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后,建业城。
一辆朴素的马车,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终于缓缓停在了气势恢宏的吴王府门前。
车帘掀开,走下来的,是一个身形萧索的老者。
正是荀彧。
他抬头望着那块烫金的“吴王府”牌匾,眼神空洞,面如死灰。这一路行来,他看到了太多与北方截然不同的景象,但他的心,依旧是一潭死水。
“烦请通报,荀彧,求见吴王。”
他的声音,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
守门的卫士不敢怠慢,飞也似地跑进府内禀报。
……
“什么玩意儿?”
孙绍正翘着二郎腿,一边啃着林东刚削好的苹果,一边听林浩汇报江东大学院的扩建计划。
听到下人的禀报,他差点没把嘴里的苹果喷出来。
“你再说一遍?谁来了?”
“回禀吴王,府外有一位自称荀彧的老先生求见。”
孙绍把苹果核往旁边一扔,整个人都坐直了。
荀彧?
那个王佐之才荀文若?
他来干什么?
大哥曹操派他来的?这老狐狸又在闹什么幺蛾子?派个说客来劝降?还是来刺探军情的?
孙绍的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每一个都充满了阴谋论的味道。
“绍哥,荀彧可是个大人物啊!当年曹老板能平定北方,他可是首功之臣!”林浩在一旁提醒道,眼神里也充满了好奇和警惕。
孙绍摸了摸下巴,嘿嘿地坏笑起来。
不管他来干嘛,人是必须要见的。
而且,得给足面子!
这可是荀彧啊!三国里他最佩服的几个人物之一,真正的顶级内政大佬,战略大师!
“走!浩子,东子,跟我去接人!”
孙绍大手一挥,站起身来,亲自带着两个兄弟,大步流星地朝着王府大门走去。
“哎哟!荀先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啊!”
人还没到门口,孙绍那热情洋溢的大嗓门就先传了过去。
荀彧闻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锦袍的年轻人,龙行虎步地向自己走来,脸上挂着灿烂到有些过分的笑容。
正是吴王孙绍。
“吴王客气了。”荀彧微微躬身,行了一礼,姿态不卑不亢。
“哎,什么吴王不吴王的,太见外了!”孙绍一把抓住荀彧的胳膊,热情得吓人,“我与大哥曹操是结义兄弟,您是大哥的首席谋臣,那就是我孙绍的长辈!快,里面请,里面请!今天必须得喝个不醉不归!”
说着,便不由分说地拉着荀彧往府里走。
荀彧被他这股自来熟的劲头搞得有些发懵,只能任由他拉着。
……
与此同时,江东大学院。
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个身穿淡青色儒裙的少女,正托着香腮,有些百无聊赖地听着台上的先生讲授《算学》。
正是曹婉。
就在她快要打瞌睡的时候,林浩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曹婉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浩子哥,你说的是真的?家里来人了?”
“千真万确!你荀伯伯来了,现在正在王府呢!”
“荀伯伯!”
曹婉激动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椅子都被带得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
她也顾不上跟先生请假了,提着裙摆就往外跑,脸上写满了两年未见亲人的急切和喜悦。
……
吴王府,宴客厅。
丰盛的酒宴已经摆上,山珍海味,琳琅满目。
孙绍频频举杯,林东在一旁憨笑着劝酒,气氛搞得火热。
但荀彧只是浅尝辄止,始终保持着一份疏离和沉默。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又带着哭腔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荀伯伯!”
一道倩影,如同一只乳燕投林,飞也似地冲了进来,直接扑进了荀彧的怀里。
“婉儿?”
荀彧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动容。他伸出苍老的手,轻轻抚摸着曹婉的头发,眼中也泛起了一抹温情。
“荀伯伯!我好想你!也好想爹爹!”
曹婉抬起头,已是泪流满面。
两年了。
她已经有整整两年没有回过许都,没有见过自己的亲人了。
“傻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荀彧帮她擦去眼泪,声音也变得柔和了许多,“王上……你爹爹,他也时常念叨你。”
两人就在大厅中央,旁若无人地叙起了旧。
曹婉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在江东的所见所闻,说江东大学院里那些新奇有趣的课程,说孙绍对她如何如何的好。
荀彧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也从最初的温和,渐渐变得复杂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孙绍看他们聊得差不多了,才清了清嗓子,开口问道:“荀先生,这次来我江东,不知大哥……可是有什么交代?”
