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人家底子比你好-《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

  “能不能麻烦周公子,给我这小厮和师父,弄两张名传。”

  何方一脸认真的说道。

  闻言,刁蝉和鲍出都瞪大了眼睛。

  这家伙,脑子坏了?!

  秦汉之际,对户籍的管理,比后世要严格的多。

  那么多的基层官员,最大的任务就是统计户口。

  人头税看的就是户口。

  普通人想要出门,那就要有传,相当于通行证。

  传分为公务用传和私事用传。

  公务用传主要是颁给官吏使用,以执行采购物资、追捕逃犯、押送民夫、官员赴任等任务,根据行经的范围分别由县一级、郡一级或中央颁发。

  持有公务用传的高级官员还有权调用公家的马车使用。

  普通百姓私人用传需要先向乡里申请,乡里审核确为“毋官狱征事”,即不是正在服兵役、劳役、刑役人员后,报县级单位签发。

  这种名传由木片制成,上面会写上颁发的日期、颁发官员的名字、持有者的姓名、年龄、籍贯、肤色、事由等内容。

  以便存档备查。

  另外,由于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携带马匹过关还要单独办理“马传”,上面会记载马匹的特征。

  和后世的行驶证,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没有名传,那就只能跟在有一定身份的人身边,称之为伴当、宾客、奴婢等。

  算是作保。

  何方虽然没有名传,但他那个队率的腰牌,就有相应的作用。

  这也是汉时的官员,大都把印绶挂在腰间的原因,因为士卒不可能每个人都认识,但看到你的印绶,就知道你是什么官职。

  当然,达官贵族为了方便这些宾客和奴婢办事,也会在雒阳令这边给他们申请名传。

  何方找周瑜帮忙,就是给刁蝉和鲍出弄个名传。

  不然的话,让何方自己去找令史。

  就算有大将军府队率的身份,一套流程下来,不花个上万钱,弄个多少天?

  听到何方的请求,周瑜瞪大眼睛。

  你郑重的找我帮忙,就是搞名传这种事情?!

  周瑜很想和对方说道一番,你知道本公子是谁吗?

  庐江周氏,三公大族,世代两千石!

  高祖父周荣是两朝尚书令。

  伯曾祖父周兴虽然官只做到尚书郎,但名气大本事高,被称为“孝友之行,着于闺门”。

  曾和着名天文学家张衡一起讨论并建议改革历法,主张采用《九道法》,引起公卿百官大讨论。

  当然,周兴最厉害的还是培养了好儿子周景。

  此人起家为大将军梁冀掾,历任豫州刺史、河内太守。

  梁冀被诛后,受到连坐,免官禁锢。

  但凭借贤名和家世,再次被征召入朝,担任将作大匠、尚书令、司空、太尉。

  以一己之力把庐江周家,从一个二流世家,提升到一流世家。

  虽然只是一流世家靠后的位置。

  但周家俊杰不断!

  如今我的从父周崇担任甘陵相,从父周忠在雒阳担任五官中郎将,父亲周异为前任雒阳令,从兄周晖为现任雒阳令......

  我更是被称为周家神童,再兴俊杰。

  你居然让我帮忙搞两个名传?!

  注意到周瑜的神色,何方也有些尴尬。

  他读懂了周瑜的情绪。

  这就好像后世,你找到中央里某位大家族的二代,说我手下有两个黑户,你能不能帮他们办张身份证。

  于是笑道:“不方便就算了,我自带他们去找令史便是。”

  闻言,周瑜微微一笑,道:“一句话的事情,有什么不方便的。

  只是何队率,下次还能拜托些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扫地一般的小事。”

  何方无语,暗想你干跑腿的活,现在怎么装起来了。

  不过,还是故意道:“周公子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位名满天下的大佬。”

  “何人?”

  少年好奇的问道。

  “三君之一的陈蕃。”

  “陈仲举!”

  周瑜的脸色顿时有些红润。

  这家伙是把和陈蕃相提并论么?

  在此时士人的眼中,陈蕃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

  其排名甚至在李膺之前。

  “蕃年十年,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

  蕃曰:「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何方朗朗开口。“今日周公子和我言说,拜托事情要拜托重要的事情,不要做一些细枝末节,和陈君岂无二致?”

  这话一说,周瑜的面色愈发红润,道:“知我者,何队率也!”

  何方暗想你周瑜虽然聪明,但少年争先的那点傲娇,我岂能不知。

  哼,咱可是看过心理学的。

  “唉!”

  何方忽然望着远处宫城的飞檐长叹一声,声音里满是怅然。

  周瑜正沉浸在傲娇之中,见他这般模样。

  情绪顿时被勾了起来,忍不住追问:“队率这是为何叹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何方抬手虚指远方,目光似穿透了晨雾和时空,落在多年前的朝堂之上,语气沉重:“我叹的是陈太尉当年之事啊!”

  “这……”

  周瑜闻言,脸上的轻松也淡了,少年的眉峰蹙起,语气里满是感慨,“党锢之祸绵延十余年,天下有识之士,谁不为此扼腕?

  那些忠良被构陷,寒门子弟难登仕途,朝堂都快被奸宦蛀空了!”

  “是啊!”

  何方猛地攥紧拳头,声音里添了几分激动,“当年太尉联合朝臣,本已握住了奸宦的把柄,胜券在握,可偏偏在细枝末节上出了纰漏。

  消息走漏,反被对方先发制人!

  若他当年能心细些,做事再缜密几分,哪里会让党锢之祸延续至今?”

  “说得极是!”

  周瑜不住点头,语气里满是惋惜,“我曾听家中长辈说,当年就差最后一步,却把计划透了出去。

  好好的局面,就这么功亏一篑!”

  “其实。”

  何方语气渐渐平复,却多了几分深思:“其实这正是太尉的缺憾。

  他心怀天下,能谋大事,却总忽略小节。

  可他忘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厦将倾,往往就源于那些不起眼的细微之处。”

  顿了顿,目光落在街边扫地的役夫身上,对方正仔细扫着砖缝里的碎叶,连角落都没放过。

  何方收回目光,一字一句道:“一屋之不治,何以天下治?”

  周瑜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何方:“一屋之不治,何以天下治……”

  少年的眼神从最初的感慨,渐渐变得清明,像是被这句话点醒了什么,连呼吸都慢了几分。

  晨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两人都没再说话。

  街边的吆喝声、马蹄声依旧,可气氛却静了下来。

  “叮,你的提醒打开了天才的桎梏,周瑜醍醐灌顶,获得智力 5,政治 10。

  智力93,政治75。

  你获得辅助加成,智力 1,政治 2。

  智力72,政治19......”

  何方:“......”

  这狗系统,给别人加属性这么大方,怎么对我如此抠门。

  系统:“已有亲情加分,只是人家周瑜的底子比你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