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像是掺了金粉,透过仙人柱顶端的缝隙,在铺着兽皮的地面上投下几道斑驳的光柱。空气中还弥漫着昨夜篝火晚会残留的松木烟气和烤肉的焦香,混合着皮革、草药和人体混合的暖烘烘的味道。冷志军在一种奇异的安宁中醒来,耳边是营地渐渐苏醒的细微声响:远处有妇人早起挤驯鹿奶时,鹿铃叮当作响;近处是火塘里昨夜埋着的炭块被拨动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还有孩子们压低嗓音的嬉闹,以及猎犬们懒洋洋的哈欠声。
他躺在柔软的狼皮褥子上,没有立刻起身,只是睁着眼,看着光线里浮动的微小尘埃。怀里的那块狼髀石贴着胸口皮肤,温润光滑,仿佛已经带了体温。昨晚的热烈和喧嚣还历历在目,鄂温克人毫无保留的热情,像这林间的烈酒,后劲十足,让他心头暖胀,又带着一丝离别的怅惘。他摸了摸枕边,那把缠着红蓝线的木梳还在,梳齿间属于胡安娜的那根细软长发,在光线下泛着柔光。离家不过几日,却仿佛过了很久,冷家屯的炊烟、胡安娜系着红围巾的身影、灰狼缺耳朵上那块疤……都变得清晰而又遥远。
正当他沉浸在这纷乱的思绪中时,皮帘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营地的宁静。马蹄踏在冻土上的声音格外清脆,还夹杂着车轮碾过冰雪的咯吱声。猎犬们立刻警觉地吠叫起来。
皮帘被掀开,带着一股外面的冷气。进来的是卓力格特,他脸上还带着宿醉的疲惫,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平日的锐利。他身后跟着一个满脸风霜、穿着旧军棉袄的汉族汉子,是公社的通讯员老马。
“冷志军同志,”老马摘下狗皮帽子,头上冒着热气,语气急切,“可算找到你了!公社有紧急通知,让我务必尽快送到你手上!”他从斜挎的绿色帆布包里掏出一个盖着红戳的信封,信封边角已经被汗水微微浸湿。
冷志军坐起身,接过信封。一种莫名的预感让他心跳快了几拍。撕开封口,里面是一张正式的通知函和一份日程表。通知函上明确写着,全县春季狩猎大赛的集中培训和赛前准备提前开始,要求所有入围选手必须在两日内到县招待所报到,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日程表上排满了密集的训练项目和比赛规则讲解。
“提前了?”冷志军有些意外,算算日子,比原计划足足早了五天。
老马用袖子擦着脑门上的汗:“可不是嘛!听说是因为地区领导临时决定要来观摩决赛,县里赶紧把日程往前赶了。书记特意嘱咐,让你和乌娜吉同志一定准时到,这可是代表咱整个公社的荣誉!”他说着,目光扫过这间充满异族风情的仙人柱,脸上露出一丝好奇,但很快又被焦急取代,“我还得赶去通知其他几个人,路不好走,得抓紧时间。”
卓力格特虽然听不懂全部的汉语,但从冷志军的神色和老马焦急的态度中,也明白了七八分。他拍了拍冷志军的肩膀,用生硬的汉语说:“大事,你去!”然后又对老马比划着,示意他去牵马喂料,喝口热茶再走。
消息像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潭,很快在营地漾开。乌娜吉闻讯赶来,她显然刚洗漱过,头发还湿漉漉的,用一根皮绳随意绑在脑后,额前几缕碎发沾着水珠。她接过通知仔细看了看,眉头微蹙:“时间这么紧。”
冷志军已经开始麻利地收拾自己的行装,将猎枪擦拭干净,检查弹药,把散落的物品一一归位。“得赶紧回去准备一下,”他对乌娜吉说,语气带着歉意,“本来还想跟你多学几手布置陷阱的法子。”
乌娜吉没说话,转身走出了仙人柱。不一会儿,她抱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皮口袋回来,塞到冷志军手里:“路上吃的。风干的驯鹿肉,奶豆腐,还有阿妈刚烙的饼。”她又从自己腰间解下那个绣着海东青的箭囊,递过来,“这个,你带着。县里比赛,说不定用得上。”
