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原来我才是办事的那个-《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

  “尹公子,货船既已放行,便可安排卸货了。”

  何方向还在发怔的尹昌拱手说道。

  尹昌如梦初醒,忙不迭点头。

  但转身就往岸边走,边走边喊:“交给你了。

  小白小娘子,快带我去府里!

  好些日子没见阿姊,我这心里头想得慌。”

  几个伴当连忙跟上,脚步匆匆,竟像是生怕晚了一步就要吃亏似的。

  何方望着他的背影,先是一愣,随即哭笑不得。

  合着自己才是那个留在这里干活的。

  方才他还琢磨着让尹昌安排人手卸货,自己只负责沿途护卫,没想到这位公子溜得比兔子还快。

  “队率,那妾身也先随公子去了。”

  小白连忙福身告辞,提着裙摆就要追。

  “等等。”

  何方伸手拦住她,指了指她随身的竹篮,“符传留下,没这个可没法跟府里交差。”

  “噢,瞧妾身这记性!”

  小白拍了拍额头,连忙从篮底翻出一卷竹制符传递过来。

  这才小跑着去追尹昌,发髻上的银簪随着脚步晃得叮当响。

  何方捏着符传,转头看向岸边的几艘大船。

  舱门此刻大开,里面叠得整整齐齐的蜀锦、瓷器露了出来。

  何方顿时犯了难,这么多货物,该从哪儿下手?

  前世他也没干过仓储运输这事啊。

  于是扭头去看鲍出,鲍出昂首挺胸,按着剑柄。

  至于何宝等人,更是大眼瞪小眼,种地抡锄头行,搬东西啥的,你让咋干咱咋干。

  幸好尹家随行的老管事及时上前,躬身道:“队率莫急,按规矩得先去津口吏署报备,再雇些马车和僦人来搬运。

  货物清单老奴这里都备着,点验起来不费事。”

  何方点点头,却站在原地没动。

  老管事愣了愣,眼神里满是疑惑。

  队率这是等着什么?

  傻傻的样子。

  两人对视半晌,还是何方先开了口,语气带着几分试探:“老管事,雇马车、找帮闲……要花钱吧?”

  老管事闻言,脸上的皱纹抽了抽,古怪地看了何方一眼,慢悠悠点头:“自然是要的,雒阳地面上的活计,哪有白干的事。

  队率认识人,不用花钱?”

  “那你带钱了吗?”

  何方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低了些,“主母只吩咐我来接货,没给我一文钱调度。

  我一个小小的队率,兜比脸还干净。”

  老管事这才反应过来,忍不住笑出了声。

  连忙摆手,自有两个小厮,提着钱袋过来。

  铜钱碰撞的声响听得何方眼睛一亮。

  “队率放心,老奴办事哪能不带钱?

  只是我等久居巩县,雒阳津口的门道不熟,还得劳烦队率引路。”

  “好说,好说!”

  何方暗想你都不熟悉,还跟着干嘛,把钱给我,我自己去就是。

  想归想,何方还是安排何宝等人维持好现场。

  自个带着老管事去跑事。

  两人刚下船,那个戴进贤冠的小吏早就迎了上来。

  此人面容清瘦,颌下留着三缕长须,正是负责此处的主事孟光。

  他先前听说何家来人后,也在围观,还说了不少垃圾话。

  后来远远瞧见何方几句话说走了种辑,顿时心惊不已。

  此刻见何方下船,连忙亲自迎了上来:“在下孟光,雒阳孟氏,太尉孟郁的族人。

  敢问足下如何称呼?”

  “在下何方,只是大将军府上一个小小的队率。”

  何方拱手算是回礼。

  孟光态度恭敬得有点过分:“何队率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

  何方本以为要费些口舌打点,见状顺势笑道:“孟主事客气了,今日有批货物要转运,还劳烦主事帮忙安排。”

  说着看了老管事一眼,老管事急忙掏钱。

  孟光却连忙后退半步,严词拒绝:“队率这是折煞下官!

  你为大将军府办事,便是下官的衣食父母,些许小事怎敢收礼。”

  他转头喝令身后的小吏,“还不快去招呼车贾和佣肆的人来?务必给何队率安排妥当!”

  说着,他竟亲自陪着何方去了街对面的车贾行。

  那车贾管事见孟光亲自陪同,吓得连忙从柜台后跑出来,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孟君亲临,有失远迎!这位是?”

