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鸿雁传书”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王府高耸的院墙,在青石板上投下长长的、斑驳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夏日特有的慵懒和静谧,与上午大厨房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一些细微的、不为人知的暗流,正沿着既定的轨迹,悄然涌动。
来喜确实对春纤上了心。那份情愫,如同春日墙角悄然探头的绿芽,微弱,却带着不容忽视的生机。它始于一个月前那次算不上惊险却足够难忘的意外。
那日,春纤捧着刚完工、需即刻送往王妃正院检视的绣屏样子,小心翼翼地走在连接内外院的抄手游廊下。绣屏用锦缎包裹,但仍能看出其上的海棠春睡图精致非凡。恰在此时,一个刚入府不久、毛手毛脚的小太监,抱着一尊尺许高的青玉雕花插屏,从斜刺里急匆匆冲出,许是脚下绊了一下,整个人直直朝春纤撞来!
春纤惊呼一声,眼看那沉重的插屏就要砸到绣屏上,自己也因惊吓而重心不稳向后倒去。电光火石间,一只结实有力的手臂猛地从旁伸出,稳稳托住了即将坠地的青玉插屏,另一只手则及时扶住了春纤单薄的肩膀。
“小心!”
春纤惊魂未定,抬头便撞进一双带着急切和关切的眼眸里。那是来喜。他刚从外头采买回来,额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黝黑的脸上因紧张和用力而泛着红晕。少年的手掌温热,透过薄薄的夏衣,传递来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空气中,除了她自己的心悸,似乎还混杂了他身上淡淡的皂角清香,以及一丝从市集带回的、阳光与尘土的气息。
“没……没事吧?春纤姑娘?”来喜的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紧张,扶着她肩膀的手像被烫到般迅速收回,耳根子瞬间红透。
春纤的脸也“腾”地一下红了个彻底,慌忙站直身子,低下头,声如蚊蚋:“没……没事,多谢来喜哥。” 心却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
“没……没事就好。”来喜挠了挠后脑勺,憨憨地笑了,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这……这屏风我帮你送过去吧,看着挺沉。”
那之后,有些东西就变得不一样了。春纤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留意关于来喜的消息。她会从厨房喜鹊叽叽喳喳的闲聊中,捕捉到“来喜哥今天又帮管事清点仓库到很晚”、“来喜哥买的菜最新鲜”之类的只言片语;她会在人群中,下意识地寻找那个穿着青布短褂、身影矫健的少年。而那份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伸出的援手,那双清澈关切的眼眸,就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
来喜亦然。那次“英雄救美”后,春纤那受惊小鹿般的眼神、白皙脸颊上飞起的红霞,以及她身上那股不同于厨房油烟、带着丝线清香的恬静气质,都深深印在了他心里。他开始找各种蹩脚的理由,在可能遇到春纤的路径附近徘徊。他知道自己身份低微,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想远远看一眼,或者,能说上一句话就好。
然而,王府规矩森严,内外院仆役界限分明,若无正经差事,不得随意走动。这份悄然滋生的情愫,注定只能在地下悄悄流淌。于是,一种隐秘的、“地下工作”式的“交往”应运而生。来喜负责外院采买,这便是他最大的“优势”。他会在外出时,用省下来的、微薄的月钱,偷偷买一些不值钱却心意十足的小玩意儿:一支时兴的、染成淡粉色的绒花;一盒廉价的、带着桂花香气的胭脂;或者,只是一包甜得腻人的麦芽糖。然后,他需要寻找可靠的“信使”。
最初,他尝试过托付给偶尔需要进出内院递送物品的小太监,但风险太大,且容易被盘问。后来,他将目标锁定在了厨房那个机灵又热心的小丫头喜鹊身上。喜鹊常需要往各院送点心或食材,进出内院相对方便,更重要的是,她年纪小,不太引人注意,而且,她似乎很乐意帮这个忙。
这日午后,来喜瞅准了一个机会。他打听到柳嫂子被账房叫去核对一批新进绸缎的用度,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他怀里揣着一样“宝贝”——一本他在旧书摊上淘来的、几乎全新的民间话本子。书皮是粗糙的蓝布,上面用墨笔写着《玉娇梨》三个字。他听铺子里的伙计说,这里面讲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可动人了,小姐们儿都爱看。他想,春纤识字,又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王府高耸的院墙,在青石板上投下长长的、斑驳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夏日特有的慵懒和静谧,与上午大厨房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一些细微的、不为人知的暗流,正沿着既定的轨迹,悄然涌动。
来喜确实对春纤上了心。那份情愫,如同春日墙角悄然探头的绿芽,微弱,却带着不容忽视的生机。它始于一个月前那次算不上惊险却足够难忘的意外。
那日,春纤捧着刚完工、需即刻送往王妃正院检视的绣屏样子,小心翼翼地走在连接内外院的抄手游廊下。绣屏用锦缎包裹,但仍能看出其上的海棠春睡图精致非凡。恰在此时,一个刚入府不久、毛手毛脚的小太监,抱着一尊尺许高的青玉雕花插屏,从斜刺里急匆匆冲出,许是脚下绊了一下,整个人直直朝春纤撞来!
