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古道惊风催驿马 章台利刃逼龙颜
井陉关的夜风裹着山雪,打在陈墨的车帘上噼啪作响。车轮碾过结冻的路面,发出沉闷的咯吱声,像是随时会散架。陈墨掀开一角车帘,望见关隘上的秦军火把如星点般排列,心中稍定——至少井陉关还在掌控之中。
“太史令,前面发现三具驿卒尸体。”护卫队长翻身下马,捧着一块染血的腰牌进来,铜质的牌面刻着“秦邮”二字,已被冻成紫黑色的血渍糊住了一半。
陈墨的指尖触到腰牌的刻痕,骤然收紧。这是秦国驿道专用的腰牌,驿卒皆是百里挑一的骑手,寻常盗匪绝难轻易得手。他俯身查看尸体,发现死者咽喉处都有一道极细的伤口,切口平整,显然是被特制的短刃所伤——那是燕国“死士营”的独门手法。
“荆轲的人动了驿道。”陈墨沉声道,“他们不想让任何消息提前传到咸阳。”他看向地图上标注的驿站位置,眉头拧成死结,“下一个驿站在三十里外的落马坡,我们必须在天亮前赶到那里,换马接力。”
护卫队长面露难色:“可是太史令,弟兄们已经三天没合眼了,马也快撑不住了……”
“撑不住也得撑。”陈墨的声音斩钉截铁,他从怀中掏出墨家特制的“醒神香”,分给众人,“这香能提神三个时辰,只要赶到落马坡,就能让马歇歇脚。”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冻得发紫的脸,“想想咸阳宫的安危,想想天下一统的大业,我们没有退路。”
骑兵们默默点燃香丸,辛辣的气味呛得人眼泪直流,却也驱散了浓重的倦意。车队重新出发,马蹄踏碎路面的薄冰,在寂静的山谷里敲出急促的鼓点。陈墨靠在车壁上,胸口的箭伤因颠簸隐隐作痛,但他毫无睡意——脑海里反复推演着荆轲刺秦的可能:献图时发难?还是趁验看首级的间隙动手?秦王身边的侍卫反应速度如何?吕不韦会不会从中作梗?
夜色渐深,山风越来越烈,夹杂着细碎的雪粒打在脸上,如针扎般疼。突然,前方的探马发出一声短促的示警哨,紧接着便是弓弦震颤的嗡鸣。
“有埋伏!”护卫队长大吼一声,将陈墨的马车往旁边一拽。数支火箭擦着车帘飞过,钉在后面的粮草车上,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火光中,数十名黑衣刺客从两侧的山坳里扑出,手中的弯刀在雪光下泛着幽冷的光。
“是燕国死士!”陈墨认出刺客袖口的狼头刺绣,与邯郸城外的“高渐离”同出一辙。他掀开车帘,从储物箱里拖出一架改良弩,望山刻度迅速瞄准最前面的刺客头目。
“咻!”弩箭破空而去,精准地射穿了那人的咽喉。刺客们阵型一乱,秦军骑兵趁机反扑,长戟与弯刀碰撞的脆响、伤者的惨叫与风雪的呼啸交织在一起,在山谷间激荡。
陈墨连续扣动扳机,改良弩的连发装置让箭簇如雨点般倾泻。他注意到刺客们的步法诡异,总是三人一组形成合围,显然受过特殊训练。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们口中都咬着短刀,即使被砍倒在地,也要拉着秦军骑兵同归于尽。
“这些人不要命了!”护卫队长左臂中刀,鲜血染红了甲胄,却依旧挥戟死战。
陈墨突然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埋伏。荆轲根本不在乎这些死士的死活,他们的任务就是拖延时间——哪怕能多耽搁半个时辰,咸阳宫那边就多一分得手的可能。
“不要恋战!冲过去!”陈墨大吼着,将最后一支火箭射向刺客后方的枯草堆。火焰借着风势迅速蔓延,形成一道火墙,暂时挡住了追兵。秦军骑兵趁机收拢阵型,护卫着马车冲出包围圈,朝着落马坡的方向狂奔。
