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千金市骨聚名师-《潇湘自立传》

  千金市骨聚名师

  “毓秀英才馆”门庭若市的盛况,只是沈云容计划的第一步。她深知,若要真正站稳脚跟,在与“金陵女子义学”的隐形竞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乃至引起那位王爷的“真正关注”,光有奢华的园舍和趋之若鹜的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核心在于“师资”——她必须网罗到一批真正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足以让整个江南文坛都为之侧目的名师。

  为此,她再次展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力与魄力。如果说招收学生是展示吸引力,那么聘请老师,则是一场真金白银、没有硝烟的战争。

  行动:悄无声息,却雷霆万钧。

  沈云容并未大张旗鼓地张贴招贤榜,而是通过沈忠经营的隐秘人脉,锁定了几位在江南乃至全国都极具声望的目标人物。她采取的,是直接、高效且令人无法拒绝的“金元攻势”。

  目标一:致仕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周文渊老先生。

  周老学士年过七旬,德高望重,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因年事已高致仕还乡,在金陵养老,平日深居简出,等闲人物请不动。无数书院想聘其为山长,皆被婉拒。

  沈云容亲自修书一封,遣沈忠秘密送至周府。信中,她先以晚辈身份极尽谦恭,盛赞老学士学问人品,随后笔锋一转,阐明自己创办“毓秀馆”旨在“延续世家文脉,培养闺阁栋梁”的“宏愿”(巧妙地将自己与清流世家绑定)。最后,附上一张堪称天价的“束修”银票,并承诺:不需老学士每日授课,只需每月来馆中讲学两次,每次一个时辰;馆内将专设“文渊阁”作为老学士休憩、藏书之用;一应待遇比照致仕一品大员规格。

  当沈忠将回函带回时,沈云容正在书房临帖。她穿着一身便于书写的月白细布襦裙,未施粉黛,墨画在一旁安静磨墨。展开周老学士的回信(虽未明确答应,但语气已大为松动,表示“可酌情一观”),沈云容嘴角微微上扬,对墨画吩咐道:“将东园那处临水最静的小楼收拾出来,按江南园林极致雅致的方向布置,匾额就题‘文渊阁’,请最好的匠人,用紫檀木。” 语气平淡,却掷地有声。她知道,这位学问界的泰山北斗,已被她的“诚意”(主要是金钱和尊重)打动。

  目标二:宫中退休的首席女官,苏嬷嬷。

  苏嬷嬷在宫中侍奉过两朝太后,精通宫廷礼仪、规矩乃至人事往来之道,是无数高门渴望聘请来教导女儿的人物。但她眼光极高,等闲人家请不动。

  沈云容这次亲自出面,在金陵最好的酒楼“醉仙居”顶楼雅间设宴。她今日的打扮格外庄重,一身绛紫色缠枝莲纹宫缎长衣,发髻梳得一丝不苟,戴了整套点翠头面,气势上丝毫不输诰命夫人。她并未过多寒暄,直接开门见山:

  “苏嬷嬷,毓秀馆欲请嬷嬷为‘仪轨总监’,总揽馆中所有女子礼仪教养事宜。束修方面,”她轻轻推过一个锦盒,里面是郊外一座百亩良田的地契和一把精致的黄铜钥匙(代表城内一处旺铺),“这只是第一年的心意。此外,馆内弟子他日若有机会入选宫廷,或嫁入宗室高门,皆算嬷嬷门下之功,毓秀馆另有重谢。”

  苏嬷嬷看着眼前年轻却气场强大的“苏娘子”,又瞥了一眼那分量十足的“心意”,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娘子如此看重老身,老身……愿效绵薄之力。” 沈云容这一手,不仅给了眼前的重利,更许下了长远的人情和声望,由不得苏嬷嬷不动心。

  目标三:江南着名的才女、画家,已故丹青妙手崔白后的唯一女弟子,梅如雪先生。

  梅先生性情孤高,淡泊名利,寻常金银难以打动。

  沈云容投其所好。她打听到梅先生酷爱收藏古琴,尤其痴迷唐代名琴“九霄环佩”的遗韵。她便不惜重金,辗转购得一张宋人仿制的“九霄环佩”琴,虽非真品,但音色、形制皆属顶级,更难得的是琴身有历代藏家的题跋,极具收藏价值。她将古琴连同自己亲笔所书、言辞恳切的邀约信一并送上,信中只字不提束修,只言“慕先生雅艺,愿馆中弟子有幸得聆清音,沾染雅气”。

  当梅先生看到那张古琴时,眼中闪过了惊叹之色。她抚摸着冰凉的琴弦,终于缓缓点头:“苏娘子有心了。教授女弟子绘画音律,亦是雅事。”

  结果与影响:

  短短半月之内,“毓秀英才馆”已悄然汇聚了周学士、苏嬷嬷、梅先生这三位在经史、礼仪、艺术领域的顶尖人物!消息不胫而走,顿时在金陵引起了比之前招生更大的轰动!

  官宦富商们彻底沸腾了!能请动这三位中的任何一位都已极难,而“苏娘子”竟能同时请动三位!这已不仅仅是财力的问题,更透露出其背后深不可测的人脉和能量!“毓秀英才馆”的地位被瞬间拔高到了一个令人仰视的高度,报名者几乎挤破了门槛,束修也水涨船高,但无人抱怨,反而觉得物超所值。

  沈云容的内心与形象:

  站在修缮一新、即将迎来名师开讲的毓秀馆最高点,沈云容俯瞰着下方井然有序的仆役和陆续到来的、神色兴奋又带着敬畏的夫人小姐们。她今日穿着一身象征胜利的暗红色宝相花缂丝长衣,发髻上的金凤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心里活动: “老师、嬷嬷、先生……这世上哪有真正请不动的人?不过看你的筹码够不够重,你的方法够不够巧罢了。水溶,你支持义学,可能请来周学士这般人物?林黛玉,你才华横溢,可能让苏嬷嬷甘心为你教导弟子?我用真金白银、用人情世故、用投其所好,堆砌出的这座毓秀馆,就是摆在你们面前最现实、最强大的壁垒。我看你们那所谓的‘理想’,能支撑到几时!”

  她脸上没有明显的得意,只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冷静。但这冷静之下,是汹涌的暗流。她知道,自己已经把台子搭得极高,戏也唱得极响。现在,她几乎可以肯定,对面“听涛小筑”里的那个人,无论如何,也该有所耳闻,有所动作了。

  她就像一位耐心极好的钓者,已经抛下了最香最美的饵,静待那条最大的鱼,忍不住好奇,前来咬钩。江南的这盘棋,因为她沈云容不计成本的落子,局势已变得愈发诡谲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