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期待-《本宫靠赶集养活了全王朝》

  暮色渐合,青篷马车载着熟睡的秦昭,悄无声息地驶回咸阳宫。

  街市的喧嚣与烟火气被厚重的宫门缓缓隔绝在外,殿宇的肃穆与宁静重新笼罩下来。

  嬴稷将女儿轻轻抱下马车,交给早已等候的乳母嬷嬷,示意她们小心安置。

  他站在原地,目送着女儿被抱向内殿的小小身影,深邃的目光中翻涌着复杂难明的情绪。

  萧皇后安静地站在他身侧,她能感受到丈夫周身散发出的那种不同于往常的、带着某种审视与权衡的沉寂。

  “陛下?”她轻声唤道。

  嬴稷缓缓收回目光,转向皇后,并未直接回应,而是踱步到殿廊下,望着天际最后一抹绛紫色的霞光。良久,他才低沉开口,声音平稳,却字字千钧:

  “皇后,你今日也看到了。昭儿之心,赤诚通透,能见微知着,能体察生民之苦乐。此乃……天赋,亦是异数。”

  萧皇后心中一紧,隐约捕捉到了什么,却不敢深想。

  嬴稷继续道,仿佛在梳理自己的思绪:“朕之皇子,或敦厚有余而锐进不足,或聪颖却失于宽仁,或……皆非能承此大变革之世、开万世之新局者。”

  他顿了顿,声音更沉:“然昭儿不同。她得天所钟,屡献奇物于国大有裨益;她心思灵巧,于算学格物一点即通,常有惊人之见;

  更难得的是,她虽居深宫,却似与宫墙外的烟火人间有着天然的联结,知其冷暖,懂其喜忧,这恰是为君者,最不可或缺,却也最难修得的‘仁心’。”

  “陛下!”萧皇后听到这里,已然明白丈夫心中那惊世骇俗的念头,不由失声,凤眸中满是震惊与忧虑,“昭儿她……终究是女子!且年方十岁,童心未泯,如何能担得起……”

  “朕知道。”嬴稷打断她,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朕并未说即刻便要如何。储位之事,关乎国本,岂能轻议?”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如鹰,看向寝殿的方向,那里有他刚刚度过十岁生辰的女儿。

  “朕只是说,”他一字一顿,清晰地剖白着自己的野望与耐心,

  “若她将来,能一直保有这份赤子仁心,又能习得帝王应有的铁血手腕与乾坤独断;若她之聪慧,能真正化为治国之良策,而非孩童之戏言;若她……能成长到足以让满朝文武、天下百姓都信服的地步。。。”

  他的话语在这里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停顿,夜风吹拂廊下的宫灯,光影在他深邃的眉眼间跳动。

  “那么,这大秦的万里江山,交到她的手中,或许……比交给任何一个人,都更能让朕放心,都更能让这个帝国,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未来。”

  萧皇后屏住呼吸,只觉得丈夫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击在她的心上。

  她从未想过,陛下对昭儿的期许,竟已深远至此!这已远超对一个得宠公主的偏爱。

  “然,”嬴稷话锋一转,语气恢复了帝王的冷静与克制,“这一切,言之过早。她还太小,心性未定,仁心有余而决断不足,需引导,需磨砺,需教导。朕……不会拔苗助长。”

  他的目光重新变得深沉难测:“朕会看着她,引导她。让她多听,多看,多学。让她知晓民生之多艰,亦明白权术之必要。让她接触政务,却不给予压力。至于将来……”

  他微微眯起眼,看向那无垠的、渐渐缀满星子的夜空。

  “要看她自己,能走到哪一步。也要看这天意,究竟如何。”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向书房走去,背影依旧挺拔如山岳,却似乎比往常更多了一份沉重的、关于未来的思量。

  萧皇后独自站在廊下,心中波澜起伏,久久无法平静。她回头望了一眼女儿寝宫的方向,眼中充满了母亲的担忧与一丝难以言喻的骄傲。

  她的昭儿,竟在陛下心中种下了如此惊人的种子。这条通往至高之位的路,遍布鲜花,更暗藏荆棘,她真的能走下去吗?

  萧皇后想的还要多,那天昭儿说的袁天罡的算命先生所说的,怕是开始有迹象了。没想到皇上也有此心思,是啊,女子怎么了,女子未尝不能争一争这个位置。。。

  夜风渐凉,吹动着宫灯的流苏。无人知晓,在这个平凡的深秋夜晚,大秦帝国未来的走向,悄然偏转了一个微妙而惊世骇俗的角度。

  一切,才刚刚开始。而我们的主角秦昭,正抱着她软乎乎的被子,睡得香甜,梦里或许还有糖炒栗子的甜香和市井街头的热闹喧嚣,浑然不知自己已被赋予了怎样沉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