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凤仪殿最深处的暖阁内,烛火跳跃,映照着刘嬷嬷沟壑纵横却异常冷静的脸。
她面前跪着三个瑟瑟发抖的宫人:承乾宫负责洒扫的三等宫女小环,怡景苑看守花房的小太监福顺,以及太医院负责煎药、能时常接近皇帝身边内侍的小药童小豆子。他们都是刘嬷嬷精挑细选出来的“棋子”
背景干净,位置低微,却又能在特定时刻接近目标区域。
刘嬷嬷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渗入骨髓的寒意,在寂静的室内格外清晰:
“都听清楚了?老婆子我不要你们去偷,去抢,更不要你们去害人。” 她浑浊的老眼扫过三人惊恐的脸,“只需在‘恰当’的时候,对‘恰当’的人,说几句‘恰当’的话,你们的差事就算办成了。”
她拿起一盏茶,慢悠悠地用杯盖撇着浮沫,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
“比如,小环啊,你在承乾宫后院扫地时,若遇上相熟的姐妹抱怨差事辛苦,不妨叹口气,小声嘀咕一句:‘唉,咱们这还算好的,就是费点力气。
你是没见着,昨儿夜里我起夜,恍惚听见公主寝殿里有动静,像……像公主在跟谁说话?声音轻轻的,怪渗人的。许是我听岔了?’ 说完,立刻闭嘴,该干嘛干嘛去。”
小环吓得一哆嗦,头埋得更低了。
“福顺,” 刘嬷嬷转向小太监,“怡景苑里花花草草多,公主常去。下次你当值时,若见公主蹲在那儿对着苗儿嘀嘀咕咕,或者突然对着空地方笑,等公主走了,你就跟你旁边的人嘀咕一句:
‘啧啧,公主殿下真是……心善?对着草都能说半天话,还笑呢。到底是小孩子心性,就是……就是瞧着有点……’ 话别说全,留半句,摇摇头走开便是。”
福顺脸色惨白,连连点头。
“小豆子,” 刘嬷嬷最后看向药童,“太医院人多眼杂,消息传得快。你给各宫送药时,耳朵放灵光点。
若听到有人议论公主,你就凑上去,装作好奇又犹豫的样子,小声说:‘哎,你们也听说了?我……我前几日给御前张公公送药,好像隐约听到他跟别人提了一句,说万岁爷前儿问起公主……问公主是不是夜里睡得不安稳,总说些听不懂的梦话?’
记住,就说是‘好像’,‘隐约’!千万别咬死了!说完立刻走,别多留!”
小豆子年纪最小,吓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刘嬷嬷放下茶盏,发出清脆的磕碰声,惊得三人又是一颤。
“事儿办好了,自然有你们的好处。” 她声音陡然转厉,“可若是嘴巴不严,或者办砸了……想想你们宫外的老子娘、兄弟姐妹!老婆子我,有的是法子让他们‘安生’!” 赤裸裸的威胁让三人面无人色。
“滚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刘嬷嬷挥挥手,如同驱赶几只苍蝇。
三人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退了出去。暖阁内重归寂静,刘嬷嬷脸上露出一丝阴冷的笑意。流言,如同最微小的霉菌孢子,已经悄然撒播出去。接下来,就是等待它们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无声地滋生、蔓延。
几天后。
承乾宫后院角落, 几个负责浆洗的低等宫女在井边偷懒。
“哎,你们听说了吗?” 一个宫女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小环说,她夜里好像听见公主在寝殿里跟人说话!就她自己!”
“真的假的?怪吓人的……” 另一个宫女搓了搓手臂。
“嘘!小声点!小环也是听岔了吧?小孩子说梦话不稀奇。”
“可小环说……那声音不像梦话,清清楚楚的,就是听不清说什么……”
几人交换了一个混杂着恐惧和好奇的眼神,噤了声,但眼神里的异样已然种下。
怡景苑花房外,两个小太监在修剪花枝。
“喂,福顺,你昨儿当值看见没?公主又蹲在那儿跟那玉麦苗嘀咕半天,还傻乐呢!”
