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带来的消息,如同冰水浇头,让李卫国瞬间从与陈嘉佑谈判的胶着中彻底清醒过来。省系统内酝酿的这份报告,其恶毒与精准,远超之前的任何一次刁难。它不再纠缠于技术和质量,而是直接上升到“资产流失”、“核心利益”的政治高度,一旦形成舆论,不仅合资谈判将彻底泡汤,就连青山联合社本身的生存根基都可能被动摇!
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紧迫。他必须在报告正式出炉并造成实质性影响之前,破开这个局!
“谢谢!”李卫国看着苏晚晴,语气郑重而急促,“这份情,我记下了。我现在必须立刻去处理。”
苏晚晴理解地点点头,没有多问,只轻声说了一句:“万事小心。”
李卫国转身,大步离开宾馆,脚步迅疾而沉稳。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分析着局势,寻找着破局的关键点。
对手这一招,是典型的“釜底抽薪”,目的就是在他与陈嘉佑达成任何协议之前,从根本上否定他的资格,让合作无从谈起。那么,破局的关键,就在于“速度”和“事实”!
他必须抢在报告造成影响之前,与陈嘉佑达成一个初步的、并且是明显有利于维护集体利益的合作意向!用白纸黑字的协议,去回击那份尚在酝酿中的、充满揣测和污蔑的报告!
同时,他必须将情况立刻通报给古塬县,争取杨书记和县里的支持!只有依靠组织的力量,才能对抗来自省系统内的压力。
想明白这一点,李卫国立刻行动起来。他先找了一个公用电话,直接拨通了古塬县委办公室刘秘书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他言简意赅地将省城洽谈会的情况、与陈嘉佑合资谈判的进展,以及刚刚获悉的关于省轻工局正在起草不利报告的消息,做了最清晰的汇报。
“……刘秘书,情况紧急!对方这是要在我们谈判的关键时刻,用行政手段扼杀合作!这不仅关乎我们青山联合社的生死,更关乎古塬县好不容易打开的出口创局面!请务必立刻向杨书记汇报,我们需要县里的明确支持!”李卫国的声音沉着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电话那头的刘秘书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刻表示会马上汇报。
挂断电话,李卫国深吸一口气,接下来,就是要去见陈嘉佑!他需要改变谈判策略,哪怕做出一些让步,也必须尽快敲定一个有利于己方的合作框架!
他再次来到陈嘉佑下榻的宾馆,通过前台联系。这一次,陈嘉佑似乎料到他还会来,很快便请他到了房间的小会客室。
“李先生去而复返,可是想通了?”陈嘉佑坐在沙发上,气定神闲地品着茶,似乎笃定李卫国会屈服。
李卫国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陈先生,关于合资的事情,我们可以再谈谈。我方可以接受您方占股百分之五十一,确保控股权。”
陈嘉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但随即听到李卫国话锋一转:“但是,我有几个前提条件,必须写进合作协议草案,并且需要尽快签署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意向书。”
“哦?什么条件?”陈嘉佑放下茶杯,来了兴趣。
“第一,合资公司必须注册在古塬县,生产基地必须设在青山联合社现有工坊基础上,优先聘用当地社员。”李卫国目光锐利,“第二,品牌可以共有,但必须包含‘青山’字样,且联合社拥有品牌在本土市场的一定自主使用权。第三,原料供应由合资公司优先从联合社采购,价格公允。第四,技术研发团队由双方共同组成,确保我们的植物鞣制工艺得到持续优化和应用,核心技术专利归合资公司所有,但联合社享有永久无偿使用权。”
他提出的这些条件,核心目的只有一个:确保合资公司能够真正落地古塬,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并且保住青山联合社的核心技术和一定的自主发展空间。这既是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诘难,也是为了联合社的长远利益。
陈嘉佑听完,沉吟起来。李卫国提出的条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绝对控制权,尤其是品牌和技术方面。但另一方面,李卫国的急切态度,以及这些明显带有“维护集体利益”色彩的条款,也让他嗅到了一些不寻常的气息。
“李先生似乎很着急?”陈嘉佑试探着问。
