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斥候凄厉的嘶喊,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刚刚因杨辰那番狂言而热血沸腾的城楼上。
罗成被围了。
这四个字,让徐茂公刚刚舒展的眉头,再次死死地拧成了一个疙瘩。他一个箭步冲到城墙边,俯身对着城下那名几乎要从马背上栽下来的斥候厉声喝问:“说清楚!被谁所围?在何处被围?有多少人马?”
斥候大口喘着粗气,脸上血污与汗水混杂,眼神里满是劫后余生的惊恐。“是……是李唐的主力!就在我们收拢李密溃兵的河谷地带!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至少有两万人!把……把我们三千骑兵,连同刚刚收拢的数千降兵,全都堵在了谷里!”
徐茂公的脑子飞速运转,一瞬间,无数种可能性在其中碰撞、推演。
一个念头,如同冰锥,狠狠刺入他的脑海。
“诱饵……”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
站在他身侧的长孙无垢,心也随之一沉。她瞬间明白了徐茂公的意思。
李密是诱饵。
萧美娘是诱饵。
甚至连那数千名瓦岗溃兵,也是李世民抛出来的,第三重诱饵!
好一个李世民!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猎人,在布置下主陷阱的同时,还在陷阱的周围,撒下了无数个小巧而致命的捕兽夹。他算到了杨辰会派人去收拢残兵,于是,他便在那里,预先埋伏下了一支足以吞掉任何“秃鹫”的重兵。
这是一场连环计。一环扣一环,一计套一计,让人防不胜防。
“军师,现在该怎么办?”一名将校焦急地问道,“是否要派兵增援罗将军?”
“不能派!”徐茂公断然回绝,语气斩钉截铁。他的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明,“主公刚刚率三千重骑出城,洛阳城防本就空虚。此刻再派兵,正中李世民下怀!他那十几万大军,等的,就是我们自乱阵脚,大开城门!”
“可……可罗将军他……”那将校还想再说,却被徐茂公一个严厉的眼神制止了。
“罗成将军乃当世名将,他所率领的,是我定国军最精锐的骑兵。被围,未必就是绝境。”徐茂公的声音沉稳下来,他必须稳住军心,“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添乱,而是相信主公,相信罗将军。守好洛阳,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援!”
话虽如此,但所有人都知道,三千骑兵被两万大军围困在一条河谷里,这其中的凶险,不言而喻。
城楼上的气氛,再次变得压抑而凝重。
就在这时,长孙无垢清冷而坚定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徐军师所言极是。”她走到众人面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忧心忡忡的脸,“战场上的事,我们鞭长莫及。但洛阳城里的事,我们必须做好。”
她转向那名刚刚被徐茂公喝止,满脸通红的主簿,语气不容置疑:“主公的檄文,抄录了多少份?”
那主簿愣了一下,连忙躬身回答:“回……回夫人,已着人加急抄录了百份。”
“不够。”长孙无垢摇了摇头,“再加印五百份!不,一千份!”
她顿了顿,继续下令:“另外,立刻从洛阳令府中,征调所有能言善辩的文书、说客,还有城中那些说书先生、瓦舍艺人。两人一组,一人负责诵读,一人负责讲解。我要在一个时辰之内,让主公的檄文,传遍洛阳的每一个街头巷尾,每一座酒楼茶肆!”
“还有,李世民那篇檄文,也一并诵读,让百姓们自己听,自己辨,到底谁是谁非!”
徐茂公看着长孙无垢,眼中闪过一抹惊艳。
他明白了。
杨辰已经冲出去了,他负责“武斗”。
而长孙无垢,则接过了另一杆大旗,要在洛阳,在这天下舆论的中心,掀起一场“文斗”!
……
一个时辰后,洛阳城,东市。
一名说书先生站在一张临时搭起的高台上,手持一份崭新的檄文抄录,正唾沫横飞地念着。台下,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闻讯而来的百姓。
“……有隋末宗室杨辰者,品性鄙劣,好色贪淫!……挟持吾妻长孙氏!光天化日,强夺人妇……”
说书先生摇头晃脑,将李世民的檄文念得抑扬顿挫。
台下的百姓听得云里雾里,议论纷纷。
“听见没?咱们杨辰主公,抢了人家秦王的媳妇!”
“真的假的?杨主公看着不像这种人啊,温文尔雅的。”
“难说哦,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嘛。再说,那可是长孙家的姑娘,天仙似的人物。”
就在众人议论之际,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拿起另一份抄录,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各位父老乡亲,别急,这事儿啊,还有另一个版本!”
