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杨辰的布局,宴会上的惊变-《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

  第100章:杨辰的布局,宴会上的惊变

  大殿之内,死寂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无论是李密的审视,翟让的烦躁,单雄信的警惕,还是徐茂公的忧虑,此刻都汇成了一股无形的洪流,尽数压在杨辰的身上。

  他就像是暴风雨前,那只不知死活飞出屋檐的飞蛾。

  李密没有说话,只是端着酒杯,指节轻轻在杯壁上叩击,发出极有韵律的轻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像是在为杨辰的生命倒数。他不介意听听这个年轻人想说什么,但也仅限于听听。一个洛阳令,还没有资格在他与翟让的棋局上指手画脚。

  翟让则显得不耐烦,他粗重的眉毛拧成一疙瘩,粗声道:“你一个管地方民生的洛阳令,这里有你说话的份?退下!”

  杨辰仿佛没有听到翟让的呵斥,他依旧保持着躬身的姿势,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学生不敢妄议魏公与大龙头的是非。学生只想说一说,这洛阳城的安危。”

  “洛阳城有我等在,坚如磐石,何来安危之说?”李密身后的王伯当冷声喝道。

  “坚如磐石?”杨辰直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王伯当,最终落回到李密与翟让的脸上,“敢问魏公,大龙头,如今洛阳城四门,东门由谁镇守?”

  李密眼皮微抬:“王伯当。”

  “西门呢?”

  翟让哼了一声:“我兄弟王儒信。”

  “南门,北门呢?”杨辰继续追问。

  李密与翟让各自报出了一个名字,一个是李密的心腹,一个是翟让的旧部。

  杨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的笑意:“四座城门,分属两家。看似稳固,实则处处都是窟窿。学生斗胆,想请魏公与大龙头,陪学生做一场沙盘推演,如何?”

  “沙盘推演?”李密来了些兴趣,叩击酒杯的手指停了下来。

  “不错。”杨辰走到大殿中央,空旷的地面就是他的沙盘,他用脚尖轻轻画了一个圈,“此为洛阳。”

  他又在圈子西面一点:“此为太原,李渊。”

  这个名字一出,殿内众将的神情都微微一变。单雄信原本抱在胸前的双臂,不自觉地放了下来。

  “三日前,我去拜会大龙头,曾听闻李家二郎李世民,骁勇善战,号称‘少年英雄’。”杨辰的目光转向翟让,“大龙头麾下,猛将如云,单二当家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不知在大龙头心中,若单二当家对上那李世民,胜算几何?”

  这问题问得刁钻,既捧了单雄信,又把话题引到了李世民身上。

  翟让哈哈一笑,拍着桌子:“那还用说?俺二弟的本事,天下谁人不知?什么狗屁少年英雄,碰上俺二弟,一槊就能把他挑下马!”

  单雄信面色不变,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抹战意。

  杨辰笑了笑,不置可否,又转向李密:“魏公文韬武略,算无遗策。依魏公看,若李渊倾巢而出,尽起太原之兵,直扑洛阳,我瓦岗当如何应对?”

  李密放下酒杯,神情严肃了几分。这个问题,已不再是宴席间的闲谈,而是真正的军国大事。他沉吟片刻,缓缓道:“李渊若来,必先取河东,再渡黄河。我军可凭洛阳坚城,扼守虎牢、汜水等要隘,以逸待劳,断其粮道,李渊远道而来,必不能久持。”

  “魏公所言,乃是堂堂正正的阳谋,确是老成之言。”杨辰先是点头称是,话锋却猛然一转,“可若是……李渊不这么打呢?”

  “哦?”李密眉毛一挑,“那依你之见,他该如何打?”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就连徐茂公,也睁开了眼睛,浑浊的眼眸中透出探究的光。

  杨辰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的话,就是他今夜投下的第一枚炸雷。

  “若我是李渊,我不会强攻虎牢,也不会在洛阳城下与魏公的大军决战。我会分兵。”

  他伸出两根手指。

  “一支主力,由李建成率领,佯攻虎牢,声势造得越大越好,让魏公和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洛阳东面。而另一支精锐,一支真正的杀手锏,由李世民亲自率领,趁夜色掩护,走南线,过伏牛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洛阳城南的伊阙!”

  “伊阙?”殿内数名将领同时色变。

  伊阙是洛阳南边的天然门户,地势险要,但因南面并无强敌,防备一向算不上森严。更重要的是,南门的守将,是翟让的人!

