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财神爷的圣旨-《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魏国,邺城。

  粮价一日三涨,城中百姓的脸上,早已没了笑容,只剩下对明日的惶恐和麻木。

  就在这片绝望的死水中,一颗巨石被悍然投下。

  城中最大的“东风”商行,也就是如今人人皆知的宁国皇家商行,一夜之间,换上了全新的告示。

  那告示用的是上好的宣纸,上面的墨迹龙飞凤舞,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

  “皇家信贷!”

  “即日起,凡我大魏子民,皆可凭土地、房契、矿山、山林等一切不动产,于本行办理抵押借贷。”

  “可借粮食,亦可借现钱!”

  “最重要的一条,用朱砂红笔写着,大得刺眼。”

  “利息全免!”

  告示一贴出来,瞬间吸引了所有路人的目光。

  一开始,是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那张告示,怀疑自己是不是饿出了幻觉。

  “抵押?土地房契都能当钱使?”

  “还能借粮食?利息全免?!这……这是真的假的?”

  “开什么玩笑!哪有这样做生意的?这宁国人是疯了吗?还是想换个法子坑我们?”

  人群中,议论声渐渐响起,从窃窃私语,变成了嘈杂的喧哗。

  怀疑,不信,警惕。

  这是所有人的第一反应。

  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皇家商行前期疯狂收购粮食,把物价搞得天怒人怨,现在又装什么大善人?

  “我看,就是个套!”一个读过几天书的干瘦老者摇头晃脑地分析道,“他们先把你的地契骗到手,到时候随便找个由头,你的地就成他们的了!这帮江东来的奸商,心黑着呢!”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觉得此话有理。

  可就在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双眼通红,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他叫王二,是城郊的佃户,家里有几亩薄田,是祖宗传下来的命根子。

  可如今,粮价飞涨,家里已经断炊三天了。

  昨天夜里,他最小的儿子饿得直哭,哭得他心都碎了。

  今天他本是想把家里的田契卖了,换几斗米活命,可那些粮商把价格压得比泥土还贱。

  他走投无路了。

  此刻,看到这张告示,他那双绝望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一点火苗。

  骗局又如何?

  横竖都是死!

  不如赌一把!

  “我赌了!”王二嘶吼一声,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他拨开人群,跌跌撞撞地冲进了皇家商行的大门。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商行内,几个穿着统一服饰的年轻管事,见到王二冲进来,非但没有驱赶,反而客气地迎了上来。

  “这位乡亲,可是要办理信贷业务?”

  王二颤抖着,从怀里掏出那张已经泛黄的田契,像是捧着自己的心脏。

  “我……我这三亩薄田,能……能借多少粮食?”

  为首的管事接过田契,仔细验看后,又找来专业的评估师。

  片刻之后,管事笑着对王二说:“按照市价,您的三亩田,可以借贷二十石粟米,或者五十贯现钱。一年之内归还本金即可,分文利息不取。您看,您是需要米,还是钱?”

  王二的大脑嗡的一声。

  二十石粟米!

  这足够他一家老小吃上整整两年了!

  他去粮行问过,他这三亩地,最多只能换来两石米!

  十倍的差距!

  “米!我要米!”王二激动得浑身发抖,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他当场按下了手印,画了押。

  很快,商行的伙计就用麻袋装了整整二十石粟米,还贴心地帮他用板车拉了出来。

  当王二推着那满满一车粮食,从商行大门走出来的时候。

  外面围观的人群,彻底疯了。

  “天呐!是真的!”

  “王二真的借到粮食了!整整一车啊!”

  “利息全免!皇家商行是活菩萨下凡啊!”

  希望!

  在这一刻,如同燎原的野火,瞬间点燃了所有绝望之人的心。

  “让开!让我进去!我家有五亩地!”

  “我家有城里的铺子!我也要抵押!”

  “别挤!都别挤!我先进去!”

  原本还在观望的人群,瞬间变成了疯狂的浪潮,争先恐后地向着商行大门涌去。

  维持秩序的伙计差点被挤倒。

  商行管事见状,立刻跳上一张桌子,用尽力气大喊:

  “各位乡亲,不要急!不要抢!人人有份!”

  “奉我们宁国陛下圣谕!为了嘉奖邺城百姓对我皇家商行的信任,凡今日办理业务者,皆可额外获赠一斗精米!”

  “另外,陛下有旨!第一个完成全县土地抵押的县,我皇家商行将代表宁国陛下,额外捐赠一千套新式农具,以及可供全县使用的伤寒药材!”

  轰!