直到跑出数里地,听不到身后的厮杀声,众人才敢放慢速度。清点人数时发现,五十名护卫折损了近半,剩下的也个个带伤。陈墨看着雪地上拖拽的血迹,心中一片冰凉——这些年轻的生命,都成了刺秦阴谋的牺牲品。
“前面就是落马坡了!”一名骑兵指着前方的灯火喊道。驿站的轮廓在风雪中隐约可见,门前的拴马桩上还系着几匹驿马,显然尚未被惊动。
众人刚松了口气,驿站的大门突然“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穿着秦吏服饰的人探出头来,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几位官爷,可是要换马?小的已经备好了热水和干粮……”
陈墨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这人的袖口沾着新鲜的草屑,而驿站周围根本没有草地;更可疑的是,他腰间的秦吏牌穗是黑色的,而按照规制,驿吏的牌穗应为青色。
“你是谁?”陈墨握紧了腰间的断龙刃。
那人脸色微变,突然从背后抽出一把短刀,狞笑道:“取你性命的人!”与此同时,驿站里冲出十余名刺客,手中的弩箭已经上弦。
“不好!又是陷阱!”护卫队长将陈墨扑倒在地。密集的箭雨呼啸而过,数名骑兵应声落马。陈墨趁机翻滚到马腹下,断龙刃反手一挥,切开了最前面那名刺客的脚踝。
混乱中,陈墨瞥见驿站墙角的柴房——那里的门缝透出微光,隐约有挣扎的动静。他瞬间明白,真正的驿卒被关在里面了。
“掩护我!”陈墨大吼一声,如狸猫般冲向柴房。刺客们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数把弯刀同时劈向他的后背。千钧一发之际,护卫队长扑过来用身体挡住,长戟却刺穿了两名刺客的胸膛。
“队长!”陈墨目眦欲裂,撞开柴房门锁。里面果然绑着五名驿卒,嘴巴被布团塞住,眼中满是惊恐。他迅速割开绳索,抓起一名驿卒的手:“最快的马在哪?”
驿卒颤抖着指向后院:“那……那匹乌骓,是刚从咸阳调来的神驹,能日行千里!”
陈墨冲到后院,果然见一匹黑马正焦躁地刨着蹄子,马鞍上还挂着驿使的令牌。他翻身跃上,却被赶来的刺客缠住。为首的刺客狞笑着挥刀砍向马腿,陈墨猛地拽紧缰绳,乌骓马人立而起,前蹄狠狠踏在刺客的胸口,骨裂声清晰可闻。
“替我告诉王翦,守住邯郸,等我回来!”陈墨对幸存的护卫喊了一声,双腿夹紧马腹。乌骓马长嘶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冲出驿站,消失在风雪弥漫的夜色中。
***邯郸城的雪下得比井陉关更大,鹅毛般的雪片覆盖了城头的秦旗,却盖不住城内巡逻的甲士靴声。嬴政站在赵王宫的了望台上,看着下方雪地里整齐排列的秦军阵列,眉头紧锁。
“公子,落马坡传来消息,太史令遇袭,护卫折损过半,但他已换马独行,预计明日午后能到咸阳。”内侍捧着竹简,声音因寒冷而发颤。
嬴政的手指在冰冷的栏杆上划出深深的刻痕。他知道陈墨的意思——让王翦留守邯郸,是怕燕国死士趁机作乱。可他更担心咸阳的局势:仅凭陈墨一人,能阻止荆轲吗?
“王将军呢?”
“还在城西清剿残余的燕国死士。”内侍道,“昨日抓到的活口招供,太子丹在邯郸埋下了十处火药,说是要在荆轲得手后引爆,将邯郸夷为平地。”
嬴政心中一沉。火药是墨家秘传,太子丹竟能弄到,显然身边有懂机关术的人。他突然想起阿草——那个消失的侍童,会不会就是关键?
