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雪中送衣-《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许都,皇宫。

  曹操手里捏着从蜀地传来的八百里加急密报,先是愣了半天,然后猛地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妙啊!真是他娘的太妙了!”

  曹操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他把那份密报重重拍在桌案上,对着下首的郭嘉和程昱,脸上满是幸灾乐祸的快意。

  “看看!都给朕看看!”

  “刘备这个浓眉大眼的老实人,居然也学会玩阴的了!”

  “毒盐?还会上瘾?亏他想得出来!这是把孙绍那个小崽子往死里整啊!”

  程昱捻着胡须,脸上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陛下,这刘玄德藏得可真够深的。平日里仁义道德挂在嘴边,没想到下手比谁都黑。”

  “这一招釜底抽薪,再栽赃陷害,孙绍怕是已经气得在建业吐血三升了。”

  郭嘉则轻摇着扇子,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狗咬狗,一嘴毛。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孙绍自以为玩弄人心天下无双,没想到在刘备这个老前辈面前,还是嫩了点。”

  曹操一屁股坐回龙椅,舒服地伸了个懒腰,感觉浑身上下三万六千个毛孔都透着舒坦。

  之前被孙绍用经济战搞得灰头土脸,那股恶气总算是出了。

  现在,他一边看着孙绍和刘备斗得你死我活,一边用孙绍辛辛苦苦弄出来的雪花盐,在北方跟那些游牧民族换来成堆的战马、牛羊和黄金。

  这生意做得,简直不要太爽。

  “孙绍那个臭小子,总以为自己是天底下最聪明的那个。”

  曹操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畅快地说道。

  “让他也尝尝被人当猴耍的滋味!”

  “传令下去,跟北边那些部落的生意,价格再给朕提一成!”

  “就说这盐,是神仙才能吃的东西,他们能买到,是朕给他们的天大恩赐!”

  “哈哈哈哈!”

  大殿之内,再次充满了曹操愉悦的笑声。

  他现在看孙绍和刘备,就像看两个在斗兽场里搏命的角斗士。

  而他,则是那个坐在最高处,一边喝酒一边下注的唯一赢家。

  ……

  与此同时,蜀地。

  安宁五年的冬天,来得格外的早,也格外的冷。

  刺骨的寒风卷着雪花,像刀子一样刮在人的脸上。

  整个益州,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肃杀之中。

  对于那些世家大族来说,这不过是围着火炉,多喝几杯温酒的事。

  可对于普通的穷苦百姓而言,这个冬天,就是一场活生生的灾难。

  自从孙绍的“蜀中送暖”商行被查封,那些物美价廉的棉衣就彻底断了来源。

  百姓们身上单薄的麻衣,根本抵挡不住这要命的严寒。

  更可恨的是,那些之前囤积了大量棉衣的蜀地世家、商贾,此刻露出了他们贪婪的獠牙。

  一件原本三百文的棉衣,被他们炒到了六千钱,甚至上万钱的天价!

  这哪里是卖衣服,这分明是在卖命!

  无数百姓在饥寒交迫中绝望地死去,锦官城里,每天早上都有人从街边拖走冻僵的尸体。

  刘备的皇恩浩荡,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百姓们想不通。

  为什么那个曾经想用“毒盐”害死他们的宁国皇帝,会卖给他们三百文一件的棉衣。

  而口口声声爱民如子的自家皇帝,却眼睁睁看着他们冻死,看着那些世家大族发国难财?

  民怨,就像这冰层下的暗流,开始汹涌。

  涪陵城外,十里地。

  一个临时搭建的营地里,林东正百无聊赖地踢着脚下的石子。

  他身后,是一座座由棉衣堆成的小山,在风雪中格外显眼。

  “绍哥也真是的,让俺来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说是送温暖。”

  林东搓着手,哈出一口白气。

  “这鬼天气,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俺找谁送去?”

  就在他嘀咕的时候,一个瘦弱的身影,深一脚浅一脚地从风雪中走了出来。

  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名叫狗子,浑身只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单衣,脸和嘴唇都冻得发紫,整个人抖得和筛糠一样。

  他是被村里人派出来找柴火的,可这大雪封山,连根干树枝都找不到。

  他本以为自己要冻死在外面了,却远远地看到了这个奇怪的营地。

  当他看到那堆积如山的棉衣时,眼睛瞬间就直了。

  他踉踉跄跄地跑到营地前,看着那个身材魁梧如铁塔般的汉子,用尽全身力气,颤抖着问道。

  “这位……这位军爷……”

  “这些……这些衣服……是卖的吗?”

