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这里太安静了-《这位PTSD患者强的过分》

  她终于明白,在深海中,当陆渊按住舷窗的那一刻,自己感知到的那份战栗源自何处。

  那不是一种能力。

  那是一种本质。

  她将分析结果,连同自己的猜测,言简意赅地汇编成一份报告,加密后存入一个数据终端。

  做完这一切,她起身,走向指挥席上的陆渊。

  “顾问。”

  她将数据终端递了过去。

  “这是我对您‘深渊投影’能力的非标准视觉呈现分析报告,以及一些个人推论。”

  她的动作公式化,不带任何多余的情绪。

  陆渊从对那枚黄铜罗盘的沉思中抬起头,接过了终端。

  他没有立刻查看,只是将其放在了一旁。

  “辛苦了。”

  两个字,平静无波。

  却让韩清觉得,自己从“监视者”到“同行者”的身份转变,在这一刻,被默许了。

  数小时后,“蛟龙号”平稳上浮,在南美洲一片荒芜的海岸线附近,破水而出。

  夜色中,一架通体漆黑,造型诡异的垂直起降运输机,无声无息地悬停在海面上方。

  它没有旋翼,只在机翼下方有四个环形的矢量喷口,幽蓝色的光芒在其中流转,却没有发出任何引擎的轰鸣。

  “夜枭”运输机,国策局最高级别的隐秘渗透载具。

  小队成员迅速完成了换乘。

  “夜枭”的机舱内灯火通明,充满了未来科技感。一个穿着特制作战服,身形高挑,气质干练的短发女人,早已等候在此。

  她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走上前来。

  “李菁,代号‘神农’。”她向陆渊伸出手,握了一下便松开,“奉龙主任命令,前来支援。这是我为此次行动准备的装备。”

  她指向旁边几个密封的银色金属箱。

  “基因改造过的‘侦察蜂’三百只,信息素直连神经,能适应雨林百分之九十九的已知有毒环境。特种基因药剂二十支,能快速中和强效生物毒素。以及……”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脸兴奋的赵千讯打断了。

  “李菁博士!久仰大名!您的跨物种信息素编码理论,简直是天才的构想!”

  赵千讯几步冲上前,眼中闪烁着棋逢对手的光芒。

  “我在想,如果能将我的‘蜂群’纳米机器人,作为信息节点,附着在您的生物蜂群上,构建一个双层侦测网络……一个负责宏观环境扫描,一个负责微观物质分析,数据实时回传,交叉验证……”

  李菁的眼中也亮起一丝欣赏。

  “理论上可行。但要解决生物信号和电子信号的无损转换问题,需要一个高效的编译协议。”

  “我能写!”

  两位科技流派的顶尖人物,就这样旁若无人地拿出战术平板,开始飞速地勾画和讨论,嘴里不断冒出王胖子完全听不懂的词汇。

  王胖子凑到陆渊身边,小声吐槽:“老大,学霸的世界咱们是不是不懂啊……”

  就在此时,机舱的舱门即将关闭。

  “老大!等等!”

  王胖子突然想起什么,手忙脚乱地从自己的背包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黑色数据终端,塞到陆渊手里。

  “这个!我从亚特兰蒂斯那份残缺源码里,反向破解出了一点‘衔尾蛇之裔’的通讯加密逻辑!虽然不能完全破译,但这个装置可以在关键时刻,朝他们的通讯频道里注入大量的垃圾数据流,造成短时间的通讯瘫痪!”

  陆渊接过终端,掂了掂。

  一个关键的战术道具。

  “干得不错。”

  得到夸奖的王胖子,激动得脸都红了。

  “夜枭”无声地升空,调转方向,化作一道融于夜色的流光,向着无边的亚马逊雨林腹地飞去。

  机舱内,主屏幕上跳出了龙主任发来的最后一条加密情报。

  “情报确认。‘衔尾蛇之裔’的‘净化部队’,由海因茨伯爵亲自带队,已于三小时前,先于你们进入雨林。目标同样是‘迷失神庙’。你们是后手,也是最后的保险。”

  海因茨伯爵。

  这个名字,让陆渊的手指,下意识地摩挲了一下口袋里那枚冰冷的勋章。

  “夜枭”飞入亚马逊上空。

  从舷窗向下望去,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在月色下翻涌着墨绿色的波涛,充满了原始而野蛮的生命力。

  机舱内的气氛,随着目的地的接近,变得愈发凝重。

  李菁和赵千讯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方案优化,正在各自的控制台前,调试着即将部署的设备。

  就在这时。

  嘀!嘀!嘀!

  一阵尖锐而急促的警报声,突然从李菁的生态探测器上响起。

  那声音不大,却像一根针,刺入每个人的耳膜。

  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了下来,齐齐望向她。

  李菁的面容一向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专业与冷静,但此刻,她的脸上却写满了无法理解的困惑与荒谬。

  她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条断崖式下跌的曲线,以及最终定格的那个鲜红的数字。

  她伸出手指,在屏幕上重重一点,仿佛想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这不可能……”

  李菁的声音干涩,像是被砂纸打磨过。这位永远冷静、永远专业的S级顾问,第一次在人前失态。

  她的手指重重戳在平板上,调出原始数据流,但结果依旧。

  那条代表着生命繁荣度的曲线,以一个不可能的角度,垂直坠落,最终在“零”这个数字上。

  “任何传感器都有故障的可能。”赵千讯立刻上前,试图从科学角度找到合理的解释,“强烈的地磁异常,或者某种未知的能量场,都可能造成数据污染。”

  “‘夜枭’的生态探测器是军工最高级别,具备三重冗余和抗干扰协议。”李菁打断了他,她抬起头,专业性压倒了震惊,“数据没有错。它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

  “下方这片雨林,在数据层面上,是‘死’的。”

  “死”的雨林?

  机舱内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透过舷窗,看着下方那片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它在月光下翻涌,枝叶繁茂,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个生机勃勃的死亡之地。

  这种矛盾,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恐怖。

  “距离目标地点,十公里。”韩清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她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

  陆渊的视线从那片墨绿色的海洋收回。

  “向阳红,找个开阔地降落。”

  他的命令简单,直接,不容置疑。

  “夜枭”运输机开始下降,无声地穿过湿热的云层。

  当舱门开启的瞬间,一股黏腻、湿热,混杂着泥土和腐败植物的气息扑面而来,浓郁得几乎让人窒息。

  小队成员鱼贯而出。

  脚下是松软的腐殖土。四周的树木高大得遮天蔽日,巨大的蕨类植物和奇异的花朵随处可见,一切都符合人们对亚马逊雨林的想象。

  但这里太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