“看见了看见了!” 福顺立刻接话,眼神闪烁,“你说……公主殿下是不是……太喜欢这些玩意儿了?对着草都能乐成那样?看着是挺……那啥的。” 他含糊地摇摇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另一个太监也皱起眉:“是有点……跟普通孩子不太一样。我老家都说,小孩子要是总对着没人的地方笑,容易招……”
“闭嘴!别胡说!不要命了!” 福顺赶紧打断,但两人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太医院廊下,几个等候取药的宫女太监在闲聊。
“诶,你们知道吗?听说万岁爷都注意到公主说梦话的事了!” 小豆子“恰好”路过,装作不经意地插了一句。
“啊?真的?陛下都知道了?” 众人惊讶。
“我也是……也是隐约听御前的张公公提了一嘴,” 小豆子声音压得极低,眼神躲闪,“好像是说万岁爷问起公主是不是夜里总说些听不懂的怪话……唉,公主金枝玉叶的,可别是……冲撞了什么吧?” 他说完,立刻缩着脖子快步走开了,留下身后一片惊疑不定的议论。
“天啊,连陛下都……”
“我就说公主最近瞧着是有点……不太对劲……”
萧皇贵妃坐在妆台前,锦书正为她卸下钗环。殿内烛火通明,气氛却有些凝滞。
“娘娘,” 锦书动作轻柔,声音却带着忧虑,“这两天……下面有些不太好的风声。”
萧皇贵妃闭着的眼睛缓缓睁开,镜中映出她美丽却难掩疲惫的脸庞:“说。”
锦书斟酌着词句:“是关于公主殿下的……都是些无稽之谈!说什么夜里寝殿有说话声,对着花草自言自语,眼神……不太像孩子……” 她越说声音越低,带着愤懑。
萧皇贵妃的心猛地一沉,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她放在膝上的手瞬间收紧,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来了!皇后果然动手了!而且是最阴毒、最难以辩驳的招数——针对一个孩子天性中那“不一样”的部分!
“源头查了吗?” 她的声音还算平稳,但仔细听,能听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奴婢正在查,但……传话的都是些低等宫人,源头藏得很深,像是……有人精心设计过。” 锦书低声道,“娘娘,这流言用心险恶,一旦传开……”
“本宫知道!” 萧皇贵妃猛地打断她,胸口剧烈起伏了一下。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传令下去,承乾宫、怡景苑所有人,给本宫把嘴巴闭紧!再有妄议公主、传播流言者,无论何人,直接杖毙!不必回禀!”
“是!” 锦书肃然领命。
殿内只剩下萧皇贵妃一人。她看着镜中自己苍白的脸,巨大的恐惧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她不怕皇后明枪暗箭,她只怕……怕皇帝!
怕那些流言钻进皇帝的耳朵里,在他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昭昭的“不一样”,是她最深的秘密,也是最大的软肋。皇帝再宠爱昭昭,能接受一个“异常”到可能被视作“妖异”的女儿吗?
万一他信了……萧皇贵妃不敢想下去,指尖冰凉。
翌日午后,皇帝处理完朝政,心情颇好地想去怡景苑看看他的“宝贝疙瘩”。刚走出御书房,就看到一个小小的、沾着泥点的身影炮弹似的冲了过来。
“父皇!” 秦昭刚从怡景苑“视察”完她的玉米苗回来,小脸兴奋得红扑扑,小手和裙角都沾着新鲜的泥土。
“哎哟!朕的昭墩墩!” 皇帝非但没有嫌弃,反而朗声大笑,一把将脏兮兮的小人儿捞起来举高高,还用下巴上新冒出的胡茬去蹭她的小脸蛋,“瞧瞧这小花猫!又去地里‘滚’了一圈?给父皇寻到什么宝贝了没?”
“父皇痒!” 秦昭咯咯笑着躲闪,小手胡乱挥舞,“我的辣椒苗又长高啦!红彤彤的!陈爷爷说它们可壮实啦!” 她兴奋地比划着。
“好!好!壮实好!” 皇帝抱着她,任由她身上的泥土蹭到自己明黄的龙袍上,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宠溺和纵容,“朕的昭墩墩就是有福气!养的苗儿都精神!” 他抱着女儿,在御前侍立的一众太监宫女面前,毫无顾忌地亲昵着,“走,跟父皇说说,苗儿怎么个壮实法?”
