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渡口的风,藏着未尽的话
板车在土路上颠簸,车轴发出“吱呀”的呻吟,像在数着剩下的路程。辞雪裹紧蓝布头巾,偷偷掀开柴火缝往外看——路边的杨树叶子被风吹得哗哗响,几个穿着灰衣的兵卒正靠在歪脖子树下打盹,手里的长枪斜斜杵在地上,枪尖闪着冷光。
“别出声。”辞渡的声音从柴火堆另一侧传来,带着草木的清香。他不知什么时候挪到了她旁边,肩膀轻轻抵着她的胳膊,“过了前面那道桥,就出村子了。”
辞雪“嗯”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布包上的补丁。大婶给的煮鸡蛋还温着,隔着布都能闻到淡淡的蛋香。她悄悄摸出一个,塞给辞渡,自己也捏了一个,蛋壳在掌心滚了滚,暖得让人安心。
汉子在前面赶着车,嘴里哼着跑调的山歌,时不时回头冲柴火堆使个眼色。快到桥头时,打盹的兵卒突然站起来,端着枪拦住去路:“站住!车上拉的啥?”
汉子赶紧陪笑:“老总,就是点柴火,拉去渡口换几个钱,给婆娘扯块布。”
“掀开来看看!”兵卒不耐烦地踢了踢车轮。
辞雪的心猛地提到嗓子眼,攥着鸡蛋的手沁出了汗。辞渡在她耳边极轻地说:“别怕,有我。”话音刚落,就见汉子突然“哎哟”一声捂住肚子,蹲在地上直哼哼:“肚子疼得厉害……老总行行好,让我先去趟茅房……”
兵卒皱着眉骂了句“晦气”,不耐烦地挥挥手:“滚蛋!赶紧走!”
板车刚过桥头,汉子“噌”地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土,冲柴火堆咧嘴笑:“这招百试百灵!”
辞雪松了口气,才发现自己把鸡蛋捏得都快碎了,蛋清顺着指缝流出来,黏糊糊的。辞渡递来块干净的布条,指尖碰到她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又飞快移开,像被烫到似的。
一路无话,直到板车停在渡口的老槐树下。
渡口风大,吹得人头发乱飞。浑浊的河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发出“哗啦”的声响。远处泊着艘乌篷船,船头站着个戴斗笠的老头,正弯腰收拾渔网,见他们过来,抬起头朝汉子点了点头——正是老张。
“到了。”汉子跳下车,把柴火往下卸,“老张,这几位是我亲戚,麻烦你送过对岸去。”
老张打量着他们,目光在辞渡腰间的孤影剑上停了一瞬,没多问,只道:“上来吧,正好顺风顺水。”
钟表匠拍了拍汉子的肩膀:“大恩不言谢,以后有机会,我还来修你的破钟表。”
“叔,您可别来了,安安分分过日子比啥都强。”汉子搓着手,眼圈有点红,“过了河就安全了,里昂的人不敢往南边去。”
辞雪把布包塞给汉子:“婶子给的鸡蛋,还给你们。路上多谢了。”
汉子推回来:“拿着吧!路上吃!到了南边,好好活着!”
上了船,老张撑起篙,乌篷船慢悠悠地往河心漂。辞雪站在船尾,看着汉子和那辆板车越来越小,直到变成个小黑点,才转过身,撞进辞渡的目光里。
“在想啥?”他问,手里把玩着那瓶没喝完的橘子汽水,瓶身上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滴。
“在想……”辞雪望着浑浊的河水,“咱们就这么走了,小卖部的婶子和大哥,会不会受连累?”
“不会。”辞渡望着远处的河岸,“里昂的人要的是账本,找不到人,最多折腾几天就撤了。再说,村里人都护着自家人,他们不敢太过分。”
钟表匠坐在船篷里,正用修表的小镊子摆弄那只怀表,闻言头也不抬:“小子说得对。当年我帮过不少人,这村里的人情,比账本还结实。”
风卷着河水的腥气扑过来,辞雪裹紧了头巾,突然笑了:“刚才你递布条的时候,手好烫。”
辞渡愣了一下,耳尖悄悄红了,把汽水往她手里一塞:“拿着,凉的。”
汽水瓶上的水珠沾在辞雪手背上,凉丝丝的,倒让她想起刚才兵卒拦路时,他抵在她胳膊上的肩膀,带着柴火的糙意,却暖得让人踏实。
老张突然开口:“过了河就是南境,那边不兴里昂那套规矩,你们可以找个镇子落脚。”他顿了顿,补充道,“南境的‘望月镇’有个老中医,姓苏,你们报我的名字,他能帮你们找地方住。”
“多谢张叔。”辞渡拱手道。
“谢啥,”老张笑,“当年我在北边遭难,还是你师父给指的路呢。这叫啥?这叫缘分转圈。”
辞雪眼睛一亮:“张叔认识我师父?”
