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重整故园启新章-《潇湘自立传》

  重整故园启新章

  在 北静王 提供的 小院 安顿下来 的 头几日,林黛玉 并未 急于 外出 奔波。她 深知 “欲速则不达” 的 道理,尤其 是 筹建 “芷兰清舍” 这样 一件 需要 长远 规划 的 大事。她 需要 时间 来 适应 宫外 的 生活,理清 思绪,同时 也让 紫鹃 和 雪雁 彻底 放松下来,熟悉 环境。

  这几日,她 的 生活 过得 简单 而 规律。每日 清晨 起身,在 院中 那棵 桂花树 下 练习 一会儿 舒缓的 导引术,感受着 清晨 湿润 的 空气 和 逐渐 苏醒的 鸟鸣。早膳 通常 是 清粥 小菜,由 紫鹃 或 老嬷嬷 亲手 烹制,虽 简单,却 吃得 格外 香甜。上午 时分,她 会 坐在 书案前,铺开 纸笔,开始 梳理 筹建 清舍 的 初步 构想。她 并不 急于 动笔 写 具体的 章程,而是 先 将自己 心中 对 “芷兰清舍” 的 期望 一一 罗列 出来:它 应该 是 一个 怎样的 地方?具备 哪些 功能?招收 什么样 的 女子?教授 哪些 内容?如何 维持 运转?每一个 问题,她都 反复 斟酌,在 纸上 写写画画,时而 凝眉 沉思,时而 豁然开朗。

  午后,她 会 小憩 片刻,或 翻阅 一些 从 宫中 带出来的、关于 女教、医理、园艺 的 书籍,为 未来 的 教学 内容 寻找 灵感 和 依据。傍晚 时分,则 是 雷打不动的 散步 时间。她 会 带着 紫鹃 和 雪雁,走出 小院,在 附近 幽静的 巷弄 里 慢慢 行走,观察 市井 生活,也 让 自己 的 身心 彻底 融入 这 片 新 环境。

  她 的 衣着 依旧 以 素雅 为主,但 比 在 宫中 时 更多了 几分 随意。家常 时,可能 就是 一件 半旧的 玉色 绫缎 襦裙,头发 松松 绾个 纂儿,插一支 简单的 木簪。只有 需要 出门 办事 时,她 才会 换上 那身 代表 县主 身份的 常服,略施 薄粉,以 示 郑重。首饰 更是 精简 到了 极致,除了 那对 翡翠 耳坠 和 羊脂 玉簪 几乎 从不 离身外,其他 华贵 的 钗环 都 被 她 仔细 收了起来。她 在 有意识 地 褪去 宫廷 的 印记,回归 一种 更 本真、更** 贴近 生活 的 状态。

  如此 过了 七八日,黛玉 觉得 身心 都已 调整 到位,对 京城 西城 这一带 的 环境 也 有了 大致 的 了解。她 知道,是 时候 开始 第一步 的 实际行动了。而 这 第一步,便是 要 理清 自己 名下 最 重要 的 产业——扬州** 的 林家 老宅。

  这日 上午,用 过 早膳,黛玉 将 紫鹃 和 雪雁 叫到 跟前。她 的神色 比 往日 多了 几分 郑重。

  “紫鹃,雪雁,” 她 开口道,“我们 在此 已 安顿 下来,接下来,该 着手 ‘芷兰清舍’ 的 正事了。”**

  两个 丫头 闻言,立刻 挺直了 腰板,脸上 露出 认真 的 神色。“小姐 有何 吩咐?”** 紫鹃 问道。

  “清舍 的 选址,我 思虑再三,还是 觉得 扬州 的 老宅 最为 合适。” 黛玉 缓缓 道,“那里 是 父亲 母亲 生活过的 地方,也是 我的 根。环境 清幽,宅院 也 足够 宽敞,改建成 清舍 基础 很好。而且 … 扬州 文风 鼎盛,对 女子 读书 也 相对 开明 一些。”**

  “小姐 思虑得 是。” 紫鹃 点头 赞同,“只是 … 扬州 路途 遥远,咱们 如何 打理 呢?”**

  “这正是 我要 说的。” 黛玉 从 书案上 拿起 一封信,“我 已经 修书 一封,准备 派人 快马 送往 扬州,交给 族兄 林砚 二哥。”