“机会不等人,市场更不等人。”李卫国面不改色,“我相信陈先生也希望尽快推动项目落地,抢占市场先机。这是我方的底线。如果陈先生同意,我们可以立刻着手起草意向书,并上报双方上级部门审批。如果不同意……”他顿了顿,语气平淡却带着决绝,“那我们只能遗憾地放弃合资,寻求其他更平等的合作模式了。”
他以退为进,将压力抛回给了陈嘉佑。陈嘉佑看重的是他们独特的皮料和工艺,如果合资谈崩,他短期内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者。
房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陈嘉佑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权衡着利弊。最终,他抬起头,露出了一个商人式的笑容:“李先生的条件,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看得出,你是真心想为家乡做点事情。好吧,原则上,我可以接受你的这些前提条件。具体细节,可以让双方的律师和团队尽快对接,敲定意向书。”
成了!李卫国心中巨石落地,但面上依旧平静:“感谢陈先生的理解和支持。我希望明天上午,就能看到意向书的初稿。”
“可以。”陈嘉佑点头应允。
离开陈嘉佑的房间,李卫国没有丝毫松懈。他立刻找到小张和联合社派来的那名社员,让他们连夜配合陈嘉佑的助理和律师,准备意向书的相关材料和数据。他自己则再次拨通了古塬县的电话,向刘秘书汇报了谈判的最新突破,并请求县里立刻派熟悉政策和法律的干部,最好明天就能赶到省城,参与意向书的最终审定和后续报批流程。
他要抢时间!抢在暗处的报告发布之前,用这份白纸黑字、明显维护了地方和集体利益的合资意向书,堵住所有人的嘴!
这一夜,省城某间宾馆的房间里灯火通明。李卫国几乎未眠,仔细审阅着意向书的每一个条款,确保没有任何漏洞,确保集体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时,一份中英文对照的《关于合资设立“古塬青山皮具股份有限公司”的意向书》初稿,终于摆在了桌上。其中明确写入了李卫国坚持的那几条核心条款。
看着这份还带着墨香的意向书,李卫国布满血丝的双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釜底抽薪?那他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要让那些躲在暗处放冷箭的人看看,什么叫作——当机立断,绝处逢生!
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紧迫。他必须在报告正式出炉并造成实质性影响之前,破开这个局!
“谢谢!”李卫国看着苏晚晴,语气郑重而急促,“这份情,我记下了。我现在必须立刻去处理。”
苏晚晴理解地点点头,没有多问,只轻声说了一句:“万事小心。”
李卫国转身,大步离开宾馆,脚步迅疾而沉稳。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分析着局势,寻找着破局的关键点。
对手这一招,是典型的“釜底抽薪”,目的就是在他与陈嘉佑达成任何协议之前,从根本上否定他的资格,让合作无从谈起。那么,破局的关键,就在于“速度”和“事实”!
他必须抢在报告造成影响之前,与陈嘉佑达成一个初步的、并且是明显有利于维护集体利益的合作意向!用白纸黑字的协议,去回击那份尚在酝酿中的、充满揣测和污蔑的报告!
同时,他必须将情况立刻通报给古塬县,争取杨书记和县里的支持!只有依靠组织的力量,才能对抗来自省系统内的压力。
想明白这一点,李卫国立刻行动起来。他先找了一个公用电话,直接拨通了古塬县委办公室刘秘书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他言简意赅地将省城洽谈会的情况、与陈嘉佑合资谈判的进展,以及刚刚获悉的关于省轻工局正在起草不利报告的消息,做了最清晰的汇报。
“……刘秘书,情况紧急!对方这是要在我们谈判的关键时刻,用行政手段扼杀合作!这不仅关乎我们青山联合社的生死,更关乎古塬县好不容易打开的出口创局面!请务必立刻向杨书记汇报,我们需要县里的明确支持!”李卫国的声音沉着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电话那头的刘秘书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刻表示会马上汇报。
挂断电话,李卫国深吸一口气,接下来,就是要去见陈嘉佑!他需要改变谈判策略,哪怕做出一些让步,也必须尽快敲定一个有利于己方的合作框架!
