毕。玄影副统领三日前奉命前往北境接应一批特殊物资,至今未归,有沿途驿站记录为证,可排除嫌疑。周福管事昨日感染风寒,一直在府中下人房休养,有多人作证,且其家小皆在京城,暂无异常。”青墨顿了顿,声音更低,“至于属下……昨日奉命监视逍遥王府,酉时三刻方归,期间行踪皆有暗哨交叉印证,未有纰漏。”
所有明面上有嫌疑的人,似乎都有不在场证明或合理解释。
周临澈眉头紧锁。这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内鬼既然能隐藏得如此之深,必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工坊最后一次传递消息是什么时候?通过谁?”他抓住关键点。
“是昨日午时,通过信鸽传来的例行安全回报。接收和放飞信鸽的,是负责外围警戒的暗桩‘甲七’。”青墨答道,“甲七是老人了,身家清白,昨日值守后便按例轮休,目前正在城中家中。”
“甲七……”周临澈沉吟片刻,“把他‘请’回来,仔细问话。另外,工坊内是否可能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传递消息的途径?或者……有人利用了我们都不知道的漏洞?”
就在这时,沈莲岫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来。她听到周临澈最后的问题,心中一动,放下参汤,轻声道:“夫君,或许……我们该查一查,最近府中,尤其是能接触到核心信息的人,身边是否有异常的、不属于府内配给的事物出现?比如……特殊的香料,未曾见过的佩饰,或者……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
她想起了秋雯用来收买小菊的那个荷包,想起了那枚诡异的紫鳞令牌。有些联络方式,可能远超他们的想象。
周临澈眼中精光一闪:“莲岫所言极是!青墨,重点排查这几日所有相关人员身边出现的任何异常物品!尤其是……与海外可能相关的!”
命令下达,更细致的筛查秘密展开。然而,内鬼尚未揪出,新的坏消息却接踵而至。
靖安侯府派人密报,之前弹劾潘闵最力的那位御史,昨夜在家中书房“突发急病”暴毙!太医查验,竟是中了与柳夫人所中之毒同源的“碎心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紧接着,市井间开始流传关于英国公“拥兵自重”、“借边境巡防之名行不轨之事”的谣言,虽未指名道姓,但指向性极其明确!
内忧未平,外患再起!逍遥王的反扑,如同狂风暴雨,一波猛过一波!
周临澈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父亲的离京,内鬼的出现,盟友的遇害,恶意的谣言……这一切,都像一张不断收紧的网。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在这压力之下,一种更加冷硬的决心也在滋生。他不能倒下,国公府不能倒,那些牺牲的兄弟不能白死!
“青墨,”他转过身,眼中已是一片冰冷的沉静,“甲七那边,问出什么了吗?”
青墨摇头:“甲七坚称一切正常,信鸽无异样。属下已派人去他家中搜查,暂无发现。”
线索似乎又断了。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敲响,沈莲岫去而复返,手中拿着一个小小的、已经被拆开的蜡丸,脸色异常凝重。
“夫君,这是在……是在徐嬷嬷今日清理我妆奁底层时,无意中发现夹在缝隙里的。”沈莲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里面……是一张字条。”
周临澈接过字条,展开。上面只有一行歪歪扭扭、仿佛用左手写就的字:
“鬼在灯下,影非其影。”
周临澈的瞳孔,骤然收缩!
灯下黑?影非其影?!
这是在暗示……内鬼,就在他最信任、最常接触到的人之中?甚至……可能是一个他从未怀疑过的“影子”?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了身旁忠心耿耿的青墨身上。
青墨感受到他的目光,身体猛地一僵,难以置信地抬头看向周临澈。
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