“传我命令,全城搜捕阿草,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嬴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另外,让墨家工匠营的人立刻排查城内所有可疑地点,务必找到火药!”
内侍领命而去,嬴政却依旧站在了望台上。雪片落在他的睫毛上,融化成水珠,顺着脸颊滑落,分不清是雪水还是泪水。他想起幼时陈墨教他写字,说“王”字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其中,是要君王承天接地,体恤万民。那时他不懂,如今站在这座沦陷的王都,才渐渐明白其中的分量。
“公子,查到了!”一名墨家工匠匆匆跑来,捧着一张图纸,“在赵王宫的地宫深处,发现了大量硫磺和硝石,还有墨家的‘震天雷’!”
嬴政跟着工匠来到通往地宫的密道入口,一股浓烈的硫磺味扑面而来。他点燃火把走下去,只见宽敞的地宫里堆满了木箱,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制作震天雷的原料,还有几枚已经制成的成品,引线完好无损。
“这些火药足以炸毁半个邯郸城。”工匠脸色惨白,“看木箱的封条,是三个月前运进来的,由郭开亲自督办。”
嬴政的拳头重重砸在石壁上。郭开不仅通秦,竟还暗中为太子丹效力,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根本不在乎赵国的死活。他看着那些震天雷,突然想起陈墨说过的话:“机关术是用来造福万民的,若沦为杀戮工具,便失去了其本心。”
“把所有火药搬到城外空旷处销毁。”嬴政沉声道,“另外,严密看守地宫,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这里的秘密。”他担心一旦消息传开,会引起邯郸百姓的恐慌。
处理完地宫的事,天已微亮。嬴政回到书房,刚要翻看陈墨留下的墨家典籍,却见内侍捧着一个锦盒进来:“公子,这是从昨晚战死的燕国死士身上搜到的,里面好像是书信。”
锦盒里装着三封竹简,都是太子丹写给荆轲的密信。嬴政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其中一封信提到:“秦相吕不韦府中,有我安插之人,届时可为内应。若事不成,可借其手乱秦。”
“吕不韦?”嬴政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一直怀疑吕不韦对王权有所觊觎,却没想到他竟与太子丹有勾结。难道陈墨之前的担忧是真的?吕不韦会借荆轲刺秦之事发难?
就在这时,王翦浑身是雪地闯进来,甲胄上还沾着冰碴:“公子,抓到‘高渐离’了!”
嬴政猛地站起身:“人在哪?”
“就在外面,已经审问过了。”王翦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他不是高渐离,是太子丹的太傅鞠武之子鞠勇。据他招供,荆轲献图时,会由秦王身边的郎卫夏无且配合动手——夏无且是燕国死士!”
嬴政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夏无且是秦王最信任的侍卫之一,负责章台殿的安全,若他真是内应,荆轲得手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快!再派快马去咸阳!”嬴政的声音因焦急而嘶哑,“告诉父王,夏无且是内奸!千万小心!”
***咸阳宫的晨雾还未散尽,章台殿的铜钟已敲响三记。秦王政端坐于龙椅之上,玄色王袍上的日月星辰纹在晨光中流转,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阶下的荆轲。
“燕国愿献督亢之地,足见诚意。”秦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威严,“只是,樊於期首级何在?”
荆轲躬身道:“首级已盛于木函,在外等候。只是此物不祥,恐污了陛下圣眼,臣斗胆请陛下验看地图即可。”他的声音平稳,手指却下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匕首——那是徐夫人所铸的毒匕,见血封喉。
吕不韦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昨夜他收到陈墨的密信,提醒提防荆轲,可他并未全信——在他看来,燕国早已是囊中之物,荆轲不过是来乞降的使者,翻不起什么风浪。
“既献首级,何必藏着掖着?”秦王冷笑一声,对身旁的夏无且道,“去,把木函取来。”
夏无且躬身领命,转身向外走去。经过荆轲身边时,两人交换了一个极细微的眼神——那是约定动手的信号。荆轲的心跳骤然加速,右手悄悄按在地图卷轴的末端,那里藏着匕首的握柄。
就在夏无且即将走出殿门的瞬间,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连滚带爬地冲进来,手中高举着一封染血的竹简:“陛下!邯郸急报!”
