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险峻的任务-《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

  大战的序幕在黎明时分拉开。蛮族大军如黑色的潮水般从地平线上涌来,战鼓声震天动地,与边军阵营的号角声交织成一曲战争的交响。

  沈清辞站在鹰翼峡谷的制高点上,用远镜观察着主战场的形势。中路主力部队已经与蛮族先锋接战,战况异常激烈。左翼张骏的部队也在稳步推进,唯有她所在的右翼相对平静。

  “校尉,蛮族主力完全被中路吸引住了。”孙铭低声道,“我们的侧翼至今没有发现敌军。”

  沈清辞眉头微蹙。这种平静很不寻常,蛮族不可能忽视侧翼的重要性。她再次举起远镜,仔细观察蛮族阵营的后方。

  突然,她注意到一个不寻常的现象:蛮族阵营后方有一支特殊的部队正在悄悄移动,他们不像其他部队那样向前线推进,而是向着东南方向迂回。

  “那是...”沈清辞心中一凛,“他们要绕到我们主力后方!”

  几乎在同一时刻,一匹快马疾驰而至,传令兵滚鞍下马,气喘吁吁地递上一封军令:“沈校尉!将军急令!”

  沈清辞迅速展开军令,上面是李啸天亲笔所书:

  “蛮族精锐正欲迂回包抄我军后方,命你部立即出击,迂回至敌军侧后,袭击其粮草或进行骚扰,务必阻止该部队达成目标。此任务关系全局,望你不负重托!”

  帐内众军官闻言,无不色变。以百人之力深入敌后,这简直是送死!

  赵大第一个反对:“校尉!这是让我们去送死啊!百人部队在敌后活动,一旦被发现,绝无生还可能!”

  李顺也忧心忡忡:“而且我军主力正在激战,不可能派出援军。我们完全是孤军作战。”

  沈清辞沉默地看着军令,脑海中快速分析着形势。这个任务确实九死一生,但将军说得对,如果让那支蛮族精锐成功迂回到主力后方,整个边军都可能崩溃。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将军将此重任交给我们,正是相信第七队的能力。况且...”

  她走到地图前,指向那支蛮族部队的移动路线:“你们看,他们选择的这条迂回路线,必须经过黑风涧。那里地势险要,正是设伏的好地方。”

  孙铭仔细研究地图:“确实如此。但黑风涧距离主力战场有二十里,我们如何在敌军眼皮底下赶到那里设伏?”

  “不走大路,走这里。”沈清辞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几乎看不见的细线,“鬼愁径。”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鬼愁径是当地猎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险道,据说蜿蜒在悬崖峭壁之间,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

  “鬼愁径确实危险,但正因为危险,蛮族绝不会料到我们会从那里通过。”沈清辞分析道,“而且这条路线直通黑风涧的后方,正好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她环视众军官:“我知道这个任务极其危险,如果有人不愿去,现在可以退出,我绝不责怪。”

  帐内一片寂静,随即赵大第一个站出来:“校尉去哪,我就去哪!”

  “我也是!”

  “算我一个!”

  军官们纷纷表态,无一人退缩。

  沈清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好!那我们就走这一趟鬼愁径!”

  命令既下,第七队立即开始准备。为了轻装简从,士兵们只携带必要的武器和三日口粮,连帐篷都舍弃了。

  临行前,沈清辞将部队分成两组:主力由她亲自率领,走鬼愁径突袭;另一组二十人由孙铭带领,在鹰翼峡谷制造部队仍在防守的假象。

  “孙副尉,你的任务同样重要。”沈清辞郑重交代,“必须让蛮族相信第七队仍在原地防守,否则我们的行动就会暴露。”

  孙铭肃然行礼:“校尉放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绝不会让蛮族看出破绽!”

