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扩大经营与“竞争对手”-《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

  两人推着破自行车,在夏夜的凉风里,找到了电影院附近一个烟雾缭绕的露天烧烤摊。

  几盏昏黄的电灯泡拉出长长的电线,照亮着油腻腻的小桌板和矮凳。

  一个赤膊的大叔脖子上搭着条毛巾,在炭火炉子前忙活得满头大汗,铁签子上的肉串被烤得滋滋冒油,孜然和辣椒面的香气混合在烟雾里,霸道地往人鼻子里钻。

  “老板,二十串羊肉,四个烧饼,两瓶汽水!”陈默熟门熟路地点单,颇有几分土豪气质。

  两人找了张小桌坐下。

  李伟还沉浸在刚刚惊险刺激又大获成功的兴奋中,小脸通红:“默哥,你刚才真是太厉害了!那市容的过来,我腿都软了,你咋一点都不怕?”

  “怕啥,咱们一不偷二不抢,凭本事卖文化衫,促进县域经济活力,他们应该给咱们发锦旗。”

  陈默大言不惭地说道,内心却OS:“主要是前世被甲方和老板PUA惯了,心理承受能力MAX,区区市容,还能比deadline更可怕?”

  很快,肉串上来了。

  陈默拿起一串,打量了一下。

  肉块大小不一,肥瘦相间,铁签子看起来用了有些年头,他咬了一口。

  嗯,肉质紧实,有嚼劲,香料撒得足,是那种粗犷原始的香,但…

  跟他记忆里未来那些琳琅满目、腌制入味的烧烤比起来,种类单调,调味也略显简单。

  “咋了默哥,不好吃?”李伟看他表情微妙,含糊不清地问,他自己已经撸下去两串了。

  “好吃。”陈默点点头,又咬了一大口,“就是有点费牙,这年头,羊都是健身教练养的吗?肌肉这么结实。”

  内心OS:“纯天然无添加,就是这卫生条件…眼不见为净,吃下去的都是免疫力。”

  汽水是玻璃瓶的,需要撬开。

  两人对着瓶口直接吹,冰凉的甜汽水冲下肚,带着一股冲劲儿,和烤肉是绝配。

  “嗝~”李伟满足地打了个嗝,“默哥,咱们明天还去电影院吗?”

  “去,但不能老在一个地方。”陈默吸着汽水,眼神闪烁着社畜的战略智慧,“得打游击战!电影院、溜冰场、工人文化宫、新华书店门口…咱们轮着来!让市容摸不着规律!”

  他所在的这座小城,名叫“安州市”,典型的北方内陆小城。

  此时还没什么像样的工业,城区不大,骑自行车一个小时就能从东头到西头。

  最高的建筑是市中心的百货大楼,拢共五层。

  街上跑得最多的是自行车和拖拉机,偶尔有一辆桑塔纳驶过,能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

  但就是这样一座安静甚至有些闭塞的小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也开始躁动起来,年轻人渴望新鲜事物,渴望与众不同。而陈默,就是要抓住这股渴望。

  接下来的几天,陈默和李伟就像两个地下工作者,神出鬼没。陈默还用赚来的钱,去批发市场进了一些便宜的彩色头巾和印着“奋斗”字样的针织腕带,作为搭配T恤的小赠品,提升了吸引力。

  生意果然越来越好。

  陈默那套超越时代的吆喝和那些骚气又精准戳中年轻人心理的文案,简直是无往不利。

  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他们生意红火的第四天,当两人蹬着自行车来到工人文化宫门口,刚把摊子支棱起来,李伟就慌张地扯了扯陈默的衣角。

  “默…默哥!你看那边!”

  陈默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心里“咯噔”一下。

  就在他们斜对面不远,另一个地摊也支了起来!

  同样挂着十几件白T恤,上面也印着些歪歪扭扭的字和模糊的图案!一个看起来流里流气的小青年正叼着烟,有气无力地靠着墙根。

  陈默走近几步瞥了一眼,差点没笑出声。

  那T恤上的字是手写体复刻的,把“别问,问就是全会”写成了“别问,问就全会”,少了那个“是”字,韵味全无。

  那个“燃烧我的数学题”的小火苗,印得跟一坨红色的翔一样。

  布料看起来也更薄更透,白得发灰。

  “好家伙…”陈默内心OS疯狂吐槽,“山寨虽迟但到!这效率可以啊!但这做工,这设计…论创意和品控,我是你祖宗级别的!”

  果然,有几个顾客被低价吸引过去,拿起衣服一看,又嫌弃地放下了。

  陈默眼珠一转,立刻有了主意,他清了清嗓子,吆喝得更大声了: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正宗县一中学霸设计,绝版文化衫!最后十件,卖完就真没了啊!”

  “独家设计,清晰印刷,纯棉加厚,下水不掉色不缩水!穿三年洗三年,缝缝补补还能穿三年!”

  “今天买两件,就送港台明星珍藏贴纸!林青霞、周润发、小虎队!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效果立竿见影!

  “老板,给我来两件!要‘未来大佬’和‘元气满满’!”

  “我要‘我想开了’!贴纸能选吗?我要周慧敏的!”

  “还是你家质量好,那边的一看就透光…”

  对面的小青年脸都气绿了,恶狠狠地瞪着陈默。

  李伟一边忙活一边小声问:“默哥,咱为啥说最后十件?这不还有好多吗?”

  “策略,这叫饥饿营销,制造紧迫感。”陈默低声解释,“而且,咱们确实得快销,我又有新点子了。”

  那山寨小贩一看生意被抢光了,急了,也开始扯着嗓子喊:“便宜了啊!一样的衣服,三块五一件!三块五!”

  一些贪便宜的人又开始犹豫着围过去。

  李伟有点慌:“默哥,他降价了!咱们要不也…”

  “降个屁!”陈默嗤之以鼻,内心OS:“打价格战是最low的竞争手段,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要打就打价值战!卷服务!卷体验!”

  他不仅不降价,反而服务更热情了。

  “这位同学,你肤色白,穿这件‘元气满满’肯定好看!”

  “姐,想试穿?没问题!伟子,帮这位姐拿着包,我带她去那边墙角挡一下,您看看大小合不合适!”

  “放心穿,我们的衣服质量有保障,要是洗一次就掉色,您拿来我全额退!”

  这年头,哪有小贩允许试穿还提供这种“贴心”服务的?这服务态度,配上确实更好的质量和设计,瞬间就把那山寨摊子秒得渣都不剩。

  一天下来,陈默的摊位人头攒动,而对面门可罗雀。

  那小青年最后只能悻悻地收了摊,临走前还狠狠瞪了陈默一眼。

  收摊后,李伟数着厚厚的毛票,佩服得五体投地:“默哥,你真是神了!他降价都没用!”

  陈默淡定地收拾着东西:“记住,伟子,最低级的竞争是价格,最高级的是价值。咱们卖的不是一件衣服,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他,学不会。”

  夕阳下,两个少年的身影被拉得很长。陈默看着这座生机勃勃又略显粗糙的小城,心中豪情万丈。

  山寨?模仿?这才哪到哪,他的商业版图,可不止这几件文化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