“认识,咋不认识?”老张撑着篙,声音里带着笑意,“你师父当年可是个美人,一手医术出神入化,就是脾气爆了点,追得里昂的人满山跑……”
“师父她……”辞雪的声音低下去,“她不在了。”
船篷里的钟表匠叹了口气,把怀表揣进怀里:“好人不长命,说的就是她。当年若不是她把账本塞给我,我这条老命早就没了。”
老张沉默了片刻,把篙往水里一插,船稳稳地停在河中央。“她托我给你带句话,”他望着辞雪,目光温和,“说你性子软,但骨头硬,好好走下去,别学她硬碰硬。”
辞雪的眼泪“唰”地掉下来,砸在汽水瓶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原来师父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原来那些她以为的孤立无援,背后一直有人在托底。
“哭啥。”辞渡递来块手帕,是他一直揣在兜里的,带着淡淡的草木香,“你师父在看着呢。”
辞雪接过手帕,擦了擦眼泪,吸了吸鼻子:“我才没哭,是风迷了眼。”
风确实大了起来,吹得乌篷船轻轻摇晃。远处的河岸越来越近,能看到岸边的芦苇荡,白花花的一片,像铺了层雪。
钟表匠站起来,拍了拍辞渡的肩膀:“到了南境,账本的事,就得交给你们了。我这把老骨头,该找个地方修修我的钟表了。”
辞渡点头:“您放心,我们会查清楚的。”
老张把船靠岸,跳板搭在湿漉漉的泥地上。辞雪踩上去时,差点滑倒,辞渡伸手扶了她一把,这次,两人都没松开。
风从河面吹过来,带着芦苇的清香,拂过他们相握的手。远处的天空蓝得透亮,像一块刚洗过的布,连云都飘得慢悠悠的。
“走吧。”辞渡说。
“嗯。”辞雪应着。
两人牵着的手,在风里轻轻晃着,像在说一句没说出口的话——
这路还长,但有你,就不怕。
板车在土路上颠簸,车轴发出“吱呀”的呻吟,像在数着剩下的路程。辞雪裹紧蓝布头巾,偷偷掀开柴火缝往外看——路边的杨树叶子被风吹得哗哗响,几个穿着灰衣的兵卒正靠在歪脖子树下打盹,手里的长枪斜斜杵在地上,枪尖闪着冷光。
“别出声。”辞渡的声音从柴火堆另一侧传来,带着草木的清香。他不知什么时候挪到了她旁边,肩膀轻轻抵着她的胳膊,“过了前面那道桥,就出村子了。”
辞雪“嗯”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布包上的补丁。大婶给的煮鸡蛋还温着,隔着布都能闻到淡淡的蛋香。她悄悄摸出一个,塞给辞渡,自己也捏了一个,蛋壳在掌心滚了滚,暖得让人安心。
汉子在前面赶着车,嘴里哼着跑调的山歌,时不时回头冲柴火堆使个眼色。快到桥头时,打盹的兵卒突然站起来,端着枪拦住去路:“站住!车上拉的啥?”
汉子赶紧陪笑:“老总,就是点柴火,拉去渡口换几个钱,给婆娘扯块布。”
“掀开来看看!”兵卒不耐烦地踢了踢车轮。
辞雪的心猛地提到嗓子眼,攥着鸡蛋的手沁出了汗。辞渡在她耳边极轻地说:“别怕,有我。”话音刚落,就见汉子突然“哎哟”一声捂住肚子,蹲在地上直哼哼:“肚子疼得厉害……老总行行好,让我先去趟茅房……”
兵卒皱着眉骂了句“晦气”,不耐烦地挥挥手:“滚蛋!赶紧走!”
板车刚过桥头,汉子“噌”地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土,冲柴火堆咧嘴笑:“这招百试百灵!”
