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城市却依旧喧嚣。顾言琛公寓的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光线柔和的落地灯,在深色的胡桃木书桌和铺陈其上的大量文件上,投下一圈温暖的光晕。
林小溪蜷在书桌对面那张宽大的皮质单人沙发里,膝盖上放着一台超薄的笔记本电脑,手边散落着几份打印出来的技术参数表和市场分析报告。她秀气的眉头微微蹙起,指尖在触控板上快速滑动,屏幕上的数据流水般掠过。
而顾言琛则坐在书桌后,背脊挺直,面前并排摆着两台显示器,一台显示着复杂的财务模型,另一台则是项目进度甘特图。他神情专注,偶尔快速敲击键盘,或在旁边的速记本上写下几个潦草的关键词。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醇香,以及一种无声的、高度集中的能量场。
他们正在为明天与“科芯科技”的最后一轮技术合作谈判做准备。这个项目对公司未来三年的技术布局至关重要,但对方技术壁垒高,要价苛刻,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今晚,是他们敲定最终策略的关键一夜。
“科芯提出的第三项技术授权费,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出百分之二十二,”顾言琛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低沉,带着一丝审慎的疲惫,“他们的底气在于那项动态优化算法的独家专利。”
林小溪从屏幕前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颈。“算法确实是核心,但并非不可替代。我下午重新梳理了近三年相关的公开论文和专利申请趋势,发现有三家海外实验室和一家国内初创公司,在类似方向上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只是尚未大规模商业化。”她将电脑屏幕转向顾言琛的方向,调出几张复杂的图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信息差,攻击他们‘独家性’的定价基础。同时,我注意到他们上一季度的财报显示,研发投入占比过高,现金流可能吃紧,他们对尽快达成合作、获取现金回报的需求,可能比表现出来的更迫切。”
她的声音冷静而条理分明,眼神在谈论专业领域时,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顾言琛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扫过她屏幕上的数据,沉吟片刻,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切入点不错。但仅凭‘可能’和‘趋势’,还不足以让他们在谈判桌上让步。我们需要更直接的筹码。”
他切换了自己面前的一个屏幕,调出一份内部评估报告。“这是我们技术团队对科芯提供的测试样品的极限压力测试结果,在超高频并发场景下,他们的算法稳定性存在一个微小但确实存在的缺陷概率。虽然不影响绝大多数应用,但在我们要求的‘磐石’项目核心模块上,这是不可接受的。”
林小溪眼睛一亮:“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质疑他们的‘独家性’,还可以质疑其‘绝对可靠性’?在强调高稳定性的‘磐石’项目背景下,这确实是更重的筹码。”
“没错。”顾言琛点头,目光赞许地看向她,“所以,明天的策略需要调整。我负责在宏观层面施压,质疑其算法的绝对可靠性和替代性趋势,将他们从高定价的神坛上拉下来。而你,”他顿了顿,看向她的目光带着全然的信任,“你需要负责细节攻坚。利用你梳理出的潜在替代方案信息,以及他们可能存在的现金流压力,在技术细节和合作条款上,找到突破口,尤其是售后技术支持、后续升级权限以及违约条款这几个他们之前咬得很死的点。”
“我明白。”林小溪深吸一口气,感觉肩上的责任重大,但更多的是一种与他并肩作战的兴奋感。“我会准备好所有细节数据和替代方案的成本对比。他们那位首席技术官王工是技术痴,也比较务实,从技术可行性和合作风险角度入手,或许比单纯的商业博弈更有效。”
“好。”顾言琛看着她瞬间进入战斗状态的认真侧脸,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他喜欢看她这个样子,专注、聪慧,浑身散发着专业女性的魅力,与平时在他怀里温软的模样截然不同,却同样让他心动。
他站起身,走到旁边的咖啡机旁,重新接了两杯咖啡。将其中一杯加了少量奶和一块方糖的——这是林小溪的习惯——轻轻放在她手边的杯垫上。
“休息十分钟。”他的声音放缓了些,“眼睛需要放松。”
小溪这才从高度集中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感觉到眼睛的干涩和脖颈的僵硬。她接过咖啡,捧在手心,温暖的触感让她舒服地喟叹一声。“谢谢。”
顾言琛没有回到座位,而是倚坐在她沙发宽大的扶手上,长腿随意地支在地上。他伸手,力道适中地按上她微微僵硬的肩膀和后颈。