他再次来到陈嘉佑下榻的宾馆,通过前台联系。这一次,陈嘉佑似乎料到他还会来,很快便请他到了房间的小会客室。
“李先生去而复返,可是想通了?”陈嘉佑坐在沙发上,气定神闲地品着茶,似乎笃定李卫国会屈服。
李卫国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陈先生,关于合资的事情,我们可以再谈谈。我方可以接受您方占股百分之五十一,确保控股权。”
陈嘉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但随即听到李卫国话锋一转:“但是,我有几个前提条件,必须写进合作协议草案,并且需要尽快签署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意向书。”
“哦?什么条件?”陈嘉佑放下茶杯,来了兴趣。
“第一,合资公司必须注册在古塬县,生产基地必须设在青山联合社现有工坊基础上,优先聘用当地社员。”李卫国目光锐利,“第二,品牌可以共有,但必须包含‘青山’字样,且联合社拥有品牌在本土市场的一定自主使用权。第三,原料供应由合资公司优先从联合社采购,价格公允。第四,技术研发团队由双方共同组成,确保我们的植物鞣制工艺得到持续优化和应用,核心技术专利归合资公司所有,但联合社享有永久无偿使用权。”
他提出的这些条件,核心目的只有一个:确保合资公司能够真正落地古塬,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并且保住青山联合社的核心技术和一定的自主发展空间。这既是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诘难,也是为了联合社的长远利益。
陈嘉佑听完,沉吟起来。李卫国提出的条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绝对控制权,尤其是品牌和技术方面。但另一方面,李卫国的急切态度,以及这些明显带有“维护集体利益”色彩的条款,也让他嗅到了一些不寻常的气息。
“李先生似乎很着急?”陈嘉佑试探着问。
“机会不等人,市场更不等人。”李卫国面不改色,“我相信陈先生也希望尽快推动项目落地,抢占市场先机。这是我方的底线。如果陈先生同意,我们可以立刻着手起草意向书,并上报双方上级部门审批。如果不同意……”他顿了顿,语气平淡却带着决绝,“那我们只能遗憾地放弃合资,寻求其他更平等的合作模式了。”
他以退为进,将压力抛回给了陈嘉佑。陈嘉佑看重的是他们独特的皮料和工艺,如果合资谈崩,他短期内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者。
房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陈嘉佑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权衡着利弊。最终,他抬起头,露出了一个商人式的笑容:“李先生的条件,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看得出,你是真心想为家乡做点事情。好吧,原则上,我可以接受你的这些前提条件。具体细节,可以让双方的律师和团队尽快对接,敲定意向书。”
成了!李卫国心中巨石落地,但面上依旧平静:“感谢陈先生的理解和支持。我希望明天上午,就能看到意向书的初稿。”
“可以。”陈嘉佑点头应允。
离开陈嘉佑的房间,李卫国没有丝毫松懈。他立刻找到小张和联合社派来的那名社员,让他们连夜配合陈嘉佑的助理和律师,准备意向书的相关材料和数据。他自己则再次拨通了古塬县的电话,向刘秘书汇报了谈判的最新突破,并请求县里立刻派熟悉政策和法律的干部,最好明天就能赶到省城,参与意向书的最终审定和后续报批流程。
他要抢时间!抢在暗处的报告发布之前,用这份白纸黑字、明显维护了地方和集体利益的合资意向书,堵住所有人的嘴!
这一夜,省城某间宾馆的房间里灯火通明。李卫国几乎未眠,仔细审阅着意向书的每一个条款,确保没有任何漏洞,确保集体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时,一份中英文对照的《关于合资设立“古塬青山皮具股份有限公司”的意向书》初稿,终于摆在了桌上。其中明确写入了李卫国坚持的那几条核心条款。
看着这份还带着墨香的意向书,李卫国布满血丝的双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釜底抽薪?那他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要让那些躲在暗处放冷箭的人看看,什么叫作——当机立断,绝处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