冷志军认得这个箭囊,是乌娜吉的心爱之物。他刚要推辞,乌娜吉已经将箭囊挂在了他的背包带上,动作不容拒绝。“就当是个念想,”她语气平淡,但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祝你拿个好名次。”
苏日娜额吉和部落里的其他人也闻讯赶来。苏日娜额吉红着眼圈,往冷志军的背包里又塞了一包晒干的蘑菇和一小罐野蜂蜜:“孩子,拿着,县里东西贵……”几位鄂温克老人也送来小礼物:一块用来打磨箭头的细砂岩,一包驱蚊防蛇的草药粉,还有一把用猛犸象牙化石打磨成的小刀,虽然粗糙,却异常锋利。
巴雅尔老爷子让孙子搀着,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手里拎着一双崭新的狍皮靴子,靴筒上还用彩线绣着简单的云纹。“换上这个,”他把靴子塞给冷志军,“你们汉家的棉鞋,进山不透气,脚受不了。这靴子轻便,防水,走雪地不滑。”
最让冷志军动容的是卓力格特。这个豪爽的鄂温克老汉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转身走进自家的仙人柱,捧着一个用红布包裹的长条物件走出来。他郑重地揭开红布,里面是一把猎刀。刀鞘是陈年的黑桦木制成,上面用银丝镶嵌出繁复的驯鹿和星辰图案,虽然旧了,却更显古朴厚重。他抽出猎刀,刀身狭长,闪着幽蓝的寒光,刀背较厚,刀尖微微上翘,是典型的鄂温克猎刀制式。
“这把刀,跟了我三十年,”卓力格特的声音低沉而郑重,“用它剥过一百张豹子皮,宰过三头熊。现在,我把它送给你。”他将刀连鞘一起,双手捧到冷志军面前,“拿着它,就像我们鄂温克人的勇气和祝福,跟你一起去比赛。看见它,就像看见我们这些山林里的朋友。”
冷志军感到喉头有些发紧。他深知,对于猎人来说,陪伴自己多年的猎刀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礼物,是一种传承,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情谊。他伸出双手,恭敬地接过猎刀,深深地向卓力格特,也向所有在场的鄂温克族人鞠了一躬:“谢谢!谢谢大家!这份情谊,我冷志军永世不忘!”
告别总是仓促的。老马已经在外面催促。冷志军换上了巴雅尔送的狍皮靴,果然轻便暖和。他将旧棉鞋仔细包好,塞进背包。背上行囊,挎上猎枪,腰间别着卓力格特赠送的猎刀,箭囊斜挎在身侧,整个人焕然一新,却又带着这片山林赋予他的独特气息。
乌娜吉和几个年轻的鄂温克猎人骑马送他出营地,一直送到能看到通往公社方向的那条山路才停下。晨光下,雪野无边,远山如黛。
“县里见。”乌娜吉勒住马,看着冷志军,简单地说。
“县里见。”冷志军重重点头。他最后看了一眼这片给了他惊险、温暖和无数收获的鄂温克营地,看了一眼站在雪地中那个穿着狍皮袄、身影挺拔的姑娘,然后转身,大步踏上了归途。
山路蜿蜒,冷志军独自走着,脚步踏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即将到来的大赛的期待和隐隐压力,又有对鄂温克朋友的不舍,更有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他摸了摸腰间冰冷的刀柄,又摸了摸怀里温润的狼髀石和那把木梳,感觉自己像是背负着许多人的期望前行。
走了小半天,翻过一道山梁,远远已经能望见冷家屯上空升起的缕缕炊烟,在寒冷的空气中笔直向上。家的轮廓在望,他的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不知道胡安娜这些天怎么样了,肚子里的孩子是否安好?林志明那小子,是不是早就等急了?灰狼和老狗缺耳朵,是不是又天天在屯口张望?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狩猎大赛,他来了。他要带着冷家屯的期望,带着鄂温克朋友的祝福,去会一会全县的高手,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山林里,证明一个猎人的价值。