秦王眉头一皱:“呈上来。”
侍卫将竹简递给夏无且,夏无且转手呈给秦王。荆轲的目光紧紧盯着秦王展开竹简的手指,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只要秦王的注意力被密信吸引,他就能趁机展开地图,抽出匕首!
秦王的手指刚触到竹简,瞳孔突然骤缩。他看到了嬴政的笔迹,虽然稚嫩却力透纸背:“夏无且是内奸!荆轲有诈!”
几乎在同一瞬间,荆轲猛地展开地图,露出卷末的匕首,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抄起匕首就刺!
“陛下小心!”吕不韦惊呼着扑上前,却被荆轲一脚踹开。
秦王反应极快,猛地向后一仰,龙椅向后滑出半尺,匕首擦着他的胸口划过,撕开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瞬间染红了王袍。
“拿下刺客!”秦王怒吼一声,声音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夏无且见状,拔出腰间的长剑就向秦王砍去,却被旁边的侍卫拦住。原来秦王早已暗中示意,让侍卫监视夏无且,方才的密信不过是引蛇出洞。
荆轲见夏无且失手,知道再无机会,怒吼着扑向秦王,匕首直指其咽喉。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殿外传来一声惊雷般的怒喝:“荆轲住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陈墨浑身是雪地冲了进来,衣衫上还沾着血迹,手中的改良弩已经瞄准荆轲的后心。他的乌骓马刚到宫门口就力竭而亡,是他一路狂奔,才赶在这致命一刻冲进章台殿。
荆轲的动作一滞,回头看向陈墨,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陈墨的手指扣在扳机上,却迟迟没有发射——他看到荆轲袖口露出的半块玉佩,那是燕太子丹赠予的信物,与当年在邯郸所见一模一样。
就在这短暂的迟疑间,夏无且挣脱侍卫的阻拦,竟将手中的长剑掷向秦王!
“小心!”陈墨和荆轲同时惊呼。
秦王侧身躲闪,长剑擦着他的耳际飞过,钉在龙椅的扶手上,剑身兀自震颤。而荆轲趁着这混乱,突然调转匕首,刺向自己的心脏——他宁愿自尽,也不愿沦为秦人的阶下囚。
“不!”陈墨的弩箭终究还是射出,却故意偏了半寸,射穿了荆轲的手腕。匕首当啷落地,在金砖上滑出一道刺眼的血痕。
侍卫们一拥而上,将荆轲和夏无且死死按住。秦王捂着流血的胸口,怒视着阶下的刺客,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陈墨喘着粗气,胸口的箭伤因剧烈运动再次崩裂,鲜血浸透了衣襟。他看着被按在地上的荆轲,又看了看秦王渗血的王袍,心中没有丝毫庆幸——他知道,这场刺杀虽然失败,却彻底点燃了秦王灭燕的怒火。
而在章台殿的角落,吕不韦悄悄收起了一枚沾血的竹简,那是他从夏无且身上搜到的,上面刻着燕国的暗号。他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荆轲刺秦失败,夏无且被擒,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清除秦王身边的异己,巩固自己的相位。
陈墨的目光扫过吕不韦,心中骤然升起一丝寒意。他看到了那枚竹简,也看懂了吕不韦眼中的算计。
这场刺杀,或许还没有结束。
