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破局立威 砥柱中流-《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

  李卫国的应对策略迅速转化为行动,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高效运转。赵老实带着几个精干社员,如同侦查兵般悄无声息地潜入更偏远的山区,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人脉和山里人的韧劲,绕过县里那家“土产公司”设置的隐形壁垒,还真让他们在邻省交界处的几个山村里,找到了新的皮张来源。虽然运输成本略有增加,皮张品质也需要重新熟悉和把控,但至少解了生产的燃眉之急,打破了对手在原料端的围堵。

  与此同时,李小红带领的技术小组也拿出了成果。他们在保证高端皮料品质的前提下,成功利用一些纤维稍粗、疤痕略多的次级皮张,开发出了两款坚固耐用的工具包和劳保手套样品。这些产品虽然附加值不高,但市场需求稳定,且对皮料外观要求相对较低,正好可以消化部分非顶级原料,也为合资公司开辟了一条面对更广阔大众市场的新路径。

  销售方面,派往省城的销售干事反馈回消息,虽然部分百货公司对合资品牌仍持观望态度,但已有两家规模较大的商场被样品质量和独特的设计所吸引,同意先小批量进货试销。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然而,最棘手、也最能动摇根本的,还是内部的人心。

  全体员工大会在合资公司新建的食堂里举行,能容纳数百人的空间座无虚席,连窗外都站满了人。台上,李卫国没有坐在主席台后,而是站在最前面,面前只放了一个简陋的话筒。他目光沉静地扫过台下那一张张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有跟着他白手起家的老社员,有充满朝气的新工人,也有眼神中带着疑虑和观望的。

  他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刻意回避问题,而是如同拉家常般,从当初那个家徒四壁、人人鄙夷的二流子讲起,讲到第一次进山狩猎的艰险,讲到张老爷子的倾囊相授,讲到植物鞣制工艺一次次失败与成功的摸索,讲到省城洽谈会上的冷眼与转机,更讲到了那份来之不易、凝结了所有人期望的合资协议。

  “……咱们当初为啥要搞这个合资公司?”李卫国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不是为了把我李卫国变成大老板,也不是为了让何经理他们来管着咱们!是为了让咱们的好皮子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卖出更好的价钱!是为了让咱们李家沟的老老少少,日子能过得更好,更有奔头!”

  他话锋一转,提到了最近的流言和困难:“有人觉得,合资公司是外人说了算,老联合社要被吞掉了。我在这里明确告诉大家,合资公司和老联合社,是骨头连着筋的关系!没有老联合社稳定优质的皮料,合资公司就是无源之水!没有合资公司打开的市场和带来的资金技术,咱们的皮子就只能在十里八乡打转,卖不上价!”

  他拿起那款新开发的工具包:“看看这个!这就是咱们技术组用以前可能看不上眼的皮子做出来的!为啥要做?就是为了多条路走!为了不管外面怎么风雨,咱们自己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他又看向那些从老联合社转过来的员工:“老伙计们,我知道,何经理的要求严,大家一开始不习惯。但大家想想,以前咱们一把刮刀一口锅,一天能出几张皮子?现在呢?机器一开,效率翻了几番!严格是为了啥?是为了咱们的产品拿出去不丢人,是为了对得起咱们‘青山’这块牌子!是为了年底大家口袋里能多分红!”

  他的话语朴实、真挚,又带着不容置疑的逻辑和力量。他没有回避矛盾,而是将困难、目标和利益关系剖析得明明白白。台下,原本有些骚动和疑虑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许多老社员眼中泛起了泪光,他们想起了共同奋斗的日日夜夜;新工人们也听得入了神,感受到了这份事业的厚重与希望。

  “我还是那句话!”李卫国最后提高了声音,斩钉截铁,“不管外面有多少风风雨雨,不管暗地里有多少小人作祟,只要咱们自己心齐,劲儿往一处使,把质量搞好,把生产抓好,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我李卫国在这里跟大家保证,只要我还在一天,就绝不会让任何一个真心为联合社、为合资公司出力的人吃亏!也绝不会让咱们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被任何人给毁了!”

  “好!”

  “卫国(李总)说得对!”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呼喊声,经久不息。这一次,掌声中不再有疑虑,而是充满了被重新凝聚起来的信心和斗志。

  这次大会,如同一场及时的春雨,润泽了有些浮动的人心,也将李卫国的威望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不仅是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更成为了所有人精神上的砥柱。

  会后,何森私下找到李卫国,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李总,今天你的话,让我很受触动。我承认,之前我的管理方式可能过于急躁了。以后,我会更多注意沟通和引导。”

  李卫国点点头:“何经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公司办好。严格管理是必须的,但如何让管理更有效,需要我们共同探索。”

  内部的人心暂时稳定,但李卫国清楚,外部的暗流并未停止。赵老实那边传来消息,他们在开拓新渠道时,确实遇到了当地一些不明身份人员的阻挠和警告,虽然暂时被赵老实他们凭借经验和魄力化解了,但可见对方的手伸得有多长。

  而之前那家搅风搅雨的“土产公司”,其背景也渐渐浮出水面。根据县里老周私下透露,这家公司背后,似乎有地区某位领导的影子,而且与省里之前阻挠合资项目的某些人,存在着若即若离的联系。

  一张由地方到省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隐约显现出来。他们或许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对抗政策,但却可以利用手中的资源和影响力,在市场的各个环节给青山公司使绊子。

  李卫国站在办公室的地图前,目光锐利。他知道,接下来的较量,将更加复杂,更加考验智慧和耐心。单纯的防守是不够的,他必须找到机会,主动出击,打掉这张网的关键节点,才能真正立威,为青山公司赢得长治久安的发展环境。

  破局之后,当立威。

  砥柱中流,方能力挽狂澜。

  他拿起电话,接通了县计委老周的办公室:“周主任,关于地区那家土产公司的情况,我想再跟您详细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