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淑女养成记-《东莞盲妹》

  杨在明差点被亲懵,一个劲地求饶。

  “妹子们,饶命啊,这不是猪头肉,不能乱啃啊!”

  好不容易才挣脱,他的脸上最起码印了十几个口红印。

  瞧着自己男朋友被别的女孩亲,李莉气得差点吐血,冲太妹们一声怒吼。

  “住嘴!你们这是干啥?不能乱亲!太不像话了!”

  她赶紧过去,掏出手帕为男人擦脸,心疼得不行。

  “一群疯子!全给我站好了!今天第一步,我教你们怎么走路!”张艳红在旁边怒道。

  太妹们只能整整齐齐站好。

  学走路,是淑女养成的第一步。

  太妹们平时走路很不好看,大大咧咧,东倒西歪。

  还有的门户大开,一点都不矜持。

  这样,会把客户吓跑的。

  张艳红首先叉着腰走几步,让她们学习。

  杨在明一瞅,马上皱紧眉头。

  “停下!你走路还不如她们呢!太难看!”

  张艳红的步子真的很难看。

  因为是过来人,同样门户大开,有点外八字。

  李莉只好说:“我来吧,我走路好看!”

  于是,女人也叉起腰走了两步。

  杨在明仍旧摇摇头:“不行!你虽然样子好看,步子也好看,但缺少涵养。”

  “什么是涵养?”李莉问。

  “就是淑女的气质啊,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那种,一看就像大家闺秀的。”

  “可我没学过啊,你说咋办?”

  李莉也发愁了。

  她是乡村出来的土丫头,油漆工出身,没经过特殊的训练。

  正在这时,小雨从楼上走下。

  女孩手里握着盲杖,还牵着那条导盲犬。

  看到女孩的第一眼,杨在明的眼睛顿时一亮。

  “小雨,你把拐杖丢掉,走两步试试看。”

  “姐夫,干什么?”女孩羞答答问。

  “没事,就是想你走两步。”

  “喔。”小雨只好丢下盲杖,将身体站得笔直,从客厅这头走到那头。

  那样子太好看了,扭扭哒哒,天生丽质,温文尔雅,果然淑女气质十足。

  小雨不但样子长得漂亮,还是个天生的衣服架子。

  杨在明最近为她买了不少衣服。

  小雨穿上新衣服站在那里,简直是一朵摇曳的鲜花。

  不仅仅张艳红跟李莉,所有太妹也惊讶不已。

  “小雨,你走路的样子太漂亮了,教我们吧。”

  “小雨,你简直是天生的模特,不去走秀,简直屈才了!”

  杨在明马上过去抓住女孩的手。

  “小雨,从今天开始,你教会这些女孩怎么走路,怎么说话,怎么跟人交流好不好?”

  小雨微微一笑:“姐夫,可我是瞎子啊,可以吗?”

  “太可以了!以后你就是她们的老师!”

  小雨笑了,很有成就感。

  她觉得自己不再是个废人,而是变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嗯嗯,好!只要姐夫乐意,让小雨干啥,小雨就干啥!”

  “太好了!我们有老师了!”

  太妹们一拥而上,纷纷抱住小雨。

  很快,她们成了最要好的闺蜜。

  从这一天起,小雨有了工作。

  专门教会这些太妹们各种礼仪。

  虽然眼睛有问题,但一点也不影响她传授徒弟。

  短短半个月,二十个太妹就变了样子。

  不但走路好看,也特别清纯、淑女、自信。

  再加上杨在明为她们配置的新礼服,还有化妆品。

  奶奶的腿!一个个站在那里,比七仙女都好看。

  而且她们出口成章,非常礼貌。

  轻轻一弯腰,一投足,能迷倒半个东莞的男人。

  杨在明长长嘘口气:“可以了,能见人了!

  从明天起,你们到各大店铺去做销售和公关,工资跟那些兄弟一样。”

  “遵命!明哥!”太妹们统统冲杨在明弯腰。

  再也没了当初的邪气。

  一个个跟刚拜天地的新媳妇差不多。

  第二天早上,猪头跟猴子开车把她们送走。

  城东跟城西的啤酒城、家具城,分别安排十二个岗位。

  三家海鲜城安排了十个人。

  刚刚安排妥当,轰!各大店铺就被客户围堵了。

  谁让这些女公关长那么好看?

  长发披肩学生妹,说话客客气气,嘴巴跟抹了蜜糖似的?

  走起路来袅袅婷婷,好像风摆杨柳。

  性格也文静端庄,再加上制服诱惑。

  整个东莞,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只要是个男人,统统冲着女孩们靠拢。

  被女孩们一忽悠,啤酒的销量暴增了五倍。

  家具的销量翻了足足三倍。

  各大海鲜城也人满为患,供不应求。

  本来每天批发五吨海鲜,因为这些太妹的加入,批发量增加到了每天三十多吨。

  所有同行的客户,都被她们拉走了。

  又过短短半个月,好消息传来。

  “明哥,咱们的海鲜城发财了,怒赚三百万!”

  “老大!家具厂的家具脱销了,赚了四百万,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

  “大哥,啤酒也脱销了,因为销量太大,胡老板那边都造不出来,咋办呢?”

  “告诉我,半个月的时间,咱们一共赚了多少?”

  “除去所有开销,还有员工的工资,应龙社的账号上还剩五百多万。”

  杨在明点点头,脸上绽出微笑。

  半个月净利润五百万,一个月差不多是一千万。

  一年十二个月,岂不是要上亿了?

  “好!听我的命令,给所有的兄弟和姐妹涨工资,每人再涨一倍!”

  “啥?一倍?那她们的工资岂不是要达到一千五以上了?”

  九十年代初期,月薪一千五的工资,在东莞是绝对无人能比的。

  杨在明说:“对!我就是要告诉天下所有的打工人,跟着我杨在明有饭吃!

  谁把我当大哥,就是我最好的兄弟!老子绝不亏待自己的兄弟!”

  一声号令,果然,所有员工的工资统统涨了上去。

  消息传遍整个东莞,瞬间激起千层浪。

  其他帮派的小弟们全不干了。

  纷纷跑过来加入应龙帮。

  山东帮、山西帮、东北帮跟肥猪流的兄弟跑了五分之一。

  湖南帮的跑了三分之一。

  河北联社的人最踊跃,五百小弟跑了四百八十个。

  应龙社却人满为患,由当初的两百人,拓展到一千人以上。

  杨在明凭着聪明的头脑跟智慧,创业再次成功。

  彻底将河北联社给挖空了。

  这天,他正在办公室里喝茶,忽然,桌子上的座机响了。

  刚刚拿起,那边就传来一声焦急的呼喊。

  “明哥!不好了,您到河北联社来一趟吧,嫂子……闫小怡自杀了!”

  “你说啥?!”

  轰!

  杨在明的脑袋被闪电劈中,手里的雪茄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