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虚实星的迷宫,真假的平衡之镜-《阿拉德:辞渡的觉醒》

  第一百一十五章:虚实星的迷宫,真假的平衡之镜

  虚实星的天空一半是闪烁的像素光点,组成流动的虚拟城市虚影,高楼大厦随时变换形状,连太阳都能被“编辑”成方形;另一半则是灰蒙蒙的现实景象,天空飘着油污般的云朵,建筑陈旧斑驳,阳光穿过雾霾后变得微弱无力。地面上,“虚派”的人戴着神经接驳装置,整日躺在营养舱里,在虚拟世界中扮演国王、英雄、富翁,对现实中干裂的嘴唇都懒得动一下;“实派”的人则砸毁了所有电子设备,用最原始的工具耕种狩猎,他们在皮肤上刻满“拒绝虚幻”的图腾,看到带屏幕的东西就用火把烧掉,说“那些光怪陆离的都是魔鬼的诱饵”。

  【系统提示:进入“虚实星”位面,触发“认知混淆”效果(处于虚拟区域时易混淆现实记忆,处于现实区域时易产生对虚拟的极端排斥,对虚实类生物伤害 140%)】

  “这地方……比聚散星的拉扯还让人头晕。”张猛的意志刚掠过虚派的营养舱区,就感觉一股信息流钻进意识——虚拟世界里的龙啸、喝彩、金币碰撞声混在一起,差点让他以为自己真的成了屠龙勇士,“妈的,假的再热闹也是假的,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辞雪的意志快速解析着星球的虚实能量:“虚实星的核心是‘镜像之核’,它本应像两面相对的镜子,虚拟映照现实的需求,现实吸收虚拟的便利,形成‘虚拟服务现实,现实丰富虚拟’的良性互动。但现在,核心被‘沉溺之雾’和‘排斥之墙’双重隔绝:虚派的意识被沉溺之雾包裹,把虚拟当成了全部;实派的认知被排斥之墙封锁,将虚拟视作洪水猛兽。你看那个虚派的女孩,她在虚拟世界里是万众瞩目的歌唱家,现实中却因为长期躺卧导致肌肉萎缩,连抬手都困难,可她接驳装置的屏幕上还在滚动‘再来一首’的弹幕;那个实派的铁匠,他能用锤子打造出锋利的长矛,却拒绝使用温度计,坚持用手试水温,结果每次淬火都掌握不好火候,锻出的兵器十把有九把是歪的,他却骂“那些能测温度的玩意儿都是骗人的”。”

  顺着辞雪的指引,能看到虚派的营养舱大厅里,密密麻麻的舱体闪烁着幽蓝光芒,液体里的人脸上挂着诡异的笑容;实派的村落中,铁匠正举着锤子砸向一个捡来的旧手机,火星四溅中,手机屏幕最后亮了一下,映出他满脸狰狞的倒影。

  艾拉的意志感知着人们内心的迷失:“他们都被困在了自己的执念里——虚派想逃避现实的残缺,躲进虚拟的完美;实派想拒绝虚拟的诱惑,却把自己锁进了现实的刻板。其实虚拟和现实就像水和船,船能载着人航行(虚拟便利),但船离不开水(现实根基);水需要船来发挥价值,可水本身才是生命之源。虚拟能让人体验不曾有的经历,却替代不了现实中拥抱的温度;现实能让人踏实生活,却不必拒绝虚拟带来的效率提升,就像用虚拟地图找路,用现实脚步抵达,两者本就该相辅相成。”

  辞渡的意志“看到”镜像之核的位置——它位于虚实星中央的“临界之城”,这座城市一半是虚拟投影的未来建筑,一半是现实存在的老旧街区,原本中间有一条“转化通道”,能让虚实能量自由流动。但现在,通道被一团灰黑色的“混沌之胶”堵住,胶里缠绕着虚拟数据的碎片和现实物体的残渣,既无法被虚拟吸收,也不能被现实接纳。【“次元解析”:混沌之胶的本质是“认知错位”——虚派把虚拟的“可能性”当成了“真实性”,实派把虚拟的“工具性”当成了“替代性”。要清除混沌之胶,必须唤醒人们的“清醒认知”——明白“虚拟是现实的延伸,不是替代品;现实是虚拟的根基,不是对立面”,就像小说是现实的映照,读小说能丰富情感,但不能替代真实的生活】。

  他指向临界之城边缘一个小小的“修复站”,站长是个独眼的老人,左眼装着简易的虚拟接驳器,能看到虚拟图纸;右眼是真实的肉眼,能观察现实材料。他既用虚拟软件设计机械零件,又亲手用扳手将零件组装成工具,修好的灌溉设备既能通过虚拟终端远程控制,又能在断电时手动操作。有人问他:“你就不怕被两边骂是‘叛徒’?”他笑着晃了晃手里的扳手:“软件画得再准,也得我这双手拧上螺丝才管用;这双手再巧,没图纸也瞎耽误功夫,分那么清干啥?”他的周围,混沌之胶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露出底下的通道石板。

  “这老头是个干实事的!”张猛的意志带着认同,“老子打架前会用虚拟沙盘推演招式(虚拟),真打起来还得靠手里的真斧头(现实),光推演不真打是纸上谈兵,光真打不琢磨也是瞎抡,两样结合着来才靠谱!”