“唔……”他手指带着恰到好处的力量和热度,精准地按在酸胀的肌肉上,小溪忍不住发出一声舒服的轻吟,下意识地放松了身体,微微向后靠去。
这个姿态,几乎像是倚靠在了他的怀里。
顾言琛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继续不轻不重地揉按着,目光落在她微微仰起的、线条优美的脖颈上,那里的肌肤在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他的眼神暗了暗,喉结几不可查地滚动了一下。
“累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响在她的耳畔。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带来一阵细微的麻痒。小溪的身体瞬间绷紧了一瞬,随即又强迫自己放松下来。她能感觉到他身体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料传递过来,能闻到他身上清冽的雪松气息混合着咖啡的醇香,一种暧昧的张力在两人之间无声地蔓延。
“还好。”她轻声回答,声音比平时软了几分,“就是有点费脑子。”
他低低地“嗯”了一声,手指从她的后颈滑到太阳穴,用指腹轻柔地画着圈按压。“明天的谈判,不用有压力。”他说,“像今晚这样,相信你的判断。”
他的信任,比任何鼓励都更有力量。小溪心里一暖,轻轻“嗯”了一声。
短暂的休息后,两人再次投入工作。这一次,配合更加默契。往往顾言琛提出一个战略方向,林小溪就能迅速心领神会,补充上详实的数据和细节推演;而林小溪在梳理条款时遇到的逻辑难点,顾言琛也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给出更高层面的指导。
时间在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低语交流中悄然流逝。窗外的灯火渐渐稀疏,夜空变成了深沉的墨蓝。
当最后一份修改好的合作预案定稿,林小溪合上电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精神和身体都达到了一个疲惫的临界点。她抬手看了看表,竟然已经是凌晨三点。
顾言琛也关闭了显示器,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明显的倦色,但眼神却依旧锐利清明。
“结束了。”他站起身,走到她面前,向她伸出手。
小溪看着他伸出的手,那是一双骨节分明、干净修长的手,刚刚还在键盘上运筹帷幄,此刻却带着邀请的意味。她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心,借着他的力道站了起来。
长时间的坐姿让她双腿有些发麻,站起来时微微踉跄了一下。
顾言琛手臂立刻收紧,稳稳地扶住了她的腰,将她带向自己。“小心。”
她整个人几乎撞进他怀里,额头抵在他坚实的胸膛上,能清晰地听到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声。属于他的、强烈的男性气息瞬间将她包围,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也带着一丝不容忽视的侵略性。
她抬起头,想说自己没事,却猝不及防地撞入他深邃的眼眸中。那里面映着书房昏黄的灯光,也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仿佛两个小小的、柔软的漩涡,要将她吸进去。
他没有立刻松开她,扶在她腰间的手也没有收回。两人就保持着这个近乎拥抱的姿势,在寂静的、弥漫着纸张和咖啡气息的书房里,无声地对视。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彼此交织的呼吸声。
他低下头,目光落在她因为熬夜而略显苍白,却依旧柔嫩的唇瓣上,眼神渐渐变得幽深。他记得昨晚在车里,那唇瓣的柔软和甜蜜,记得她生涩而真诚的回应,也记得自己最后几乎是狼狈的克制。
此刻,那种熟悉的、强烈的渴望再次涌了上来,比昨晚更加汹涌。
他的拇指,无意识地在她腰侧的布料上轻轻摩挲了一下。隔着薄薄的连衣裙,那细微的动作仿佛带着电流,让小溪的身体不由自主地轻轻一颤。
她看到了他眼中翻涌的情潮,感受到了他身体瞬间的紧绷。她的心跳骤然失控,脸颊也开始不受控制地发烫。她知道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心里有些慌乱,有些期待,更多的,是一种被他气息笼罩下的、晕乎乎的沉溺。
他的脸缓缓靠近,灼热的呼吸已经拂上了她的脸颊。
就在他的唇即将再次攫取她的甜蜜时,林小溪却忽然想起了什么,下意识地偏了偏头,带着一丝困倦的鼻音,软软地嘟囔了一句:
“顾言琛……我饿了。”
“……”
顾言琛所有的动作,所有的旖旎心思,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他身体僵住,看着怀里的小女人。她仰着脸,眼睛因为困倦而显得水汪汪的,带着一丝无辜和纯粹的……对食物的渴望。那副样子,哪里还有半分刚才在谈判资料前精明干练的女总监模样?
