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宋福根,你个叛徒。-《八零:十岁上山打猎忙,全家帮忙》

  王秀莲见几个孩子有些失落,叹息一声,又安慰道:

  “其实,娘是同意买56半的。”

  “但,娘担心你们几个,水平,经验,还有枪法都不足,别说和张老根比,就是和黄大海比,也差远了。”

  “还有一把破弓,一把侵刀,你们都敢照量黑瞎子。”

  “要是给你们56半,还不把大黑山捅个窟窿出来。”

  “酒壮怂人胆,枪壮猎人胆......真买了56半,你们还不得冲山君老爷使劲?”

  王秀莲的想法很简单,眼下几个孩子打猎,水平还不过关,经验也不足。

  在大黑山的外围晃悠,已经是能力的极限了。

  要是给这几个崽子买了56半,壮了胆子,反而更危险。

  “娘是这样想的,你们先买两把猎枪,这样在外围就算再碰到黑瞎子,也足够防身了。”

  “没有56半,你们也不会背着娘去深山老林的。”

  “赶山这事,娘是同意的,面对黑瞎子,没枪的情况下,还都囫囵个,娘认可你们的能力。”

  “但娘,就怕你们初生牛犊不怕虎。”

  宋福根听后,将张老根的两个要求说了出来:

  “娘,我是这样想的,要是大哥能拜张老根为师。”

  “就相当于,我和二姐也拜了张老根为师,以张老根的经验,我们很快就能进步。”

  “可人家要求,我们有了56半,才能进山猎和黑熊差不多的猎物。”

  “只有猎到了,就算完成第一个考验。”

  这下,大哥宋福刚坐不住了:

  “娘,买56半吧,我想拜张老根为师。”

  王秀兰看了眼窗台上,正在阴干的熊胆,这东西确实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娘就怕,你们有了56半,胆子大了就进深山。”

  “要是,能跟着张老根,哪怕学上三五个月,进深山娘都不怕。”

  宋福根一摊手:

  “娘,现在卡这了,你说咋办吧。”

  “这么好的机会,总不能错过吧,光靠我们自己摸索,山里的事那么多门道。”

  王秀莲揉了揉额头,随后用手指搓了搓宋福根的脑门:、

  “宋老三,就你这小瓜子转的快。”

  “还把张老根,弄出来当挡箭牌。”

  宋福根呲牙一笑:

  “娘,我才10岁,这种大事上哪敢撒谎。”

  王秀莲想了想

  “明天卖熊肉和熊胆,咱们看看情况,顺便去供销社看看枪。”

  “要是有合适的,咱就买。”

  “但你们得保证,有了56半也不能进深山,等啥时候能拜张老根为师了,跟着学三五个月,到时看情况再说。”

  宋福根见此,便知道56半的事差不多了。

  老娘,心里还是担心他们的,只是担心还没掌握56半,就贸然进深山。

  她说这话,一是为了警告他们兄妹三个,二是给自己个台阶下。

  “娘,我听你的。”

  “你说买枪,咱就买,你说不买,咱就不买。”

  “宋福根,你个叛徒,大哥,你说句话。”

  宋福兰没那么多心眼,听到老娘模拟两可的回答,还有点不死心,看向了大哥宋福刚。

  结果.......

  “我也听娘的。”

  老宋家的家庭会议,在大哥的一句话中,彻底结束了。

  其他人,都睡了一个好觉,等着明天去镇上卖熊肉,买棉布。

  只有宋福根,瞪着一双大眼,没敢立即睡觉。

  他在等二姐睡踏实...........二姐的抽的鸡毛掸子,可比老娘抽的疼多了。

  特别是,骂他是叛徒的时候。

  好在,二姐估计是今天拉熊累到了,宋福根只等了半个小时,就进入了梦乡。

  梦里,他梦到了前世的媳妇左青青........现在应该上小学了吧。

  可惜,人家在牡丹江市里,眼下一时半会过不去。

  前世,左青青给宋福根生了一儿一女,一家人的日子过的也算美满幸福。

  就是因为遗传的心脏病,比他早走了几年。

  如果可以,宋福根这辈子还想再续前缘.........

  当然,有了前世的经验,他这辈子,不能让左青青五十来岁就走了。

  -------------------------

  黑山镇,是东宁南边的一个大镇。

  往右与老毛子的双城子,隔山,隔河相望。

  往左是大黑山,往南是长白省,也算是交通要道。

  加上国道从中穿过,附近还有不少林业局,十分的热闹。

  这年头,个体户的政策还没有放开,镇上多数的商店都是国营和集体的。

  但,也有些胆子大的,给村里和街道一些钱财,租个门面,挂靠经营的。

  只要雇的人不超过五个,政策不严的时候,也没人会管。

  除此之外,每隔两三天一次的赶大集,也有不少人售卖闲散物资。

  一些后世常见的炸麻花,糖葫芦,磨剪子,修鞋底,修自行车的摊位,更是一个都不缺。

  “娘,福丫想吃炸麻花。”

  路过炸麻花的摊位,宋福丫的小腿,慢了好几步。

  东北盛产大豆,用的都是本地的笨榨大豆油,价格也只有7毛钱一斤。

  但毕竟用了油水,一根麻花的价格并不便宜,有票两毛,没票三毛。

  “行,咱们买四根,一人一根。”

  王秀莲一咬牙,直接买了四根麻花,一个孩子一根。

  以前宋建国活着的时候,几个孩子也都吃过这玩意,但这几年.......

  “娘,你也吃。”

  大哥宋福刚虽憨厚,但更懂事,主动分起了麻花。

  轮到他自己的时候,直接掰了大半根递到王秀莲手里,剩下的小半根才塞进嘴里,含糊着说:

  “娘,我吃这点就够了。“

  “你这孩子......”

  王秀莲笑着埋怨了一声,却没有推辞。

  “吃完麻花,咱去卖货。”

  “娘,咱去哪卖货?”

  “先去山货店看看,听说给的价格高点。”

  卖熊肉是个大事,不仅王秀莲,宋福根也和张老根请教了。

  村里的猎户打到山货,主要有三个卖处。

  一是集市上自己摆摊卖肉,价格最高,但熊肉不好卖,一般人吃不起。

  二是一个南方老板开的山货铺,挂靠在街道上的,听说和大城市的饭店有联系。

  三是卖给供销社,价格随行就市,但来者不拒,有多少,能收多少。

  “奇怪,张老根为啥叫我,直接去供销社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