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快餐店开业-《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

  陈述大概算了一下,四十万字的篇幅,撑死了四十五万字左右。

  按照千字500的价格计算的话,下来也就是税前二十万左右。

  每个月能到手税前两万块!

  按照合同上的说法,按照销量提价,陈述能获得的收益会更多。

  而且这还只是连载的稿费,之后还有出版的版税以及影视剧Ip改编的费用。

  甚至还有广播剧、话剧……当然了,这些是小头收入。

  真正的大头收入还是出版以及影视剧改编。

  这部小说,陈述大概估算了一下,能为他带来不低于三百万的收入。

  若是运气好的话,甚至能破千万!

  当然了,这本小说就算再火,也不可能和《明朝的那些事儿》比肩。

  但也不错了!

  ……

  合同签订完后,王洪等人连饭都没吃,就急匆匆的回去复命了。

  一行人来的匆忙,走的也匆忙。

  马兰花菜都买了,还打算给他们做饭呢。

  没想到等她从菜市场回来,这些客人们就都离去了。

  “咱们自己吃!”

  马兰花进了厨房,开始忙碌了起来。

  “阿姨,我帮你洗菜。”

  高芳芳进了厨房,打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母亲在这儿,陈述和高芳芳也不可能做太过于亲密的事儿。

  一顿饭吃完,陈述就送她回家了。

  倒是在车里亲热了片刻。

  接下来的几天,陈述和高芳芳陪母亲马兰花还有弟弟陈学民在京州市附近游玩。

  高芳芳还给马兰花还有陈学民买了几身衣服。

  马兰花是越发觉得高芳芳这闺女不错。

  尤其是在听说高芳芳的父亲相当于副市长级别,比副市长还厉害。

  而高芳芳的母亲是大学老师之后,马兰花突然生出了些许自卑。

  这闺女哪儿都好,就怕人家看不上自己家的陈述。

  老陈家三代贫农,这些年日子过得还不错,前些年穷的整天饿肚子。

  私下里,马兰花经常告诫陈述,一定要对高芳芳好一些。

  时间一晃到了七月二十五号。

  二姐陈娟和二姐夫王有林的小饭馆终于开业了。

  一大早,陈述就带着家人前往了小饭馆。

  这个日子是之前就挑好的。

  大吉大利,算是七月最好的一天了,特别适合二姐夫王有林!

  来的人并不多,抛开陈述自己家人外,二狗他们也来了。

  买了很多鞭炮和开业花篮。

  不多时,刘海柱也来捧场,买了大概五百块钱的烟花和爆竹。

  那位刀哥也带了不少小弟前来捧场。

  以及火车站这块区域的其他两位老大,也赶了过来。

  鞭炮硬是从早上八点钟一直放到了上午十点半,声音就没停下来过。

  周围的一些居民本来有些生气,可是下楼后看到清一色的小年轻,那些居民只能悄悄的退了回去。

  上午十一点,小饭馆正式开业。

  店里坐满了人,主要是刀哥的小弟,把店里坐的满满当当的。

  至于刀哥这些老大,则是被王有林邀请到了饭店吃饭。

  毕竟开店做生意,接下来还要仰仗他们的照顾。

  一直热闹了晚上,二姐陈娟把房门关上,然后在屋子里算起了账。

  “昨晚上的时候,我弄了一些零钞。”

  “大概有三百二十块钱左右,今天到下午三点停止营业,饭菜卖完了,当家的,你知道咱们赚了多少吗?”

  二姐陈娟和姐夫王有林如今搬到了饭店的小阁楼上,没住在陈述的别院了。

  此刻,她兴奋的抱着王有林说道,“三百块,咱们赚了三百!”

  “这还是进的菜太少了,明天多进一些菜。”

  “我感觉咱们能卖到五六百块!”

  “刨除成本,一天的利润少说也有三百块。”

  餐饮店大部分的利润是对半分。

  也就是卖一万块,净利润五千块左右。

  要刨除食材成本、房租、损耗、员工成本……这些,最起码也要挣到50%。

  至于客单价的话,并不高。

  毕竟是快餐店嘛,王有林定的标准是,两荤两素两块五。

  一荤三素是两块钱。

  四个素菜是一块五。

  平均算下来,一个客人差不多能提供两块钱的营收。

  “那明天估计就要更忙了,咱们人手不够。”王有林寻思道,“要不请个人帮你吧?”