“父皇我跟你说……” 秦昭搂着皇帝的脖子,叽叽喳喳地说开了。
周围的太监宫女们,包括几个听到风声、眼神曾带着一丝探究的人,此刻都低眉顺眼,大气不敢出。皇帝那句响亮的“昭墩墩”,那毫不掩饰的宠爱和亲近,像一道无形的旨意,瞬间击碎了所有刚刚萌芽的、见不得光的流言蜚语。陛下的态度如此鲜明
雨宸公主是陛下的心头肉,是“福气”的象征!那些暗地里的揣测和私语,在帝王的亲昵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甚至……危险。
御前总管太监垂着眼,心中了然:陛下这是……在给公主撑腰呢!他暗暗记下,回头得再敲打敲打那些管不住嘴的。
消息很快传回承乾宫。
锦书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欣喜,低声向萧皇贵妃禀报:“娘娘!陛下今日在御书房外,抱着刚从怡景苑回来、一身是泥的公主,亲热得不得了!大声叫着‘昭墩墩’,还夸公主有福气,养的苗都精神!在场好多人都看见了!”
萧皇贵妃正在抄经静心,闻言手猛地一顿,一滴墨汁滴落在宣纸上,迅速晕染开。她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微弱的、不敢奢望的希望。
“陛下……当真如此?” 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千真万确!御前的小夏子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锦书用力点头。
萧皇贵妃缓缓放下笔,看着纸上那团墨迹,心绪翻腾。陛下没有疏远昭昭!反而更加亲昵!甚至给了“昭墩墩”这样一个充满乡土气息却饱含宠溺的昵称!
这像一道微光,穿透了她心中厚重的恐惧阴云。虽然流言的阴影仍在,皇后的毒计仍在暗处,但皇帝此刻的态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也许……也许陛下并未相信那些鬼话?也许他……还是信任昭昭的?
一丝酸涩的暖意涌上眼眶。她紧紧攥住手帕,将那份翻涌的情绪压下。虽如此,但自古以来帝王猜忌过重,还是要好好筹谋。这
几年来,她不敢让昭昭带回来什么,只让她带自己喜欢的,无关紧要的玩具吃食,不让她带别的,然而孩子太小,带了种子,那也是好事,可怕就怕在帝王心难测,当时她看见昭昭拿出的种子还未做出反应,让皇帝看见了,不然,她也是要好好筹谋一番的。
“唉”,萧贵妃叹了口气看向窗外:“只希望,是好事,不是坏事。”她必须守护好她的昭昭,再不确定的情况下,不能指望一个帝王能有多宽容,现在宽容,以后呢,
万一让孩子换什么长寿的东西,换一些珍贵的东西需要她的孩子付出什么代价她都不知道,现在就很好,能用金银手帕之类的东西换的,有价的东西就很好。
她面前跪着三个瑟瑟发抖的宫人:承乾宫负责洒扫的三等宫女小环,怡景苑看守花房的小太监福顺,以及太医院负责煎药、能时常接近皇帝身边内侍的小药童小豆子。他们都是刘嬷嬷精挑细选出来的“棋子”
背景干净,位置低微,却又能在特定时刻接近目标区域。
刘嬷嬷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渗入骨髓的寒意,在寂静的室内格外清晰:
“都听清楚了?老婆子我不要你们去偷,去抢,更不要你们去害人。” 她浑浊的老眼扫过三人惊恐的脸,“只需在‘恰当’的时候,对‘恰当’的人,说几句‘恰当’的话,你们的差事就算办成了。”
她拿起一盏茶,慢悠悠地用杯盖撇着浮沫,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
“比如,小环啊,你在承乾宫后院扫地时,若遇上相熟的姐妹抱怨差事辛苦,不妨叹口气,小声嘀咕一句:‘唉,咱们这还算好的,就是费点力气。
你是没见着,昨儿夜里我起夜,恍惚听见公主寝殿里有动静,像……像公主在跟谁说话?声音轻轻的,怪渗人的。许是我听岔了?’ 说完,立刻闭嘴,该干嘛干嘛去。”
小环吓得一哆嗦,头埋得更低了。
“福顺,” 刘嬷嬷转向小太监,“怡景苑里花花草草多,公主常去。下次你当值时,若见公主蹲在那儿对着苗儿嘀嘀咕咕,或者突然对着空地方笑,等公主走了,你就跟你旁边的人嘀咕一句:
‘啧啧,公主殿下真是……心善?对着草都能说半天话,还笑呢。到底是小孩子心性,就是……就是瞧着有点……’ 话别说全,留半句,摇摇头走开便是。”
福顺脸色惨白,连连点头。
“小豆子,” 刘嬷嬷最后看向药童,“太医院人多眼杂,消息传得快。你给各宫送药时,耳朵放灵光点。
若听到有人议论公主,你就凑上去,装作好奇又犹豫的样子,小声说:‘哎,你们也听说了?我……我前几日给御前张公公送药,好像隐约听到他跟别人提了一句,说万岁爷前儿问起公主……问公主是不是夜里睡得不安稳,总说些听不懂的梦话?’