辞雪松了口气,才发现自己把鸡蛋捏得都快碎了,蛋清顺着指缝流出来,黏糊糊的。辞渡递来块干净的布条,指尖碰到她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又飞快移开,像被烫到似的。
一路无话,直到板车停在渡口的老槐树下。
渡口风大,吹得人头发乱飞。浑浊的河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发出“哗啦”的声响。远处泊着艘乌篷船,船头站着个戴斗笠的老头,正弯腰收拾渔网,见他们过来,抬起头朝汉子点了点头——正是老张。
“到了。”汉子跳下车,把柴火往下卸,“老张,这几位是我亲戚,麻烦你送过对岸去。”
老张打量着他们,目光在辞渡腰间的孤影剑上停了一瞬,没多问,只道:“上来吧,正好顺风顺水。”
钟表匠拍了拍汉子的肩膀:“大恩不言谢,以后有机会,我还来修你的破钟表。”
“叔,您可别来了,安安分分过日子比啥都强。”汉子搓着手,眼圈有点红,“过了河就安全了,里昂的人不敢往南边去。”
辞雪把布包塞给汉子:“婶子给的鸡蛋,还给你们。路上多谢了。”
汉子推回来:“拿着吧!路上吃!到了南边,好好活着!”
上了船,老张撑起篙,乌篷船慢悠悠地往河心漂。辞雪站在船尾,看着汉子和那辆板车越来越小,直到变成个小黑点,才转过身,撞进辞渡的目光里。
“在想啥?”他问,手里把玩着那瓶没喝完的橘子汽水,瓶身上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滴。
“在想……”辞雪望着浑浊的河水,“咱们就这么走了,小卖部的婶子和大哥,会不会受连累?”
“不会。”辞渡望着远处的河岸,“里昂的人要的是账本,找不到人,最多折腾几天就撤了。再说,村里人都护着自家人,他们不敢太过分。”
钟表匠坐在船篷里,正用修表的小镊子摆弄那只怀表,闻言头也不抬:“小子说得对。当年我帮过不少人,这村里的人情,比账本还结实。”
风卷着河水的腥气扑过来,辞雪裹紧了头巾,突然笑了:“刚才你递布条的时候,手好烫。”
辞渡愣了一下,耳尖悄悄红了,把汽水往她手里一塞:“拿着,凉的。”
汽水瓶上的水珠沾在辞雪手背上,凉丝丝的,倒让她想起刚才兵卒拦路时,他抵在她胳膊上的肩膀,带着柴火的糙意,却暖得让人踏实。
老张突然开口:“过了河就是南境,那边不兴里昂那套规矩,你们可以找个镇子落脚。”他顿了顿,补充道,“南境的‘望月镇’有个老中医,姓苏,你们报我的名字,他能帮你们找地方住。”
“多谢张叔。”辞渡拱手道。
“谢啥,”老张笑,“当年我在北边遭难,还是你师父给指的路呢。这叫啥?这叫缘分转圈。”
辞雪眼睛一亮:“张叔认识我师父?”
“认识,咋不认识?”老张撑着篙,声音里带着笑意,“你师父当年可是个美人,一手医术出神入化,就是脾气爆了点,追得里昂的人满山跑……”
“师父她……”辞雪的声音低下去,“她不在了。”
船篷里的钟表匠叹了口气,把怀表揣进怀里:“好人不长命,说的就是她。当年若不是她把账本塞给我,我这条老命早就没了。”
老张沉默了片刻,把篙往水里一插,船稳稳地停在河中央。“她托我给你带句话,”他望着辞雪,目光温和,“说你性子软,但骨头硬,好好走下去,别学她硬碰硬。”
辞雪的眼泪“唰”地掉下来,砸在汽水瓶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原来师父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原来那些她以为的孤立无援,背后一直有人在托底。
“哭啥。”辞渡递来块手帕,是他一直揣在兜里的,带着淡淡的草木香,“你师父在看着呢。”
辞雪接过手帕,擦了擦眼泪,吸了吸鼻子:“我才没哭,是风迷了眼。”
风确实大了起来,吹得乌篷船轻轻摇晃。远处的河岸越来越近,能看到岸边的芦苇荡,白花花的一片,像铺了层雪。
钟表匠站起来,拍了拍辞渡的肩膀:“到了南境,账本的事,就得交给你们了。我这把老骨头,该找个地方修修我的钟表了。”
辞渡点头:“您放心,我们会查清楚的。”
老张把船靠岸,跳板搭在湿漉漉的泥地上。辞雪踩上去时,差点滑倒,辞渡伸手扶了她一把,这次,两人都没松开。
风从河面吹过来,带着芦苇的清香,拂过他们相握的手。远处的天空蓝得透亮,像一块刚洗过的布,连云都飘得慢悠悠的。
“走吧。”辞渡说。
“嗯。”辞雪应着。
两人牵着的手,在风里轻轻晃着,像在说一句没说出口的话——
这路还长,但有你,就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