正题来了。
荀彧让曹婉坐到一旁,从怀中郑重地掏出一封信,双手递了过去。
“吴王请看,这是魏王给您的亲笔信。”
孙绍接过信,拆开一看。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先是客套了几句兄弟情深,然后便说荀彧年事已高,又与自己政见不合,心灰意冷,想寻一处清净之地教书育人,还有他的顽固不化,可能在你那里环境,可能他可以看开一点。希望孙绍看在兄弟情分上,给他在江东大学院安排一个先生的职位。
孙绍越看,眼睛越亮!
看到最后,他那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上去了!
我滴个亲娘嘞!
大哥!
你可真是我的好大哥啊!
送钱送粮送战马,现在连王佐之才都给我打包送上门了?
这哪里是送老师?这分明是给我送来一个能培养出无数个张三李四的顶级bUG啊!
之前的交州大学院,一个贾诩,就给我教出了一批能独当一面的牛人。
现在,你又把荀彧送来了!
这波操作,简直是及时雨中的及时雨,雪中送炭里的战斗机!
孙绍激动得差点当场给曹操磕一个。
他收起信,脸上露出无比真诚的表情,重重地拍着胸脯保证道:“荀先生您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别说一个先生的职位,您想当副院长都行!”
“我这就给您安排一座大宅子!保证比您在许都的府邸还气派!您在江东的一切开销,全算我的!”
荀彧看着他那副恨不得纳头便拜的激动模样,心里更加疑惑了。
他真的……只是想让我来教书?
晚宴过后,孙绍果然没有食言,立刻让林浩去安排宅邸。
他自己则亲自当起了导游,带着荀彧在建业城里转悠了起来。
这一转,彻底颠覆了荀彧的认知。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车水马龙,井然有序。
他看到街道两旁的店铺里,商品琳琅满目,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的,不是麻木,不是愁苦,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名为“幸福”的东西。
最让他震惊的,是军与民的关系。
他亲眼看到,几个身材魁梧的江东士兵,正满头大汗地帮着一个老妇人修葺漏雨的屋顶,一边干活,一边还跟老妇人有说有笑。
他也亲眼看到,一队巡逻的士兵路过一个水果摊,那摊主热情地抓起一把枣子硬要塞给他们,士兵们连连摆手拒绝。
这哪里是兵?
这简直就是自家的子弟兵!
真正的军民一家亲!
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百姓们见到孙绍时的反应。
没有下跪,没有磕头,没有那种深入骨髓的畏惧。
“哟,吴王,今天又出来溜达啦?”一个正在晒菜干的大婶,大大方方地跟孙绍打着招呼。
“是啊张大婶,您这菜干晒得不错啊!”孙绍笑呵呵地回应。
“吴王,这是俺家刚从地里摘的黄瓜,新鲜着呢,您拿回去尝尝!”一个农夫扛着锄头,不由分说地就把几根带着泥土的黄瓜塞到了林东怀里。
林东这个憨货,嘿嘿笑着,来者不拒,一边接过来,一边还替孙绍答谢他们。
孙绍就这么走在人群中,和百姓们聊着家常,问问收成,问问孩子们的学业,自然得没有半点君王的架子。
他们之间,没有那种森严的君臣礼仪。
更像是一家人。
一个大家庭的大家长,在关心着自己的家人。
荀彧跟在后面,脚步越来越慢,越来越沉重。
他脑子里一片混乱。
他想起了曹操在长亭外对他说的话。
“你去看看吧,去江东看看,看看那里的路,看看那里的学堂,看看那里的百姓。”
“等你亲眼看到了,你心里那个解不开的疙瘩,自然就解开了。”
疙瘩……
解开了吗?