他躺在柔软的狼皮褥子上,没有立刻起身,只是睁着眼,看着光线里浮动的微小尘埃。怀里的那块狼髀石贴着胸口皮肤,温润光滑,仿佛已经带了体温。昨晚的热烈和喧嚣还历历在目,鄂温克人毫无保留的热情,像这林间的烈酒,后劲十足,让他心头暖胀,又带着一丝离别的怅惘。他摸了摸枕边,那把缠着红蓝线的木梳还在,梳齿间属于胡安娜的那根细软长发,在光线下泛着柔光。离家不过几日,却仿佛过了很久,冷家屯的炊烟、胡安娜系着红围巾的身影、灰狼缺耳朵上那块疤……都变得清晰而又遥远。
正当他沉浸在这纷乱的思绪中时,皮帘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营地的宁静。马蹄踏在冻土上的声音格外清脆,还夹杂着车轮碾过冰雪的咯吱声。猎犬们立刻警觉地吠叫起来。
皮帘被掀开,带着一股外面的冷气。进来的是卓力格特,他脸上还带着宿醉的疲惫,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平日的锐利。他身后跟着一个满脸风霜、穿着旧军棉袄的汉族汉子,是公社的通讯员老马。
“冷志军同志,”老马摘下狗皮帽子,头上冒着热气,语气急切,“可算找到你了!公社有紧急通知,让我务必尽快送到你手上!”他从斜挎的绿色帆布包里掏出一个盖着红戳的信封,信封边角已经被汗水微微浸湿。
冷志军坐起身,接过信封。一种莫名的预感让他心跳快了几拍。撕开封口,里面是一张正式的通知函和一份日程表。通知函上明确写着,全县春季狩猎大赛的集中培训和赛前准备提前开始,要求所有入围选手必须在两日内到县招待所报到,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日程表上排满了密集的训练项目和比赛规则讲解。
“提前了?”冷志军有些意外,算算日子,比原计划足足早了五天。
老马用袖子擦着脑门上的汗:“可不是嘛!听说是因为地区领导临时决定要来观摩决赛,县里赶紧把日程往前赶了。书记特意嘱咐,让你和乌娜吉同志一定准时到,这可是代表咱整个公社的荣誉!”他说着,目光扫过这间充满异族风情的仙人柱,脸上露出一丝好奇,但很快又被焦急取代,“我还得赶去通知其他几个人,路不好走,得抓紧时间。”
卓力格特虽然听不懂全部的汉语,但从冷志军的神色和老马焦急的态度中,也明白了七八分。他拍了拍冷志军的肩膀,用生硬的汉语说:“大事,你去!”然后又对老马比划着,示意他去牵马喂料,喝口热茶再走。
消息像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潭,很快在营地漾开。乌娜吉闻讯赶来,她显然刚洗漱过,头发还湿漉漉的,用一根皮绳随意绑在脑后,额前几缕碎发沾着水珠。她接过通知仔细看了看,眉头微蹙:“时间这么紧。”
冷志军已经开始麻利地收拾自己的行装,将猎枪擦拭干净,检查弹药,把散落的物品一一归位。“得赶紧回去准备一下,”他对乌娜吉说,语气带着歉意,“本来还想跟你多学几手布置陷阱的法子。”
乌娜吉没说话,转身走出了仙人柱。不一会儿,她抱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皮口袋回来,塞到冷志军手里:“路上吃的。风干的驯鹿肉,奶豆腐,还有阿妈刚烙的饼。”她又从自己腰间解下那个绣着海东青的箭囊,递过来,“这个,你带着。县里比赛,说不定用得上。”
冷志军认得这个箭囊,是乌娜吉的心爱之物。他刚要推辞,乌娜吉已经将箭囊挂在了他的背包带上,动作不容拒绝。“就当是个念想,”她语气平淡,但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祝你拿个好名次。”
