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针对益州最后屏障的收官之战已经开始打响。
俞志辅根本不会理会单孤刀与王魁之间的龃龉与算计。
反正在他眼中,这两个人都是死人。
就看谁先死罢了。
这也是皇帝下达的命令。
毕竟他们对外宣称的是帮大溪皇室清除叛逆。
王魁等人必须得死。
这叫师出有名。
所以无论对方是战是和、是联是叛,他都决定犁庭扫穴。
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猛攻临江。
此战打了五天五夜。
即便临江守将悍不畏死,亲登城楼率众浴血奋战。
但在王魁的抵抗意志不强的情况下。
他也是大势已去、后援断绝。
不过是做困兽之斗。
他们期盼的益州援兵,自始至终都未曾出现一兵一卒。
这也是施庭风献计的目的。
直接消磨了王魁的抵抗心理。
最后俞志辅使出了围三阙一之计。
他故意在临江城西面留下一个看似薄弱的缺口。
让临江军有机会撤退。
实则早就已经暗中布下了重重伏兵。
临江军在孤立无援、粮草将尽的绝境中果然中计。
选择从此处突围。
就在他们以为觅得一线生机之时,伏兵四起。
蓄势待发的大梁精锐如潮水般涌出。
直接将突围的守军分割、包围。
主将毫无抵抗之力,直接被阵斩。
至此大溪东境依托天险的五座军事重镇全部被攻破。
通往大溪腹地的东大门彻底打开。
嘉靖五年春。
“梁”、“俞”字旗如同乌云般出现在了益州城的地平线上。
一名守城校尉匆匆闯入刺史府。
“报,陛下,大梁军队已兵临城下。”
王魁闻言,猛地从座椅上弹跳起来。
“敌军有多少人马?”
校尉深吸一口气,声音颤抖的回道。
“据城头观测,敌军兵力约有十五万之众。”
王魁被这个数字惊得心头一沉。
再次走进来的施庭风则缓缓摇了摇头。
“陛下,敌军不是十五万而是十五万零两个。”
“除了十五万大军,还有他们的主帅俞志辅,以及一位随行的大宗师。”
最后三个字,如同重锤般敲在王魁心头。
大宗师!
这意味着对方拥有在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力量。
他们家也才一个大宗师。
而荆州军中的大宗师,其实就是随行的玄武,也是为了保护俞志辅的安全。
万一被人偷了鸡,那就不好了。
王魁顿时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在殿内来回踱步,坐立难安。
他送往俞志辅处的信一直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只言片语的回应。
这种沉默,比直接的拒绝更令人恐惧。
走投无路之下,他再一次将目光看向施庭风。
现在急需一个人商议对策。
下一秒,王魁便一个箭步冲上前。
如同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死死抓住了他的手臂。
“庭风,你帮我分析一下。”
“如今这局面,单孤刀视我为眼中钉,俞志辅又不理不睬,我该怎么办?”
“如果他们两家都不肯接纳我,联手围攻之下,我岂不是必死无疑?”
说到这里,他脸上顿时血色尽失。
眼中满是穷途末路的恐慌。
他死死盯着施庭风,想从施庭风身上找到答案。
施庭风慎重的说道。
“眼下只剩下一条活路,必须立刻投降其中一方。”
王魁频频点头。
“我想好了,宁愿投降梁军也不想落到单孤刀那个疯子手里。”
“可为何梁军至今不给回信?”
