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时间转瞬即逝。在李卫国周密安排下,联合社各项工作已按计划步入正轨。皮张整理组的计件制试点渐入佳境,钥匙扣样品经过几次修改,虽仍显稚嫩,但已初具商品模样。陈总经理眼见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对李卫国此行更是寄予厚望。
临行前的夜晚,月色如水。李卫国最后检查了一遍行装。帆布包里除了换洗衣物,小心包裹着的是那几枚浸润心血的钥匙扣、几张质地上乘的皮样,以及联合社的资料和省检报告复印件。他拿起苏晚晴那封已被摩挲多次的信,指尖划过“国际贸易洽谈会”那几个字,心潮微澜,终是将信纸妥帖收好,未再动笔。
翌日破晓,薄雾未散。李卫国在工坊前与众人道别。
“路上千万小心,事不可为莫强求,平安回来最重要。”陈总经理握着他的手,殷殷叮嘱。
“二弟,家里有我!”李建国话语简短,目光坚毅。
“哥,早点回来,给我们讲讲省城啥样!”李小红眼中闪着憧憬的光。
张老爷子、赵老实等人也围拢过来,无声地拍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回吧,都回吧。把家守好,等我带回好消息!”李卫国环视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暖流涌动,旋即转身,踏着沾满露水的山道,步伐稳健地走向山外。
他先乘拖拉机到公社,再转乘长途汽车前往地区,最后才登上了开往省城的绿皮火车。车厢里拥挤不堪,混杂着烟草、汗水和各种行李的气味。李卫国靠窗坐着,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由连绵的土山变为平坦的沃野,再由沃野逐渐出现零散的厂房和愈发密集的民居,心中对即将抵达的省城,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对未知的审慎,有对机遇的渴望,也有一丝即将见到故人的隐秘悸动。
哐当哐当的火车行驶了十多个小时,终于在华灯初上时分,缓缓驶入了省城火车站。
随着人流挤出喧闹不堪的站口,一股与古塬县截然不同的气息瞬间将李卫国包裹。站前广场宽阔无比,路灯明亮,高音喇叭里播放着激昂的进行曲和列车时刻信息。远处,几栋超过十层的楼房轮廓在夜色中耸立,窗户里透出点点灯火。街上行人如织,自行车流铃声不断,偶尔有公交车拖着黑烟驶过,空气中弥漫着煤炭和城市特有的尘嚣味道。
这就是省城!七十年代末期,中国内陆省份的中心城市,虽不及沿海特区那般前沿,却也已初显大城市的格局与活力。
李卫国深吸了一口这陌生而充满能量的空气,按照之前记下的路线,寻找前往省外贸公司招待所的电车。他高大的身形和沉稳的气质在拥挤的电车上并不显得突兀,但那身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和带着乡土气息的帆布包,还是引来了一些若有若无的打量。
他坦然面对这些目光,内心却波澜不惊。前世今生,他见识过更繁华的都市,也经历过更复杂的场面。眼前的省城,对他而言,更像是一个需要仔细探索和征服的新战场。
找到外贸公司招待所,办理好入住手续,房间狭小简陋,但干净整洁。李卫国放下行李,推开窗户,看着楼下街道上依旧川流不息的车灯和人流,远处隐约可见洽谈会举办地——省展览馆的模糊轮廓。
明天,洽谈会就将正式开幕。苏晚晴,或许就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
他静静站立片刻,关窗,洗漱,躺在那张硬板床上。身体的疲惫阵阵袭来,但大脑却异常清醒。南下考察的震撼、联合社改革的艰难、省城初履的见闻、以及对明日即将展开的一切的思虑,交织在一起。
他知道,从踏足省城的这一刻起,他面对的将不再是李家沟那一方天地,而是更广阔的舞台,更激烈的竞争,以及更加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
他必须步步为营,也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夜色深沉,省城的灯火透过窗帘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他闭上眼,调整呼吸,将所有杂念沉淀下去。
养精蓄锐,明日,方是真正的开始。
临行前的夜晚,月色如水。李卫国最后检查了一遍行装。帆布包里除了换洗衣物,小心包裹着的是那几枚浸润心血的钥匙扣、几张质地上乘的皮样,以及联合社的资料和省检报告复印件。他拿起苏晚晴那封已被摩挲多次的信,指尖划过“国际贸易洽谈会”那几个字,心潮微澜,终是将信纸妥帖收好,未再动笔。
翌日破晓,薄雾未散。李卫国在工坊前与众人道别。
“路上千万小心,事不可为莫强求,平安回来最重要。”陈总经理握着他的手,殷殷叮嘱。
“二弟,家里有我!”李建国话语简短,目光坚毅。
“哥,早点回来,给我们讲讲省城啥样!”李小红眼中闪着憧憬的光。
张老爷子、赵老实等人也围拢过来,无声地拍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回吧,都回吧。把家守好,等我带回好消息!”李卫国环视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暖流涌动,旋即转身,踏着沾满露水的山道,步伐稳健地走向山外。
他先乘拖拉机到公社,再转乘长途汽车前往地区,最后才登上了开往省城的绿皮火车。车厢里拥挤不堪,混杂着烟草、汗水和各种行李的气味。李卫国靠窗坐着,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由连绵的土山变为平坦的沃野,再由沃野逐渐出现零散的厂房和愈发密集的民居,心中对即将抵达的省城,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对未知的审慎,有对机遇的渴望,也有一丝即将见到故人的隐秘悸动。
哐当哐当的火车行驶了十多个小时,终于在华灯初上时分,缓缓驶入了省城火车站。
随着人流挤出喧闹不堪的站口,一股与古塬县截然不同的气息瞬间将李卫国包裹。站前广场宽阔无比,路灯明亮,高音喇叭里播放着激昂的进行曲和列车时刻信息。远处,几栋超过十层的楼房轮廓在夜色中耸立,窗户里透出点点灯火。街上行人如织,自行车流铃声不断,偶尔有公交车拖着黑烟驶过,空气中弥漫着煤炭和城市特有的尘嚣味道。
这就是省城!七十年代末期,中国内陆省份的中心城市,虽不及沿海特区那般前沿,却也已初显大城市的格局与活力。
李卫国深吸了一口这陌生而充满能量的空气,按照之前记下的路线,寻找前往省外贸公司招待所的电车。他高大的身形和沉稳的气质在拥挤的电车上并不显得突兀,但那身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和带着乡土气息的帆布包,还是引来了一些若有若无的打量。
他坦然面对这些目光,内心却波澜不惊。前世今生,他见识过更繁华的都市,也经历过更复杂的场面。眼前的省城,对他而言,更像是一个需要仔细探索和征服的新战场。
找到外贸公司招待所,办理好入住手续,房间狭小简陋,但干净整洁。李卫国放下行李,推开窗户,看着楼下街道上依旧川流不息的车灯和人流,远处隐约可见洽谈会举办地——省展览馆的模糊轮廓。
明天,洽谈会就将正式开幕。苏晚晴,或许就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
他静静站立片刻,关窗,洗漱,躺在那张硬板床上。身体的疲惫阵阵袭来,但大脑却异常清醒。南下考察的震撼、联合社改革的艰难、省城初履的见闻、以及对明日即将展开的一切的思虑,交织在一起。
他知道,从踏足省城的这一刻起,他面对的将不再是李家沟那一方天地,而是更广阔的舞台,更激烈的竞争,以及更加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
他必须步步为营,也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夜色深沉,省城的灯火透过窗帘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他闭上眼,调整呼吸,将所有杂念沉淀下去。
养精蓄锐,明日,方是真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