苏日娜额吉和部落里的其他人也闻讯赶来。苏日娜额吉红着眼圈,往冷志军的背包里又塞了一包晒干的蘑菇和一小罐野蜂蜜:“孩子,拿着,县里东西贵……”几位鄂温克老人也送来小礼物:一块用来打磨箭头的细砂岩,一包驱蚊防蛇的草药粉,还有一把用猛犸象牙化石打磨成的小刀,虽然粗糙,却异常锋利。
巴雅尔老爷子让孙子搀着,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手里拎着一双崭新的狍皮靴子,靴筒上还用彩线绣着简单的云纹。“换上这个,”他把靴子塞给冷志军,“你们汉家的棉鞋,进山不透气,脚受不了。这靴子轻便,防水,走雪地不滑。”
最让冷志军动容的是卓力格特。这个豪爽的鄂温克老汉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转身走进自家的仙人柱,捧着一个用红布包裹的长条物件走出来。他郑重地揭开红布,里面是一把猎刀。刀鞘是陈年的黑桦木制成,上面用银丝镶嵌出繁复的驯鹿和星辰图案,虽然旧了,却更显古朴厚重。他抽出猎刀,刀身狭长,闪着幽蓝的寒光,刀背较厚,刀尖微微上翘,是典型的鄂温克猎刀制式。
“这把刀,跟了我三十年,”卓力格特的声音低沉而郑重,“用它剥过一百张豹子皮,宰过三头熊。现在,我把它送给你。”他将刀连鞘一起,双手捧到冷志军面前,“拿着它,就像我们鄂温克人的勇气和祝福,跟你一起去比赛。看见它,就像看见我们这些山林里的朋友。”
冷志军感到喉头有些发紧。他深知,对于猎人来说,陪伴自己多年的猎刀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礼物,是一种传承,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情谊。他伸出双手,恭敬地接过猎刀,深深地向卓力格特,也向所有在场的鄂温克族人鞠了一躬:“谢谢!谢谢大家!这份情谊,我冷志军永世不忘!”
告别总是仓促的。老马已经在外面催促。冷志军换上了巴雅尔送的狍皮靴,果然轻便暖和。他将旧棉鞋仔细包好,塞进背包。背上行囊,挎上猎枪,腰间别着卓力格特赠送的猎刀,箭囊斜挎在身侧,整个人焕然一新,却又带着这片山林赋予他的独特气息。
乌娜吉和几个年轻的鄂温克猎人骑马送他出营地,一直送到能看到通往公社方向的那条山路才停下。晨光下,雪野无边,远山如黛。
“县里见。”乌娜吉勒住马,看着冷志军,简单地说。
“县里见。”冷志军重重点头。他最后看了一眼这片给了他惊险、温暖和无数收获的鄂温克营地,看了一眼站在雪地中那个穿着狍皮袄、身影挺拔的姑娘,然后转身,大步踏上了归途。
山路蜿蜒,冷志军独自走着,脚步踏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即将到来的大赛的期待和隐隐压力,又有对鄂温克朋友的不舍,更有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他摸了摸腰间冰冷的刀柄,又摸了摸怀里温润的狼髀石和那把木梳,感觉自己像是背负着许多人的期望前行。
走了小半天,翻过一道山梁,远远已经能望见冷家屯上空升起的缕缕炊烟,在寒冷的空气中笔直向上。家的轮廓在望,他的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不知道胡安娜这些天怎么样了,肚子里的孩子是否安好?林志明那小子,是不是早就等急了?灰狼和老狗缺耳朵,是不是又天天在屯口张望?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狩猎大赛,他来了。他要带着冷家屯的期望,带着鄂温克朋友的祝福,去会一会全县的高手,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山林里,证明一个猎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