殿外的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但章台殿内的气氛,却比井陉关的风雪更加冰冷。秦王的怒吼、荆轲的惨笑、吕不韦的冷笑交织在一起,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秦国的心脏悄然酝酿。
井陉关的夜风裹着山雪,打在陈墨的车帘上噼啪作响。车轮碾过结冻的路面,发出沉闷的咯吱声,像是随时会散架。陈墨掀开一角车帘,望见关隘上的秦军火把如星点般排列,心中稍定——至少井陉关还在掌控之中。
“太史令,前面发现三具驿卒尸体。”护卫队长翻身下马,捧着一块染血的腰牌进来,铜质的牌面刻着“秦邮”二字,已被冻成紫黑色的血渍糊住了一半。
陈墨的指尖触到腰牌的刻痕,骤然收紧。这是秦国驿道专用的腰牌,驿卒皆是百里挑一的骑手,寻常盗匪绝难轻易得手。他俯身查看尸体,发现死者咽喉处都有一道极细的伤口,切口平整,显然是被特制的短刃所伤——那是燕国“死士营”的独门手法。
“荆轲的人动了驿道。”陈墨沉声道,“他们不想让任何消息提前传到咸阳。”他看向地图上标注的驿站位置,眉头拧成死结,“下一个驿站在三十里外的落马坡,我们必须在天亮前赶到那里,换马接力。”
护卫队长面露难色:“可是太史令,弟兄们已经三天没合眼了,马也快撑不住了……”
“撑不住也得撑。”陈墨的声音斩钉截铁,他从怀中掏出墨家特制的“醒神香”,分给众人,“这香能提神三个时辰,只要赶到落马坡,就能让马歇歇脚。”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冻得发紫的脸,“想想咸阳宫的安危,想想天下一统的大业,我们没有退路。”
骑兵们默默点燃香丸,辛辣的气味呛得人眼泪直流,却也驱散了浓重的倦意。车队重新出发,马蹄踏碎路面的薄冰,在寂静的山谷里敲出急促的鼓点。陈墨靠在车壁上,胸口的箭伤因颠簸隐隐作痛,但他毫无睡意——脑海里反复推演着荆轲刺秦的可能:献图时发难?还是趁验看首级的间隙动手?秦王身边的侍卫反应速度如何?吕不韦会不会从中作梗?
夜色渐深,山风越来越烈,夹杂着细碎的雪粒打在脸上,如针扎般疼。突然,前方的探马发出一声短促的示警哨,紧接着便是弓弦震颤的嗡鸣。
“有埋伏!”护卫队长大吼一声,将陈墨的马车往旁边一拽。数支火箭擦着车帘飞过,钉在后面的粮草车上,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火光中,数十名黑衣刺客从两侧的山坳里扑出,手中的弯刀在雪光下泛着幽冷的光。
“是燕国死士!”陈墨认出刺客袖口的狼头刺绣,与邯郸城外的“高渐离”同出一辙。他掀开车帘,从储物箱里拖出一架改良弩,望山刻度迅速瞄准最前面的刺客头目。
“咻!”弩箭破空而去,精准地射穿了那人的咽喉。刺客们阵型一乱,秦军骑兵趁机反扑,长戟与弯刀碰撞的脆响、伤者的惨叫与风雪的呼啸交织在一起,在山谷间激荡。
陈墨连续扣动扳机,改良弩的连发装置让箭簇如雨点般倾泻。他注意到刺客们的步法诡异,总是三人一组形成合围,显然受过特殊训练。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们口中都咬着短刀,即使被砍倒在地,也要拉着秦军骑兵同归于尽。
“这些人不要命了!”护卫队长左臂中刀,鲜血染红了甲胄,却依旧挥戟死战。
陈墨突然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埋伏。荆轲根本不在乎这些死士的死活,他们的任务就是拖延时间——哪怕能多耽搁半个时辰,咸阳宫那边就多一分得手的可能。
