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贤弟随我出征-《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曹操连夜返回皇宫,亲自坐镇,调动了整个许都乃至周边郡县所有的能工巧匠。

  一时间,魏国的都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兵工厂,无数的铁匠铺昼夜不息,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响彻云霄。

  皇帝亲自监工,谁敢怠慢?

  效率被提到了极致。

  仅仅五天时间,足以装备二十万大军的马蹄铁、马镫和行军暖炉,便全部打造完毕。

  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崭新装备,曹操激动得满脸红光,感觉自己年轻了二十岁。

  他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一阵能把他那个宝贝三弟吹上战场的东风了。

  他兴冲冲地再次跑到郊外行宫,找到了正在院子里教孙恒堆雪人的孙绍。

  “贤弟!我亲爱的三弟啊!”

  曹操人未到,声先至,那热情劲儿,让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捡到钱了。

  孙绍头都没抬,专心致志地给雪人插上两根树枝当胳膊,随口应付道:“干嘛?火急火燎的,你家着火了?”

  曹操也不生气,搓着手,满脸堆笑地凑了过去。

  “嘿嘿,贤弟,你看啊,这装备也齐了,大军也整装待发了,就等你这个总设计师一句话了!”

  “跟我一起去呗!咱们兄弟俩联手,北上草原,把那个什么轲比能的脑袋拧下来,给恒儿当球踢!”

  孙绍总算停下了手里的活,拍了拍手上的雪,抬眼瞥了他一下。

  “不去。”

  两个字,简单干脆,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

  曹操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为啥啊?!”他急了。

  “外面天寒地冻的,我脑子有病啊,放着暖和的屋子不待,跑去喝西北风?”

  孙绍理直气壮地说道。

  “再说了,我老婆孩子都在这儿,我得陪着她们。打仗那是你们魏国的事,跟我有半毛钱关系?”

  “怎么没关系了!”

  曹操急得跳脚。

  “咱们是结拜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不就是你的事吗?大哥有难,你这个当弟弟的,能袖手旁观吗?”

  孙绍翻了个白眼。

  “少来这套,咱俩谁跟谁啊,你那点花花肠子我还不知道?需要我的时候就是亲爱的贤弟,不需要我的时候就是臭小子王八蛋。”

  “我告诉你老曹,别想道德绑架我,没用。”

  曹操被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软的不行,他决定来硬的。

  “孙绍!你别不识抬举!你现在可是在我的地盘上!信不信我……”

  “你信不信你今天敢动我一下,明天凌统和李四的兵马就出现在你魏国边境?”

  孙绍直接打断了他,一脸的无所谓。

  “来啊,互相伤害啊,谁怕谁啊!”

  曹操彻底没辙了。

  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过。

  看着孙绍那副油盐不进的死猪模样,曹操眼珠子一转,一个绝妙的,或者说极其无赖的念头涌上了心头。

  他忽然不吵了,也不闹了,就那么笑眯眯地看着孙绍。

  那笑容,看得孙绍心里直发毛。

  “老曹,你又憋什么坏屁呢?”

  曹操嘿嘿一笑,直接搬了个小板凳,在孙绍旁边坐了下来。

  “贤弟啊,你不去是吧?行,没问题。”

  “大哥我啊,今天也累了,就不回宫了,在这儿陪陪你。”

  从那天起,孙绍的噩梦开始了。

  曹操真的说到做到,化身成了一块甩不掉的狗皮膏药。

  孙绍吃饭,他就坐对面,也不吃,就那么直勾勾地盯着,看得孙绍食不下咽。

  孙绍陪曹婉散步,他就跟在后面,保持着三步远的距离,像个尽职尽责的保镖。

  孙绍教儿子读书,他就搬个凳子坐在旁边听,还时不时地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最离谱的是,晚上孙绍要睡觉了,曹操竟然真的让人搬了张床,就堵在孙绍的卧室门口!

  美其名曰,保护贤弟的安全。

  孙绍彻底抓狂了。

  这日子没法过了!

  他感觉自己二十四小时都在监控之下,毫无隐私可言。

  到了第三天,孙绍要去上茅房。

  他前脚刚踏出门口,后脚曹操就跟了上来。

  “你干嘛?!”孙绍忍无可忍地吼道。

  曹操一脸无辜。

  “我也去啊,人有三急嘛。贤弟,一起啊,路上还能聊聊天。”

  孙绍气得脑门青筋直跳。

  他走到茅房门口,猛地一回头。

  “你不会要跟进来吧?”