  “这位是大将军府的何队率!”

  孟光语气加重,“何队率要租马车,再雇些僦人。

  你可得把最好的车、最得力的人叫来,价钱绝不能瞎要。”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车贾管事连忙应承,转头就喊伙计备车,还一个劲给何方打揖,“何队率放心,今日的车马钱给您按市价再减三成!只是不知需要多少辆?”

  何方看向老管事,老管事傲然道:“一百辆。”

  随后又去佣肆召搬运的汉子,佣肆的管事见到孟光,同样热情了很多。

  更是亲自点了百余名身强力壮的佣工,还特意叮嘱:“都给我打起精神!

  大将军府的活计,谁敢偷懒,仔细你们的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车和搬运抵达货船边......

  一番活计下来,何方也是累的不轻,啥都得自己安排啊。

  看着生无可恋的何方,鲍出笑道:“李义做这个最是拿手,方方面面,都能安排的妥当。”

  “术业有专攻啊!”

  何方一声长叹,“练兵我拿手,安排这种杂活,真是累死人了。

  不过,要带兵打仗,后勤、军功计算、安营下寨啊,等各方面的事,恐怕比这个还多。”

  鲍出也点点头,道:“这个你说过。

  治军不是简单的挥挥手,一起杀敌那么简单。

  治军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工程。

  分为各种分所细致的工作,这还只是安排事务。

  真到了行军打仗的时候,天气啊,地理啊,都是些泛泛的。

  就是安营下寨,每个寨之间多少的距离,多少个军帐要设一个茅坑,茅坑要设在什么位置......”

  何方:“......”

  他真想问鲍出,你什么时候变成了复读机。

  鲍出絮絮叨叨了一会,压低声音问道:“种辑这个人,我常有耳闻,也曾打过一点交道。

  此人说能说,做能做,说不过就做,做不过就说,最是难缠。

  你怎么说服他的?”

  种辑便是那个曲军侯。

  何方开口道:“我说我知道他是受人指使,故意来离间车骑将军府和大将军府的关系。

  如果硬耗下去,那就把事情闹大,现在雒阳令、河南尹那边估计没闲心管这事。

  到时候只能请大将军府的吴将军,来分说一二了。

  这叫诈,和扯虎皮做大旗。”

  “噢,原来如此!”

  鲍出点点头。

  有些话,何方自然不好和鲍出细说。

  之所以能镇住种辑,那还是系统的人物图鉴提供了重要信息。

  种辑:23岁,雒阳世家种氏子弟(隐藏属性:看似忠良)。

  属性:统帅 60,武力 70,智力78,政治 75,魅力 70,名声 80。

  江湖地位:雒阳一霸:县城网红,打卡地活招牌。

  雒阳种氏旁支里的“三线刀兵”,郡兵序列里的“笑面军候”。

  职场级别:正式工(河南尹郡兵曲军侯)。

  正式编制员工兼小组长,拿着稳定工资,有机会晋升但没决策权。

  表面上是雒阳世家圈里“混军功的纨绔”,实则受南屯司马董承委托,借着河南尹的名头,尽可能的为难大将军何进的亲家尹氏。

  KPI是“三个月内让尹、何两家在雒阳街头火并,动静越大越有功”。

  没人知道这张年轻面孔下藏着怎样的算盘:数年后董卓的长史何颙、黄门侍郎荀攸、议郎郑泰、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谋刺董卓。事情败露后,何颙、荀攸下狱,郑泰逃亡,伍琼被斩,唯独他却毫无记载......

  参照系统给的评语,结合历史。

  可见眼前这个家伙,是个习惯搞阴谋的人。

  而且好像历史上也一直在搞阴谋搞权斗。

  一直到200年的时候,碰到了硬茬子曹操,然后和好基友董承,以及吴硕、王子服等人一起被终结。

  于是何方劝说种辑的时候,直接点破他与南屯司马董承交好的事情。

  如此一来,事情掰扯下去,自然会把董承牵扯进来。

  到时候就不是何进和何苗的内斗了,而是何进和何苗联合起来对付董重了。

  目前何家势大,董家自然不想正面相抗。

  而种辑正是深知这些内幕,所以只能灰溜溜的走了。

  “对了,我还有事去找那个老管事。”

  休息了一会后,熟悉职场,深谙人情世故的何方又想起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