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盏油灯悬在梁上,将严干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忽明忽暗。
他一手端着酒碗,一手按着剑柄。
“陇西太守李参,字相如,乃是前汉飞将军李广族中后人。
此家族亦是家修兵法。
李相如沉静有谋,专募陇西羌胡中守善不叛者,简其精勇,得其死力。
这等驭下手段,绝非寻常俗吏可比。”
眼见严干端着空碗,何方忙执壶给严干添酒。
“还有汉阳太守傅燮。”
严干喉结滚动着咽下一口酒,又道,“北地傅氏乃是北地郡的豪族。
他师从太尉刘宽,又素与皇甫嵩交厚,据说连皇甫嵩的兵法都得了真传。
这般文武双全的人物坐镇汉阳,后路安稳!
......”
严干越说越激动,双颊因酒意涨得通红,忽然将案上的空碗往中间一推:“最要紧的是,去岁冬月,叛军因缺粮内讧,韩遂那厮竟杀了北宫伯玉、李文侯和边章。
这等自毁臂膀的蠢事,简直是天赐良机!
耿鄙此番征六郡兵,正是荡平叛贼的好时候。”
话音未落,他抓起酒碗猛灌一口,酒液顺着下颌淌进衣襟也不顾。
忽然拔剑出鞘半尺,寒光映着他灼灼的眼:“恨不能提剑往凉州啊,效那班仲升弃笔从戎,斩将夺旗,立不世之功!”
剑归鞘的脆响惊得油灯颤了颤。
一曲高歌后,严干醉眼朦胧地看向何方,大笑:“兄弟,你说耿鄙此番,必胜否?”
何方心中暗笑。
严干这副模样,分明已是认定了必胜,偏还要来问他。
何方缓缓开口,一字不差:“必败无疑。”
“哐当!”
严干正自顾自的倒酒,闻声刚酒碗掉在案上,酒液泼了满案。
他猛地按住腰间的剑柄,还好性格沉稳。
不然好悬没一剑砍了对方。
“你说什么?”
严干的声音陡然拔高,又猛地压低,“韩遂杀主自乱,耿鄙、马腾用兵老练。
傅燮、李参皆是能吏,六郡兵素出精兵,朝堂又大力支持。
这般局势,你竟还说必败?”
何方此刻脸色微红,心中却如同明镜一般。
严干是从事中郎郑达的乡党心腹,郑达是大将军的从事中郎。
从事中郎也就是高级幕僚。
严干的这些话,肯定代表着大将军府大多数人的想法。
这个时候,如果他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甚至说服严干。
不说影响整个大将军府,至少在严干这里立下高明的印象。
以后职场中再出现重大问题,严干必定会倚重他的意见。
以穿越者的眼界,再随手指点几件大事,严干岂不把他奉做神明!
想到此处,何方侃侃而谈:“做事情,尤其是做大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先说天时。
羌乱近百年,先前军力强盛时,朝野一心。
又有凉州三明这等名将,花费朝廷300多亿钱,尚不能彻底平叛。
焉有此时军力弱小,朝野分心时,钱粮多由地方筹措,可一举而定的道理。
更何况,以前的羌乱没有汉人豪强大族加入其中,各自为战没有章法。
而现在的羌乱,混入大量的汉人豪强大族。
其人识局势,明兵法,统一调度。
已是彼强我弱。
不能一举而定,却又急功近利,强自为之。
所谓逆天而动,天时不在也。”
严干顿时怔住,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是啊,有皇甫规、张奂、段颎这等名将,花费朝廷三百多亿,出动大汉精锐,举半国之力都不能平定各自为战的羌乱。
现在羌人在韩遂边章等人的号召下,逐渐团结到了一起。
又岂是耿鄙一个凉州刺史加几个太守就可以搞定的?
何方接着说道:“第二谓之地利。
太尉之所以能大胜,乃是驻扎于美阳,以逸待劳,侯韩遂边章来攻,地利在我。
如今耿鄙征发六郡兵,千里迢迢去进攻叛军,地利在彼。
地利不在也。”
“第三谓之人和。
凉州经长期战乱早已经济凋敝,百姓流亡,疲惫不堪。
叛军之中,杂有大量汉人,其和当地百姓千丝万缕,彼此相依。
当今如今春耕之际,耿鄙不顾百姓死活,强自征发六郡兵。
六郡兵荒废田野,抛却妻小,又岂能与他同心?
这一点,其实是最重要的。
天时地利不在,若有人和,还可逆天而动。
若无人和,绝无胜理!”
听到这里,严干终于反驳道:“百姓黔首,犹如羔羊,为鹰犬所驱使,岂能谓之人和?”
