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各自天命-《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成都城,汉中王府。

  整个王府都笼罩在一片死气沉沉的阴云之下,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到化不开的药味和绝望。

  自从宜都大败,荆州尽失的消息传来,刘备就彻底垮了。

  他那根名为“匡扶汉室”的精神支柱,被孙绍那个竖子,用最残忍的方式,一寸寸敲得粉碎。

  如今,他只是一个躺在病榻上,形容枯槁,苟延残喘的老人。

  “主公……主公……”

  诸葛亮端着一碗汤药,跪坐在床边,声音哽咽,眼眶通红。

  刘备缓缓睁开浑浊的双眼,看着眼前这张为他操碎了心的年轻面庞,嘴唇蠕动了几下,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他完了。

  他知道自己完了。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混乱的脚步声,伴随着一个欣喜若狂的嘶吼。

  “主公!主公!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房门被猛地推开,糜竺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他满身风尘,衣衫不整,脸上却带着一种近乎癫狂的喜悦。

  他扑到床边,“噗通”一声跪下,双手高高举起一个巨大的锦盒。

  “主公!我把它……我把它带回来了!”

  刘备浑浊的眼珠艰难地转动了一下,落在了那个锦盒上。

  他的心,死灰一般,没有半点波澜。

  败了就是败了。

  一个琉璃玩意儿,又能改变什么?

  诸葛亮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抹不忍。

  子仲此举,恐怕又要刺激到主公了。

  “子仲……咳咳……辛苦你了……”刘备有气无力地说道,“拿……拿下去吧……我……不想看……”

  “不!主公!您一定要看!”

  糜竺激动得满脸涨红,他不由分说,直接一把掀开了锦盒上的红布!

  轰——!

  一道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璀璨金光,瞬间炸开,将整个昏暗的病房照得如同白昼!

  病榻上的刘备,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整个人都定住了。

  那是一条龙。

  一条盘踞在锦盒之中,比他在梦里见过的任何神龙都要威严,都要霸道的五爪金龙!

  它通体金黄,龙身之上流光溢彩,每一片龙鳞都像是用最纯粹的黄金和太阳的光辉铸就而成。

  那双龙目,深邃如渊,蕴含着星辰,正死死地盯着他!

  一股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的皇者之气,如同一座大山,狠狠地撞进了刘备的心里!

  “这……这……”

  刘备枯瘦的手指,猛地抓紧了被褥,他那本已油尽灯枯的身体里,不知道从哪里涌出了一股力量,支撑着他,让他颤颤巍巍地坐了起来!

  他死死盯着那条龙,呼吸变得无比急促,苍白如纸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病态的潮红。

  “天命……这是天命啊!”

  刘备嘶吼着,干枯的眼眶里,滚落两行浑浊的热泪。

  “哈哈……哈哈哈哈!我刘备,乃汉室宗亲!天命在我!天命终究在我啊!!”

  他笑着,哭着,状若疯癫。

  “噗——!”

  一口黑血,从他口中喷出,溅洒在床榻之上。

  “主公!”诸葛亮大惊失色。

  然而,吐出这口瘀血之后,刘备的脸色,反而肉眼可见地红润了起来。他那双浑浊的眼睛,竟也重新焕发出了神采!

  他挣扎着下床,踉踉跄跄地走到锦盒前,伸出抖得不成样子的双手,虔诚无比地抚摸着那冰冷的龙身。

  “好……好啊!病好了!我的病,好了!”

  刘备仰天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狂喜。

  他转过身,紧紧抓住糜竺的肩膀,急切地问道:“子仲!快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满宠不是已经……”

  糜竺擦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和汗水,将建业发生的一切,添油加醋地,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从拍卖会上的惨败,到孙绍的私下宴请,再到孙绍如何痛心疾首地表达对“二哥”的愧疚,最后如何“亏本”将这条真正的镇国之宝卖给了他。

  “主公啊!”糜竺声情并茂地说道,“那吴王孙绍,虽行事乖张,但骨子里,还是念着与您的兄弟之情的啊!他说,他当初年轻气盛,与您和曹操闹了不愉快,心里一直过意不去。这条真龙,就当是他给您赔罪的!”

  刘备听得目瞪口呆,继而感动得无以复加。

  “三弟……我那三弟……他……他心里还是有我这个二哥的!”

  刘备热泪盈眶,紧紧抱着那条金龙,像是抱着自己失而复得的江山。

  一旁的诸葛亮,羽扇轻摇,眉头却锁得更深了。

  孙绍?

  那个把主公和曹操玩弄于股掌之间,谈笑间让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的绝世老六,会是这种有情有义的人?

  这里面,绝对有诈!

  但看着主公失而复得的精气神,他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罢了。

  眼下,让主公重拾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孙绍的阴谋……

  以后,再慢慢拆解吧。

  ……

  十日后。

  洛阳,许都城门外。

  秋风萧瑟,卷起漫天黄叶。

  曹操一身常服,亲自将一辆马车,送到了十里长亭。

  车前,站着一个身影萧索的老者。

  荀彧。

  “文若,真的决定了?”曹操看着自己这位追随了半生的首席谋臣,声音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荀彧没有看他,只是望着南方的天空,那里,是江东的方向。

  他的眼神空洞,透着一股死寂。

  “王上,彧,想去看看。”

  曹操沉默了。

  他知道,自从那天自己用“秦贼”的歪理邪说,击溃了荀彧坚守一生的信念后,荀彧的心,就已经死了。

  他不再是那个王佐之才荀文若。

  他只是一个……迷路了的孤魂野鬼。

  “也好。”曹操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了过去。

  “这是我写给孙绍的亲笔信。你拿着它,去江东大学院。我那三弟,会给你安排一个教书先生的职位。”

  曹操拍了拍荀彧的肩膀,那动作,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

  “文若啊,你我相识于微末,风雨同舟数十载,名为君臣,实为知己。”

  “你的忠,我懂。”

  “但你的执念,太深了。”

  曹操转过身,背着手,仰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

  “这个天下,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天下了。”

  “大汉……回不去了。”

  “你去看看吧,去江东看看,看看那里的路,看看那里的学堂,看看那里的百姓。”

  曹操的声音,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沧桑。

  “等你亲眼看到了,你心里那个解不开的疙瘩,自然就解开了。”

  “到那时,你就明白,我曹操今日所为,究竟是为了天下苍生,还是为了一己私欲。”

  荀彧接过那封信,手指微微颤抖。

  他抬起头,深深地看了一眼曹操。

  眼前这个男人,依旧是他熟悉的那个魏王,但又好像,变得无比陌生。

  最终,荀彧什么也没说,只是对着曹操,深深一揖。

  这一拜,拜的是过往数十年的君臣恩义。

  这一拜,也是……最后的诀别。

  他转身上了马车,车帘落下,隔绝了两个世界。

  车轮滚滚,向南而去。

  曹操站在长亭下,久久未动,任由冰冷的秋风,吹乱他的鬓发。

  直到马车的影子,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

  他才缓缓转身,望着洛阳城的方向,眼中那最后一丝温情,被无尽的野心和炙热所取代。

  文若,你会明白的。

  等我曹操,君临天下之时,你就会明白!

  这天下,终究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