“不要恋战!冲过去!”陈墨大吼着,将最后一支火箭射向刺客后方的枯草堆。火焰借着风势迅速蔓延,形成一道火墙,暂时挡住了追兵。秦军骑兵趁机收拢阵型,护卫着马车冲出包围圈,朝着落马坡的方向狂奔。
直到跑出数里地,听不到身后的厮杀声,众人才敢放慢速度。清点人数时发现,五十名护卫折损了近半,剩下的也个个带伤。陈墨看着雪地上拖拽的血迹,心中一片冰凉——这些年轻的生命,都成了刺秦阴谋的牺牲品。
“前面就是落马坡了!”一名骑兵指着前方的灯火喊道。驿站的轮廓在风雪中隐约可见,门前的拴马桩上还系着几匹驿马,显然尚未被惊动。
众人刚松了口气,驿站的大门突然“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穿着秦吏服饰的人探出头来,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几位官爷,可是要换马?小的已经备好了热水和干粮……”
陈墨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这人的袖口沾着新鲜的草屑,而驿站周围根本没有草地;更可疑的是,他腰间的秦吏牌穗是黑色的,而按照规制,驿吏的牌穗应为青色。
“你是谁?”陈墨握紧了腰间的断龙刃。
那人脸色微变,突然从背后抽出一把短刀,狞笑道:“取你性命的人!”与此同时,驿站里冲出十余名刺客,手中的弩箭已经上弦。
“不好!又是陷阱!”护卫队长将陈墨扑倒在地。密集的箭雨呼啸而过,数名骑兵应声落马。陈墨趁机翻滚到马腹下,断龙刃反手一挥,切开了最前面那名刺客的脚踝。
混乱中,陈墨瞥见驿站墙角的柴房——那里的门缝透出微光,隐约有挣扎的动静。他瞬间明白,真正的驿卒被关在里面了。
“掩护我!”陈墨大吼一声,如狸猫般冲向柴房。刺客们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数把弯刀同时劈向他的后背。千钧一发之际,护卫队长扑过来用身体挡住,长戟却刺穿了两名刺客的胸膛。
“队长!”陈墨目眦欲裂,撞开柴房门锁。里面果然绑着五名驿卒,嘴巴被布团塞住,眼中满是惊恐。他迅速割开绳索,抓起一名驿卒的手:“最快的马在哪?”
驿卒颤抖着指向后院:“那……那匹乌骓,是刚从咸阳调来的神驹,能日行千里!”
陈墨冲到后院,果然见一匹黑马正焦躁地刨着蹄子,马鞍上还挂着驿使的令牌。他翻身跃上,却被赶来的刺客缠住。为首的刺客狞笑着挥刀砍向马腿,陈墨猛地拽紧缰绳,乌骓马人立而起,前蹄狠狠踏在刺客的胸口,骨裂声清晰可闻。
“替我告诉王翦,守住邯郸,等我回来!”陈墨对幸存的护卫喊了一声,双腿夹紧马腹。乌骓马长嘶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冲出驿站,消失在风雪弥漫的夜色中。
***邯郸城的雪下得比井陉关更大,鹅毛般的雪片覆盖了城头的秦旗,却盖不住城内巡逻的甲士靴声。嬴政站在赵王宫的了望台上,看着下方雪地里整齐排列的秦军阵列,眉头紧锁。
“公子,落马坡传来消息,太史令遇袭,护卫折损过半,但他已换马独行,预计明日午后能到咸阳。”内侍捧着竹简,声音因寒冷而发颤。
嬴政的手指在冰冷的栏杆上划出深深的刻痕。他知道陈墨的意思——让王翦留守邯郸,是怕燕国死士趁机作乱。可他更担心咸阳的局势:仅凭陈墨一人,能阻止荆轲吗?
“王将军呢?”
“还在城西清剿残余的燕国死士。”内侍道,“昨日抓到的活口招供,太子丹在邯郸埋下了十处火药,说是要在荆轲得手后引爆,将邯郸夷为平地。”
嬴政心中一沉。火药是墨家秘传,太子丹竟能弄到,显然身边有懂机关术的人。他突然想起阿草——那个消失的侍童,会不会就是关键?