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无奈、宠溺和好笑的情绪瞬间冲散了他体内的燥热。
他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的情潮尚未完全褪去,但已被一种更深沉的温柔取代。他松开了揽在她腰间的手,转而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尖,动作带着无限的亲昵。
“想吃什么?”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几分纵容。
“嗯……”小溪很认真地思考起来,困倦让她的大脑运转缓慢,“想吃……热乎乎的,带汤的。”
这个时间点,外卖选择已经很少。
顾言琛看了看窗外浓重的夜色,又看了看眼前穿着单薄连衣裙、看起来纤细又需要被照顾的她,没有丝毫犹豫:“等着。”
他转身,径直走向厨房。
林小溪有些懵然地跟着他走到厨房门口,看着他动作熟练地打开冰箱,取出鸡蛋、西红柿,又找出了一包挂面和小葱。他挽起衬衫袖子,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开始清洗西红柿,动作有条不紊。
她靠在门框上,看着在厨房暖光下为他洗手作羹汤的顾言琛。他高大的身影站在料理台前,与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奇异地融合在一起。不再是那个在谈判桌上运筹帷幄、在书房里冷静分析的男人,此刻的他,身上笼罩着一层居家的、温暖的光晕。
她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塞得满满的,又软又胀。
原来,被一个人这样放在心上,是这样的感觉。他记得她熬夜后会饿,记得她想吃热汤面,愿意在凌晨三点,为她走进厨房。
很快,两碗热气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就做好了。红色的番茄,金色的蛋花,翠绿的葱花,汤汁浓郁,香气扑鼻。
顾言琛将面端到餐厅的桌上,递给她一双筷子。“趁热吃。”
小溪坐在他对面,拿起筷子,挑起面条吹了吹,小心地送入口中。酸甜鲜香的滋味在味蕾上炸开,温暖的感觉从食道一路蔓延到胃里,驱散了所有的疲惫和寒意。
“好吃。”她抬起头,对他露出一个真心实意、带着满足的笑容,眼睛弯成了好看的月牙。
顾言琛看着她像只被喂饱的小猫般餍足的表情,心底最后一丝因被打断而起的躁动也彻底平复,被一种更为绵长踏实的幸福感取代。他拿起筷子,也开始吃自己那碗面,动作依旧优雅。
“比你大学食堂的如何?”他忽然问,眼底带着一丝戏谑。
小溪愣了一下,随即想起大学时,他偶尔也会陪她在食堂吃饭,她总是抱怨食堂的西红柿鸡蛋面味道太淡,鸡蛋太少。原来……他都记得。
“比食堂的好吃一万倍。”她笑着回答,心里甜丝丝的。
安静的凌晨,温暖的灯光下,两人相对而坐,吃着最简单的家常食物。没有交谈,只有偶尔碗筷碰撞的轻微声响,和彼此眼中心照不宣的温柔。
这一刻,仿佛白天所有的商业博弈、深夜奋战的疲惫,都被这碗热汤面熨帖平整。他们不仅是事业上并肩作战的伙伴,更是生活中可以互相依偎、给予温暖的伴侣。
第二天上午,“科芯科技”的谈判会议室内。
气氛比起前几轮,显得更加凝重。顾言琛坐在主位,气场强大,言辞犀利,直指科芯算法在极限压力下的稳定性缺陷以及其“独家性”面临的潜在挑战,将对方试图维持高溢价的底气一点点瓦解。
而林小溪则配合得天衣无缝。当对方技术负责人试图在细节条款上纠缠时,她总能适时地拿出精准的数据对比、潜在替代方案的成本分析,以及对方可能面临的合作风险,言辞恳切,逻辑清晰,既展现了专业度,又留有余地,让那位务实的技术官王工频频点头。
谈判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
最终,在顾言琛强大的战略压力和林小溪细腻的细节攻坚下,“科芯科技”不得不做出了重大让步。技术授权费被压到了一个合理的区间,并且在技术支持、升级权限和违约条款上,都满足了顾氏集团的核心要求。
当双方代表在最终的合作协议上签下名字,交换文件时,科芯科技的负责人,那位之前一直显得颇为倨傲的李总,站起身,主动向顾言琛伸出手,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佩服神色。