  她 顿了顿,继续 解释道:“信中,我 请 二哥 代为 出面,先行 清点 老宅 目前 的 状况。宅子 多年 无人 居住,想必 需要 大肆 修缮 一番。请 他 帮忙 寻访 可靠 的 工匠,估算 修缮 的 费用 和 工期。同时,也 要 查清 宅子 周边 的 地界 情况,看看 是否 有 可能 扩充 园地,以便 将来 容纳 更多 的 学生。”**

  “小姐 想得 真周到!”** 雪雁 钦佩地 说道。

  “此外,” 黛玉 的 目光 变得 有些 深邃,“我还 要 请 二哥 暗中 查访 一件事。”

  “何事?”** 紫鹃 问道。

  “查访 当年 我 离开 扬州 后,老宅 的 看守 仆人 以及 附近 的 邻里。” 黛玉 的 声音 低沉 下来,“我 总 觉得,父亲 去世 后,老宅 中 可能 还 留有 一些 … 母亲 的 旧物,或者 一些 与 父亲 官场 往来 的 文书 笔记。这些 东西,或许 对 外人 无用,但 对 我 而言,却 是 无比 珍贵 的 记忆。我 担心 这些年 无人 看管,会被 下人 或 外人 觊觎、变卖 或 毁弃。”**

  说到 这里,她 的 眼中 闪过一丝 不易察觉的 忧虑 和 痛惜。父母 早亡,留给 她 的 实物 念想 本 就 不多,老宅 是 承载 了 她 童年 短暂 欢乐 的 地方,她 不希望 那里 的 一草一木、一纸一笺 受到 任何 损害。

  紫鹃 和 雪雁 闻言,神色 也 黯然 下来。她们 自然 明白 小姐 对 父母 的 深厚 感情。

  “小姐 放心,” 紫鹃 坚定地 说道,“林砚 二爷 办事 稳妥,一定 会 仔细 查访,保护好 老宅 的。”

  “嗯。” 黛玉 点了点头,将 信 递给 紫鹃,“这 封信,你 去找 李嬷嬷 的 儿子,他 常 在外 跑动,认识 可靠的 信客。务必 要 找 稳妥 的 人,快马 加鞭 送去 扬州,路上 不能 有 任何 闪失。”

  “是,小姐!” 紫鹃 郑重地 接过 信,贴身** 收好。

  “另外,” 黛玉 又 从 抽屉里 取出 一个 小巧的 锦盒,打开 后,里面 是 几锭 银子 和 一些 散碎 银两,“这里 是 五十两 银子,作为 前期 的 费用。一并 交给 信客 带去 给 二哥。请他 先 用于 打点、雇人 清查 等 开销。若 不够,再 来信 告知。”

  安排 完 这 最重要 的 一件事,黛玉 轻轻 舒了 一口气,但 眉头 却 并未 完全 舒展。她 知道,这 只是 万里长征 的 第一步。修缮 宅院、招募 学生、聘请 教师、制定 规章 … 后面 还有 无数 繁琐 的 事情 等着 她。而且,所有 这些,都 需要 大量 的 资金。她 虽然 有 皇后 赏赐的 体己 和 自己 积攒的 俸禄,但 要 支撑 一个 长期 运行的 清舍,恐怕 还是 捉襟见肘。她 必须 精打细算,甚至 … 需要 想办法 开辟 一些 稳定的 收入 来源。

  “小姐,您 也别 太 劳神了。” 雪雁 见 她 眉宇间 有 倦色,心疼地 劝道,“事情 总要 一件一件 地 办。”

  “我知道。” 黛玉 笑了笑,端起 手边 已经 微凉的 茶水,轻轻 呷了一口,“只是 … 开弓 没有 回头箭。既然 决定了 要做,就 必须 全力以赴。”**

  她 放下 茶杯,目光 再次 投向 窗外。院中 那棵 桂花树 上,仍有 零星 的 花朵 在 绽放,香气 不如 初开时 浓烈,却 多了一份 悠远 的 韵味。她 想起 母亲 生前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