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枭雄之择-《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西川,成都。

  汉中王府之内,一封盖着江东吴王府八百里加急火漆印的国书,正平摊在刘备面前的案几上。

  信,他已经看过了。

  不止一遍。

  “岂有此理!”

  刘备猛地一拍桌案,那张以仁德宽厚闻名于世的脸,此刻涨得通红,青筋暴起,双目之中满是滔天的怒火!

  “畜生!一群畜生啊!”

  他咬牙切齿,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既是为那王伟一家的悲惨遭遇而感到神伤,更是为自己治下竟出了这等败类而感到无地自容!

  光天化日,强抢民女,奸污致死!

  这桩桩件件,任何一件都足以让刘备这样的仁义之主怒发冲冠!

  更何况,受害者还是他那结拜义弟孙绍的子民!

  信上,孙绍的字里行间,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烧红的刀子,狠狠地扎在他的心上!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只有最直白,最狂傲的最后通牒!

  五天之内!

  把那四个小畜生五花大绑,送到建业!

  否则,他孙绍,将亲率大军,踏平零陵!

  “来人!”

  刘备怒吼道。

  “速请军师前来议事!”

  ……

  不多时,羽扇纶巾的诸葛亮,迈着沉稳的步子走进了大殿。

  他一进来,就感受到了那股不同寻常的压抑气氛。

  “主公,何事如此动怒?”

  诸葛亮躬身行礼,目光落在了那封杀气腾腾的国书上。

  “军师,你自己看!”

  刘备将国书推了过去,声音因为极度的愤怒而显得有些沙哑。

  诸葛亮拿起国书,一目十行地扫过。

  他的眉头,也随之越皱越紧。

  当他看到最后那句“踏平零陵”时,他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了一道凝重的光。

  “主公,此事……难办了。”

  诸葛亮放下国书,轻轻叹了口气。

  “难办?”

  刘备猛地站起身,在大殿内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虎。

  “有何难办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四个小畜生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天理难容!国法难恕!”

  他停下脚步,双拳紧握,眼神决绝。

  “别说三弟要人,就算他不要,我也要将这四个败类千刀万剐,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我这就下令,让零陵太守把人抓起来,立刻押往建业!给我那三弟一个交代!”

  刘备说着,便要下令。

  “主公!万万不可!”

  诸葛亮急忙上前一步,拦住了他。

  “为何不可?!”

  刘备怒视着诸葛亮,情绪激动地质问道:“孔明!难道在你看来,那王伟一家的血海深仇,就这么算了?难道在你看来,我刘备的仁义,我汉室的法度,都是一纸空文吗?!”

  “我若连这点公道都给不了我的兄弟,我这个汉中王,不当也罢!”

  面对刘备的质问,诸葛亮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

  他摇着羽扇,声音沉重地说道:“主公,亮并非是想包庇罪犯,那四个公子哥,的确是死有余辜!”

  “但是!”

  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但是主公,您想过没有,这四个人,我们不能交!至少,不能就这么交给孙绍!”

  “为何?!”

  刘备不解。

  “主公,您看。”

  诸葛亮指着国书上的那几个家族姓氏。

  “蒋氏,刘氏,向氏,柳氏。这四家,是零陵郡的顶梁柱,是当地的豪门望族!他们的根基盘根错节,影响力遍及整个荆南!”

  “我们初定西川,根基未稳,现在治理地方,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他们的钱粮,他们的人脉,他们对地方的掌控力,都是我们维系统治不可或缺的力量!”

  诸葛亮的声音,冷静而残酷。

  “如果今天,我们因为孙绍的一封恐吓信,就把这四大家族的独苗给交出去,让他们在建业被处死。那其他的世家会怎么想?”

  “他们会想,他们这些跟着你卖命的人,到头来,连自己的子嗣都保不住!而主公你为了所谓的兄弟情义,可以随时牺牲我们的利益!”

  “如此一来,人心必散!到时候,别说光复汉室了,我们连守住这西川一亩三分地,都将是难上加难!”

  “这……这……”

  刘备被诸葛亮这番话,说得哑口无言。

  他胸中的怒火,仿佛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冷却了大半。

  理智告诉他,诸葛亮说得对。

  可情感上,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难道……难道就因为他们是世家子弟,就可以为所欲为,草菅人命吗?!”

  刘备的声音里,充满了不甘与挣扎。

  “这天底下,还有没有王法了!”

  “有。”

  诸葛亮看着痛苦的刘备,眼中也带着不忍。

  “王法,自然是有的。但这王法,有时候,也需要为大局让步。”

  “主公,您要记住,您现在不单单是刘备,您是汉中王,是这西川百万军民的主心骨!您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我们整个大业的兴衰成败!”

  “为了一桩个案,动摇我们的统治根基,这笔账,不划算。”

  “更何况,”诸葛亮继续说道,“孙绍此举,看似是为民请命,实则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是在挑战您的权威!”

  “他凭什么命令您在他的地盘上怎么做事?今天他能让您交出四个犯人,明天他是不是就能让您割让一座城池?”

  “主公,我们一旦退了这一步,以后在他孙绍面前,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刘备颓然地坐回椅子上,双手抱着头,痛苦地呻吟着。

  他感觉自己的脑袋,快要裂开了。

  一边是血海深仇,兄弟情义。

  一边是江山社稷,政治大局。

  他该怎么选?

  他到底该怎么选?!

  大殿之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过了许久,诸葛亮才缓缓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宁静。

  “主公,亮有一计,或许可以两全。”

  刘备缓缓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终于有了一点神采。

  “军师……快说。”

  “人,我们绝不能交。”

  诸葛亮语气坚定。

  “但是,姿态我们必须做足!而且要做得让所有人都没话说!”

  “第一!立刻派人,携带千金,上等绸缎百匹,快马加鞭送往建业,亲自交到那王伟的手上!告诉他,这桩冤案,我们西川官府认了!我们对不起他!这份补偿,是我们汉中王府的一点心意!”

  “第二!主公您,亲自下令,将蒋、刘、向、柳四家的家主,全部召到成都来!”

  “您要当着所有文武的面,狠狠地申斥他们!让他们颜面扫地!再下令,让他们四家各出万金,充入国库,以儆效尤!”

  “至于那四个小畜生,让他们各自的父亲,领回家去,给我往死里打!打断腿也好,打个半死也罢!总之,要让他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第三!”

  诸葛亮的声音变得柔和了一些。

  “由亮亲自执笔,给孙绍写一封回信。信中,我们要痛陈那四个孽畜的罪行,表达我们万分的歉意与愤怒!然后,详细地告诉他,我们是如何补偿受害者,如何严惩罪魁祸首的。我们要把姿态放低,言辞恳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求他这个结义兄弟,看在咱们的情分上,看在天下大局的份上,能够体谅我们的难处。”

  “如此一来,我们既保住了世家的心,又维护了主公您的权威。同时,也给了孙绍一个天大的面子,让他有台阶可下。料想他孙绍也不是蠢人,知道再闹下去只会两败俱伤,此事,或可就此平息。”

  听完诸葛亮的计策,刘备沉默了。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王伟那张布满血泪的脸,又浮现出孙绍那张带着狂傲笑容的脸。

  许久之后,他才睁开眼,眼中那激昂的怒火已经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枭雄独有的,深不见底的疲惫与决断。

  “唉……”

  一声长叹,充满了无奈与妥协。

  “就……依军师之计吧。”