“顾总,”李总感叹道,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正在认真整理文件的林小溪,语气真诚了几分,“贵公司人才济济。您和林总监,一个掌控全局,一个洞察入微,配合默契,真是……天作之合。”
他用了这个词,或许是无心,或许是有意,但在此时此刻,听在顾言琛耳中,却无比顺耳。
顾言琛站起身,与李总握手,姿态从容。他没有看林小溪,但嘴角却勾起一抹清晰可见的、带着骄傲与满足的弧度。
他微微侧首,目光精准地落在身边那个同样因为谈判成功而眼眸发亮、唇角含笑的女子身上,声音不高,却足以让近处的人听清,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我也这么认为。”
林小溪整理文件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撞上他毫不掩饰的、充满了赞赏、爱意与骄傲的目光。她的脸颊瞬间飞上两抹红云,如同染上了最好的胭脂。她没有说话,只是在那样的目光注视下,微微垂下了眼睫,唇边的笑意却更深,更甜了。
窗外,阳光正好,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将并肩而立的两人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晕之中。
(本章完)
林小溪蜷在书桌对面那张宽大的皮质单人沙发里,膝盖上放着一台超薄的笔记本电脑,手边散落着几份打印出来的技术参数表和市场分析报告。她秀气的眉头微微蹙起,指尖在触控板上快速滑动,屏幕上的数据流水般掠过。
而顾言琛则坐在书桌后,背脊挺直,面前并排摆着两台显示器,一台显示着复杂的财务模型,另一台则是项目进度甘特图。他神情专注,偶尔快速敲击键盘,或在旁边的速记本上写下几个潦草的关键词。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醇香,以及一种无声的、高度集中的能量场。
他们正在为明天与“科芯科技”的最后一轮技术合作谈判做准备。这个项目对公司未来三年的技术布局至关重要,但对方技术壁垒高,要价苛刻,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今晚,是他们敲定最终策略的关键一夜。
“科芯提出的第三项技术授权费,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出百分之二十二,”顾言琛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低沉,带着一丝审慎的疲惫,“他们的底气在于那项动态优化算法的独家专利。”
林小溪从屏幕前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颈。“算法确实是核心,但并非不可替代。我下午重新梳理了近三年相关的公开论文和专利申请趋势,发现有三家海外实验室和一家国内初创公司,在类似方向上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只是尚未大规模商业化。”她将电脑屏幕转向顾言琛的方向,调出几张复杂的图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信息差,攻击他们‘独家性’的定价基础。同时,我注意到他们上一季度的财报显示,研发投入占比过高,现金流可能吃紧,他们对尽快达成合作、获取现金回报的需求,可能比表现出来的更迫切。”
她的声音冷静而条理分明,眼神在谈论专业领域时,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顾言琛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扫过她屏幕上的数据,沉吟片刻,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切入点不错。但仅凭‘可能’和‘趋势’,还不足以让他们在谈判桌上让步。我们需要更直接的筹码。”
他切换了自己面前的一个屏幕,调出一份内部评估报告。“这是我们技术团队对科芯提供的测试样品的极限压力测试结果,在超高频并发场景下,他们的算法稳定性存在一个微小但确实存在的缺陷概率。虽然不影响绝大多数应用,但在我们要求的‘磐石’项目核心模块上,这是不可接受的。”