  林东瞥了他一眼,瓮声瓮气地说道。

  “不卖。”

  狗子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去,充满了绝望。

  是啊,怎么可能。

  城里那些老爷们都把棉衣卖到天价了,自己一个穷光蛋,拿什么买?

  他正准备转身离开,却听到那个大汉又开口了。

  “不卖,只送。”

  狗子猛地回过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送?白送?”

  “对,白送。”

  林东点了点头,然后按照孙绍教他的话术,一字一句地说道。

  “不过,有个条件。”

  狗子一听,心里又凉了半截,但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什么条件?”

  “我们皇帝说了。”

  林东指了指东边的方向。

  “只要你们愿意搬到我们宁国去生活,这些棉衣,想要多少,就给多少。”

  “到了我们那,不仅有暖和的衣服穿,还给你们分田,分地,分粮食,保证你们顿顿有肉吃,再也不用挨饿受冻。”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狗子,撇了撇嘴。

  “总比留在这里,被你们那个只会说漂亮话的皇帝活活冻死强吧?”

  狗子彻底愣住了。

  去宁国?

  去那个用毒盐害人的敌国?

  这……这不是叛国吗?

  可是……

  他想到了家里那个快要没气的老娘,想到了几个缩在草堆里瑟瑟发抖的弟妹。

  叛国?

  命都快没了,还要那名声做什么!

  “军爷!”

  狗子噗通一声就跪下了,对着林东砰砰磕头。

  “我愿意!我全家都愿意去!”

  “求求你,先给我一件衣服吧!我娘……我娘她快不行了!”

  林东皱了皱眉,一把将他拎了起来。

  “哭什么哭!俺们绍哥说了,不能让一个想跟我们走的人冻死。”

  他转身从棉衣山上随手抓了五件厚实的棉衣,塞到狗子怀里。

  “你家里几口人?”

  “十……十口……”

  “行,这五件你先拿回去。剩下的五件,等你把家里人都带到这里来,登记好了,俺再给你。”

  “顺便,俺们会派船,直接把你们从这儿接走,送你们去过好日子。”

  林东拍了拍狗子的肩膀。

  “回去告诉你村里的人,就说我说的,想活命的,就来这儿。我们宁国皇帝,别的没有,就是粮食和棉衣管够!”

  狗子抱着怀里那五件沉甸甸、暖烘烘的棉衣,感觉自己像在做梦。

  他对着林东又磕了几个头,然后疯了一样,用这辈子最快的速度,朝着村子的方向跑去。

  当他带着五件崭新的棉衣冲进自家那四面漏风的茅草屋时,全家人都惊呆了。

  当他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后,整个村子都炸开了锅。

  “狗子你疯了!那是敌国!他们是想骗我们过去,把我们全杀了!”

  “对!那个孙绍不是好人!他用毒盐害我们,现在又用棉衣骗我们!”

  “不能去!去了就是死路一条!”

  村民们议论纷纷,充满了恐惧和不信。

  狗子急了,他一把展开手里的棉衣,冲着所有人大吼。

  “骗我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这棉衣是假的吗?这暖和是假的吗?”

  “我们待在这里,城里的老爷们把我们当猪狗,一件棉衣要我们全家的命!刘备皇帝管过我们吗?”

  “我们横竖都是死!为什么不去拼一把!”

  他指着村口的方向,眼睛血红。

  “人家宁国的皇帝,至少还愿意给我们一条活路!你们谁不想活?谁想眼睁睁看着自己老婆孩子冻死?”

  “你们不信,就跟我去看看!亲眼看看那堆成山的棉衣!”

  “看看人家是不是骗子!”

  一番话,说得所有人都沉默了。

  是啊。

  留下来是等死。

  过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那厚实的棉衣,就是最直接,最无法辩驳的证据。

  一个年长的老者站了出来,他看着狗子,又看了看自己冻得发青的手,嘶哑着嗓子说道。

  “狗子,带路。”

  “我们……跟你去看看。”

  很快,村里几十个青壮年,跟着狗子,迎着风雪,朝着城外那个营地的方向,走了过去。

  他们的心里,一半是恐惧,一半是无法抑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