  曹操笑得那叫一个和蔼可亲。

  “那怎么会呢!大哥我啊,就在这门口给你守着!保证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孙绍站在茅房门口,和曹操大眼瞪小眼地对视了足足半分钟。

  最后,他彻底崩溃了。

  他举起双手,做投降状。

  “好好好!我服了!我服了还不行吗?”

  “我去!我去还不行吗!你赶紧给我从眼前消失!”

  曹操闻言,脸上瞬间乐开了花,之前的无赖相一扫而空,又变回了那个雄才大略的魏国皇帝。

  “哎呀!贤弟!你早说嘛!你看你,非要跟大哥我犟!”

  他得意洋洋地拍了拍孙绍的肩膀。

  “不过话说回来,那个贤弟啊,你的身份挺敏感的,要是让别人知道宁国皇帝在我军中,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孙绍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

  “行了行了,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我没意见。”

  曹操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这样吧!奉孝(郭嘉)不是一直身体不好嘛,常年在家休养。你就对外宣称,是奉孝新收的关门弟子,此次代师出征,为我出谋划策!你看如何?”

  “随便你。”孙绍已经彻底放弃抵抗了。

  只要能让这个老无赖离自己远点,别说当郭嘉的徒弟,就是当郭嘉的儿子他都认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次日,天还未亮。

  曹操便率领着装备了三神器的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出了许都。

  大军之中,多了一位身披白色儒袍,面容俊朗,却总是一副没睡醒模样的年轻人。

  他便是郭嘉的“关门弟子”,孙绍。

  大军一路北上,行军速度比以往快了不止一倍。

  马蹄铁让战马在冰雪路面上如履平地,马镫让骑士们更加省力,暖炉则保证了士兵们夜间休息的温暖。

  全军士气高昂。

  五天后,大军抵达了幽州上谷郡。

  盘踞在边境的鲜卑首领轲比能,一听到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压境的消息,吓得魂飞魄散。

  他哪里还敢继续南下劫掠,立刻下令全军后撤,退回了草原深处,严防死守。

  曹操大军的到来,暂时解了上谷郡之危。

  但也因为轲比能的龟缩,战争陷入了僵持。

  曹操下令大军就地扎营,等待战机。

  可天公不作美,一连几天,都是暴雪纷飞,根本不适合大军出动。

  这下可把孙绍给闲坏了。

  他在大营里百无聊赖,整天除了吃就是睡。

  这天,他实在闲得发慌,便在营地里溜达起来,琢磨着给自己找点乐子。

  他看见伙夫营里堆着不少烧水用的陶罐,一个想法突然冒了出来。

  他立刻来了精神,找来两个大小合适的陶罐,必须是那种口小、肚子大、罐壁厚实的。

  然后,他又找来一些废弃的麻布,让亲兵缝成一个厚实的布套。

  曹操处理完军务,正想找孙绍商议下一步的对策,就看到他正蹲在自己的营帐门口,捣鼓着两个破陶罐。

  “贤弟啊,你这是在做什么?”曹操好奇地走了过去。

  孙绍抬头看了他一眼,献宝似的举起手里的东西。

  “做一样好东西!冬天出门必备!”

  曹操凑过去一看,还是没看明白。

  孙绍也不多解释,直接让亲兵打来一罐滚烫的热水,小心翼翼地倒进内层的小陶罐里,水量不能太满。

  接着,他用一个木塞子将罐口塞紧。

  然后,他将这个装着热水的小陶罐,套上那个厚厚的麻布套子,最后再放进外面那个大一号的陶罐里。

  “来,给你!”孙绍把这个“土制暖水袋”递给了曹操。

  “这玩意儿我管它叫‘暖宝宝’,抱着它,至少能保你两个时辰内手脚都是热乎的!”

  曹操将信将疑地接了过来。

  果然,一股持续而温和的热量,透过两层陶罐和麻布,源源不断地传递到他的手心,瞬间驱散了刺骨的寒意。

  那感觉,别提多舒服了。

  “好!好东西啊!”曹操眼睛一亮。

  “如果每个士兵在出征前都能带上这么一个玩意儿,那还怕什么天寒地冻?”

  孙绍撇撇嘴。

  “你也不算太笨嘛!”

  曹操现在心情好,也懒得跟他计较。

  “臭小子!看在你又做出这么个好东西的份上,我就原谅你之前对我的不敬了!”

  孙绍嘿嘿一笑,又补充道。

  “光有这个还不够。”

  “这样吧,你再去搞些姜来,熬成姜汤。出征之前,让每个士兵都喝上一大口滚烫的姜汤,然后再带上我这个暖宝宝,基本上就可以无视严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