荀彧不知道。
他只知道,他坚守了一辈子的那个“大汉”,那个他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信念,在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面前,显得如此的苍白,如此的……可笑。
他终于有点明白了。
明白曹操为什么会说出那番“秦贼”的歪理。
也终于有点知道,曹操为什么,要让他来这里了。
一辆朴素的马车,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终于缓缓停在了气势恢宏的吴王府门前。
车帘掀开,走下来的,是一个身形萧索的老者。
正是荀彧。
他抬头望着那块烫金的“吴王府”牌匾,眼神空洞,面如死灰。这一路行来,他看到了太多与北方截然不同的景象,但他的心,依旧是一潭死水。
“烦请通报,荀彧,求见吴王。”
他的声音,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
守门的卫士不敢怠慢,飞也似地跑进府内禀报。
……
“什么玩意儿?”
孙绍正翘着二郎腿,一边啃着林东刚削好的苹果,一边听林浩汇报江东大学院的扩建计划。
听到下人的禀报,他差点没把嘴里的苹果喷出来。
“你再说一遍?谁来了?”
“回禀吴王,府外有一位自称荀彧的老先生求见。”
孙绍把苹果核往旁边一扔,整个人都坐直了。
荀彧?
那个王佐之才荀文若?
他来干什么?
大哥曹操派他来的?这老狐狸又在闹什么幺蛾子?派个说客来劝降?还是来刺探军情的?
孙绍的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每一个都充满了阴谋论的味道。
“绍哥,荀彧可是个大人物啊!当年曹老板能平定北方,他可是首功之臣!”林浩在一旁提醒道,眼神里也充满了好奇和警惕。
孙绍摸了摸下巴,嘿嘿地坏笑起来。
不管他来干嘛,人是必须要见的。
而且,得给足面子!
这可是荀彧啊!三国里他最佩服的几个人物之一,真正的顶级内政大佬,战略大师!
“走!浩子,东子,跟我去接人!”
孙绍大手一挥,站起身来,亲自带着两个兄弟,大步流星地朝着王府大门走去。
“哎哟!荀先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啊!”
人还没到门口,孙绍那热情洋溢的大嗓门就先传了过去。
荀彧闻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锦袍的年轻人,龙行虎步地向自己走来,脸上挂着灿烂到有些过分的笑容。
正是吴王孙绍。
“吴王客气了。”荀彧微微躬身,行了一礼,姿态不卑不亢。
“哎,什么吴王不吴王的,太见外了!”孙绍一把抓住荀彧的胳膊,热情得吓人,“我与大哥曹操是结义兄弟,您是大哥的首席谋臣,那就是我孙绍的长辈!快,里面请,里面请!今天必须得喝个不醉不归!”
说着,便不由分说地拉着荀彧往府里走。
荀彧被他这股自来熟的劲头搞得有些发懵,只能任由他拉着。
……
与此同时,江东大学院。
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个身穿淡青色儒裙的少女,正托着香腮,有些百无聊赖地听着台上的先生讲授《算学》。
正是曹婉。
就在她快要打瞌睡的时候,林浩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曹婉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浩子哥,你说的是真的?家里来人了?”
“千真万确!你荀伯伯来了,现在正在王府呢!”
“荀伯伯!”
曹婉激动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椅子都被带得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
她也顾不上跟先生请假了,提着裙摆就往外跑,脸上写满了两年未见亲人的急切和喜悦。
……
吴王府,宴客厅。
丰盛的酒宴已经摆上,山珍海味,琳琅满目。
孙绍频频举杯,林东在一旁憨笑着劝酒,气氛搞得火热。
但荀彧只是浅尝辄止,始终保持着一份疏离和沉默。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又带着哭腔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荀伯伯!”
一道倩影,如同一只乳燕投林,飞也似地冲了进来,直接扑进了荀彧的怀里。
“婉儿?”
荀彧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动容。他伸出苍老的手,轻轻抚摸着曹婉的头发,眼中也泛起了一抹温情。
“荀伯伯!我好想你!也好想爹爹!”
曹婉抬起头,已是泪流满面。
两年了。
她已经有整整两年没有回过许都,没有见过自己的亲人了。
“傻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荀彧帮她擦去眼泪,声音也变得柔和了许多,“王上……你爹爹,他也时常念叨你。”
两人就在大厅中央,旁若无人地叙起了旧。
曹婉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在江东的所见所闻,说江东大学院里那些新奇有趣的课程,说孙绍对她如何如何的好。
荀彧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也从最初的温和,渐渐变得复杂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孙绍看他们聊得差不多了,才清了清嗓子,开口问道:“荀先生,这次来我江东,不知大哥……可是有什么交代?”