春纤惊呼一声,眼看那沉重的插屏就要砸到绣屏上,自己也因惊吓而重心不稳向后倒去。电光火石间,一只结实有力的手臂猛地从旁伸出,稳稳托住了即将坠地的青玉插屏,另一只手则及时扶住了春纤单薄的肩膀。
“小心!”
春纤惊魂未定,抬头便撞进一双带着急切和关切的眼眸里。那是来喜。他刚从外头采买回来,额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黝黑的脸上因紧张和用力而泛着红晕。少年的手掌温热,透过薄薄的夏衣,传递来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空气中,除了她自己的心悸,似乎还混杂了他身上淡淡的皂角清香,以及一丝从市集带回的、阳光与尘土的气息。
“没……没事吧?春纤姑娘?”来喜的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紧张,扶着她肩膀的手像被烫到般迅速收回,耳根子瞬间红透。
春纤的脸也“腾”地一下红了个彻底,慌忙站直身子,低下头,声如蚊蚋:“没……没事,多谢来喜哥。” 心却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
“没……没事就好。”来喜挠了挠后脑勺,憨憨地笑了,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这……这屏风我帮你送过去吧,看着挺沉。”
那之后,有些东西就变得不一样了。春纤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留意关于来喜的消息。她会从厨房喜鹊叽叽喳喳的闲聊中,捕捉到“来喜哥今天又帮管事清点仓库到很晚”、“来喜哥买的菜最新鲜”之类的只言片语;她会在人群中,下意识地寻找那个穿着青布短褂、身影矫健的少年。而那份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伸出的援手,那双清澈关切的眼眸,就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
来喜亦然。那次“英雄救美”后,春纤那受惊小鹿般的眼神、白皙脸颊上飞起的红霞,以及她身上那股不同于厨房油烟、带着丝线清香的恬静气质,都深深印在了他心里。他开始找各种蹩脚的理由,在可能遇到春纤的路径附近徘徊。他知道自己身份低微,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想远远看一眼,或者,能说上一句话就好。
然而,王府规矩森严,内外院仆役界限分明,若无正经差事,不得随意走动。这份悄然滋生的情愫,注定只能在地下悄悄流淌。于是,一种隐秘的、“地下工作”式的“交往”应运而生。来喜负责外院采买,这便是他最大的“优势”。他会在外出时,用省下来的、微薄的月钱,偷偷买一些不值钱却心意十足的小玩意儿:一支时兴的、染成淡粉色的绒花;一盒廉价的、带着桂花香气的胭脂;或者,只是一包甜得腻人的麦芽糖。然后,他需要寻找可靠的“信使”。
最初,他尝试过托付给偶尔需要进出内院递送物品的小太监,但风险太大,且容易被盘问。后来,他将目标锁定在了厨房那个机灵又热心的小丫头喜鹊身上。喜鹊常需要往各院送点心或食材,进出内院相对方便,更重要的是,她年纪小,不太引人注意,而且,她似乎很乐意帮这个忙。
这日午后,来喜瞅准了一个机会。他打听到柳嫂子被账房叫去核对一批新进绸缎的用度,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他怀里揣着一样“宝贝”——一本他在旧书摊上淘来的、几乎全新的民间话本子。书皮是粗糙的蓝布,上面用墨笔写着《玉娇梨》三个字。他听铺子里的伙计说,这里面讲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可动人了,小姐们儿都爱看。他想,春纤识字,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