他将杨辰的檄文,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
“……李渊父子,食隋禄,掌隋兵……名为清君侧,实为篡逆。此为不忠!”
“……秦王妃长孙氏,聪慧贤德……感我大义,自愿留在洛阳,助我经纶,共济苍生。李世民妒我贤妻,此为不仁!”
念到这里,台下已经一片哗然。
“嚯!原来是长孙夫人自己跟杨主公跑的?”
“我就说嘛!这叫什么?这叫良禽择木而栖,贤女择主而事!”一个酸秀才摇头晃脑地说道。
说书先生更是来了精神,他将檄文一拍,继续念道:“……我劝你,与其在此叫嚣,不如回太原多读几年书,学学怎么做一个男人!”
“哈哈哈!”台下爆发出哄堂大笑。
“说得好!没本事留住媳妇,还有脸带兵来抢?”
“就是!自家婆娘都看不住,还想管天下?”
当说书先生念到最后一句——“你若敢动她一根毫毛,我便将你李唐龙脉寸寸斩断,让你李家,永世不得翻身!”
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句充满了血腥与霸道的宣言,震得头皮发麻。
短暂的寂静后,人群彻底沸腾了。
“这……这才叫男人!”一个卖炊饼的壮汉,激动得满脸通红,把手里的炊饼拍得啪啪响,“自己的女人,就得这么护着!”
“没错!跟李世民那篇酸不拉唧的檄文比,咱们主公这篇,听着就提气!”
“杨主公是为了萧夫人,才跟李世民拼命的!这份情义,我老张服了!”
“走走走,回家拿上我那把杀猪刀,去城墙上帮忙!谁敢动杨主公,就是动我们洛阳城的爷们!”
相似的场景,在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李世民那篇占据了“大义”的檄文,在杨辰这篇充满了“人味儿”和“烟火气”的回应面前,被打得落花流水。
天下百姓或许不懂什么叫“匡扶社稷”,但他们都懂,一个男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女人。
这场文战,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维度上。
李世民想打的是一场关乎天下道义的政治仗,而杨辰,却直接把它拖进了“谁更有男人味儿”的民间八卦里。
……
河北,信都。
窦建德看着斥候送来的两份檄文抄录,捻着胡须,笑得前仰后合。
“有趣,真是有趣!”他将杨辰的檄文递给身边的谋臣,“你们看看,这杨辰,简直就是个混不吝的滚刀肉!李世民想跟他讲道理,他直接掀了桌子,跟人比谁的拳头更硬,谁的嗓门更大!”
“主公,此人虽行事乖张,但其言语直指人心,深谙煽动之法,不可小觑。”谋臣提醒道。
“我当然知道。”窦建德收敛了笑容,“一个能把抢人老婆的事,说得如此清新脱俗,还让全天下都觉得他有理的人,怎么可能简单?”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洛阳的位置上,久久不语。
“传令下去,让我们的人,离洛阳远一点。这两头猛虎相争,我们看戏就好。不过……”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把杨辰的这份檄文,多印一些,在咱们的地界上,也好好传一传。我倒要看看,李世民这张脸,还能往哪儿搁。”
……
洛阳城楼。
听着城内此起彼伏的欢呼和议论,徐茂公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一丝。
民心,稳住了。
“夫人此计,堪比十万大军。”他由衷地对长孙无垢赞叹道。
长孙无垢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她的目光,始终望着西方那片被暮色渐渐吞噬的旷野。
她知道,真正的危机,还远远没有解除。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情报的参军,拿着一卷刚刚破译的密信,脸色凝重地快步走来。
“军师,夫人!”他将密信呈上,“太原急报!”
徐茂公接过密信,只看了一眼,瞳孔便猛地一缩。
“怎么了?”长孙无垢察觉到他的异样。
徐茂公没有说话,只是将密信递给了她。
长孙无垢展开信纸,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却让她如坠冰窟。
信是李靖从太原发来的。
上面说,围困罗成的李唐部队,其主将,是李渊麾下第一猛将,也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尉迟恭!
而尉迟恭所率领的,并非普通步卒,而是李唐大军中,与玄甲军齐名的另一支王牌。
——陷阵营!一支以破阵、攻坚而闻名的重装步兵!
信的最后,李靖用血红的朱砂,写下了一个批注。
“此乃绝杀之局,非人力可破。罗将军……危矣!”