正题来了。
荀彧让曹婉坐到一旁,从怀中郑重地掏出一封信,双手递了过去。
“吴王请看,这是魏王给您的亲笔信。”
孙绍接过信,拆开一看。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先是客套了几句兄弟情深,然后便说荀彧年事已高,又与自己政见不合,心灰意冷,想寻一处清净之地教书育人,还有他的顽固不化,可能在你那里环境,可能他可以看开一点。希望孙绍看在兄弟情分上,给他在江东大学院安排一个先生的职位。
孙绍越看,眼睛越亮!
看到最后,他那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上去了!
我滴个亲娘嘞!
大哥!
你可真是我的好大哥啊!
送钱送粮送战马,现在连王佐之才都给我打包送上门了?
这哪里是送老师?这分明是给我送来一个能培养出无数个张三李四的顶级bUG啊!
之前的交州大学院,一个贾诩,就给我教出了一批能独当一面的牛人。
现在,你又把荀彧送来了!
这波操作,简直是及时雨中的及时雨,雪中送炭里的战斗机!
孙绍激动得差点当场给曹操磕一个。
他收起信,脸上露出无比真诚的表情,重重地拍着胸脯保证道:“荀先生您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别说一个先生的职位,您想当副院长都行!”
“我这就给您安排一座大宅子!保证比您在许都的府邸还气派!您在江东的一切开销,全算我的!”
荀彧看着他那副恨不得纳头便拜的激动模样,心里更加疑惑了。
他真的……只是想让我来教书?
晚宴过后,孙绍果然没有食言,立刻让林浩去安排宅邸。
他自己则亲自当起了导游,带着荀彧在建业城里转悠了起来。
这一转,彻底颠覆了荀彧的认知。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车水马龙,井然有序。
他看到街道两旁的店铺里,商品琳琅满目,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的,不是麻木,不是愁苦,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名为“幸福”的东西。
最让他震惊的,是军与民的关系。
他亲眼看到,几个身材魁梧的江东士兵,正满头大汗地帮着一个老妇人修葺漏雨的屋顶,一边干活,一边还跟老妇人有说有笑。
他也亲眼看到,一队巡逻的士兵路过一个水果摊,那摊主热情地抓起一把枣子硬要塞给他们,士兵们连连摆手拒绝。
这哪里是兵?
这简直就是自家的子弟兵!
真正的军民一家亲!
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百姓们见到孙绍时的反应。
没有下跪,没有磕头,没有那种深入骨髓的畏惧。
“哟,吴王,今天又出来溜达啦?”一个正在晒菜干的大婶,大大方方地跟孙绍打着招呼。
“是啊张大婶,您这菜干晒得不错啊!”孙绍笑呵呵地回应。
“吴王,这是俺家刚从地里摘的黄瓜,新鲜着呢,您拿回去尝尝!”一个农夫扛着锄头,不由分说地就把几根带着泥土的黄瓜塞到了林东怀里。
林东这个憨货,嘿嘿笑着,来者不拒,一边接过来,一边还替孙绍答谢他们。
孙绍就这么走在人群中,和百姓们聊着家常,问问收成,问问孩子们的学业,自然得没有半点君王的架子。
他们之间,没有那种森严的君臣礼仪。
更像是一家人。
一个大家庭的大家长,在关心着自己的家人。
荀彧跟在后面,脚步越来越慢,越来越沉重。
他脑子里一片混乱。
他想起了曹操在长亭外对他说的话。
“你去看看吧,去江东看看,看看那里的路,看看那里的学堂,看看那里的百姓。”
“等你亲眼看到了,你心里那个解不开的疙瘩,自然就解开了。”
疙瘩……
解开了吗?
荀彧不知道。
他只知道,他坚守了一辈子的那个“大汉”,那个他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信念,在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面前,显得如此的苍白,如此的……可笑。
他终于有点明白了。
明白曹操为什么会说出那番“秦贼”的歪理。
也终于有点知道,曹操为什么,要让他来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