这一点说的,就是没把普通人当做人。
实际上这也是此时的主流,士族和其他,之间已经开始产生鸿沟,彼此好像两个物种。
士族读书识字,做官经商。
普通百姓,有类牛马。
何方想改变这种观念,那是自寻死路,于是详细说道:“六郡本身是羌患之地,百姓本就对官府不满。
被征发的士兵多是农民或流民,他们的家人朋友可能就在‘叛军’之中。
在他们看来,或许耿鄙才是真正的敌人。
再说鹰犬,鹰犬那也要是听话的鹰犬才行。
要都是与叛贼有勾连,企图反噬的鹰犬,又有何用?
六郡兵的将领多是本地豪族,他们愿意为了朝廷,为了耿鄙,对叛军痛下杀手么?
这些年来,凉州豪强长期游走于汉廷与少数民族之间。
他们既依赖汉廷的‘功名’,又需维护自身在地方的利益,如与羌人部落的贸易,以及土地兼并等等。
说句难听话,哪个豪强大族和羌胡没有联系?
如今利益绑定,已成一体。
耿鄙不过一届刺史,出了事情调走便是。
他们还要面对宗族和叛军呢,岂敢把事情做绝。”
严干默然不语。
何方再接再厉:“我问你,六郡兵和叛军相互攻伐,两败俱伤,谁人得利?”
严干垂头丧气道:“朝廷和耿鄙。”
“对啊,整个凉州都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他们会勉力去做吗?
说句难听话,耿鄙讨伐叛军。
甚至不需要叛军韩遂出手。
耿鄙自己军中就会大乱。
到时候李参和马腾等人若是不反戈去杀耿鄙,他们就会被属下反戈杀死。”
顿了顿,何方又压低声音道:“说句诛心的话,以汉军之能,举全国之力去平羌乱,却始终无法平定。
若是说其中没有那些豪强大族的手段,打死我也不信。
有句话说的好,叫养寇自重。
要去平叛,怎么可能不用凉州的豪族。
不杀人,哪里来的田地?
不平叛,哪里来的军功?
以前凉州豪族的势力未成,所以出面的都是些羌胡。
现在势力逐渐成形,韩遂边章这些汉人豪族,才会加入其中。
你真以为他们全是被逼的?”
“这!”
严干霍然而起,道:“听君一席话,我茅塞顿开啊,告辞!”
话刚说完,就转身离去,眨眼之间就没了踪影。
只剩下何方看着满桌菜肴,独自在风中凌乱:“大兄,我没带钱啊!”
他一手端着酒碗,一手按着剑柄。
“陇西太守李参,字相如,乃是前汉飞将军李广族中后人。
此家族亦是家修兵法。
李相如沉静有谋,专募陇西羌胡中守善不叛者,简其精勇,得其死力。
这等驭下手段,绝非寻常俗吏可比。”
眼见严干端着空碗,何方忙执壶给严干添酒。
“还有汉阳太守傅燮。”
严干喉结滚动着咽下一口酒,又道,“北地傅氏乃是北地郡的豪族。
他师从太尉刘宽,又素与皇甫嵩交厚,据说连皇甫嵩的兵法都得了真传。
这般文武双全的人物坐镇汉阳,后路安稳!
......”
严干越说越激动,双颊因酒意涨得通红,忽然将案上的空碗往中间一推:“最要紧的是,去岁冬月,叛军因缺粮内讧,韩遂那厮竟杀了北宫伯玉、李文侯和边章。
这等自毁臂膀的蠢事,简直是天赐良机!
耿鄙此番征六郡兵,正是荡平叛贼的好时候。”
话音未落,他抓起酒碗猛灌一口,酒液顺着下颌淌进衣襟也不顾。
忽然拔剑出鞘半尺,寒光映着他灼灼的眼:“恨不能提剑往凉州啊,效那班仲升弃笔从戎,斩将夺旗,立不世之功!”
剑归鞘的脆响惊得油灯颤了颤。
一曲高歌后,严干醉眼朦胧地看向何方,大笑:“兄弟,你说耿鄙此番,必胜否?”
何方心中暗笑。
严干这副模样,分明已是认定了必胜,偏还要来问他。
何方缓缓开口,一字不差:“必败无疑。”
“哐当!”
严干正自顾自的倒酒,闻声刚酒碗掉在案上,酒液泼了满案。
他猛地按住腰间的剑柄,还好性格沉稳。
不然好悬没一剑砍了对方。
“你说什么?”
严干的声音陡然拔高,又猛地压低,“韩遂杀主自乱,耿鄙、马腾用兵老练。
傅燮、李参皆是能吏,六郡兵素出精兵,朝堂又大力支持。
这般局势,你竟还说必败?”