记住,就说是‘好像’,‘隐约’!千万别咬死了!说完立刻走,别多留!”
小豆子年纪最小,吓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刘嬷嬷放下茶盏,发出清脆的磕碰声,惊得三人又是一颤。
“事儿办好了,自然有你们的好处。” 她声音陡然转厉,“可若是嘴巴不严,或者办砸了……想想你们宫外的老子娘、兄弟姐妹!老婆子我,有的是法子让他们‘安生’!” 赤裸裸的威胁让三人面无人色。
“滚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刘嬷嬷挥挥手,如同驱赶几只苍蝇。
三人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退了出去。暖阁内重归寂静,刘嬷嬷脸上露出一丝阴冷的笑意。流言,如同最微小的霉菌孢子,已经悄然撒播出去。接下来,就是等待它们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无声地滋生、蔓延。
几天后。
承乾宫后院角落, 几个负责浆洗的低等宫女在井边偷懒。
“哎,你们听说了吗?” 一个宫女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小环说,她夜里好像听见公主在寝殿里跟人说话!就她自己!”
“真的假的?怪吓人的……” 另一个宫女搓了搓手臂。
“嘘!小声点!小环也是听岔了吧?小孩子说梦话不稀奇。”
“可小环说……那声音不像梦话,清清楚楚的,就是听不清说什么……”
几人交换了一个混杂着恐惧和好奇的眼神,噤了声,但眼神里的异样已然种下。
怡景苑花房外,两个小太监在修剪花枝。
“喂,福顺,你昨儿当值看见没?公主又蹲在那儿跟那玉麦苗嘀咕半天,还傻乐呢!”
“看见了看见了!” 福顺立刻接话,眼神闪烁,“你说……公主殿下是不是……太喜欢这些玩意儿了?对着草都能乐成那样?看着是挺……那啥的。” 他含糊地摇摇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另一个太监也皱起眉:“是有点……跟普通孩子不太一样。我老家都说,小孩子要是总对着没人的地方笑,容易招……”
“闭嘴!别胡说!不要命了!” 福顺赶紧打断,但两人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太医院廊下,几个等候取药的宫女太监在闲聊。
“诶,你们知道吗?听说万岁爷都注意到公主说梦话的事了!” 小豆子“恰好”路过,装作不经意地插了一句。
“啊?真的?陛下都知道了?” 众人惊讶。
“我也是……也是隐约听御前的张公公提了一嘴,” 小豆子声音压得极低,眼神躲闪,“好像是说万岁爷问起公主是不是夜里总说些听不懂的怪话……唉,公主金枝玉叶的,可别是……冲撞了什么吧?” 他说完,立刻缩着脖子快步走开了,留下身后一片惊疑不定的议论。
“天啊,连陛下都……”
“我就说公主最近瞧着是有点……不太对劲……”
萧皇贵妃坐在妆台前,锦书正为她卸下钗环。殿内烛火通明,气氛却有些凝滞。
“娘娘,” 锦书动作轻柔,声音却带着忧虑,“这两天……下面有些不太好的风声。”
萧皇贵妃闭着的眼睛缓缓睁开,镜中映出她美丽却难掩疲惫的脸庞:“说。”
锦书斟酌着词句:“是关于公主殿下的……都是些无稽之谈!说什么夜里寝殿有说话声,对着花草自言自语,眼神……不太像孩子……” 她越说声音越低,带着愤懑。
萧皇贵妃的心猛地一沉,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她放在膝上的手瞬间收紧,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来了!皇后果然动手了!而且是最阴毒、最难以辩驳的招数——针对一个孩子天性中那“不一样”的部分!
“源头查了吗?” 她的声音还算平稳,但仔细听,能听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奴婢正在查,但……传话的都是些低等宫人,源头藏得很深,像是……有人精心设计过。” 锦书低声道,“娘娘,这流言用心险恶,一旦传开……”
“本宫知道!” 萧皇贵妃猛地打断她,胸口剧烈起伏了一下。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传令下去,承乾宫、怡景苑所有人,给本宫把嘴巴闭紧!再有妄议公主、传播流言者,无论何人,直接杖毙!不必回禀!”
“是!” 锦书肃然领命。
殿内只剩下萧皇贵妃一人。她看着镜中自己苍白的脸,巨大的恐惧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她不怕皇后明枪暗箭,她只怕……怕皇帝!