“传我命令,全城搜捕阿草,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嬴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另外,让墨家工匠营的人立刻排查城内所有可疑地点,务必找到火药!”
内侍领命而去,嬴政却依旧站在了望台上。雪片落在他的睫毛上,融化成水珠,顺着脸颊滑落,分不清是雪水还是泪水。他想起幼时陈墨教他写字,说“王”字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其中,是要君王承天接地,体恤万民。那时他不懂,如今站在这座沦陷的王都,才渐渐明白其中的分量。
“公子,查到了!”一名墨家工匠匆匆跑来,捧着一张图纸,“在赵王宫的地宫深处,发现了大量硫磺和硝石,还有墨家的‘震天雷’!”
嬴政跟着工匠来到通往地宫的密道入口,一股浓烈的硫磺味扑面而来。他点燃火把走下去,只见宽敞的地宫里堆满了木箱,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制作震天雷的原料,还有几枚已经制成的成品,引线完好无损。
“这些火药足以炸毁半个邯郸城。”工匠脸色惨白,“看木箱的封条,是三个月前运进来的,由郭开亲自督办。”
嬴政的拳头重重砸在石壁上。郭开不仅通秦,竟还暗中为太子丹效力,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根本不在乎赵国的死活。他看着那些震天雷,突然想起陈墨说过的话:“机关术是用来造福万民的,若沦为杀戮工具,便失去了其本心。”
“把所有火药搬到城外空旷处销毁。”嬴政沉声道,“另外,严密看守地宫,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这里的秘密。”他担心一旦消息传开,会引起邯郸百姓的恐慌。
处理完地宫的事,天已微亮。嬴政回到书房,刚要翻看陈墨留下的墨家典籍,却见内侍捧着一个锦盒进来:“公子,这是从昨晚战死的燕国死士身上搜到的,里面好像是书信。”
锦盒里装着三封竹简,都是太子丹写给荆轲的密信。嬴政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其中一封信提到:“秦相吕不韦府中,有我安插之人,届时可为内应。若事不成,可借其手乱秦。”
“吕不韦?”嬴政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一直怀疑吕不韦对王权有所觊觎,却没想到他竟与太子丹有勾结。难道陈墨之前的担忧是真的?吕不韦会借荆轲刺秦之事发难?
就在这时,王翦浑身是雪地闯进来,甲胄上还沾着冰碴:“公子,抓到‘高渐离’了!”
嬴政猛地站起身:“人在哪?”
“就在外面,已经审问过了。”王翦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他不是高渐离,是太子丹的太傅鞠武之子鞠勇。据他招供,荆轲献图时,会由秦王身边的郎卫夏无且配合动手——夏无且是燕国死士!”
嬴政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夏无且是秦王最信任的侍卫之一,负责章台殿的安全,若他真是内应,荆轲得手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快!再派快马去咸阳!”嬴政的声音因焦急而嘶哑,“告诉父王,夏无且是内奸!千万小心!”
***咸阳宫的晨雾还未散尽,章台殿的铜钟已敲响三记。秦王政端坐于龙椅之上,玄色王袍上的日月星辰纹在晨光中流转,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阶下的荆轲。
“燕国愿献督亢之地,足见诚意。”秦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威严,“只是,樊於期首级何在?”
荆轲躬身道:“首级已盛于木函,在外等候。只是此物不祥,恐污了陛下圣眼,臣斗胆请陛下验看地图即可。”他的声音平稳,手指却下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匕首——那是徐夫人所铸的毒匕,见血封喉。
吕不韦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昨夜他收到陈墨的密信,提醒提防荆轲,可他并未全信——在他看来,燕国早已是囊中之物,荆轲不过是来乞降的使者,翻不起什么风浪。
“既献首级,何必藏着掖着?”秦王冷笑一声,对身旁的夏无且道,“去,把木函取来。”
夏无且躬身领命,转身向外走去。经过荆轲身边时,两人交换了一个极细微的眼神——那是约定动手的信号。荆轲的心跳骤然加速,右手悄悄按在地图卷轴的末端,那里藏着匕首的握柄。
就在夏无且即将走出殿门的瞬间,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连滚带爬地冲进来,手中高举着一封染血的竹简:“陛下!邯郸急报!”
