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名义:重生祁同伟,从大风厂开始》

  在此之前,他对侯亮平还保留着一分容忍。

  他认为这个学生只是一时糊涂,并非本质坏。

  但看到手中的照片,他彻底明白了——侯亮平是存心要扳倒自己,这才是最危险的。

  他不理解为什么。

  原本他以为这一切都是沙瑞金在背后指使,因此并未在意。

  然而,当沙瑞金将照片交给他时,他意识到这一切都是侯亮平自己的主意。

  这还了得?沙瑞金把照片交给他,正说明照片并非出自沙瑞金之手,而是来自侯亮平。

  沙瑞金无法直接针对他本人,只能暗地里对他手下的人和项目进行阻挠。

  如果直接对他个人采取措施,那么沙瑞金这个书记的位置也坐不稳。

  这正是彼此之间的默契,也是规矩所在。

  因此,沙瑞金才会把照片交给他,并说出那句话。

  而侯亮平带着照片来找他,意图显而易见——就是要对高育良施加某种威胁,这一点不难理解。

  在没有沙瑞金支持的情况下,侯亮平依然敢这么做,这确实令人意外。

  不过高育良也明白,有些人的愚蠢程度,是超乎想象的。

  显然,他这位学生就是如此。

  既然对方已经准备给他留下点“纪念”,那他也无需再顾及什么师生情谊了。

  高育良虽然带着些书生气,但在官场浸淫多年,这些事情早已司空见惯。

  菩萨心肠,雷霆手段——这便是他的准则。

  高育良面带微笑走进会议室,一一与在场众人打招呼。

  坐在主位的沙瑞金见状,心中不免惊讶。

  这位大教授,果然不简单。

  那样的照片摆在他桌上,他居然能不动声色。

  换作是自己,恐怕都难以保持这般镇定。

  沙瑞金不知道的是,越是这样的高育良,越是危险。

  这一点,李达康看得十分清楚。

  李达康看着高育良这般模样,心里顿时一沉。

  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此刻已经感到些许不安。

  他不知道高育良究竟怎么了,只是本能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这种危险,正是他一直担忧的。

  随着高育良落座,坐在主位的沙瑞金开始了会议开场白:“今天是我们每周一次的例行会议,希望大家不要觉得繁琐。

  我们省委不同于其他下级部门,不存在所谓的现实主义。

  我们每一次决策,都关系到汉东未来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每一个决定。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关于即将退休的检察院检察长人选。

  老季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离任。

  目前还没有合适的人选,希望大家能推荐人选,共同商议。”

  按理说,这个人选本应在五人小组会议上讨论,但今天沙瑞金把照片交给了高育良。

  他就是想借这次照片事件的机会,在政法系统里安插自己的人。

  直到这时,他才在会议上正式提出这个问题。

  这话一出,全场都震惊了。

  按理说,检察长这个职位本不该这么早就放出来。

  这个职位很特殊,受地方和中央双重领导。

  地方有推荐权,但没有任命权,任命权在中央。

  虽然大多数推荐都会通过,但偶尔也会遇到阻碍。

  这就是该职位的特殊之处。

  这次提前放出,显然是老沙有意为之。

  现在看来,老沙已经势在必得。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老沙身上,这种被瞩目的感觉让他很受用。

  李达康也看向老沙,却注意到旁边面带微笑的高育良。

  他知道事情不简单,这位老对手从不会轻易认输,

  最擅长的就是在关键时刻翻盘。

  此时会议上,谁也不敢先开口。

  毕竟不管推荐谁,万一不符合上面两位的心意,都会惹上麻烦。

  在座的没有糊涂人,都明白分寸。

  沙瑞金环视一圈,开口问:“老吴,你是组织部长,你们那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一个?”

  吴春林一听这话,顿时头大。

  这种职位不比普通岗位,不能随便推荐。

  万一推了个大家都认可的合适人选,自己可能就成了下一个被针对的对象。

  他在这个位置多年,自然懂得其中利害——只能推荐那种勉强够格、但又不完全合适的人,才能平安过关。

  于是他回答:“检察院的副院长陈海,工作勤勤恳恳,历年考核都是优秀,对检察院的工作也非常熟悉。

  他是我们的重点培养对象,可以让他去历练。

  这样的人才,不该被埋没。”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心里都明白了——

  老吴实在太会做人了,竟然推荐了陈海。

  谁不知道陈海是陈岩石的儿子,而陈岩石又是沙瑞金的养父。

  用陈海来讨好上级,实在有些不堪。

  陈海刚升任副检察长不久,这样的提议显然不合规矩。

  虽然条件不符,吴春林依然提出了他的名字。

  在场的人都明白,这所谓的推荐不过是表面文章。

  实际上是为了巴结,这才是他的真实意图。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举动同时讨好了两个人——陈海也是高育良的学生。

  他同样属于汉大帮的一员,这个提名可谓一箭双雕。

  若是两位领导都同意,功劳自然就落在了吴春林头上。

  想到这里,吴春林不禁暗自得意。

  沙瑞金闻言点了点头,说道:“陈海确实不错,但资历尚浅。

  直接提拔不符合规定。

  我们不应轻易违背组织的用人原则。

  育良同志,你怎么看?”