  “还用得着请?”

  二姐陈娟笑道,“四娃子陈学民不是在吗?让他来店里帮我。”

  “这有些不太好吧?”王有林虽然是陈述的姐夫,可是他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是外人。

  陈述都帮自己这么多了,让人家的亲弟弟来给自己免费干?

  “这是老三陈述的意思。”二姐陈娟说道,“老三觉得,这个暑假这么长,不能让老四天天就知道玩,也要让他知道挣钱的不容易。”

  “而且老三也说了,给他点工资,算是他勤工俭学。”

  “外面雇个人,怎么着一个月也要给人家三百块吧?洗碗端盘子的?”

  “咱给老四一个月四百块吧,毕竟是自家人嘛。”

  陈娟寻思道,“等老四上学后,再重新雇人吧?”

  “行,你回头和陈述说一下。”王有林点了点头。

  这事儿还是要和陈述仔细商量。

  王有林觉得老四陈学民还小,今年才初中毕业,倒是不用这么急着去打工。

  接下来,快餐店一直很忙。

  约莫到七月底的时候,马兰花在京州市实在是待不住了,要回老家。

  陈述本打算送母亲马兰花回去的,但是却被她拒绝了。

  老人家知道陈述要忙,所以打算坐车回去。

  正好,二姐夫王有林也打算回一趟老家。

  要把孩子接到京州市来。

  他们现在也算是在京州市立足了,接孩子出来上学。

  于是,陈述驱车送马兰花和二姐夫到了火车站。

  临别时,马兰花叮嘱了好久。

  二姐夫王有林也趁机问道,“小述啊,老四学民这段时间在店里干的还行,工资的话,我打算一个月给他开五百块,你觉得怎么样?”

  毕竟陈学民和陈述都是一个娘生的,血浓于水,王有林又打算提一百块。

  “五百?这么多?让他好好干,一个月给他五十块就差不多了!”陈述一锤定音。

  “啊?给五十块?”

  饶是王有林都是一怔,怀疑陈述在说反话,他连忙说道,“我是这样打算的,毕竟这个店开起来,你的功劳是最大的。”

  “本来想给你股份的,但是你又不要,批发市场那边,你的态度也很坚决。”

  “所以我的想法是,给四弟学民一半的股份。”

  “现在店里一个月能赚小一万块呢!”

  “分他五千块,咋样?”

  “嗯?这么多钱?他能把握的住吗?给他五十块就行了。”陈述说道,“他现在还小,学习为主,给他那么多钱乱花怎么办?”

  “勤工俭学,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才是最重要的。”

  “小孩子嘛,就得多吃点苦。”

  陈述看向了王有林,“二姐夫,之后学民就住在你那边了,方便上学。”

  “咱们不苛待他,但也决不能惯他,更不能溺爱!”

  陈学民是家里最小的,老话说的好——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幼儿。

  老四陈学民是最被陈有财和马兰花疼爱的一个孩子。

  所以就更加不能惯他了,要引导他走正路。

  在经济方面,一定要好好规划,比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过得差点,比普通人家孩子过得好点就行了。

  “行!”

  看到陈述的态度这么坚决,王有林点了点头。

  “时间不早了,我们先上车了。”

  王有林继续说道,“大概八月初我就回来了。”

  “慢点,注意安全,到家了去村口的小卖部给我打个电话。”

  “我这儿小卖部的电话你们知道。”

  陈述说道。

  “好!”

  王有林点了点头。

  “三娃子,我回家了,你要多休息,别老熬夜。”

  “没事儿了多去你姐姐哪儿看看,问问她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

  “你现在有出息了,多提携提携你二姐还有姐夫。”

  马兰花嘱咐道。

  “放心吧,妈,您和爸在老家也要多注意身体,种地的话,实在不行请人种,花点钱。”

  “别把身体累垮了。”

  陈述也跟着关心道。

  农村这个年代,花钱请人种地的很少,大部分都是换工。

  什么意思呢?

