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萧平旌赶赴大同府-《综武皇帝:朕是幕后大黑手》

  甘州城中。

  萧平章虚弱地躺在病榻上,干裂的嘴唇微微开合着。

  大夫刚给他喂下的汤药,只能勉强润湿了他的喉咙,渴意依然挥之不去。

  就在这时,一道风尘仆仆的身影疾步闯入。

  是纪王的次子萧平旌。

  萧平旌直扑到床前,颤抖着握住萧平章的手腕,满是后怕的说道。

  “哥,你怎么样了?”

  “我一接到消息就日夜兼程赶了过来,真是吓死我了。”

  望着弟弟通红的双眼,萧平章强撑着扯出一抹笑意。

  “傻小子,大哥这不是好好活着吗?”

  他每说几个字就要喘口气,但眼神依旧如往日那般温柔。

  萧平旌紧紧攥着他冰凉的手,声音哽咽的说道。

  “军报上说你身中三箭昏迷不醒,我这一路都在想,万一…我…”

  胡说什么。

  萧平章轻声打断,苍白的脸上浮起一丝无奈的笑。

  “放心吧,长林军主帅岂会这般轻易倒下?

  他说着又剧烈的咳嗽起来。

  同时右手突然攥住了萧平旌的手。

  郑重的说道。

  “平旌,你一直不受拘束,逍遥自在。”

  “但大哥知道你的才能更胜大哥。”

  “如今大哥卧病在床,长林军群龙无首,这个担子你要担起来。”

  萧平旌重重的点了点头。

  “大哥,你放心,我已决意留下。”

  “从今往后不再做什么江湖游侠,以后我们兄弟二人并肩作战。”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陡然闪过一道寒芒,身上散发出来些许杀意。

  说话的声音也陡然转冷。

  “但在那之前,我定要将那些在背后暗害兄长之人一个个揪出来,千刀万剐。”

  萧平章闻言,苍白的唇角泛起一丝笑意。

  他轻声反问道。

  “你也认为大同府的沉船,绝非意外?”

  萧平旌语气沉凝地分析道。

  “甘州有你率精锐驻防,最不该是集中攻击的地方,可三国联军偏偏这么做。”

  “就好像他们心里很清楚,你已经断了补给。”

  说到这里,萧平旌声音愈发的冰冷。

  “我军后方漕运沉船、补给断绝的消息,乃是近日才发生的紧急军情。”

  “敌国又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知,并能迅速调整全军战略,直扑甘州而来的呢?”

  “这前后之间的关联,绝非巧合。”

  他斩钉截铁地断言道。

  “其中必定有人内外勾结,通敌叛国。”

  萧平章闻言,缓缓颔首。

  从军数载,生死他早已置之度外。

  但甘州一战伤亡如此惨重,他也判断背后肯定是另有原因。

  他的语气也渐渐转冷,透出了几分凛然之气。

  “虽然说有战事便有得有失,但暗施冷箭令人不齿。”

  “要是不查个水落石出,我萧平章怎么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将士。”

  “大哥,我决定亲自去一趟大同府。”

  萧平旌听完萧平章的话后,神色一凛,语气郑重地说道。

  萧平章抬眼看他:“你想私下暗查?”

  “正是。”

  萧平旌的目光十分坚定。

  “没错,这样的事情谁都知道官面上一定会查,但金陵派来的人虽然声势逼人,威仪十足,最终却未必能够找出真相。”

  他稍作停顿之后,才继续冷静分析着。

  “我怀疑此事事关朝廷六部,关系复杂,我并非军中之人,由我去暗查最合适。”

  “既然如此,你带着我的亲卫同去,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萧平旌闻言却直接摇头拒绝。

  “大哥,此事不宜声张。”

  “我从甘州带人过去,反而不容易掩人耳目,只有独自前往,才能机缘巧变,见机行事。”

  萧平章见状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他神色凝重地说道:“好,我可以让你前去,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两件事。”

  萧平旌连忙拱手肃然道。

  “大哥尽管吩咐。”

  “你学艺琅琊阁,武艺超群,这世上猛伤你的人并不多,但孤身暗访说不定会打算什么样子的事情。”

  “大哥希望你不要忘了,查明真相固然重要,但是你自己的安危一定要放在第一位。”

  “是!”

  萧平旌郑重应道。

  “第二!”

  萧平章继续目光如炬的说道。

  “我大明治国,法度为先,机缘巧变固然可以用,但绝不能失了分寸。”

  一旦能够查到真相,拿到佐证,朝廷自然会有公道。”

  “切莫因一时义愤,私刑处置。”

  萧平旌闻言肃然起身,整衣正冠,向着萧平章深深一揖。

  “大哥教诲,平旌明白。”

  说罢他利落转身。

  一人、一剑、一马,沿着官道朝大同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金陵城中。

  裕王萧景亭手持甘州战报,只觉眼前一黑。

  仿佛天都塌了。

  这支他耗费无数心血、苦心扶持起来的长林军,竟然在一个月之间元气大伤。

  这个消息就如同千斤重锤,狠狠砸在了他的胸口。

  整个人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文武百官也全部沉默,一言不发。

  半晌之后,裕王猛地将手中的战报狠狠摔在案上,整个人霍然起身。

  他额角的青筋全部暴起,怒声咆哮道。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负责押运军资补给的官员可曾回来过?”

  齐敏闻声立刻出列,躬身拱手道。

  “禀殿下,主责官员全部同船遇难。”

  “全部遇难?”

  裕王强压着怒火继续追问道。

  “大同府地方官府可曾立案详查?”

  “可有相关的奏报入京?”

  以前的大理寺卿朱樾已经在萧景桓一案中被清算了,新任大理寺卿为陈元启。

  陈元启闻言连忙上前一步。

  “回禀殿下,事发后大同府衙已即刻派人详查。”

  “根据现场勘查,初步结论是因虎湾峡水道险急,夜间又突遇狂风暴雨,以致漕船操控不及,相互碰撞倾覆。”

  “实属意外天灾。”

  齐敏见状再次上前一步,躬身进言道。

  “大同府既要忙于临时征调补给,又要查案,难免纰漏。”

  “补给中断危及前线,还可能有人暗通外邦,此乃朝廷大事,必须要核查清楚。”

  “臣以为,当由中枢派遣得力官员,亲赴大同府彻查此案,方能水落石出。”

  裕王听完微微颔首,阴沉着脸转向大理寺卿陈元启。

  “齐卿所言极是,陈大人,此事便交由你大理寺督办,即刻选派精干之人前往大同府严查此案。”

  “务必查个水落石出,不得有误。”

  陈元启连忙躬身领命。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