  见沙瑞金将问题抛给高育良,众人的目光都聚焦过去。

  高育良依旧面带微笑:“沙书记说得对,陈海确实还不够成熟。

  从丁义诊事件就能看出他尚有不足。

  这样的干部还需要多加培养。”

  听到这个回答,沙瑞金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高育良的反应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转而看向吴春林:“吴部长,有没有其他人选?”

  这话中的意味,吴春林心领神会。

  显然,沙瑞金心中早已有了更合适的人选。

  只是这个提议不该由他来说破。

  吴春林故作沉思,为沙瑞金接下来的发言铺路。

  沙瑞金对他的表现很是满意,继续对众人说:“大家可以推荐合适的人选。”

  这时,宣传部长刚要开口,却被高育良抢先一步。

  “各位,我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在座的都是明白人,都知道刚才要发言的宣传部长代表的是沙瑞金的意图。

  而高育良此举,分明是要截胡。

  沙瑞金心知不妙,却不好发作,只得平静询问:“育良同志对汉东的情况很了解,不妨说说看。

  是什么样的同志能入你的眼?”

  沙瑞金此时显得有些失态。

  什么叫高育良最了解?这话听着颇有几分怨气,但高育良并不在意。

  他环视在场众人,开口说道:“关键干部、关键岗位的选拔,不能局限于本省,要放眼外部。

  否则,京城方面恐怕会认为我们固步自封,影响不好。

  因此,我建议从外部引进一位得力干将。”

  “上次来汉东的督导组副组长钟小艾同志,对我们汉东印象很好,也曾向我表达过希望来汉东交流的意愿,只是当时没有合适的职位。

  如今这个位置对她正合适。

  她是 出身,正厅级别任职年限已满,加上丰富的纪检经验,对提升我们汉东检察队伍素质大有助益。”

  “更重要的是,她不是本地干部。

  她的到来,能体现我们汉东在用人上开放包容,不搞山头主义!”

  高育良的话没有说完,也不必说完。

  但“山头主义”这几个字,已在众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赵立春当年一家独大,就是山头主义,让在座的都吃过不少苦头。

  上面因此对汉东态度严苛,不加关照,反而多加约束。

  如今高育良重提此事,无异于对在场 的一记警钟。

  谁反对,谁就可能被扣上“山头主义”的帽子——这个压力太大,没人敢轻易表态。

  李达康心中忍不住赞叹:这一手实在高明。

  他清楚钟小艾同样是汉大毕业,也是高育良的学生。

  这一招暗度陈仓,打得沙瑞金措手不及。

  即便身为沙瑞金阵营的一员,李达康也不敢直接反对。

  但见沙瑞金脸色铁青,李达康还是站了出来:“育良书记,这位人选确实不错。

  但我听说,钟小艾同志是反贪局局长侯亮平的妻子,而反贪局又属检察院系统。

  这样安排,是否不太妥当?”

  此言一出,众人都惊讶地望向李达康。

  他们两人本是老对头,没想到李达康今天还有这份胆量。

  不少人对他心生佩服,尤其是沙瑞金。

  李达康简直成了他的代言人,这样的人物,

  正是他的福星。

  沙瑞金此刻十分庆幸,

  当初对李达康留了一线,不然,

  这些话就得由他亲自说出口,那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此时高育良淡淡扫了李达康一眼,随即开口:

  “这事不难办。

  针对侯亮平,

  直接调走即可。

  他在反贪局表现平平,

  并非不可或缺。

  最近几桩案件,处理得有些过火,

  尤其是他竟直接从达康书记的车上带走欧阳靖,

  性质极为恶劣。

  虽然欧阳靖涉嫌违法,

  但未经省委批准就擅自行动,

  简直形同儿戏。

  如此重要的岗位,

  他已不适合。

  最近作协主席调任油气集团,

  我建议将侯亮平调往作协担任主席,

  磨一磨他的锐气。

  尽管他是人才,也是我的学生,

  但绝不能纵容他滥用国法——这是必须给的惩戒。

  我明说了,这是为了以儆效尤,树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