  农忙的时候,你来我家,给我家帮忙收庄稼。

  而后等我家忙完了,我去你家帮忙收庄稼。

  换工主要是按天数算的,你给我干三天,我给你干三天。

  尽管陈述现在已经很有钱了,但是父亲陈有财和母亲马兰花一辈子都是农民,他们住不惯大城市。

  在农村里,不让他们二老种地是不可能的。

  这已经是刻进了他们骨子里的习惯。

  忙碌了大半辈子,让他们突然闲下来,他们估计浑身还不舒服。

  时间不早了,二姐夫王有林带着马兰花进了火车站。

  至于陈述,则是驱车前往了二姐陈娟的快餐店,自从上次开业来过一次后,陈述一直没有来过。

  这段时间都在家里构思新书,除了回忆原着里面的剧情外,剩下的时间都是在构思新的剧情。

  打算两部分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写出来。

  这样一来,不仅继承了原书的结构,也能写出自己的新意,更加符合这个年代一些。

  ……

  快餐店里。

  这会儿差不多是上午九点钟左右。

  陈述到的时候,二姐陈娟正在切菜,而四弟陈学民则是在择菜,洗菜。

  刚才发生的事儿,估计老四学民还不知道。

  要不然他高低得好好谢谢陈述这位三哥!

  “好好干!”

  陈述来到后厨,拍了拍老四的肩膀。

  “好嘞,三哥!”

  陈学民冲着陈述笑了笑。

  这笑容实在是太单纯了。

  “我和二姐夫说了,暑假不是还剩一个月吗?”

  “这个月你好好干完,给你五十块的工资!”

  陈述鼓励道。

  “真的吗?五十块吗?”

  对于陈学民来说,五十块可是一笔巨款了。

  之前在镇上的学校上学,吃大锅饭,每个周要给学校交十五块钱,然后学校给学生发饭票。

  交饭票打饭!

  至于零花钱的话,一个周撑死了三到五块钱。

  马兰花身上的钱要是多了,或者他死皮赖脸、撒泼打滚的要,能给五块。

  平常都给三块钱。

  五十块相当于他十七八个周的零花钱,差不多都快一个学期了。

  对于陈学民来说,这是一笔巨款。

  “三哥,谢谢你,你最好了!”

  陈学民激动道。

  “还得谢谢你二姐,还有二姐夫,又不是我给你发的工资。”陈述说道。

  “二姐,你也最好了!”

  陈学民干活都卖力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二姐陈娟哭笑不得。

  要是他知道,本来打算给他几百块工钱的,陈述三言两语就降到了五十块,估计陈学民得气死。

  “今天中午就在这吃吧,我给咱们做。”

  “就是得吃早一点,十点半咱们吃,十一点陆续就来顾客了,到时候就忙的没空了。”二姐陈娟说道。

  这种吃饭习惯,和乡下一模一样。

  十点一顿,下午三点多再吃一顿。

  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两点以及下午的五点到晚上的七点半这个时间段是最忙的时候。

  根本顾不上吃饭。

  一个客人接着一个客人。

  又要给顾客打饭,又要收钱,双脚不沾地。

  “行,我都可以!”

  陈述点了点头。

  “好,那你在这儿坐一会儿。”

  二姐陈娟给陈述倒了一杯水。

  “这两天生意咋样?”陈述问道。

  “每天都是满的,不过我咋感觉来的都是那些流里流气的小混混?”

  “不过他们倒是没有闹事儿,都是三五成群的来这儿吃饭,还点几瓶啤酒。”

  “吃完了,凳子都给我放的整整齐齐的。”

  “就连抽烟的烟头,都扔外面,不敢扔在店里面。”

  二姐陈娟觉得这些小混混还挺有素质的。

  闻言,陈述大概明白了。

  应该是刀哥的人,他上次得罪了陈述,现在正在想办法找补回来。

  每天派人来凑营业额。

  不过这事儿终归还是有结束的那一天,到时候就要靠二姐陈娟自己应付了。

  “回头我买部大哥大,若是有事儿了,你直接给我打电话。”

  “我要是没接的话,你就找刘队长。”

  “一些小事儿,刘队长也能帮得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