  人群彻底爆炸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借贷了。

  这是圣旨!

  是财神爷亲自下凡,颁下的救世圣旨!

  “宁国陛下万岁!”

  “皇家商行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人们疯狂地涌向商行,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虔诚。

  他们忘记了孙绍是敌国君主,忘记了这是在用祖产换活路。

  在能活下去的希望面前,国家、忠诚,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们只知道,是那个远在江东的宁国皇帝,在他们最绝望的时候,给了他们一口饭吃。

  同样的场景,在魏国、在蜀国,在每一个被经济危机席卷的郡县,疯狂上演。

  曹操和诸葛亮刚刚在荒山破亭达成的“破产者联盟”,在孙绍这釜底抽薪的一击面前,瞬间变成了一张废纸。

  联盟?

  还盟个屁!

  老百姓都要把地契送到敌人手里了!

  皇宫大殿。

  曹操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额头上的青筋一根根暴起。

  他刚刚听完从各地加急送来的奏报。

  邺城,百姓疯抢着抵押土地。

  陈留,地方官试图阻止,差点被愤怒的民众活活打死。

  颍川,他麾下重臣的家奴,都偷偷拿着主家的地契去换粮食了!

  荒唐!

  滑天下之大稽!

  他曹操戎马一生,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可他从未想过,战争能打成这个样子!

  孙绍那个小畜生,他甚至没有派一兵一卒过江,就让他的大魏国,从根基上开始腐烂,崩塌!

  “陛下!不能再等了!”一名武将满脸涨红,出列吼道,“请给末将一支兵马,末将这就去把那些妖商的铺子全给砸了!把他们的人头挂在城楼上!”

  “糊涂!”

  吏部尚书立刻反驳。

  “砸了铺子,杀了人,就能解决问题吗?”

  “现在百姓是自愿把地契送上门的!你杀了商行的人,断了百姓的活路,他们不恨孙绍,只会恨我们朝廷!”

  “到时候,民变四起,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这正中了孙绍的奸计!”

  “那你说怎么办?!”武将怒目而视,“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我们大魏的土地,一张张变成他孙绍的账本?”

  “就这么看着国土流失,看着他兵不血刃,就把我们的江山给吞了?!”

  大殿之上,文臣武将吵作一团。

  每个人都憋着一肚子火,却又找不到一个可行的办法。

  堵?

  怎么堵?

  人家是阳谋!是堂堂正正地摆在桌面上,问你:要地,还是要命?

  百姓的选择,已经很清楚了。

  曹操听着下方的争吵,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胸口发闷,一口气堵在那里,几乎要喘不过来。

  他与诸葛亮制定的所有反制措施,什么统一货币,什么情报共享,什么舆论反击……

  在孙绍这“土地换粮”的王炸面前,全都成了笑话。

  就在这时。

  一名传令兵连滚带爬地冲进大殿,神色惊恐到了极点。

  “报!!”

  “八百里加急!夏侯惇将军血书!”

  传令兵高高举起一卷用鲜血写就的竹简。

  曹操的心,猛地一沉。

  夏侯惇,是他最信任的兄弟,是他最倚重的柱石!

  能让他写下血书,必然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

  许褚快步下前,接过血书,呈到曹操面前。

  曹操颤抖着手,展开竹简。

  那一个个用血写成的字,触目惊心,仿佛带着夏侯惇的无尽怒火和悲凉。

  “陛下亲启:”

  “臣之封地,军属农庄,三日之内,已有过半军户,将朝廷赏赐之田亩,抵押于‘妖商’之手!”

  “军心已乱!士卒无心操练,日夜忧心家中生计!”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军不成军!”

  “臣泣血恳请陛下,速发天兵,剿灭妖商,以安军心,以固国本!”

  “否则,大魏危矣!!”

  砰!

  曹操手里的竹简,掉落在地。

  他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瘫坐在龙椅上。

  军心!

  孙绍这一招,不止是在挖他的国本,更是在挖他的军心啊!

  军队,是他曹操安身立命的根本!

  如果连军队都出了问题……

  曹操的眼中,瞬间被无尽的血丝所充斥。

  一股狂暴的杀意,从他体内轰然爆发。

  “孙绍……”

  曹操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声音沙哑得如同两块生锈的铁片在摩擦。

  “朕与你,不死不休!”

  他猛地站起身,对着大殿之下,发出了震天的咆哮。

  “传朕旨意!”

  “召集所有大军!!”

  “朕要亲征!朕要踏平建业!朕要将孙绍那小儿,碎尸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