“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施庭风听完王魁这番话,心中忍不住发出一声冷笑。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你根本就不是诚心投降。
看似焦急、实则仍想保留余地。
直到此刻还依旧在盘算着左右逢源。
把别人都当成傻子糊弄。
可惜,能统帅大军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你这点心思,早就被看穿了。
施庭风虽然心中作此想法,但面上却是一副殚精竭虑的模样。
他沉思片刻,才语重心长的说道。
“陛下,事到如今,咱们不能再做幻想了。”
“只有立刻召集所有将领、文武官员齐集大堂,由您当众宣布出城投降。”
“只有再无反悔余地,梁军才会信。”
他一说完,王魁眼神又开始闪烁了。
显然又要含糊其辞。
抱有无谓的幻想。
于是施庭风又加重了语气。
“梁军不是江湖草莽,绝不会轻易相信您空口白话的承诺。”
“一份手书,跟厕纸没有任何区别。”
“只有这种彻彻底底、毫无保留的当众宣布投降才行。”
“梁军才有可能接纳我们。”
王魁听完,脸上是青一阵白一阵。
他原本的打算确实是虚与委蛇,伺机再动。
毕竟龙椅才坐了没几天。
要是投降了,他岂不是又要变成小卡拉米了。
这让他怎么受得了。
但施庭风的话点破了他那点小心思。
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他那些小聪明毫无用处。
只有投降,才有活路。
沉默了良久之后,他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来。
“好!”
王魁当即下令,召集所有文武官员至大殿。
接着当众宣布了开城投降梁军的决定。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脸上写满了错愕和难以置信。
“陛下!”
“这仗还没开始打,为何就要投降啊?”
一名武将忍不住出列质疑。
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的不甘。
“我们据守坚城,未尝不能与梁军周旋。”
“至少…至少也该打一打试试。”
“或许还能逼退对方?”
“是啊,未战先降,军心民心尽失啊!”
“臣建议拒城死守。”
“对,跟他们拼了,大不了就是一死。”
…
几名官员也随之附和。
然而王魁去意已决。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二打一自己必死无疑。
几个月几百块,玩什么命呢!
“够了。”
“朕意已决,无需再言!”
王魁粗暴地打断了众人的劝谏。
他心里现在只有求生欲。
众官员见自家皇帝都如此怯懦决绝,便心知大势已去。
只得相视无言,颓然叹息。
此刻最后悔的,莫过于那些益州本地的豪强大族。
他们当初被王魁许诺的从龙之功和裂土封侯的前景所诱惑,纷纷加入其阵营。
出钱出人又出力。
如今不仅荣华富贵成了泡影,还要背上叛国投敌的罪名。
早知今日,当初还不如老老实实当个顺民。
俞志辅根本不会理会单孤刀与王魁之间的龃龉与算计。
反正在他眼中,这两个人都是死人。
就看谁先死罢了。
这也是皇帝下达的命令。
毕竟他们对外宣称的是帮大溪皇室清除叛逆。
王魁等人必须得死。
这叫师出有名。
所以无论对方是战是和、是联是叛,他都决定犁庭扫穴。
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猛攻临江。
此战打了五天五夜。
即便临江守将悍不畏死,亲登城楼率众浴血奋战。
但在王魁的抵抗意志不强的情况下。
他也是大势已去、后援断绝。
不过是做困兽之斗。
他们期盼的益州援兵,自始至终都未曾出现一兵一卒。
这也是施庭风献计的目的。
直接消磨了王魁的抵抗心理。
最后俞志辅使出了围三阙一之计。
他故意在临江城西面留下一个看似薄弱的缺口。
让临江军有机会撤退。
实则早就已经暗中布下了重重伏兵。
临江军在孤立无援、粮草将尽的绝境中果然中计。
选择从此处突围。
就在他们以为觅得一线生机之时,伏兵四起。
蓄势待发的大梁精锐如潮水般涌出。
直接将突围的守军分割、包围。
主将毫无抵抗之力,直接被阵斩。
至此大溪东境依托天险的五座军事重镇全部被攻破。
通往大溪腹地的东大门彻底打开。
嘉靖五年春。
“梁”、“俞”字旗如同乌云般出现在了益州城的地平线上。
一名守城校尉匆匆闯入刺史府。
“报,陛下,大梁军队已兵临城下。”
王魁闻言,猛地从座椅上弹跳起来。
“敌军有多少人马?”
校尉深吸一口气,声音颤抖的回道。
“据城头观测,敌军兵力约有十五万之众。”
王魁被这个数字惊得心头一沉。
再次走进来的施庭风则缓缓摇了摇头。
“陛下,敌军不是十五万而是十五万零两个。”
“除了十五万大军,还有他们的主帅俞志辅,以及一位随行的大宗师。”
最后三个字,如同重锤般敲在王魁心头。
大宗师!