罗成被围了。
这四个字,让徐茂公刚刚舒展的眉头,再次死死地拧成了一个疙瘩。他一个箭步冲到城墙边,俯身对着城下那名几乎要从马背上栽下来的斥候厉声喝问:“说清楚!被谁所围?在何处被围?有多少人马?”
斥候大口喘着粗气,脸上血污与汗水混杂,眼神里满是劫后余生的惊恐。“是……是李唐的主力!就在我们收拢李密溃兵的河谷地带!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至少有两万人!把……把我们三千骑兵,连同刚刚收拢的数千降兵,全都堵在了谷里!”
徐茂公的脑子飞速运转,一瞬间,无数种可能性在其中碰撞、推演。
一个念头,如同冰锥,狠狠刺入他的脑海。
“诱饵……”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
站在他身侧的长孙无垢,心也随之一沉。她瞬间明白了徐茂公的意思。
李密是诱饵。
萧美娘是诱饵。
甚至连那数千名瓦岗溃兵,也是李世民抛出来的,第三重诱饵!
好一个李世民!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猎人,在布置下主陷阱的同时,还在陷阱的周围,撒下了无数个小巧而致命的捕兽夹。他算到了杨辰会派人去收拢残兵,于是,他便在那里,预先埋伏下了一支足以吞掉任何“秃鹫”的重兵。
这是一场连环计。一环扣一环,一计套一计,让人防不胜防。
“军师,现在该怎么办?”一名将校焦急地问道,“是否要派兵增援罗将军?”
“不能派!”徐茂公断然回绝,语气斩钉截铁。他的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明,“主公刚刚率三千重骑出城,洛阳城防本就空虚。此刻再派兵,正中李世民下怀!他那十几万大军,等的,就是我们自乱阵脚,大开城门!”
“可……可罗将军他……”那将校还想再说,却被徐茂公一个严厉的眼神制止了。
“罗成将军乃当世名将,他所率领的,是我定国军最精锐的骑兵。被围,未必就是绝境。”徐茂公的声音沉稳下来,他必须稳住军心,“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添乱,而是相信主公,相信罗将军。守好洛阳,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援!”
话虽如此,但所有人都知道,三千骑兵被两万大军围困在一条河谷里,这其中的凶险,不言而喻。
城楼上的气氛,再次变得压抑而凝重。
就在这时,长孙无垢清冷而坚定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徐军师所言极是。”她走到众人面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忧心忡忡的脸,“战场上的事,我们鞭长莫及。但洛阳城里的事,我们必须做好。”
她转向那名刚刚被徐茂公喝止,满脸通红的主簿,语气不容置疑:“主公的檄文,抄录了多少份?”
那主簿愣了一下,连忙躬身回答:“回……回夫人,已着人加急抄录了百份。”
“不够。”长孙无垢摇了摇头,“再加印五百份!不,一千份!”
她顿了顿,继续下令:“另外,立刻从洛阳令府中,征调所有能言善辩的文书、说客,还有城中那些说书先生、瓦舍艺人。两人一组,一人负责诵读,一人负责讲解。我要在一个时辰之内,让主公的檄文,传遍洛阳的每一个街头巷尾,每一座酒楼茶肆!”
“还有,李世民那篇檄文,也一并诵读,让百姓们自己听,自己辨,到底谁是谁非!”
徐茂公看着长孙无垢,眼中闪过一抹惊艳。
他明白了。
杨辰已经冲出去了,他负责“武斗”。
而长孙无垢,则接过了另一杆大旗,要在洛阳,在这天下舆论的中心,掀起一场“文斗”!
……
一个时辰后,洛阳城,东市。
一名说书先生站在一张临时搭起的高台上,手持一份崭新的檄文抄录,正唾沫横飞地念着。台下,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闻讯而来的百姓。
“……有隋末宗室杨辰者,品性鄙劣,好色贪淫!……挟持吾妻长孙氏!光天化日,强夺人妇……”
说书先生摇头晃脑,将李世民的檄文念得抑扬顿挫。
台下的百姓听得云里雾里,议论纷纷。
“听见没?咱们杨辰主公,抢了人家秦王的媳妇!”
“真的假的?杨主公看着不像这种人啊,温文尔雅的。”
“难说哦,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嘛。再说,那可是长孙家的姑娘,天仙似的人物。”
就在众人议论之际,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拿起另一份抄录,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各位父老乡亲,别急,这事儿啊,还有另一个版本!”