林小溪眼睛一亮:“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质疑他们的‘独家性’,还可以质疑其‘绝对可靠性’?在强调高稳定性的‘磐石’项目背景下,这确实是更重的筹码。”
“没错。”顾言琛点头,目光赞许地看向她,“所以,明天的策略需要调整。我负责在宏观层面施压,质疑其算法的绝对可靠性和替代性趋势,将他们从高定价的神坛上拉下来。而你,”他顿了顿,看向她的目光带着全然的信任,“你需要负责细节攻坚。利用你梳理出的潜在替代方案信息,以及他们可能存在的现金流压力,在技术细节和合作条款上,找到突破口,尤其是售后技术支持、后续升级权限以及违约条款这几个他们之前咬得很死的点。”
“我明白。”林小溪深吸一口气,感觉肩上的责任重大,但更多的是一种与他并肩作战的兴奋感。“我会准备好所有细节数据和替代方案的成本对比。他们那位首席技术官王工是技术痴,也比较务实,从技术可行性和合作风险角度入手,或许比单纯的商业博弈更有效。”
“好。”顾言琛看着她瞬间进入战斗状态的认真侧脸,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他喜欢看她这个样子,专注、聪慧,浑身散发着专业女性的魅力,与平时在他怀里温软的模样截然不同,却同样让他心动。
他站起身,走到旁边的咖啡机旁,重新接了两杯咖啡。将其中一杯加了少量奶和一块方糖的——这是林小溪的习惯——轻轻放在她手边的杯垫上。
“休息十分钟。”他的声音放缓了些,“眼睛需要放松。”
小溪这才从高度集中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感觉到眼睛的干涩和脖颈的僵硬。她接过咖啡,捧在手心,温暖的触感让她舒服地喟叹一声。“谢谢。”
顾言琛没有回到座位,而是倚坐在她沙发宽大的扶手上,长腿随意地支在地上。他伸手,力道适中地按上她微微僵硬的肩膀和后颈。
“唔……”他手指带着恰到好处的力量和热度,精准地按在酸胀的肌肉上,小溪忍不住发出一声舒服的轻吟,下意识地放松了身体,微微向后靠去。
这个姿态,几乎像是倚靠在了他的怀里。
顾言琛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继续不轻不重地揉按着,目光落在她微微仰起的、线条优美的脖颈上,那里的肌肤在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他的眼神暗了暗,喉结几不可查地滚动了一下。
“累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响在她的耳畔。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带来一阵细微的麻痒。小溪的身体瞬间绷紧了一瞬,随即又强迫自己放松下来。她能感觉到他身体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料传递过来,能闻到他身上清冽的雪松气息混合着咖啡的醇香,一种暧昧的张力在两人之间无声地蔓延。
“还好。”她轻声回答,声音比平时软了几分,“就是有点费脑子。”
他低低地“嗯”了一声,手指从她的后颈滑到太阳穴,用指腹轻柔地画着圈按压。“明天的谈判,不用有压力。”他说,“像今晚这样,相信你的判断。”
他的信任,比任何鼓励都更有力量。小溪心里一暖,轻轻“嗯”了一声。
短暂的休息后,两人再次投入工作。这一次,配合更加默契。往往顾言琛提出一个战略方向,林小溪就能迅速心领神会,补充上详实的数据和细节推演;而林小溪在梳理条款时遇到的逻辑难点,顾言琛也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给出更高层面的指导。
时间在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低语交流中悄然流逝。窗外的灯火渐渐稀疏,夜空变成了深沉的墨蓝。
当最后一份修改好的合作预案定稿,林小溪合上电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精神和身体都达到了一个疲惫的临界点。她抬手看了看表,竟然已经是凌晨三点。
顾言琛也关闭了显示器,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明显的倦色,但眼神却依旧锐利清明。