秦王眉头一皱:“呈上来。”
侍卫将竹简递给夏无且,夏无且转手呈给秦王。荆轲的目光紧紧盯着秦王展开竹简的手指,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只要秦王的注意力被密信吸引,他就能趁机展开地图,抽出匕首!
秦王的手指刚触到竹简,瞳孔突然骤缩。他看到了嬴政的笔迹,虽然稚嫩却力透纸背:“夏无且是内奸!荆轲有诈!”
几乎在同一瞬间,荆轲猛地展开地图,露出卷末的匕首,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抄起匕首就刺!
“陛下小心!”吕不韦惊呼着扑上前,却被荆轲一脚踹开。
秦王反应极快,猛地向后一仰,龙椅向后滑出半尺,匕首擦着他的胸口划过,撕开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瞬间染红了王袍。
“拿下刺客!”秦王怒吼一声,声音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夏无且见状,拔出腰间的长剑就向秦王砍去,却被旁边的侍卫拦住。原来秦王早已暗中示意,让侍卫监视夏无且,方才的密信不过是引蛇出洞。
荆轲见夏无且失手,知道再无机会,怒吼着扑向秦王,匕首直指其咽喉。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殿外传来一声惊雷般的怒喝:“荆轲住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陈墨浑身是雪地冲了进来,衣衫上还沾着血迹,手中的改良弩已经瞄准荆轲的后心。他的乌骓马刚到宫门口就力竭而亡,是他一路狂奔,才赶在这致命一刻冲进章台殿。
荆轲的动作一滞,回头看向陈墨,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陈墨的手指扣在扳机上,却迟迟没有发射——他看到荆轲袖口露出的半块玉佩,那是燕太子丹赠予的信物,与当年在邯郸所见一模一样。
就在这短暂的迟疑间,夏无且挣脱侍卫的阻拦,竟将手中的长剑掷向秦王!
“小心!”陈墨和荆轲同时惊呼。
秦王侧身躲闪,长剑擦着他的耳际飞过,钉在龙椅的扶手上,剑身兀自震颤。而荆轲趁着这混乱,突然调转匕首,刺向自己的心脏——他宁愿自尽,也不愿沦为秦人的阶下囚。
“不!”陈墨的弩箭终究还是射出,却故意偏了半寸,射穿了荆轲的手腕。匕首当啷落地,在金砖上滑出一道刺眼的血痕。
侍卫们一拥而上,将荆轲和夏无且死死按住。秦王捂着流血的胸口,怒视着阶下的刺客,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陈墨喘着粗气,胸口的箭伤因剧烈运动再次崩裂,鲜血浸透了衣襟。他看着被按在地上的荆轲,又看了看秦王渗血的王袍,心中没有丝毫庆幸——他知道,这场刺杀虽然失败,却彻底点燃了秦王灭燕的怒火。
而在章台殿的角落,吕不韦悄悄收起了一枚沾血的竹简,那是他从夏无且身上搜到的,上面刻着燕国的暗号。他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荆轲刺秦失败,夏无且被擒,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清除秦王身边的异己,巩固自己的相位。
陈墨的目光扫过吕不韦,心中骤然升起一丝寒意。他看到了那枚竹简,也看懂了吕不韦眼中的算计。
这场刺杀,或许还没有结束。
殿外的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但章台殿内的气氛,却比井陉关的风雪更加冰冷。秦王的怒吼、荆轲的惨笑、吕不韦的冷笑交织在一起,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秦国的心脏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