  李密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死死盯着杨辰,似乎要从他脸上看出,这番话到底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

  杨辰没有理会众人的惊愕,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李世民兵临伊阙之下,会如何做?他不会立刻攻城。他会派人潜入城中,去联络一个人。”

  “谁?”翟让下意识地问道。

  杨辰的目光,缓缓地,落在了翟让的身上,又从他身后那些神情各异的旧部将领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定格在单雄信那张黝黑的面庞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没有说出那个名字,但他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被抽干了。

  单雄信的瞳孔猛地一缩,一股被看穿内心的羞恼与杀机,从他身上轰然爆发。他腰间的佩刀发出一声轻微的嗡鸣。

  翟让更是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案,整张桌子的酒菜都跳了起来:“杨辰!你他娘的血口喷人!俺的兄弟,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岂会通敌卖国!”

  “大龙头息怒。”杨辰不退反进,迎着翟让几乎要吃人的目光,“我从未说过哪位将军会通敌卖国。我说的是,李世民会去联络一个人,一个对魏公心怀不满,觉得自己在瓦岗受到了排挤,一身本事无处施展,并且迫切想要证明自己价值的人。”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诛心。

  “李世民会告诉他:‘将军之才,远在李密之上,何必屈居人下?如今瓦岗内部分裂,李密猜忌功臣,翟让有勇无谋,大厦将倾。不如与我李唐里应外合,待我攻破洛阳,必奉将军为并肩王,共享富贵!’学生请问,当这番话送到某位将军的耳中时,他会不会心动?”

  “放屁!”一名翟让旧部将领涨红了脸,破口大骂。

  “好,就算他不心动,忠义无双。”杨辰话锋再转,变得更加森冷,“那李世民的第二步计划就来了。他会派人,在洛阳城里散布谣言,就说南门守将,已经暗通李唐!请问魏公,当这个谣言传到您的耳中,您是信,还是不信?”

  李密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信?他若信了,立刻派人去夺南门兵权,那正好坐实了他猜忌旧部的名声,逼反翟让。

  不信?他若不信,万一南门守将真的反了,那便是引狼入室,万劫不复!

  这是一个无解的阳谋!利用他们之间早已存在的猜忌,这颗种子一旦种下,无论真假,都会生根发芽,直到将整个瓦岗撕裂。

  “届时,魏公必然要调动东门的王伯当将军,前去南门‘协防’。”杨辰的声音如同魔鬼的低语,在大殿中回响,“而大龙头,眼看自己的兄弟被怀疑,兵权被夺,必然会命令西门的王儒信将军,前去‘支援’。于是,一场本不该发生的内讧,就在洛阳城里,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轰然爆发!”

  “到那个时候,李世民甚至不需要攻城。他只需要等。”

  “等到我们自己在城里杀得血流成河,等到我们的士兵茫然失措,不知该听谁的号令。然后,他再一鼓作气,拿下伊阙,四门之中,已得其一。洛阳,便成了他囊中之物!”

  杨辰说完,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他描绘的这幅景象给镇住了。那画面太过真实,真实到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角色,看到那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轨迹。

  翟让脸上的愤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煞白。他不是傻子,他只是莽。杨辰所说的每一步,都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般,他知道,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他绝对会像杨辰说的那样去做。

  李密的额角,渗出了一丝冷汗。他自负智计超群,可从未想过,自己引以为傲的权谋手段,在真正的强敌面前,会成为如此致命的毒药。

  徐茂公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看着杨辰的眼神,充满了震撼与复杂。他本以为杨辰只是想用外部威胁来恐吓,却没想到,杨-辰竟是将他们内部的矛盾,与外部的威胁,如此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了一起,推演出了一场足以让所有人胆寒的败局。

  这已经不是药了,这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当着所有人的面,将瓦岗的脓疮,血淋淋地剖了开来。

  杨辰看着陷入死寂的众人,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了。他抛出了今夜,也是整个计划中最关键的最后一问。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面色凝重的李密,又扫过脸色煞白的翟让,最后,他向前一步,用一种近乎悲悯的语气,一字一顿地问道:

  “所以,学生想请教魏公,请教大龙头。当李世民的骑兵真的出现在城南的邙山上,当告急的烽烟燃起之时……”

  “守东门的王伯当将军,和守西门的王儒信将军,他们手中的兵,到底是听魏公您的号令,还是听大龙头您的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