这意味着对方拥有在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力量。
他们家也才一个大宗师。
而荆州军中的大宗师,其实就是随行的玄武,也是为了保护俞志辅的安全。
万一被人偷了鸡,那就不好了。
王魁顿时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在殿内来回踱步,坐立难安。
他送往俞志辅处的信一直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只言片语的回应。
这种沉默,比直接的拒绝更令人恐惧。
走投无路之下,他再一次将目光看向施庭风。
现在急需一个人商议对策。
下一秒,王魁便一个箭步冲上前。
如同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死死抓住了他的手臂。
“庭风,你帮我分析一下。”
“如今这局面,单孤刀视我为眼中钉,俞志辅又不理不睬,我该怎么办?”
“如果他们两家都不肯接纳我,联手围攻之下,我岂不是必死无疑?”
说到这里,他脸上顿时血色尽失。
眼中满是穷途末路的恐慌。
他死死盯着施庭风,想从施庭风身上找到答案。
施庭风慎重的说道。
“眼下只剩下一条活路,必须立刻投降其中一方。”
王魁频频点头。
“我想好了,宁愿投降梁军也不想落到单孤刀那个疯子手里。”
“可为何梁军至今不给回信?”
“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施庭风听完王魁这番话,心中忍不住发出一声冷笑。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你根本就不是诚心投降。
看似焦急、实则仍想保留余地。
直到此刻还依旧在盘算着左右逢源。
把别人都当成傻子糊弄。
可惜,能统帅大军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你这点心思,早就被看穿了。
施庭风虽然心中作此想法,但面上却是一副殚精竭虑的模样。
他沉思片刻,才语重心长的说道。
“陛下,事到如今,咱们不能再做幻想了。”
“只有立刻召集所有将领、文武官员齐集大堂,由您当众宣布出城投降。”
“只有再无反悔余地,梁军才会信。”
他一说完,王魁眼神又开始闪烁了。
显然又要含糊其辞。
抱有无谓的幻想。
于是施庭风又加重了语气。
“梁军不是江湖草莽,绝不会轻易相信您空口白话的承诺。”
“一份手书,跟厕纸没有任何区别。”
“只有这种彻彻底底、毫无保留的当众宣布投降才行。”
“梁军才有可能接纳我们。”
王魁听完,脸上是青一阵白一阵。
他原本的打算确实是虚与委蛇,伺机再动。
毕竟龙椅才坐了没几天。
要是投降了,他岂不是又要变成小卡拉米了。
这让他怎么受得了。
但施庭风的话点破了他那点小心思。
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他那些小聪明毫无用处。
只有投降,才有活路。
沉默了良久之后,他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来。
“好!”
王魁当即下令,召集所有文武官员至大殿。
接着当众宣布了开城投降梁军的决定。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脸上写满了错愕和难以置信。
“陛下!”
“这仗还没开始打,为何就要投降啊?”
一名武将忍不住出列质疑。
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的不甘。
“我们据守坚城,未尝不能与梁军周旋。”
“至少…至少也该打一打试试。”
“或许还能逼退对方?”
“是啊,未战先降,军心民心尽失啊!”
“臣建议拒城死守。”
“对,跟他们拼了,大不了就是一死。”
…
几名官员也随之附和。
然而王魁去意已决。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二打一自己必死无疑。
几个月几百块,玩什么命呢!
“够了。”
“朕意已决,无需再言!”
王魁粗暴地打断了众人的劝谏。
他心里现在只有求生欲。
众官员见自家皇帝都如此怯懦决绝,便心知大势已去。
只得相视无言,颓然叹息。
此刻最后悔的,莫过于那些益州本地的豪强大族。
他们当初被王魁许诺的从龙之功和裂土封侯的前景所诱惑,纷纷加入其阵营。
出钱出人又出力。
如今不仅荣华富贵成了泡影,还要背上叛国投敌的罪名。
早知今日,当初还不如老老实实当个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