怕那些流言钻进皇帝的耳朵里,在他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昭昭的“不一样”,是她最深的秘密,也是最大的软肋。皇帝再宠爱昭昭,能接受一个“异常”到可能被视作“妖异”的女儿吗?
万一他信了……萧皇贵妃不敢想下去,指尖冰凉。
翌日午后,皇帝处理完朝政,心情颇好地想去怡景苑看看他的“宝贝疙瘩”。刚走出御书房,就看到一个小小的、沾着泥点的身影炮弹似的冲了过来。
“父皇!” 秦昭刚从怡景苑“视察”完她的玉米苗回来,小脸兴奋得红扑扑,小手和裙角都沾着新鲜的泥土。
“哎哟!朕的昭墩墩!” 皇帝非但没有嫌弃,反而朗声大笑,一把将脏兮兮的小人儿捞起来举高高,还用下巴上新冒出的胡茬去蹭她的小脸蛋,“瞧瞧这小花猫!又去地里‘滚’了一圈?给父皇寻到什么宝贝了没?”
“父皇痒!” 秦昭咯咯笑着躲闪,小手胡乱挥舞,“我的辣椒苗又长高啦!红彤彤的!陈爷爷说它们可壮实啦!” 她兴奋地比划着。
“好!好!壮实好!” 皇帝抱着她,任由她身上的泥土蹭到自己明黄的龙袍上,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宠溺和纵容,“朕的昭墩墩就是有福气!养的苗儿都精神!” 他抱着女儿,在御前侍立的一众太监宫女面前,毫无顾忌地亲昵着,“走,跟父皇说说,苗儿怎么个壮实法?”
“父皇我跟你说……” 秦昭搂着皇帝的脖子,叽叽喳喳地说开了。
周围的太监宫女们,包括几个听到风声、眼神曾带着一丝探究的人,此刻都低眉顺眼,大气不敢出。皇帝那句响亮的“昭墩墩”,那毫不掩饰的宠爱和亲近,像一道无形的旨意,瞬间击碎了所有刚刚萌芽的、见不得光的流言蜚语。陛下的态度如此鲜明
雨宸公主是陛下的心头肉,是“福气”的象征!那些暗地里的揣测和私语,在帝王的亲昵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甚至……危险。
御前总管太监垂着眼,心中了然:陛下这是……在给公主撑腰呢!他暗暗记下,回头得再敲打敲打那些管不住嘴的。
消息很快传回承乾宫。
锦书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欣喜,低声向萧皇贵妃禀报:“娘娘!陛下今日在御书房外,抱着刚从怡景苑回来、一身是泥的公主,亲热得不得了!大声叫着‘昭墩墩’,还夸公主有福气,养的苗都精神!在场好多人都看见了!”
萧皇贵妃正在抄经静心,闻言手猛地一顿,一滴墨汁滴落在宣纸上,迅速晕染开。她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微弱的、不敢奢望的希望。
“陛下……当真如此?” 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千真万确!御前的小夏子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锦书用力点头。
萧皇贵妃缓缓放下笔,看着纸上那团墨迹,心绪翻腾。陛下没有疏远昭昭!反而更加亲昵!甚至给了“昭墩墩”这样一个充满乡土气息却饱含宠溺的昵称!
这像一道微光,穿透了她心中厚重的恐惧阴云。虽然流言的阴影仍在,皇后的毒计仍在暗处,但皇帝此刻的态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也许……也许陛下并未相信那些鬼话?也许他……还是信任昭昭的?
一丝酸涩的暖意涌上眼眶。她紧紧攥住手帕,将那份翻涌的情绪压下。虽如此,但自古以来帝王猜忌过重,还是要好好筹谋。这
几年来,她不敢让昭昭带回来什么,只让她带自己喜欢的,无关紧要的玩具吃食,不让她带别的,然而孩子太小,带了种子,那也是好事,可怕就怕在帝王心难测,当时她看见昭昭拿出的种子还未做出反应,让皇帝看见了,不然,她也是要好好筹谋一番的。
“唉”,萧贵妃叹了口气看向窗外:“只希望,是好事,不是坏事。”她必须守护好她的昭昭,再不确定的情况下,不能指望一个帝王能有多宽容,现在宽容,以后呢,
万一让孩子换什么长寿的东西,换一些珍贵的东西需要她的孩子付出什么代价她都不知道,现在就很好,能用金银手帕之类的东西换的,有价的东西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