  分别的时刻,沈清辞与每个留守的士兵一一握手。这些大多是年纪较大或有伤在身的老兵,他们目送着战友踏上征途,眼中既有担忧,也有骄傲。

  鬼愁径果然名不虚传。这条隐藏在崇山峻岭间的小路,最宽处不过三尺,最窄处需要侧身才能通过。一侧是陡峭的岩壁,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沈清辞亲自在前开路,赵大断后,八十人的队伍在险峻的山路上艰难前行。为了不暴露行踪,他们连火把都不能打,只能借着微弱的月光摸索前进。

  “校尉,照这个速度,天亮前恐怕赶不到黑风涧。”李顺担忧地说。

  沈清辞抬头看了看星空:“我们必须赶在辰时前到达,那时蛮族部队应该正好经过黑风涧。”

  她下令加快速度,士兵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黑暗中疾行。不时有碎石从悬崖边滚落,发出令人心悸的回响。

  黎明时分,队伍终于抵达鬼愁径最危险的一段——断魂崖。这里只有一条天然的石梁连接两座山峰,石梁宽度不足一尺,下方是云雾缭绕的深渊。

  “一个接一个,保持距离,不要往下看。”沈清辞冷静地指挥。

  她第一个踏上石梁,步伐稳健。强风从峡谷中呼啸而过,吹得她衣袂飞扬。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就在队伍行至石梁中段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年轻士兵因过度紧张,脚下一滑,眼看就要坠入深渊。

  千钧一发之际,沈清辞猛地回身,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巨大的冲力让她也险些失去平衡,幸好赵大及时上前稳住她的身形。

  “抓紧!”沈清辞咬牙道,用力将那名士兵拉回石梁。

  士兵惊魂未定,连声道谢。沈清辞只是拍拍他的肩膀:“继续前进,不要停。”

  这个插曲让所有人都更加小心。当最后一名的士兵安全通过断魂崖时,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

  “校尉,前面就是黑风涧了。”李顺指着不远处的一道峡谷。

  沈清辞仔细观察地形。黑风涧如其名,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确实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她迅速部署伏击:弓箭手占据两侧制高点,长枪兵封锁谷口,自己则带领一队精锐埋伏在谷中,准备在敌军混乱时发动突袭。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蛮族部队入瓮。

  辰时三刻,远处终于传来了马蹄声。那支蛮族精锐部队果然如期而至,约三百人,全是骑兵,装备精良。

  沈清辞屏住呼吸,等待最佳时机。当蛮族部队完全进入伏击圈时,她挥动了手中的令旗。

  “放箭!”

  刹那间,箭如雨下。蛮族骑兵猝不及防,顿时人仰马翻。但他们毕竟是精锐,很快就开始组织反击。

  “第二波,放!”沈清辞冷静下令。

  第二轮箭雨更加密集,蛮族部队陷入混乱。沈清辞看准时机,率领伏兵从谷中杀出,直取敌军指挥官。

  “擒贼先擒王!”她高喊着,长剑直指那个身着黑狼皮甲的蛮族将领。

  那蛮族将领也发现了沈清辞,怒吼着策马冲来。两军在狭窄的山谷中展开激战。

  沈清辞与蛮族将领交手十余回合,不分胜负。这时她注意到蛮族部队开始改变战术,不再盲目冲锋,而是有组织地向谷口突围。

  “他们要跑!”赵大急道。

  沈清辞心念电转,立即改变战术:“放他们出谷,在谷外设伏!”

  这个决定看似冒险,实则高明。蛮族部队冲出谷口,以为逃出生天,却不料在外面等待他们的是另一重埋伏。

  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最终以第七队的全胜告终。三百蛮族精锐,除少数被俘外,全部被歼。而第七队仅伤亡十余人。

  清理战场时,士兵们在蛮族将领身上搜出了一封密信。沈清辞展开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密信中详细记录了蛮族与朝中某人勾结的计划,包括主力部队的部署和弱点。更让她震惊的是,信中明确提到了她的名字,称她是“必须除掉的心腹大患”。

  “校尉,看来有人非要置你于死地不可。”赵大担忧地说。

  沈清辞收起密信,面色凝重:“先不管这些。我们得立即赶回主力战场,将军可能还需要我们的支援。”

  然而就在这时,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骑手是孙铭派来的传令兵。

  “校尉!大事不好!”传令兵滚鞍下马,气喘吁吁,“张骏副将指控您违抗军令,擅自撤离防区,已经向将军请令要治您的罪!”

  众人闻言,无不色变。他们刚刚立下大功,转眼间却成了待罪的逃兵?

  沈清辞却异常冷静:“该来的总会来。传令全军,立即返回鹰翼峡谷!”

  夕阳西下,第七队的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踏上了归途。每个人都明白,等待他们的可能不是庆功宴,而是军事法庭。

  但没有人后悔。因为他们知道,今天这场胜利,可能改变了整个战局的走向。

  而沈清辞,这个年轻的校尉,将再次面对她军旅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