何方此刻脸色微红,心中却如同明镜一般。
严干是从事中郎郑达的乡党心腹,郑达是大将军的从事中郎。
从事中郎也就是高级幕僚。
严干的这些话,肯定代表着大将军府大多数人的想法。
这个时候,如果他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甚至说服严干。
不说影响整个大将军府,至少在严干这里立下高明的印象。
以后职场中再出现重大问题,严干必定会倚重他的意见。
以穿越者的眼界,再随手指点几件大事,严干岂不把他奉做神明!
想到此处,何方侃侃而谈:“做事情,尤其是做大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先说天时。
羌乱近百年,先前军力强盛时,朝野一心。
又有凉州三明这等名将,花费朝廷300多亿钱,尚不能彻底平叛。
焉有此时军力弱小,朝野分心时,钱粮多由地方筹措,可一举而定的道理。
更何况,以前的羌乱没有汉人豪强大族加入其中,各自为战没有章法。
而现在的羌乱,混入大量的汉人豪强大族。
其人识局势,明兵法,统一调度。
已是彼强我弱。
不能一举而定,却又急功近利,强自为之。
所谓逆天而动,天时不在也。”
严干顿时怔住,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是啊,有皇甫规、张奂、段颎这等名将,花费朝廷三百多亿,出动大汉精锐,举半国之力都不能平定各自为战的羌乱。
现在羌人在韩遂边章等人的号召下,逐渐团结到了一起。
又岂是耿鄙一个凉州刺史加几个太守就可以搞定的?
何方接着说道:“第二谓之地利。
太尉之所以能大胜,乃是驻扎于美阳,以逸待劳,侯韩遂边章来攻,地利在我。
如今耿鄙征发六郡兵,千里迢迢去进攻叛军,地利在彼。
地利不在也。”
“第三谓之人和。
凉州经长期战乱早已经济凋敝,百姓流亡,疲惫不堪。
叛军之中,杂有大量汉人,其和当地百姓千丝万缕,彼此相依。
当今如今春耕之际,耿鄙不顾百姓死活,强自征发六郡兵。
六郡兵荒废田野,抛却妻小,又岂能与他同心?
这一点,其实是最重要的。
天时地利不在,若有人和,还可逆天而动。
若无人和,绝无胜理!”
听到这里,严干终于反驳道:“百姓黔首,犹如羔羊,为鹰犬所驱使,岂能谓之人和?”
这一点说的,就是没把普通人当做人。
实际上这也是此时的主流,士族和其他,之间已经开始产生鸿沟,彼此好像两个物种。
士族读书识字,做官经商。
普通百姓,有类牛马。
何方想改变这种观念,那是自寻死路,于是详细说道:“六郡本身是羌患之地,百姓本就对官府不满。
被征发的士兵多是农民或流民,他们的家人朋友可能就在‘叛军’之中。
在他们看来,或许耿鄙才是真正的敌人。
再说鹰犬,鹰犬那也要是听话的鹰犬才行。
要都是与叛贼有勾连,企图反噬的鹰犬,又有何用?
六郡兵的将领多是本地豪族,他们愿意为了朝廷,为了耿鄙,对叛军痛下杀手么?
这些年来,凉州豪强长期游走于汉廷与少数民族之间。
他们既依赖汉廷的‘功名’,又需维护自身在地方的利益,如与羌人部落的贸易,以及土地兼并等等。
说句难听话,哪个豪强大族和羌胡没有联系?
如今利益绑定,已成一体。
耿鄙不过一届刺史,出了事情调走便是。
他们还要面对宗族和叛军呢,岂敢把事情做绝。”
严干默然不语。
何方再接再厉:“我问你,六郡兵和叛军相互攻伐,两败俱伤,谁人得利?”
严干垂头丧气道:“朝廷和耿鄙。”
“对啊,整个凉州都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他们会勉力去做吗?
说句难听话,耿鄙讨伐叛军。
甚至不需要叛军韩遂出手。
耿鄙自己军中就会大乱。
到时候李参和马腾等人若是不反戈去杀耿鄙,他们就会被属下反戈杀死。”
顿了顿,何方又压低声音道:“说句诛心的话,以汉军之能,举全国之力去平羌乱,却始终无法平定。
若是说其中没有那些豪强大族的手段,打死我也不信。
有句话说的好,叫养寇自重。
要去平叛,怎么可能不用凉州的豪族。
不杀人,哪里来的田地?
不平叛,哪里来的军功?
以前凉州豪族的势力未成,所以出面的都是些羌胡。
现在势力逐渐成形,韩遂边章这些汉人豪族,才会加入其中。
你真以为他们全是被逼的?”
“这!”
严干霍然而起,道:“听君一席话,我茅塞顿开啊,告辞!”
话刚说完,就转身离去,眨眼之间就没了踪影。
只剩下何方看着满桌菜肴,独自在风中凌乱:“大兄,我没带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