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六零重生女的炮灰婆婆25-《快穿成炮灰?明明是在敛财囤货》

  “就是啊,娘,您这不声不响的干大事,可把我们吓坏了,前两天,小妹听到消息,就天天下班过来守着您,这是生怕您再出事呢。”

  出事,她都晕了,还能出啥事?还不是担心她噶了,老实人说真话,真够噎人的。

  “行了行了,我也就是稍微少吃了点东西,醒来就好了一大半了,你们赶紧忙活自己的去吧,我再缓一会,就能下床走动了。”

  赶紧的走吧,都走,别搁这气她。

  不过贾二花的这一晕,倒确实与她预想的差不多,大家都认为张老四几个是虚胖来着。

  估计是做亲妈、亲奶的,心疼儿孙,从牙缝里省出来点吃的,全塞他们嘴里了。

  不然,总不至于是合起伙来饿着亲妈吧?人贾大娘可是有退休金的,正经比得过一个正式工,哪怕是为了每月的这笔固定进项,也没人愿意舍得呢。

  如此一想,盯着他们家的人,倒是少了不少,也算是给贾二花同志省事了。

  许是有了这批天降横财的帮助,又或者是上头的精力大多花在了救助上,半年后,随着新粮上市,粮食紧缺的现象随之缓解。

  四年后,全国终于彻底摆脱粮荒的阴影,不过,这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只要不是全国范围内的,大伙虽然还是吃不饱,但至少不会饿死了,这就是普罗大众心中的粮荒已经过去。

  但其实,在高产作物出现之前,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常年都处于饿肚子状态。

  对此,贾二花只能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将高产作物的种子和实验报告,撒出去。

  至于上头的人信不信,如何安排,那就不关她的事了,反正好事做了就行,她不强求结果。

  因为,她现在找到了新的兴趣。

  “二花,你好了没有?咱得快些出发了。”门外传来老宋中气十足催促声。

  “来了来了,你可真是个急性子。”

  贾二花嘴里嚷嚷着,动作却半点不慢,路过大门的时候,顺手将背篓背上。

  随着粮荒过去,整座城市也恢复了生机,恰逢贾二花最小的孙辈都正式踏入求学路,连装都不需要的贾二花给自己找了个乐子。

  那就是跑山,虽然这山很小,但放虎归山的快乐,只有她自己才能懂。

  也许是她太快活了,老宋也腆着脸跟了上来,说是要她履行承诺。

  贾二花想过不认账的,但谁让老宋还捏着,他们交易工作名额的那纸约定呢。

  从此,贾二花的身后就跟了个小尾巴,好在,自从粮荒过去后,她的进山就是真的进山了。

  当天能收获什么,全看在山上遇到了什么,从空间中拿东西出来贴补的日子,那是再没有过。

  反正也不缺吃喝,虽然吃不好,但至少能饱,日子太好过,大好几个该没有奋斗的动力了。

  至于她自己,嗐,不提空间,她还有退休金呢,打个牙祭是很难的事吗?

  所以,虽然带着老宋这个拖油瓶,倒也不妨事,反倒因为有了捧哏,玩得更畅快了。

  甚至,两人还给排了个班,一三五去山上,二四六去河边钓鱼,能有什么收获,全看天意。

  “话说回来,你家大好几个,中专快毕业了吧?”

  “明年上半年的事。”

  “啧,明年你家就多了四哥领工资的,老贾啊,你这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这也就成功一半吧,家里还有四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呢,啥时候把他们安排好了,才算是真的放心了。”

  早几年,因为粮荒的原因,哥几个的求学路到底受了影响。

  大好几个考上了初中的,日日被关在家里自学,复课后,一刻不停的被贾二花要求着参加了结业考。

  赶在当年,成功考上了中专,再有半年,就该毕业自己挣工资了。

  一下子多了四个人的工资,看着日子是好过了对吧,但还没完呢,得尽快给他们把房间隔出来,然后就是相看,结婚,生子。

  真是应了那句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五节六当两个,一个十一岁,一个十岁,在几个哥哥的鞭策下,成功考上初一。

  听着跟个天才似的,其实后继无力的很,据大好几个断言,够呛考上中专,能毕业都算老师开恩了。

  所以,这两年还得给他们攒笔钱,在活动开始前,给他们买个工作。

  哪怕年龄不够,只能当个临时工呢,好歹也脱离了无业游民,省得被赶去下乡。

  要真找不到,就只能接两人亲妈的班了,只不过,不到实在没有办法,贾二花不想走这一步。

  家里可还有七春八发这两个倒霉孩子,反正也赶不上时间了,贾二花也不求着他们当个跳级的天才。

  甚至为了拖时间,直拖到今年八九岁的年纪了,再不入学都不好找借口了,才送人去读一年级。

  两小子不管以后怎么说,反正现在来看,也算是兄弟里活得最没烦恼的,拥有一个完整的童年。

  想到她那众多的孙辈,老宋咧嘴一乐:“哈哈,你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人想发愁还没有呢。”

  “哼,少幸灾乐祸的,赶紧的把柴火弄回去,明个我就不来了,得准备过年了。”

  “我正准备和你说这个事呢,现在买啥都要排队,也就咱这些退休的老家伙有时间忙这些个了。”

  “可不是么。”害得她也只能随大流。

  尤其是年节和每月初的那几天,凌晨三四点就得去排队占位置,偶尔还要碰瓷干架的,也是正儿八经的体验了一把,年代文里的平凡人生。

  嗷吧,熬到大好几个结婚就好,现在工人名额紧缩,以后哪怕是高中生,也不定能找到工作的。

  她还真就不信了,四个孙辈,找的对象还能个个都有工作的,要真有,她也只能认命继续干。

  因为现实原因,老姐妹俩的小团伙宣布解散,整日忙碌着家里的琐事。

  当然了,贾二花除了出门排队,听人唠嗑的时候是亲身上阵的,诸如洗洗刷刷之类,都是关上门,用的非科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