“结束了。”他站起身,走到她面前,向她伸出手。
小溪看着他伸出的手,那是一双骨节分明、干净修长的手,刚刚还在键盘上运筹帷幄,此刻却带着邀请的意味。她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心,借着他的力道站了起来。
长时间的坐姿让她双腿有些发麻,站起来时微微踉跄了一下。
顾言琛手臂立刻收紧,稳稳地扶住了她的腰,将她带向自己。“小心。”
她整个人几乎撞进他怀里,额头抵在他坚实的胸膛上,能清晰地听到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声。属于他的、强烈的男性气息瞬间将她包围,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也带着一丝不容忽视的侵略性。
她抬起头,想说自己没事,却猝不及防地撞入他深邃的眼眸中。那里面映着书房昏黄的灯光,也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仿佛两个小小的、柔软的漩涡,要将她吸进去。
他没有立刻松开她,扶在她腰间的手也没有收回。两人就保持着这个近乎拥抱的姿势,在寂静的、弥漫着纸张和咖啡气息的书房里,无声地对视。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彼此交织的呼吸声。
他低下头,目光落在她因为熬夜而略显苍白,却依旧柔嫩的唇瓣上,眼神渐渐变得幽深。他记得昨晚在车里,那唇瓣的柔软和甜蜜,记得她生涩而真诚的回应,也记得自己最后几乎是狼狈的克制。
此刻,那种熟悉的、强烈的渴望再次涌了上来,比昨晚更加汹涌。
他的拇指,无意识地在她腰侧的布料上轻轻摩挲了一下。隔着薄薄的连衣裙,那细微的动作仿佛带着电流,让小溪的身体不由自主地轻轻一颤。
她看到了他眼中翻涌的情潮,感受到了他身体瞬间的紧绷。她的心跳骤然失控,脸颊也开始不受控制地发烫。她知道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心里有些慌乱,有些期待,更多的,是一种被他气息笼罩下的、晕乎乎的沉溺。
他的脸缓缓靠近,灼热的呼吸已经拂上了她的脸颊。
就在他的唇即将再次攫取她的甜蜜时,林小溪却忽然想起了什么,下意识地偏了偏头,带着一丝困倦的鼻音,软软地嘟囔了一句:
“顾言琛……我饿了。”
“……”
顾言琛所有的动作,所有的旖旎心思,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他身体僵住,看着怀里的小女人。她仰着脸,眼睛因为困倦而显得水汪汪的,带着一丝无辜和纯粹的……对食物的渴望。那副样子,哪里还有半分刚才在谈判资料前精明干练的女总监模样?
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无奈、宠溺和好笑的情绪瞬间冲散了他体内的燥热。
他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的情潮尚未完全褪去,但已被一种更深沉的温柔取代。他松开了揽在她腰间的手,转而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尖,动作带着无限的亲昵。
“想吃什么?”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几分纵容。
“嗯……”小溪很认真地思考起来,困倦让她的大脑运转缓慢,“想吃……热乎乎的,带汤的。”
这个时间点,外卖选择已经很少。
顾言琛看了看窗外浓重的夜色,又看了看眼前穿着单薄连衣裙、看起来纤细又需要被照顾的她,没有丝毫犹豫:“等着。”
他转身,径直走向厨房。
林小溪有些懵然地跟着他走到厨房门口,看着他动作熟练地打开冰箱,取出鸡蛋、西红柿,又找出了一包挂面和小葱。他挽起衬衫袖子,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开始清洗西红柿,动作有条不紊。
她靠在门框上,看着在厨房暖光下为他洗手作羹汤的顾言琛。他高大的身影站在料理台前,与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奇异地融合在一起。不再是那个在谈判桌上运筹帷幄、在书房里冷静分析的男人,此刻的他,身上笼罩着一层居家的、温暖的光晕。
