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知音与琴-《我在异世修儒道》

  苏文渊的心猛地被这股琴音狠狠地冲击了一下!

  他的脑海中冒出原主那份未竟的冤屈,那份无声的……悲凉。

  他也想起了前世,那些故去的亲友,那个再也无法回到的温暖的家。

  他——想家了。

  他的道心开始剧烈地震颤起来!

  那股他刚从心魔之劫中淬炼而出的浩然正气,在这琴音面前竟显得有些……无力!

  因为这不是邪术,不是攻击。

  这是纯粹的……情感。

  是最高明的琴道!以情入道,以道化音,直击人内心最柔软、也最脆弱的地方!

  “不对!”

  苏文渊的脑海中,一道灵光猛地闪过!

  他想起了那位机关大师的残魂!

  想起了他那支,饱含着百年执念的……桃花簪!

  那支簪子不就是用来……养魂的吗?

  而那位机关大师最终明悟,自己以放下遗憾的道才得以真正解脱!

  他明白这琴音中,蕴含的并非邪恶。

  而是一种与机关大师相似的,困于过去的……执念!

  一种强大到,足以让她这位化神境的强者都无法自拔的……心魔!

  他没有去抗拒那琴音。

  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他调动起自己刚刚稳固的正心道心,以及那颗在无垢之城学会的……共情之心!

  他的浩然正气不再是单纯的防御。

  而是化作了一缕缕最温柔的……春风!

  他没有去驱散那琴音中的思念。

  而是用自己的心,去聆听,去感受,去……陪伴。

  他想起了那篇他为自己,也为这个世界,所创的……《无垢清心咒》!

  虽然那只是一部尚未完成的经文。

  但其核心的道却与此刻这琴音中的思念,有着某种奇特的……共鸣!

  他没有吟诵出声。

  只是在自己的心中,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地诵念着……

  那充满了慈悲与智慧的经文!

  那股从他体内散发出的,充满了包容与慈悲的浩然正气,如同温暖的阳光瞬间便将周围那些被琴音拉入思念深渊的听众,给……笼罩了!

  那些原本痛苦挣扎的人,脸上的神色渐渐地变得平和起来。

  他们依旧在思念。

  但那份思念却不再是无尽的痛苦,而是多了一丝……温暖与释然。

  他们依旧在遗憾。

  但那份遗憾却不再是无法挣脱的枷锁,而是多了一丝……接受与放下。

  ……

  舞台之上。

  知音姑娘的琴音猛地顿了一下!

  她那双一直紧闭的眼眸瞬间睁开了。

  她难以置信地看向台下,那个正静静地盘膝而坐,身上散发着温暖白光的青衫少年。

  她的琴音中蕴含着她百年来,对故土,对家乡,对远方那片无尽星空的……思念!

  这股思念,早已与她的琴道融为一体!

  从未有人能如此轻易地,便与她达到共鸣!

  更惊讶的是,她能感觉到,那股从苏文渊身上散发出的儒家正气,并没有试图破她的琴音。

  它只是在……度她!

  度她那份困扰了她百年的……执念!

  知音姑娘死死地盯着苏文渊。

  她的眼中充满了震惊,充满了困惑,更充满了……好奇!

  她没有再继续弹奏。

  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古琴。

  对着苏文渊的方向,深深地躬身一礼。

  在所有人那充满了不解与震惊的目光中。

  知音姑娘做出了一个她从未有过的举动。

  她开口了。

  声音清冷,却又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颤抖。

  “公子,可否……”

  “为妾身,再……续一曲?”

  知音姑娘的这一句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整个红袖招的大堂之内,激起了千层浪!

  “什么?!”

  “知音姑娘……竟然主动邀请一个男子,为她续曲。”

  “我没听错吧?这……这可是从未有过之事啊!”

  大堂之内,所有的文人雅士,都用一种充满了震惊、嫉妒,甚至……敌意的目光,聚焦在了那个依旧盘膝而坐的青衫少年身上。

  他们无法理解,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书生,究竟有何德何能,能得到这位,连州牧大人都以礼相待的知音姑娘,如此青睐?

  一旁的林子瞻,也早已被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给惊得目瞪口呆。

  他只是想带自己的两个好友,来此见见世面。

  却不想自己的好友,竟直接成了世面本身!

  唯有郑修远看着那个在万众瞩目之下,依旧神情平静的苏文渊,眼中闪过了一丝了然的苦笑。

  他知道,这个家伙无论走到哪里,似乎都注定是无法……低调的。

  ……

  舞台之上。

  知音姑娘依旧保持着躬身行礼的姿态。

  她的目光穿过人群,穿过灯火,牢牢地锁定在苏文渊的身上。

  那眼神中没有了之前的清冷,只有一种近乎于求道的……恳切!

  她知道自己的心病,被眼前这个少年看穿了。

  对方身上那股充满了慈悲与智慧的浩然正气,或许是她摆脱百年心魔的……唯一希望!

  苏文渊缓缓地站起了身。

  他没有去看周围那些,充满了敌意的目光。

  他静静的与舞台上那位神秘的女子对视着。

  他从她的眼中,读出了与那位机关大师如出一辙的……孤独。

  一种身处繁华,却心在天涯的……孤独。

  他无法拒绝。

  他对着知音姑娘,遥遥一揖还了一礼。

  “姑娘琴音,如听天籁,已臻化境。”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苏某不才,不敢言续曲,只愿以一首小词应和姑娘之心境,以报……知音之恩。”

  说完,他便不再多言。

  缓缓地走到了大堂中央,那片早已备好的,供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巨大书案之前。

  唐家的管事,早已在此为他备好了最顶级的文房四宝。

  苏文渊拿起那支由紫毫制成的毛笔。

  饱蘸浓墨。

  整个大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

  他们都想看看,这个能让知音姑娘都为之折腰的少年,究竟能写出何等……惊世骇俗的作品!

  苏文渊,提笔,悬腕。

  他的脑海中,记忆宫殿里无数关于月,关于思念,关于离别与豁达的诗词,如江河般奔流不息。

  最终定格在了那位同样姓苏的,豪放派大词人的……巅峰之作上!

  他知道唯有这首词,其意境之高远,其哲思之深邃,其情感之博大,才足以回应,也足以……开解眼前这位,被思念困扰了百年的……孤独琴者!

  他落笔!

  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一行行,充满了飘逸与力量感的字迹,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