  四人的意志开始行动:

  张猛的意志带着火焰平衡之力,冲进虚派的营养舱区,火焰不烧设备,只灼烧过度沉溺的意识——那个虚拟歌唱家的接驳装置屏幕突然闪过现实画面:她萎缩的双腿、干裂的嘴唇、父母在舱外抹眼泪的样子。虚拟弹幕“再来一首”的字样渐渐模糊,她的手指在舱壁上微微动了一下,喉咙里发出微弱的音节,像是在呼唤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艾拉的意志将生命能量化作“认知之露”,洒在实派的村落里。露水落在铁匠的手臂上,他举着锤子的手停在半空,看着地上被砸坏的手机残骸,突然想起年轻时用旧计算器算账的便利。他皱着眉捡起一块碎片,第一次没把它扔到火里,而是揣进了怀里。

  辞雪的意志构建出“虚实转换桥”,连接起虚拟区域和现实区域。桥上的人既能看到虚拟的可能性(比如用虚拟模型展示作物增产方案),也能触摸到现实的质感(比如亲手种下虚拟方案里的种子)。一个虚派的程序员在桥上看到自己设计的虚拟农场对应着现实中荒芜的土地,红了脸;一个实派的农夫在桥上用虚拟终端操控灌溉,发现比人工浇水均匀得多,眼神亮了。

  辞渡的意志则直奔镜像之核,将光暗双剑的能量化作“清明之光”,照射在混沌之胶上。胶里的虚拟碎片与现实残渣在光芒中分离重组,变成一个个实用的工具——虚拟代码编织成自动播种的程序,现实废铁熔铸成播种机的齿轮。镜像之核重新转动起来,虚拟区域的光点开始投射到现实建筑上,修复陈旧的墙壁;现实的阳光则透过虚拟滤镜,变得温暖而不刺眼,临界之城的转化通道彻底畅通。

  随着虚实转换桥上的人越来越多,认知之露唤醒了更多实派的人,火焰的力量点醒了不少虚派的意识。那个虚拟歌唱家摘下了接驳装置,在康复仪上慢慢练习站立,她说“想在现实中唱一首歌给父母听”;那个实派铁匠用捡来的零件组装了简易熔炉温度计,淬火成功率提高了一倍,他虽然嘴上还骂“这些玩意儿没手感”,却每天都把温度计擦得锃亮。

  修复站的生意越来越好,虚派的人来这里学习将虚拟设计落地,实派的人来这里尝试用虚拟工具提升效率,大家围着老人修好的灌溉设备,讨论着“怎么让虚拟的按钮更顺手,让现实的管道更耐用”,争论里带着实实在在的热情。

  当混沌之胶彻底清除,镜像之核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星球,虚实星的天空不再有明显的像素与雾霾之分,虚拟光点融入现实云层,化作会下雨的“数据云”,既好看又实用;现实的阳光穿过虚拟滤镜,变成能调节强度的“智能光”,既温暖又不灼人。虚派的营养舱被改造成康复中心,人们定时进入虚拟世界放松,更多时间则在现实中散步、交谈;实派的村落里竖起了太阳能屏幕,用来显示天气预报和作物知识,图腾上的“拒绝虚幻”被改成了“善用其力”。

  【系统提示:成功疏通虚实通道,虚实星达成真假平衡,获得“虚实明辨者”称号(能清晰区分虚拟与现实,善用两者优势而不沉溺或排斥)】

  临界之城的转化通道上,人们来来往往,有人用虚拟画板勾勒现实店铺的装修方案,有人拿着现实食材在虚拟教程里学习做菜。老人坐在修复站门口,看着这一切,笑着敲了敲手里的扳手——扳手的金属反光里,映出虚拟世界传来的、为他点赞的虚拟鲜花。

  就在这时,辞渡的意志突然捕捉到一股异常的能量波动。镜像之核投射出的虚实交融影像中,出现了一片从未见过的灰色地带,那里既没有虚拟的光点,也没有现实的质感,只有无数扭曲的人脸在无声嘶吼,像是被强行从虚实两边剥离的意识碎片。更诡异的是,那片灰色地带正在缓慢扩张,所过之处,虚拟的像素和现实的物质都在消融,留下纯粹的虚无。

  “这是什么……”张猛的意志感受到一股比沉溺之雾更阴冷的气息,炎狱战斧的能量不由自主地躁动起来,“假的真的都分不清,还冒出来个不真不假的玩意儿?”

  辞雪的意志快速扫描,屏幕上的数据疯狂跳动,最终定格在一行刺眼的红色警告:【检测到“虚无侵蚀”现象,源头未知,疑似来自虚实星之外的“第三维度”,其能量特性为——吞噬一切虚实存在】。

  艾拉的意志感知到灰色地带中那些嘶吼的意识碎片里,混杂着熟悉的波动——像是他们曾经帮助过的那些位面的能量残留。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它们在……被抹去存在过的痕迹。”

  辞渡的意志望向那片不断扩张的灰色地带,光暗双剑同时发出嗡鸣,剑身上映照出的虚无影像中,隐约浮现出一个模糊的符号,像是由无数断裂的虚实线条缠绕而成。【“次元解析”失败:该能量维度超出当前认知,无法解析其本质】。

  虚实星的平衡刚刚达成,却在平静之下暗藏着足以吞噬一切的虚无。那片灰色地带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存在?所谓的“第三维度”,又与他们守护的平衡法则有着怎样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