她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塞得满满的,又软又胀。
原来,被一个人这样放在心上,是这样的感觉。他记得她熬夜后会饿,记得她想吃热汤面,愿意在凌晨三点,为她走进厨房。
很快,两碗热气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就做好了。红色的番茄,金色的蛋花,翠绿的葱花,汤汁浓郁,香气扑鼻。
顾言琛将面端到餐厅的桌上,递给她一双筷子。“趁热吃。”
小溪坐在他对面,拿起筷子,挑起面条吹了吹,小心地送入口中。酸甜鲜香的滋味在味蕾上炸开,温暖的感觉从食道一路蔓延到胃里,驱散了所有的疲惫和寒意。
“好吃。”她抬起头,对他露出一个真心实意、带着满足的笑容,眼睛弯成了好看的月牙。
顾言琛看着她像只被喂饱的小猫般餍足的表情,心底最后一丝因被打断而起的躁动也彻底平复,被一种更为绵长踏实的幸福感取代。他拿起筷子,也开始吃自己那碗面,动作依旧优雅。
“比你大学食堂的如何?”他忽然问,眼底带着一丝戏谑。
小溪愣了一下,随即想起大学时,他偶尔也会陪她在食堂吃饭,她总是抱怨食堂的西红柿鸡蛋面味道太淡,鸡蛋太少。原来……他都记得。
“比食堂的好吃一万倍。”她笑着回答,心里甜丝丝的。
安静的凌晨,温暖的灯光下,两人相对而坐,吃着最简单的家常食物。没有交谈,只有偶尔碗筷碰撞的轻微声响,和彼此眼中心照不宣的温柔。
这一刻,仿佛白天所有的商业博弈、深夜奋战的疲惫,都被这碗热汤面熨帖平整。他们不仅是事业上并肩作战的伙伴,更是生活中可以互相依偎、给予温暖的伴侣。
第二天上午,“科芯科技”的谈判会议室内。
气氛比起前几轮,显得更加凝重。顾言琛坐在主位,气场强大,言辞犀利,直指科芯算法在极限压力下的稳定性缺陷以及其“独家性”面临的潜在挑战,将对方试图维持高溢价的底气一点点瓦解。
而林小溪则配合得天衣无缝。当对方技术负责人试图在细节条款上纠缠时,她总能适时地拿出精准的数据对比、潜在替代方案的成本分析,以及对方可能面临的合作风险,言辞恳切,逻辑清晰,既展现了专业度,又留有余地,让那位务实的技术官王工频频点头。
谈判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
最终,在顾言琛强大的战略压力和林小溪细腻的细节攻坚下,“科芯科技”不得不做出了重大让步。技术授权费被压到了一个合理的区间,并且在技术支持、升级权限和违约条款上,都满足了顾氏集团的核心要求。
当双方代表在最终的合作协议上签下名字,交换文件时,科芯科技的负责人,那位之前一直显得颇为倨傲的李总,站起身,主动向顾言琛伸出手,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佩服神色。
“顾总,”李总感叹道,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正在认真整理文件的林小溪,语气真诚了几分,“贵公司人才济济。您和林总监,一个掌控全局,一个洞察入微,配合默契,真是……天作之合。”
他用了这个词,或许是无心,或许是有意,但在此时此刻,听在顾言琛耳中,却无比顺耳。
顾言琛站起身,与李总握手,姿态从容。他没有看林小溪,但嘴角却勾起一抹清晰可见的、带着骄傲与满足的弧度。
他微微侧首,目光精准地落在身边那个同样因为谈判成功而眼眸发亮、唇角含笑的女子身上,声音不高,却足以让近处的人听清,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我也这么认为。”
林小溪整理文件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撞上他毫不掩饰的、充满了赞赏、爱意与骄傲的目光。她的脸颊瞬间飞上两抹红云,如同染上了最好的胭脂。她没有说话,只是在那样的目光注视下,微微垂下了眼睫,唇边的笑意却更深,更甜了。
窗外,阳光正好,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将并肩而立的两人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晕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