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母后后悔了吗-《谢家的大龄剩女做皇后了》

  杨太后大喜:“多谢皇儿愿意给母后脸面,皇儿放心,母后回去瑶光苑一定好好过日子,陪着你父皇。”

  母子两个又说了一会儿话,夏惠帝亲自将母亲送到上书房门口。

  杨太后走得非常高兴,一边走一边在心里骂吴尚书。

  老贼,你以为我没有一点办法,什么事情都要指望你和孟家?

  呸,皇儿是我生的我养的,我要是连这点体面都要不来,我这个太后给你老娘做!

  杨太后离开后,夏惠帝把几个重臣叫过来商议屯兵东琉岛的事情。

  商议的过程中,他一直不偏不倚,没有过分相信一个人,也没有刻意疏远谁。

  这下子把吴尚书的心吊了起来,陛下这是不跟他计较?还是后面再收拾他?

  杨家那一帮子蠢材,事情没办成,还把老夫暴露,蠢材!

  安平长公主现在窝在瑶光苑不出门,再给他个胆子他也不敢去打瑶光苑的主意!

  那是郑家的地盘,里头住着皇帝的亲爹!

  他是无论如何没想到皇帝会睁只眼闭只眼放跑董聿修,还对外宣称董聿修死了。

  吴尚书有些吃不准接下来要怎么办。

  唉,先好好当差吧。

  等到关键时刻他再立点功劳,陛下是皇帝,皇帝手里的脏事儿总得有人出头。

  他老吴不怕!

  吴尚书正忧心忡忡,等从皇宫一出来,惊闻杨宸妃被封为贵妃!

  好家伙,吴尚书哈哈大笑:“好,好,好,让杨太后自己去斗一斗白家和冯家。”

  哼,这个蠢女人享一辈子福,你以为夺嫡是那么简单的?先帝为了夺嫡,在外流浪近二十年才杀回京城。

  你就是运气好,生了太上皇唯一的儿子。不然就你这蠢样子,坟头草都不知多高了!

  就知道嫉妒人家郑家庞家和谢家,人家今天的荣耀都是子弟用功劳和鲜血换来的!”

  杨宸妃变成杨贵妃,满京城都议论纷纷。

  信国公回家嘱咐儿子:“往后家里人好生当差,莫要去沾染白家冯家和杨家。”

  郑承业撇撇嘴:“爹,皇子们还小呢,这么快就开始了!”

  信国公面无表情:“他们都小瞧了陛下,陛下用贵妃之位还了杨玹庭的恩情。

  从今往后,杨家别想再利用此事来要挟陛下。

  白皇后是先帝亲封,占着正统和嫡子,只要皇后稳得住不犯错,谁都别想撼动她的位置。

  一个冯纯妃分量不够,再抬个杨贵妃起来,皇后无法一家独大。”

  郑承业小声道:“爹,陛下屯兵东琉岛,可是要去攻打山南?”

  信国公沉默片刻后道:“我不知道,我们这位陛下,成天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让人摸不透。

  先帝擅长谋略不假,但是先帝的谋略有时候是有迹可循的。

  先帝走阳关大道,陛下喜欢走羊肠小道。”

  郑承业噗呲一声笑了出来:“爹,您还别说,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有时候效果也很好,让人猜不透,您看满朝文武现在谁不是老老实实的。”

  信国公也笑出声:“陛下还年轻呢,他也在摸索。假以时日,就算他不如先帝英明神武,也绝不是臣子们可以随意拿捏的。”

  郑承业正色道:“爹,陛下是姨父教导出来的,儿子从来不敢小瞧陛下。如今看来,陛下心里憋着股劲儿呢。”

  信国公想了好久后才道:“希望陛下能明白,南瑞不好吃,崩牙。不如先把东边那些岛屿都占了,然后想办法去北边打老毛子。”

  郑承业哎一声:“爹,陛下不会放弃南瑞的。”

  信国公也叹口气:“那也没办法,我郑家是新夏臣子,陛下若是有令,我郑家绝不退缩。”

  郑承业知道父亲心里为难:“爹,这是以后的事情,眼目前有件大事儿呢。表兄那里真藏了人啊?

  儿子也不敢用力气去打听,怕表兄生气。”

  信国公的声音严肃起来:“你别多手多脚,太上皇鲜少这么态度强硬,陛下都没去打听,咱们别多管。

  不管是谁生的,都是你姨母的后人,跟咱们家有血亲。”

  说到这里,信国公摸了摸胡子:“承业啊,可惜了你表哥。你看,他都成了傻子,还知道把杨太后放出来搅混水。

  现在大家的目光都在杨贵妃身上,他保护了瑶光苑里的人。”

  郑承业很沮丧道:“爹啊,老天不长眼,若是他好好的,哪里就会出现如今的情况,我郑家也不至于这么为难。”

  信国公无奈地笑了笑:“承业啊,这世上的事情总是难两全,不必为此伤怀。”

  夏惠帝一边屯兵东琉岛,一边加强南边、北边的防务。

  瑶光苑里,安平长公主的胎儿很快满了四个月。

  陆彦宏终于放出了风声,长公主养胎,任何人不得打搅。

  好家伙,满京城沸腾起来,安平长公主怀了孩子?

  董驸马的遗腹子?

  娘诶,原来不是太上皇有了新人啊!

  信国公听到后忍不住老泪纵横,哭老天无眼,一个傻子都能做到这个地步,若是不傻,新夏该是何等荣光。

  瑶光苑里,杨太后听到消息后跌坐在椅子上,女儿有身孕了?都四个月了?

  可是女儿一点消息不告诉她,太上皇也防着她。

  杨太后越想越生气,起身冲去静渊堂。

  静渊堂里,安平长公主安静地坐在椅子上,陆彦宏在一边做木工活儿。

  他坐的是一个摇马。

  杨太后沉声喊道:“安平!”

  安平长公主转过头看着母亲,对着母亲笑了笑,然后起身行礼:“儿臣见过母后。”

  还没等杨太后再开口说话,陆彦宏打断她:“太后不给朕行礼吗?”

  杨太后一噎,敷衍地行个礼:“臣妾见过陛下。”

  陆彦宏道:“错了,手放的位置不对,膝盖屈的位置不够,重新来。”

  杨太后抿紧嘴唇站在那里没说话,也没有再行动。

  安平长公主一看这情形,微微屈膝:“儿臣告退。”

  杨太后再次开口:“你等一下!这么大的事情,你为何不跟我说!”

  安平长公主笑着看向母亲:“母后不是坚决地选择了娘家,要与女儿决裂吗?母后后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