他将杨辰的檄文,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
“……李渊父子,食隋禄,掌隋兵……名为清君侧,实为篡逆。此为不忠!”
“……秦王妃长孙氏,聪慧贤德……感我大义,自愿留在洛阳,助我经纶,共济苍生。李世民妒我贤妻,此为不仁!”
念到这里,台下已经一片哗然。
“嚯!原来是长孙夫人自己跟杨主公跑的?”
“我就说嘛!这叫什么?这叫良禽择木而栖,贤女择主而事!”一个酸秀才摇头晃脑地说道。
说书先生更是来了精神,他将檄文一拍,继续念道:“……我劝你,与其在此叫嚣,不如回太原多读几年书,学学怎么做一个男人!”
“哈哈哈!”台下爆发出哄堂大笑。
“说得好!没本事留住媳妇,还有脸带兵来抢?”
“就是!自家婆娘都看不住,还想管天下?”
当说书先生念到最后一句——“你若敢动她一根毫毛,我便将你李唐龙脉寸寸斩断,让你李家,永世不得翻身!”
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句充满了血腥与霸道的宣言,震得头皮发麻。
短暂的寂静后,人群彻底沸腾了。
“这……这才叫男人!”一个卖炊饼的壮汉,激动得满脸通红,把手里的炊饼拍得啪啪响,“自己的女人,就得这么护着!”
“没错!跟李世民那篇酸不拉唧的檄文比,咱们主公这篇,听着就提气!”
“杨主公是为了萧夫人,才跟李世民拼命的!这份情义,我老张服了!”
“走走走,回家拿上我那把杀猪刀,去城墙上帮忙!谁敢动杨主公,就是动我们洛阳城的爷们!”
相似的场景,在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李世民那篇占据了“大义”的檄文,在杨辰这篇充满了“人味儿”和“烟火气”的回应面前,被打得落花流水。
天下百姓或许不懂什么叫“匡扶社稷”,但他们都懂,一个男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女人。
这场文战,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维度上。
李世民想打的是一场关乎天下道义的政治仗,而杨辰,却直接把它拖进了“谁更有男人味儿”的民间八卦里。
……
河北,信都。
窦建德看着斥候送来的两份檄文抄录,捻着胡须,笑得前仰后合。
“有趣,真是有趣!”他将杨辰的檄文递给身边的谋臣,“你们看看,这杨辰,简直就是个混不吝的滚刀肉!李世民想跟他讲道理,他直接掀了桌子,跟人比谁的拳头更硬,谁的嗓门更大!”
“主公,此人虽行事乖张,但其言语直指人心,深谙煽动之法,不可小觑。”谋臣提醒道。
“我当然知道。”窦建德收敛了笑容,“一个能把抢人老婆的事,说得如此清新脱俗,还让全天下都觉得他有理的人,怎么可能简单?”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洛阳的位置上,久久不语。
“传令下去,让我们的人,离洛阳远一点。这两头猛虎相争,我们看戏就好。不过……”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把杨辰的这份檄文,多印一些,在咱们的地界上,也好好传一传。我倒要看看,李世民这张脸,还能往哪儿搁。”
……
洛阳城楼。
听着城内此起彼伏的欢呼和议论,徐茂公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一丝。
民心,稳住了。
“夫人此计,堪比十万大军。”他由衷地对长孙无垢赞叹道。
长孙无垢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她的目光,始终望着西方那片被暮色渐渐吞噬的旷野。
她知道,真正的危机,还远远没有解除。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情报的参军,拿着一卷刚刚破译的密信,脸色凝重地快步走来。
“军师,夫人!”他将密信呈上,“太原急报!”
徐茂公接过密信,只看了一眼,瞳孔便猛地一缩。
“怎么了?”长孙无垢察觉到他的异样。
徐茂公没有说话,只是将密信递给了她。
长孙无垢展开信纸,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却让她如坠冰窟。
信是李靖从太原发来的。
上面说,围困罗成的李唐部队,其主将,是李渊麾下第一猛将,也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尉迟恭!
而尉迟恭所率领的,并非普通步卒,而是李唐大军中,与玄甲军齐名的另一支王牌。
——陷阵营!一支以破阵、攻坚而闻名的重装步兵!
信的最后,李靖用血红的朱砂,写下了一个批注。
“此乃绝杀之局,非人力可破。罗将军……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